❶ 為什麼現在談起汽車新零售,總得扯上融資租賃
你好:因為相對來說,買車一次性付全款的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採用貸款買車的形式,因為相對貸款買車來說汽車新零售算是比較新的一種購車方式。
兩種汽車金融服務方式對比分析。
一、共同點
1、債權債務關系相同
債權債務關系的基本特徵為「欠債還錢」,即根據合同規定,按期償還本息,就這一點來二者是相同的。
2、緩解需求和購買力之間的矛盾
汽車消費信貸和汽車融資租賃這兩種分期付款的購車方式,將緩解潛在需求和消費者實際購買力之間的矛盾。
3、回報皆高於一次性付款購車
盡管租金總額和本息總額要高於汽車售價,但汽車作為一種大額消費品,往往折舊較快,一般4年後的折舊是50%。,如購買者將本需一次性支付的購車款項進行再投資,其回報率一般會高於一次付款購車所節省的利息及手續費。
二、不同點
1、交易載體不同
融資租賃是以標的物,即汽車,為主的實物;消費信貸則是以貨幣為主。
2、所有權不同
融資租賃是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消費信貸在商品交付或合同生效時商品所有權就被轉移至購買方。
3、交易結構不同
融資租賃是三方當事人、兩個合同;消費信貸是買賣雙方、買賣合同。
4、籌資額度不同
融資租賃最高可以做到100%融資;消費信貸一般相當於購車款的70%-80%。
三、汽車融資租賃的特點
通過上述的異同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債權人而言,在融資租賃模式下,汽車承租人直到足額交付完租金後,才可以擁有汽車的所有權,故在整個租賃期內,汽車的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一旦承租人違約,則出租人可以憑借汽車所有權的身份解除融資租賃合同,收回汽車。其次,如果承租人在租賃期內破產,汽車並不屬於破產財產,出租人可以對抗第三人。因此,在汽車融資租賃模式下,實際債權人的風險較低。
對於汽車銷售商而言,選擇分期付款買車的往往是具有超前消費意識的年輕人。這類人盡管具有可觀的收入前景,但由於受目前收入所限,也不符合嚴格的信貸條件,這將使他們很難通過消費信貸來滿足購車需求。融資租賃主要注重的是租賃標的物的選取,對消費者的資質條件較為寬松,能夠滿足當代年輕人的需求,從而促進了汽車的銷售,增加了汽車銷售商的收入(唐譽企業管理-吳龍熙)。
對於消費者而言,融資租賃汽車可以實現零首付,並且相較於消費信貸的期限(一般為3年以內),在分期付款年限上相對靈活,最長可達10年。但從費用方面來看,比起銀行推出的車貸產品,總費用要多一些。如果消費對象為以汽車作為生產資料的企業,由於租賃期內可加速計提折舊;最低租賃付款額入固、差額費用化等會計處理,可為企業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❷ 果小美宣布獲超過3億元C輪融資是真的嗎
11月23日下午,在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工作會議」上,果小美創始人兼CEO閻利珉透露果小美近期已完成C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5億人民幣。
無人零售是今年最大的風口之一,在150多家相關企業中,就有近60家企業獲得融資,總融資額超過50億元。尤其是無人貨架領域,像果小美、猩便利這類的新興創業項目,因為資本和互聯網精英進入而快速涌現,京東、順豐、餓了么等巨頭為建設場景化的產業生態,也紛紛入局。無人貨架競爭正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
對於目前的行業競爭,胡冠中認為,目前的無人貨架競爭類似於之前的百團大戰和共享單車,不管大家說的運營能力、市場擴展還是後端的供應鏈打通,最後拼的都是團隊。果小美高管大多來自於阿里、京東、沃爾瑪、平安等互聯網或者零售巨頭,在行業領域有非常深厚的積累,不論是在互聯網、地面經驗,To C 還是To B的經驗,都能在行業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❸ 新零售是做什麼的
有大佬說道: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依託大數據技術,使得零售商獲得大量用戶的精準數據,驅動「人」、「貨」、「場」三者關系的重構。
而馬雲對新零售的定義是: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的物流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這句話的理解難度就要低多了,線上線下結合銷售,再配合現代物流,才能產生新零售。
我們舉個實例:我們在京東、淘寶等網路購物平台購物,這個就是線上銷售,而我們去沃爾瑪、家樂福之類的商城購物,這個就是線下銷售。而這兩者結合銷售,就是所謂新零售。沃爾瑪作為世界性的連鎖企業,以營業額計算的話,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他主要涉足於零售業,但是長期以來,對沃爾瑪產生巨大威脅的企業,不是家樂福,不是好市多。而是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公司——亞馬遜,電子商務對沃爾瑪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而沃爾瑪也開始布局線上購物領域,以沃爾瑪中國為例,沃爾瑪在京東上線了沃爾瑪旗艦店,山姆會員店等等,同時沃爾瑪戰略投資達達-京東到家,構建同城配送物流,實現了線上線下+現代物流的體系,正是新零售的未來形態。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大家都認為電子商務會是未來的趨勢,線下實體店將會死亡。但是近些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趨近平緩,已經到了瓶頸期,線上購物終究還是缺少了一分線下購物的體驗感。電商巨頭紛紛轉戰線下,而實體行業也都開始觸網,這似乎就是馬雲所說的新零售的雛形了。
