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習理財心得體會
先寫開頭:長輩給晚輩發紅包了啊,自己的感想 (總)
第二大段寫:但是,最頭疼又最苦惱的問題是:怎樣保管壓歲錢啊?自己保管壓歲錢的方法 (分)
最後再寫: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寄託,要妥善保管壓歲錢,不能亂花,要用壓歲錢做有意義的事。(或舉例說明用壓歲錢干什麼有意義的事) 反正突出主題:壓歲錢不能亂花,要妥善保管就行了。 (總)
這是最簡單的總分總結構的作文了。這只是提綱、骨架,還要小作者的補充和豐富內容。
理財感想——我的壓歲錢
每年的新年不可缺少的不單單是團圓,而是長輩對孩子的祝福,這種祝福寄託在一個美好地儀式里,當孩子興奮的接到壓歲錢時,接到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壓歲錢,而是接到了長輩的關心,祝福,難怪接到壓歲錢的心情會那麼甜蜜。
又一個春節來了,又可以收到壓歲錢了。我暗暗的偷笑當中。但是今年的壓歲錢少了,沒有像往年一樣多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壓歲錢逐漸少了。爸爸和媽媽的那份沒了,爺爺和奶奶的那份也沒了。可是在去年爸爸和媽媽給了我1500元,爺爺和奶奶給了我1000元。今年只有爺爺和奶奶給了我500元。同比去年少了一倍。我思考著不給和少給有兩方面的原因1:新學期就要臨近了,又要付一大筆錢。2: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收入少了。
雖然壓歲錢少了,但是經過幾天的「奔波」,我還是得到了不錯的成果,23張100元的。該怎樣合理的利用這些壓歲錢呢?在這里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合理使用壓歲錢的方法:
1.參加儲蓄。結合使用計劃,可將孩子的壓歲錢分成三份選擇三種方儲蓄。即:活期存摺賬戶(或儲蓄卡),用於孩子日常的教育消費支出;6個月至1年的短期儲蓄,用於購買學習上必需的大件開支,如電子琴、電腦、錄放收音機、復讀機等;3—5年的長期儲蓄,准備讀高中或大學時取用。三種存款方式的比例,具體可根據壓歲錢數額及使用計劃確定。
2.買一份保險。目前不少保險公司都開辦了與兒童相關的保險種類,比如人身意外傷害險、婚嫁保險等,用壓歲錢為孩子買一份保險,不但能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也是一項比較理想的理財思路。
3.用於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孩子將壓歲錢的一部分用於公益活動,如賑災、救災、救助危難者等,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分擔困難、共享快樂。同時,為爺爺奶奶買一份新年禮物,培養孩子從小孝敬老人的觀念與習慣。
經過長時間的考慮我決定用第一種的方法,參加儲蓄。因為這樣不但保證了錢的安全,而且還可以拿到一定的利息。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我選擇儲蓄的時間為1年,因為在一年過後又有壓歲錢拿了。
於是第二天我就跟著媽媽來到銀行辦理儲蓄手續。在銀行里我也看見有許多和我同齡的學生,我想他們也應該是和我一樣的吧。
的確,在壓歲錢的誘惑下,很多學生已形成一種成人化的消費傾向。有資深教師指出:成人化消費傾向是少兒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心理表現,要使他們今後形成健康的消費觀,有必要進行正確的引導。盲目跟風的成人化消費習慣,久而久之將造成青少年消費心理的畸形發展,不僅會干擾青少年的學習、生活,還很容易使他們養成互相攀比、愛慕虛榮的不良習氣,從長遠看,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⑵ 一個理財初學者的感悟怎麼寫
個人理財心得體會要結合自身收益情況以及風險認可方面進行描寫,舉例如下:
「沒有人天生能寫好字,只有依靠後天大量的練習才有可能成為書法大家。理財也一樣,學校是沒有理財這樣的一門課程,只有生活中多學習相關的理財知識,多了解不同的投資理財方法,才能有辦法管好錢、理好財。
