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傘形信託為什麼被叫停
傘形信託是一種杠桿投資方式,叫停就是限制了杠桿的放大效應,對股市利空
『貳』 華宸未來三不管理財產品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一款三家金融機構都宣稱自己是通道的罕見產品,將當前信託公司、基金子公司利用約定可避險的僥幸心理來沖大業務規模的行業現狀展現得淋漓盡致。
「華宸未來-湖南信託志高集團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募集總規模為3億元,華宸未來資產、國元信託、湖南信託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1%、0.2%和1.6%。每一方都樂於賺取一筆「通道費」、通過相互之間的合同來規避對項目主動管理的責任。若項目不發生問題,三家本可相安無事;而一旦項目發生問題,就出現推諉責任、相互指責的怪狀。真正遭殃的無疑是那些購買這一產品的投資人,在他們簽訂這款產品投資合同時,根本無法辨清產品背後發生了什麼。
機關算盡
8月15日,當事一方國元信託針對《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和湖南信託此前的聲明終於發聲。如果國元信託的聲明屬實,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將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湖南信託和華宸未來在2013年同時去調研安徽淮南志高項目,但兩家機構對對方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在湖南信託的概念里,華宸未來將會用它的資金池來對接信託通道(由於資金池為投向不明確的一攬子資金,如此操作華宸未來無疑將承擔更大的風險);但在華宸未來理解的合作模式中,基金子公司和信託的合作多是由信託公司負責項目前期盡調和投後管理,華宸未來只負責把產品包裝和銷售出去就可以了。
兩家公司對各自角色的理解存在明顯的偏差,帶著這樣的偏差湖南信託和華宸未來資產簽訂了單一資金信託合同,湖南信託也和融資方簽訂了信託貸款合同。但在產品進入銷售環節時,湖南信託才發現不對勁:華宸未來沒有按照資金池的方式在募資,而是以湖南信託志高項目的名義在募集,這樣一來湖南信託要承擔項目不能兌付的風險。
於是湖南信託緊急叫停,要求終止與華宸未來的合作。但得益於資管產品的火爆行情,華宸未來當時已經接近把產品賣完,而產品銷售合同也是基於華宸未來對雙方合作模式的理解。如果這時停止合作,華宸未來就等於要把投資人的投資款退回去,華宸未來當然不願意這么做。於是華宸未來想出了一個看似兩全的方案:既然湖南信託不想直接合作,那麼華宸未來再找一家信託公司做通道,幫著國元信託實現與終端投資人的隔離。
於是,一款三個通道的奇葩產品就這樣誕生了:華宸未來通過志高集團資產管理計劃募集的3億資金投資於國元信託所設立的單一資金信託,國元信託的這一單一資金信託再投資於湖南信託設立的項目貸款單一信託,後者再向融資方淮南志高發放信託貸款。
所謂單一資金信託是指信託公司接受單個委託人的資金委託,依據委託人確定的管理方式投資管理。與集合資金信託所不同的是,信託公司無須為這類理財進行剛性兌付。因此,兩家信託公司此時似乎都能找到脫身之辭。而華宸未來則試圖用產品合同里中一條約定可避險的條款撇清責任:本計劃資產管理人(即華宸未來)對信託計劃受託人(即投資人)的投資運營無決策權、管理權等主動性權力,標的信託計劃的全部運作均由湖南信託負責。
誰來兜底
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投資華宸未來這一理財產品的投資人約有100名。上周五,華宸未來就此事向投資人召開說明會。會議從下午四點召開,一直持續到六點半左右。一名通過電話會議參會的投資人在會上質問:「你們這幾家金融機構膽子太大了。我的產品投資合同里說的是直接投資湖南信託,在不經我允許的情況下變更為國元信託,這就是明目張膽的詐騙。」
華宸未來也並未迴避自己的責任。在說明會上,該公司首席律師提到將代表投資人追究資金監管行浦發銀行(13.690, 0.14, 1.03%)淮南支行在此事上的責任。該律師稱,資金雖然是投向了淮南志高,但投的項目不對。按照銀行監管的正常流程,銀行需要審核資金每筆投向的用途與其用款申請書上申請的用途是否一致。該律師稱,華宸未來拿到了銀行資金轉賬的記錄,確定了不一致性,因此要從這個方面追究銀行的責任。
除了華宸未來的維權前景,3億資金兌付的前景也取決於項目本身的進展情況。湖南信託介紹稱,目前完成90%工程量的志高動漫園暫停建設,因淮南志高陷入多宗訴訟之中,志高動漫園850畝土地使用權已被長安國際信託申請查封。2014年6月,北京九派投資公司作為重組方介入淮南志高項目,並與相關債權、債務人進行談判。目前,重組正在進行政府審批重組
業內人士認為:「誰的投資人,屁股由誰先擦。」如果上述兩個前景方面都很糟糕,那麼最終承擔更大責任的一方無疑將是華宸未來。不過,成立於去年3月的華宸未來注冊資本僅2000萬元,顯然沒有兜底這一產品的能力。而隨著上周萬家共贏8億理財產品風險的暴露,基金子公司的此類問題將會越來越多。
風險事件該如何解決?市場需要答案。
『叄』 票據信託為什麼被叫停
票據信託屬於表外融資,這樣的產品規避了國家的信貸調控,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肆』 證監會嚴禁傘形信託能全面叫停嗎
還是比較好控制的
銀監會要是這么說,最多隻能控制信託發行不了傘形信託,可以採取場外的配內資模式,所容以只能治標不治本。
證監會這么說,只要卡住證券公司的數據不得外接,那場外配資、傘形信託都只能停了,就看具體證券公司能不能執行了,這是治標治本的辦法
話說最近這個問題問的朋友咋這么多?
