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資銅的融資銅整頓
高盛2013年5月發布的報告指出,融資銅的整頓堪稱中國的「雷曼兄弟事件」。高盛的統計認為,年初以來中國短期外匯貸款中約10%可能與銅融資相關。更廣泛地說,近2013年的這幾年來,中國保稅區庫存與短期外匯貸款一直存在正相關關系。不過,高盛認為這種好光景即將結束。
隨著中國外管局《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即將實施,銅貿企業壓力正在與日俱增,這些企業的調整甚至會帶動全球銅市的震盪。
鑒於本輪外匯局要整頓的重點目標就是信用證的發放和貿易公司的活動,為滿足政策規定,高盛認為銅融資的各方都需要調整原有做法,而調整的結果有可能是銅結清,銅融資的全面結清可能為銅價帶來下行壓力,因為用於利差套利的銅從正回報/利差資產轉為負利差資產。
對於虛擬銅貿而言,整個交易環節,至少需要一家境內具有進出口資質的發起企業甲、境外的出口企業乙(以香港為主)、甲境外分支機構丙以及境內銀行丁。為了避免被外匯局列為B類公司,參與交易的母公司及其境外分支機構可能會通過以下方法削減美元信用證負債:甲賣出流動資產來為美元信用證提供資金,而丙在境外借入美元為境外美元債務辦理信用證展期。
這時的整體影響在於減少可用信用證的規模,進而可能影響融資銅交易。截至2013年5月,我們還不清楚一旦這些公司被劃歸B類將會有什麼具體變化。不過,如果B類公司被禁止進行信用證展期,那麼可能會加快融資銅結清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貿易公司可能被迫出售包括銅在內的流動資產,以償還此前融資銅交易中積累的信用證債務。
對於銀行丁而言,高盛認為為了滿足外匯局規定,其可能會通過削減信用證發放及增加外匯(主要是美元)凈多頭的方式來調整資金頭寸,這兩種方式都可能會直接削減銅融資交易的總規模,並提高信用證融資成本。
而對於離岸企業乙而言,在沒有較大收益的情況下,其可能沒有理由支持讓保稅銅停留於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之上。高盛認為,如果上述調整發生會導致大量保稅港或到港銅流向境外市場,導致2014年境外銅供過於求。
高盛的報告指出,未來1-3個月中國市場向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市場湧入的額外現貨銅可能至少將達20萬-25萬噸,佔全球季度供應量的4%-5%,從而引發期貨升水擴大並可能對現貨銅價帶來下行壓力,而且現貨市場也會倒逼期貨市場。高盛進一步調整其原有估價,認為8,000美元/噸的6個月銅價面臨下行風險。未來12個月來看,銅價短期內的進一步上漲將是良好的賣出時機。
❷ 什麼叫 融資銅
信物寶了解到:
進口來的銅,藉助一張銀行遠期信用證,搖身成為部分國內企業獲取低息資金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銅也有了一個專屬名字「融資銅」。一參與進口銅融資的進出口企業人士,向記者具體解析了融資過程。
首先,當倫敦以及上海兩地銅比價合適時,先在倫敦金屬市場上做一個買入交易,業內人通常將其稱為「點價」。所謂兩地比價合適,對於不同的企業尺度不同。通常情況下,上海銅價格與倫敦銅價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價,有利於進口。不過由於存在無風險套匯和套利,一些企業融資後去投資的項目收益率很高,這一比價可以向下調整,進口的比價可以根據企業的目標收益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倫敦點價的同時,企業需要在滬期銅市場上做一個相應的空頭頭寸,也可以稱做「保值頭寸」。這樣就可以鎖定進口、賣貨整個融資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點價買入的1000噸貨,運輸需要1個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賣出。整個過程中,國內期銅價格從12月的54000元/噸漲至1月時的60000元/噸附近,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大約虧了600萬;不過在現貨市場上,進口銅的成本大約為54000元/噸,1個多月後在現貨市場上約以61500元/噸的價格拋出,在這當中,企業賺了約750萬元,風險和收益基本都被兩地的期貨市場鎖定。
其次,企業在同外方簽訂了進口合同之後,就可以向銀行開立信用證。所謂信用證,企業可以先不交付給外方貨款,由銀行先墊付,直到信用證承兌日到期後,企業才將貨款支付給銀行。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信用證承兌日可以分兩種:90天和180天。銀行根據企業不同的信用,會在開立信用證時,讓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信用證保證金。一般信譽好的企業,保證金比例大約在15%至30%之間。