也許已經聽過很多理財達人、專家分享的經驗和道理,但我們還是理不好財?是的,理財需要多練習,最好的練習就是多參與不同方式的投資,基金、股票、網貸、保險、信用卡,我們都要多嘗試。正所謂「條條大道通理財,哪條快就選哪條」,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要知道,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年輕人的窮逼也不是一天造成的,漫無目的地購物、毫無節制地支出是金錢的最大敵人。想要減肥,就要控制熱量的吸收,增加運動消耗,同樣的,想要存錢,我們需要增加工資收入,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簡單算一筆賬,如果堅持每個月存下500元,一年之後就有6000元,五年就可以有30000元,可以報名參加培訓,出國旅遊半個月,甚至可以考慮貸款購買代步小車了。
如果堅持記賬,通過回顧上個月的消費,找到生活中的「拿鐵因子」,說不定每個月還能省下一筆不少的支出。存錢和記賬是理財的基本課程,沒有捷徑,只能堅持去做才能獲得回報。」
(2)個人理財感悟擴展閱讀:
新手理財注意事項
制定理財計劃的同時,還要確定理財目標,比如1個月、3個月、1年甚至更長的目標。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的目標可能定得過於「遠大」,比如一年後就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除非自己本來的薪水就夠高,不然要盡早放棄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目標離自己越遠,其能產生的激勵作用反而越不明顯。且時間久了,會讓自己逐漸失去信心,最後放棄投資理財。只有先去實現一個個的小目標,才能讓理財之路走得更遠。
選擇投資渠道是理財計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制定時,不要對收益抱有太多的幻想,也不要總想著一夜暴富。比如有人就想通過炒股票、炒期貨發財致富,但這些投資品的風險也很大,能讓人賺很多也能讓人虧很多。
⑶ 對個人理財的認識和感悟
其實對於一個投資理財小白來說,一開始最重要的不是講具體怎麼投資和獲得多少收益,而是先介紹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和觀念,很多人的意識還停留在對金錢或投資的錯誤概念上,必須在思維層面將其扭轉過來。在這一點上訓練做得非常不錯,先講了為什麼投資理財是人人必須get的人生技能,其實投資理財遠不隻字面上的為了獲取利息和收益這么簡單。
從大的方面講理財就是理生活,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成長,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與技能可以鍛煉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進行正確的決策,規范我們的日常行為,從而徹底地改變人生。這並不是在誇大其詞,至少我通過投資理財的入門訓練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與認知模式。
我們知道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在於思維方式的差別,窮人淪為金錢的奴隸,而富人把金錢當做工具,這是完全相反的對應關系,至今仍有多少人禁錮在對金錢的錯誤認知中無法自拔甚至無動於衷?而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是極其重要且必要的。
接下來訓練分幾次課系統講解了市場上常見的不同種類的投資品,從定期存款,國債,貨幣基金,地方政府債,國債逆回購,企業債,基金,股票,P2P,信託,外匯,期貨,貴金屬,現貨,再到收藏品不一而足,從它們的基本原理到收益風險都做了系統的介紹,這對於小白們來說是學習基礎投資理財技能的最佳方式,畢竟靠自己一個個去網上查詢信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機會成本太高。
而後重點介紹了股票和基金這兩種處於理財金字塔中端的理財方式,因為處於低端的投資品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達不到我們的預期要求,而高端的投資品風險太高,且波動因素往往難以預知,也不適用於理財小白一開始就涉入。