『伍』 信託為什麼會提前結束
大多數原因是兩種情況:
1、信託公司要求融資方提前還錢,信託計劃提前結束,這是信託公司版為了保證投資人的利益做權出的對的事情。
2、融資方要求信託公司提前結束,融資方覺得信託計劃資金成本太高,不想到期再還,這會增加資金的成本。所以提前還了。
『陸』 信託產品提前終止是怎麼回事
信託產品提前終止,一般是在合同中都提前寫清楚的,因此不存在違約風險。對於近期版,信託產品權提前終止的問題,據國內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理財師William分析,雖說在2015年,信託公司為了爭奪客戶,也會給出很多優惠的利率,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但是,如今又出現信託產品提前終止的問題,覺得「未必是壞事」。信託產品提前終止是壞事嗎?首先,信託產品的提前終止,也意味著投資者安全拿到了本金和相應的收益,總比出現兌付危機連本金拿不到要好;其次,雖說信託產品提前終止,公司收入減少,但也能安全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和部分利息,理財信譽還是一直保持著,未來有好的信託產品,投資者還會來做投資;另外,像那些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的資金池類信託產品,通過提前終止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公司及投資者的風險,所以整體來說就未必是壞事了
『柒』 基建類信託為什麼被叫停了現在買什麼信託產品好呢
監管層以來「窗口指導」的方式叫源停此類信託,主要原因有:
第一,目前基建類信託存量已經很大,為總量控制,必須控制增量;
第二,從融資成本講,同一平台或基建項目,發行城投債、企業債成本更低,優於信託融資,監管應引導這些融資人降低成本、提高資金效率;
第三,已經發行的平台、基建信託或將有「兌付壓力」,不希望新的「麻煩」出來;
第四,已經發行的可能有些項目把關不嚴,部分夾雜馬甲信託,一些並非平台、基建的房地產或工商企業也穿上「政府平台」、「基建」項目的馬甲來發信託,這令人憂慮。
推薦的信託產品有:
中原信託 中瑞集團
中鐵信託 眾益41期
愛建信託 南太湖建投應收賬款(1年)
方正東亞信託 方興11號
『捌』 哪些情形 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終止
有以下情形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即可終止:
1、信託合同期限屆滿。
2、受益人大會決定終止。
3、受託人職責終止,未能按照有關規定產生新受託人。
4、信託計劃文件約定的其他情形。
(8)信託緊急叫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信託計劃終止,信託公司應當於終止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處理信託事務的清算報告,經審計後向受益人披露。信託文件約定清算報告不需要審計的,信託公司可以提交未經審計的清算報告。
2、清算後的剩餘信託財產,應當依照信託合同約定按受益人所持信託單位比例進行分配。分配方式可採取現金方式、維持信託終止時財產原狀方式或者兩者的混合方式。
3、採取現金方式的,信託公司應當於信託計劃文件約定的分配日前或者信託期滿日前變現信託財產,並將現金存入受益人賬戶。
4、採取維持信託終止時財產原狀方式的,信託公司應於信託期滿後的約定時間內,完成與受益人的財產轉移手續。信託財產轉移前,由信託公司負責保管。保管期間,信託公司不得運用該財產。保管期間的收益歸屬於信託財產,發生的保管費用由被保管的信託財產承擔。因受益人原因導致信託財產無法轉移的,信託公司可以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5、信託公司應當用管理信託計劃所產生的實際信託收益進行分配,嚴禁信託公司將信託收益歸入其固有財產,或者挪用其他信託財產墊付信託計劃的損失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