再次,企業將這些進口銅在國內市場上按照市場價拋出,將資金套現。這部分資金由於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後才償還,在此期間,企業的這部分貨款就相當於一個短期的貸款。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收益很高的話,可以將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時,再操作一次,這樣新獲得信用證的資金可以償還之前的信用證資金,前後銜接,就相當於一個更長時間的融資貸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進口融資以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和內外貨幣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業還可以從中進行套利交易。開立進口信用證後,銀行是以外幣(大部分情況都為美元)交付給國外賣方,而買方可以在承兌期後以外幣支付給銀行,同樣也可以通過購匯以人民幣支付。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之下,90天後或者180天後的匯率肯定是有利於購匯方的,因此企業都選擇後者,即以購匯方式還款。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7%,按照這樣預期,90天後,這些融資者從匯率兌換套利中也能獲得1.75%的收益,180天這種收益則為3.5%。
信用證承兌日之前買方需承擔的利息為:Libor+100點,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約在4%左右,那麼這筆資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約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國目前人民幣貸款年利率在6.57%,這之間又存在著1.57%的利差收益。隨著美元的繼續降息,這一利差套利空間將會更大。
❸ 融資融券套利和大宗交易的關系
1、套利也叫價差交易,套利指的是在買入或賣出某種電子交易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套利交易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相關電子合同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相關電子合同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望價差發生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
套利,亦稱套戥,通常指在某種實物資產或金融資產(在同一市場或不同市場)擁有兩個價格的情況下,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格賣出,從而獲取無風險收益。套利指從糾正市場價格或收益率的異常狀況中獲利的行動。異常狀況通常是指同一產品在不同市場的價格出現顯著差異,套利即低買高賣,導致價格回歸均衡水平的行為。套利通常涉及在某一市場或金融工具上建立頭寸,然後在另一市場或金融工具上建立與先前頭寸相抵消的頭寸。在價格回歸均衡水平後,所有頭寸即可結清以了結獲利。套利者(arbitrageur)指從事套利的個人或機構。
2、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時對大宗交易規則進行了重新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關規定。
❹ 請各位大蝦 推薦一下 關於銅還有期貨套利 這方面比較好的書
你要跨期套利還是跨市場套利?這方面具體的資料不多。
❺ 能通俗舉例講解下對沖基金和套利的賺錢方法
方法種類很多,我隨便各說兩種。
對沖基金,就是風險對沖過的基金,簡單的說就是在獲利最專大化的基礎上把風險對屬沖到最小。例如,某個對沖基金經理看好未來黃金走勢,因此做多黃金,同時另一方面,因為黃金與美元有高度的關聯性,在做多黃金的同時也做多美元,用以對沖黃金可能走低的風險。再例如,某金融巨頭看好人民幣未來的走勢,但是因為中國資本項目流通不夠便捷,且中國與澳洲高度的經濟聯系,因此大幅度加持澳幣資產,但是另一方面為對沖中國經濟走弱的風險,在離岸市場購買人民幣的遠期看跌期權對沖風險。
至於套利就更簡單了,例如某股票市場ETF基金的當前市場價格是1000元,由兩種股票構成,A和B且各佔一半。假設當天A和B股的市值是500和450。500+450=950<1000,那麼就有50塊的套利空間,你可以買入AB股,賣空該ETF基金。再例如,外盤倫敦銅每噸6000美金,中國滬銅每噸7000美金,從英國運到中國每噸銅的稅費為600美金,那麼這中間就有400美金的套利空間。你可以做多倫銅的同時做空滬銅。或者直接從倫敦現貨市場買入銅然後運到上海現貨市場賣出。
❻ 求銅期貨套利方案。近期合約的~~有相關模版參考也行,謝謝!!!