所以股票和基金這兩種具有一定風險但又可以通過系統學習掌握其內在規律,從而獲得較高收益的投資方式就是最好的選擇了。訓練的老師和學姐對這兩種投資品做了詳細系統的介紹和講解,雖然離具體入市實踐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讓我正確認識了這兩種投資品,而不是之前一直處於的懵逼狀態。還記得那句金玉良言么,投資的世界裡不懂的不要碰。那麼只要系統的學習投資理財知識,掌握基金與股票的正確打開方式,利用自己的獨立深入思考能力並且進行實踐總結,相信可以積累更多的投資經驗,慢慢的走向財富自由之路。
其實通過訓練學習並不能教給你很多具體的操作技能,其實那是以後的初級課或進階課的事,但這段經歷對於一個小白的理財認知觀念沖擊是巨大的。比如之前我雖然知道了復利的概念,但並不清楚在投資領域復利帶來的量化的收益可能讓你驚掉下巴,而這僅僅是時間的力量而已。
我雖然知道了定投的概念,但並不清楚定投的具體方法和止盈不止損的策略;我雖然知道了股市里的「七虧兩平一賺」的說法,但並不清楚通過系統的學習我們可以成為「一賺」裡面的一員。
我雖然知道了學習投資理財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財富的增長,但並不清楚投資理財知識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思維和認知上的改變,而後者是可以改變我們一生的東西
⑷ 個人理財分析怎麼寫
您好,朋友··下面是一個專業理財經理的個人理財分析報告,您可以參考下,他主要有幾大要素,以及如何去分析;
案例介紹:
小張先生是張先生的獨子,自從上次為張先生進行個人財務分析後,他對個人理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多次表示給他的兒子也「看看」,分
析、調理一下小張先生目前的財務狀況。
小張先生1979年出生,未婚。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愛交朋友、好玩,但與同齡人相比,我覺得他性格中多了一份沉穩和內斂,也許正因
為如此,小張先生工作兩年多居然積攢下了20多萬元存款,這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家庭狀況較寬裕,小張先生無任何生活負擔。本人職
業IT行業白領,月收入1萬元,月開支情況如下:娛樂健身費1200元;交通費300元;通訊費200元;旅遊消費月均250元;上交家人2500元。現
有銀行定期存款16萬元,參加社會保險保障,無任何投資經驗。風險偏好:性格較沉穩,屬理智型投資者,不願冒高風險,但也希望嘗試投資
。目標:希望近期購置按揭住房一處,首付 + 裝修約花費10萬元;購置小轎車一輛,價值10萬元以內。
案例分析:
通過與小張先生多次交談,我發現他雖然年紀不大,但談吐斯文、行為舉止頗為老成、不奢華浪費,是一位有抱負的上進青年。個人經濟
情況總結如下:
一、 小張先生的月收支情況:
1. 月收入:1萬元
2. 月支出:1200 + 300 + 200 + 250 + 2500 = 4450元
3. 月贏余:約5000元
4. 現有存款:16萬元(定期存款)
二、 通過對小張先生個人經濟情況的分析,我認為他目前財務狀況的主要問題是:
1. 缺乏全面的保險保障。
2. 儲蓄品種過於單一,缺少有效的投資。
3. 單身期,急需資本積累滿足未來生活需要。
三、 未來主要任務:在建立全面的保險保障、解決後顧之憂的同時,實現資本的積累,逐步完成購房、購車、結婚、安家、養老等人生目
標。
四、 理財目標:未來2-5年對小張先生來講,無論在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是最重要的時期,變數大、開銷大,所以理財規劃的主要目標應
放在:在充分保證流動性的基礎上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盡量避免片面追求高利潤的風險投資。所以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應著重於穩定增長並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品種,盡量避免風險較大(如股票)或變現較難的中長期投資品種(如3-5年期的國庫券)。
理財建議:
一、風險管理計劃:
年輕的小張先生身故或患重疾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發生意外事故的風險也不可忽視。所以,一份可保終身意外的保險是十分必要的。