當然了,新零售不是簡單的線上加線下加物流,還涉及一些全渠道、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的概念,但是簡單的理解的話,就這么理解也可以。
❹ 新零售現在還有發展趨勢嗎
「新零售」對消費和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開始得到各界廣泛認可和重視。2018年上半年,新零售快速發展,正在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和優勢,聚集成新的發展動能,帶動消費顯著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2018Q1中國零售行業總投資金額達1555億人民幣,投資事件總計505起,平均單筆投資金額達3.66億人民幣,約為全行業平均值的1.6倍,新零售成為資本當之無愧的「寵兒」。後續融資數量佔比不斷增加,2017年首次超過60%。新零售發展潛力巨大。預計未來數年新零售將保持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的高速增長,2022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1.8萬億元,從而成為消費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新零售是30萬億的市場,市場巨大,機會巨大。排除掉創業公司比較難做起來的中大型賣場這一板塊,剩下的便利店板塊我估計會誕生5到10家百億美元以上的公司,甚至超過千億美元。無人零售這一塊可能也有5到10家。
❺ 新零售將來會怎麼發展是什麼樣的趨勢
國富興泰作為新零售行業的一員是非常看好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新零售是結合線下線上,通過物流配送,並依靠互聯網工具和大數據基礎為企業、商家、百姓都能帶來好處的一種模式,同時這種模式也是國家認可和推廣的,雖然新零售一直在摸索,但已經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❻ 拼多多火了,社交新零售的紅利究竟在哪
拼多多火了,流量紅利卻沒有了。
流量紅利見頂帶來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渠道下沉正在成為所有行業的主題。以社交為紐帶建立的深度聯系讓人們看到了獲取流量的簡單且有效的途徑,拼多多的成功便是這一趨勢的直接代表。在社交電商的熱度並未冷卻的情況下,新零售時代的來臨開始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社交新零售上來。
從「電商」到「新零售」,圍繞著「社交」這個圓心所衍生而來的銷售模式一直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並且不斷讓微商進化成為社交電商,再進化成為社交新零售。與「社交」有關的銷售模式似乎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並且每一個似乎都踩准了行業發展的熱點。但是,如果你真正了解這個過程,或許知道這其中因此,社交新零售的火爆並非偶然,而是有著很多深刻的內部原因。
❼ 社交電商尚未退場,社交新零售已成紅海,哪個互聯網公司能出頭
我們看到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玩家不斷加持社交新零售的概念,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想要藉助社交繼續獲取流量,並且想要藉助新零售的方式持續獲得資本關注。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後,我們明白僅僅只是依靠流量和資本已經無法再起到真正實質性的作用,只有跳出流量和資本的怪圈才能真正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紅利期。
跳出互聯網的包圍圈,真正找到新零售與社交新零售的結合方式,或許才能真正告別互聯網式的發展模式,真正將自身的發展帶入到實質性改變的階段。當社交新零售找到了與新技術結合的方式,我們或許才能真正將社交新零售的發展帶入概念的陷阱。對社交功能的深度挖掘,拋棄流量是社交全部的陳舊概念。人們之所以會對社交電商如此迷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簡單地認為所謂的社交僅僅只是流量而已。從本質上來看,其實這是流量思維的進一步延續。作為一種涵蓋諸多功能和作用的門類,流量並非是社交的全部。
❽ 喜茶新一輪融資,為什麼騰訊擠破頭都想進去
《財經》報道稱,喜茶即將close一輪新融資, 騰訊、紅杉領投,估值達90億人民幣。彼時,有媒體去向喜茶的B輪投資人朱擁華求證,對方回應「快了,暫時還沒定下來」,並表示所有頂級機構都想參與,喜茶選定了最好的兩家機構。
和所有的餐飲品牌一樣,這家創辦於2012年的茶飲品牌的藍圖原本是一家標準的線下餐飲連鎖品牌。一個賣奶茶的,也很難講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性感故事,但喜茶的營銷和銷售卻一直出類拔萃。不同於流血上市的瑞幸,早在2017年7月,在接受北京晨報采訪時,喜茶創始人聶雲宸表示「喜茶從創業到現在,沒有開過虧錢的店,拿到第一筆融資之時,喜茶已經有了50家店,並且都是用自有資金進行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