塑料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polymer)},又可稱為高分子或巨分子(macromolecules),也是一般所俗稱的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
❼ 手裡有點銅,請問在期貨上可以怎麼套利
期貨套利主要是交易價差,多強的空弱的,理解上是有點繞。建議可以內找個專業團隊跟著做。推容薦你關注下錢多多團隊,我在和訊跟了他們很久,後來跟著他們做了,是國內較早成立的期貨團隊,他們的技術和服務都做得不錯,提供很多指導意見,我現在是忠實客戶了。。你的採納 是我回答的動力。
❽ 融資銅的融資過程
首先,當倫敦以及上海兩地銅比價合適時,先在倫敦金屬市場上做一個買入交易,業內人通常將其稱為「點價」。所謂兩地比價合適,對於不同的企業尺度不同。通常情況下,上海銅價格與倫敦銅價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價,有利於進口。不過由於存在無風險套匯和套利,一些企業融資後去投資的項目收益率很高,這一比價可以向下調整,進口的比價可以根據企業的目標收益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倫敦點價的同時,企業需要在滬期銅市場上做一個相應的空頭頭寸,也可以稱做「保值頭寸」。這樣就可以鎖定進口、賣貨整個融資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和收益。比如,一批在某年12月點價買入的1,000噸貨,運輸需要1個多月,在次年1月底被賣出。整個過程中,國內期銅價格從12月的54,000元/噸漲至1月時的60,000元/噸附近,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大約虧了600萬;不過在現貨市場上,進口銅的成本大約為54,000元/噸,1個多月後在現貨市場上約以61,500元/噸的價格拋出,在這當中,企業賺了約750萬元,風險和收益基本都被兩地的期貨市場鎖定。
其次,企業在同外方簽訂了進口合同之後,就可以向銀行開立信用證。所謂信用證,企業可以先不交付給外方貨款,由銀行先墊付,直到信用證承兌日到期後,企業才將貨款支付給銀行。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信用證承兌日可以分兩種:90天和180天。銀行根據企業不同的信用,會在開立信用證時,讓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信用證保證金。一般信譽好的企業,保證金比例大約在15%至30%之間。
再次,企業將這些進口銅在國內市場上按照市場價拋出,將資金套現。這部分資金由於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後才償還,在此期間,企業的這部分貨款就相當於一個短期的貸款。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收益很高的話,可以將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時,再操作一次,這樣新獲得信用證的資金可以償還之前的信用證資金,前後銜接,就相當於一個更長時間的融資貸款。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進口融資以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和內外貨幣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業還可以從中進行套利交易。開立進口信用證後,銀行是以外幣(大部分情況都為美元)交付給國外賣方,而買方可以在承兌期後以外幣支付給銀行,同樣也可以通過購匯以人民幣支付。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之下,90天後或者180天後的匯率肯定是有利於購匯方的,因此企業都選擇後者,即以購匯方式還款。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7%,按照這樣預期,90天後,這些融資者從匯率兌換套利中也能獲得1.75%的收益,180天這種收益則為3.5%。
❾ 期貨中很多人在講做套利,請問做套利是什麼意思怎麼做
套利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這里的期貨合約既可以是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兩種不同商品。還可以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種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時在一種期貨合約上做多在另一種期貨合約上做空,通過兩個合約間價差變動來獲利,與絕對價格水平關系不大。
套利交易與通常的投機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較低的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價差變化遠不如絕對價格水平變化劇烈,相應降低了風險,尤其是迴避了突發事件對盤面沖擊的風險。
2、方便大資金進出。套利交易能夠吸引大資金,由於雙邊持倉,主力機構很難逼迫套利交易者斬倉出局。
3、長期穩定的獲利率。套利交易的收益不象單邊投機那樣大起大落,同時由於套利交易是利用市場上不合理的價差關系進行操作。而多數情況下不合理的價差很快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套利交易有較高的成功率。
主要的套利模式有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三種。
1、跨期套利:是買賣同一市場同種商品不同到期月份的期貨合約,利用不同到期月份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的套利模式。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大豆及天然橡膠品種的套利。
2、跨品種套利: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價格變動進行套期圖利。即買入某種商品某一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相互關聯商品相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主要有(一):相關商品間套利(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銅、鋁之間的套利)。(二):原料與成品之間套利(如大豆與豆粕之間的套利)
3、跨市場套利:即是在某一期貨市場買入(賣出)某一月份商品期貨合約的同時在另一市場賣出(買入)同種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對沖獲利了結的方式。這次我們提供的有最成熟的上海銅與倫敦銅的套利及大連大豆與CBOT大豆之間的套利。
套利交易按是否交接實物又分為實盤套利和虛盤套利。套利一般情況下盡量不接實盤,通過不同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隨著實踐交易經驗的豐富和大資金的介入,許多企業開始將期貨與現貨相合將套期保值理論進一步發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將保值的目標上升到增值。這樣實盤套利也越
有什麼不懂的 可加我好友!