由於年齡越低,保費越少,所以及早購買那種以重大疾病為主險,住院醫療、重大意外為附險的險種,為自己安排重病、意外方面的保障不失
為明智之舉。購買方式建議採用分期繳費(年繳)的方式。至於
養老型保險品種,我個人認為在目前通貨膨脹率較高、名義利率較低的時期不宜急於購買。(養老安排是理財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可
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購買養老型保險只是若干養老方式中的一種,但並不是唯一的,所以和其他長期投資一樣,也需要考慮購買時機)
二、儲蓄積累計劃:設立活期儲蓄帳戶:
a) 開立儲蓄存摺,存入1萬—1.5萬元作為應急資金(應付突發的、出乎預料的費用)。
b) 設立強儲蓄帳戶:開立一年期零存整取帳戶,月存入2000元。小張先生年紀較輕、抵制力不足,所以儲蓄理財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每
月的固定存款行為希望能培養其節約、存款的習慣。但應注意的是,現階段存款利率較低,不宜做長期儲蓄,所以存款以一年期為最佳。另外
,這筆錢在每年到期時還可用於支付保險費用。
c) 調整存款結構:將16萬元定期存款做部分提支10萬元准備進行投資,其餘6萬元可以繼續做定期存款,但結構需要調整一下。存單到期
後,建議將其分為三部分(各2萬元)分別存為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三張存單。每年一張存單到期時,都轉存為三年期存款。這樣既保證了
資金的流動性,避免提前支取時利息受損,又能享受到三年期較高存款利率,這種存款理財技巧比較適合於小張先生這類客戶。
三、投資養老計劃:
d) 嘗試進行投資:由於小張先生沒有任何投資經驗,平時工作又比較繁忙,所以不提倡其進行例如股票、外匯買賣等較為復雜又耗費精力
的投資品種。我的建議是將10萬元投資於多種開放式基金:其中5萬元購買貨幣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強、收益穩定);5萬元購買股票型開放
式基金(積累投資經驗、追求較高收益)。此種方式較為靈活,在投資的同時又可隨時變現,用於繼續教育或彌補應急帳戶資金的不足,較適
合創業期的年輕人。
e) 設立投資儲備帳戶、進行養老安排:開立活期儲蓄卡帳戶(可指定為個人結算帳戶),每月存入2000元採用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購買股
票型開放式基金。這個投資賬戶對小張先生來講十分重要,只要能長期堅持下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過後復利投資所形成的巨大財富應該足夠
他快樂養老了。
總結:
如果將規劃前後做比較,可以發現:現在的小張先生不會再有後顧之憂;意外傷害保險、醫療保險為他提供了全面的人身保障;有了對付
突發事件的應急資金;有足夠的易變現的資產可以隨時滿足消費需求;正在逐步實現資本的積累,作為今後的生活儲備;嘗試投資一定風險的
投資品種,可以增強金融意識(這對現代人非常重要)同時實現資本增值。
理財經理提示:
該規劃保質期一年,期滿或期間有任何重大生活狀況變化,應及時通知理財經理,以便調整理財規劃。
⑸ 學習投資理財的感想(500字)
以前一直覺得投資理財與我無關,因為我是個工薪階層,沒多少錢,如何理財啊.但十年前有人推薦看了<窮爸爸富爸爸>,從此徹底改變了我的觀念.我辭了公職毅然下海,借款買了房,每月還按揭.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到五十歲能退休----不用工作,就可以有穩定的現金流,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通過十年努力,我做到了.雖然還不沒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但也小有成就.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拚命掙錢,哪裡工資高就向那裡跑,然後只要有了錢,還清了按揭,再積蓄,夠首付後再買房.現在雖然除工資外的現金流還不達標,但已達到了公職單位退休工資的水平,而且但僅資產價值也已夠吃我一輩子了.
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學習轉變觀念,觀念指導行動,行動知改變命運.