❿ 由於現在銅市處於逆向市場,利用期貨和現貨之間套利對價格會產生什麼影響
近日,銅市場上典型的交易特徵是滬銅的近弱遠強格局,這種情況的出現加速了滬銅合約間逆價差(近期合約高於遠期合約)演化的速度。滬銅現貨月和次現貨月合約的價差從最高的2000元/噸以上,滑落到了僅100元/噸的水平,逆向市場格局即將改變的信號愈發強烈。盡管市場交投呈現明顯的萎縮狀態,但格局的變化依舊令人興奮,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期待已久的「震動」將要很快來臨。
滬銅市場格局演變的原因
事實上,滬銅合約間價差情況5月份以後就出現了趨勢性的收縮,進入7月,事態的演變有了進一步的變化:價差縮小至2004年7月以前的水平,數字上掉入了強牛市場格局以來的最小值區間,趨勢上呈現頭部形態特徵。客觀地說,價差的運行亦有其自身的周期,是市場格局演變的「看不見的手」。
除去「看不見的手」的指引,國內現貨價格的低迷是引導滬銅市場格局演變的「看得見的手」。國內現貨銅價格進入5月以後表現出明顯的滯漲局面,盡管期間國際銅價屢屢出現新高。國內現貨銅價的低迷,真實反映了銅供需狀態的變化——供給明顯增加,需求則相對穩定。受其影響,上海期銅近期合約明顯承壓,合約間逆價差收縮加劇,並可能引發滬銅市場逆向市場格局的完全改變。
另外,在滬銅市場格局演變過程中,受其影響的套利資金的運作也反作用了這種格局的演變。2004年一季度以後由於宏觀調控造成的國內外市場的價格扭曲,吸引了大量的反套資金運作於上海、倫敦市場間。套利資金的活躍和巨大的利潤空間,成就了金屬銅市場上跨市場反向套利運作的時代,無風險的、長期的利潤為這樣的時代創造了一個操作的神話。但情況卻在今年一季度以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盡管比值依然偏低,但國內的遷倉價差升水卻無法彌補倫敦的遷倉貼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有限浮動後,交易境況進一步惡化,匯率的不確定性因素將放大倫敦市場的損失。銅市場反向套利操作明顯萎縮,反套的萎縮反過來更促使了逆價差形勢的惡化。
國際市場格局變化並不明顯
不過,盡管滬銅市場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國際銅期貨市場的變化卻並不明顯,尤其是LME市場。目前LME市場上金屬銅現貨對三月期升水依然保持在200美元以上,現貨升水維持在絕對高位區間內波動,現貨升水運行趨勢也沒有明顯的逆轉信號出現。
COMEX市場上,情況倒是有一些變化,近遠期合約間價差明顯從高位回落,只是目前的情況尚不足以說明性質的變化。
國際市場上逆向市場格局依舊維持良好,改變的跡象不明確,這給滬銅逆向市場格局的演化判斷帶來了一定的變數。但必須指出的是,滬銅市場格局對於2004年一季度以後國際范圍內金屬銅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強勢運行的意義重大。正是由於滬銅強烈的逆價差吸引了反套資金的入市,而這部分資金大多擔當了價格劇烈振盪過程中的低位買盤角色。而此時滬銅格局的變化很可能會造成世界范圍內銅市場交易格局的變化,從而打破價格運行的均衡,出現走勢的劇烈波動。
「不成熟」的總結
對於當前滬銅市場表現出的逆向市場結構變化的情況,由於還沒有得到主要市場的配合(尤其是LME),並且也的確沒有徹底逆轉,那麼市場就存在反復的可能。但這樣的信號必須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因為此次市場的變動較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踏出了更實質性的一步,同時套利資金生存空間的萎縮也將改變銅價格高位運行的均衡,均衡的打破使得價格更容易出現趨勢的變化。
在接下來的市場運行中,投資者的入市著眼點可以放在:
1.滬銅逆向市場格局進一步的演變,及在此過程中LME市場的現貨升水狀況。
2.如果滬銅的逆向市場格局被完全破壞,交易所的庫存情況(包括LME市場)將是關鍵,因為保值盤的流入速度將加快,數量也將顯著增加。
3.市場格局已經變化,庫存數量又在逐漸增加,波段性逢高拋售的策略完全可以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