⑹ 理財及理財感受20字
理財要養成的六種習慣 習慣一:記錄財務情況。能夠衡量就必然能夠了解,能夠了解就必然能夠改變。如果沒有持續的、有條理的、准確的記錄,理財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開始理財計劃之初,詳細記錄自己的收支狀況是十分必要的。一份好的記錄可以使您: 1、衡量所處的經濟地位———這是制定一份合理的理財計劃的基礎。 2、有效改變現在的理財行為。 3、衡量接近目標所取得的進步。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財務記錄,還必須建立一個檔案,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情況、凈資產、花銷以及負債。 習慣二:明確價值觀和經濟目標。 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確立經濟目標,使之清楚、明確、真實、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缺少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便無法做出正確的預算;沒有足夠的理由約束自己,也就不能達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後的目標。 習慣三:確定凈資產。 一旦經濟記錄做好了,那麼算出凈資產就很容易了———這也是大多數理財專家計算財富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算出凈資產呢?因為只有清楚每年的凈資產,才會掌握自己又朝目標前進了多少。 習慣四:了解收入及花銷。 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錢是怎麼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沒有這些基本信息,就很難制定預算,並以此合理安排錢財的使用,搞不清楚什麼地方該花錢,也就不能在花費上做出合理的改變。 習慣五:制定預算,並參照實施。 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而是指還有多少。聽起來,做預算不但枯燥,煩瑣,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過預算可以在日常花費的點滴中發現到大筆款項的去向。並且,一份具體的預算,對我們實現理財目標很有好處。 習慣六:削減開銷。 很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錢去投資,從而實現其經濟目標。其實目標並不是依靠大筆的投入才能實現。削減開支,節省每一塊錢,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例如:每個月都多存100元錢,結果如何呢?如果24歲時就開始投資,並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潤,34歲時,就有了20,000元錢。投資時間越長,復利的作用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儲蓄和投資帶來的利潤更是顯而易見。所以開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潤就越是成倍增長。
⑺ 我對理財的認識100字
理財,先從字面意思來講,就是管理財富的意思,或者財富管理的意思。當然,這只內是對理財的字面意思容的理解,那麼理財更重要的還是理財規劃,對自己財富的管理是需要進行認真的規劃的的。理財方式也有很多種,就看自己怎麼去配置自己得投資資產了。
⑻ 理財小白畢業感言
從4月24日開始,5月7日結束的小白班讓我在思維上上了一個台階。在加入小白班之前的我也會存錢,但是那隻是把錢放銀行從來不管。存的錢不過是一種節余,一個月用得少就把剩下的存著,用得多就不存,用超了就去取之前存的錢。上了小白班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根本就沒有管理自己的錢,完全是放任自流。
現在我知道了這些年不理財其實就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錢是很重要的。只有真正認識到錢的重要性,我才會去管理和規劃他的用途,在規劃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缺錢,缺多少,要怎麼樣去存錢去增加收入。我承認了錢很重要並在親人面前說出來,結果上一輩子的人不停地說沒錢平安,錢沒用,反而是兄弟姐妹們都沒有反對。個人經歷不同,我現在先和同輩人溝通,建議她們學理財,老一輩先不說。
現在開始思考如何增加收入才發現以前的不做為讓人生陷入了一場僵局,幸好是現在學了小白班讓我的人生還能發現問題,還有機會去改正。從現在開始管理人生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管理自己的婚姻和金錢,管理自己的身體和心。管好自己的嘴和自己的人際關系。在老公創業的階段,自己一定要想辦法賺錢存錢繼續上長投的課,進一步學習理財實操。爭取做一個堅實的後盾。
感謝XXXX組織這次21天理財小白訓練營,讓我們有幸能夠系統地學習一些投資理財基礎知識,並且通過發任務卡的方式督促大家去實踐,也很感謝各位助教在期間的答疑,給大家打開思路、開拓視野、傳道解惑,也感謝組長提醒我們提交作業以及對於作業的分析討論,感謝在此期間都很用心的夥伴們。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任何學習都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21天理財小白訓練營讓我收獲了許多,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通向財務自由之路漫漫長,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