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首先得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心裡有個簡單規劃,計劃投多少錢,根據家庭支出情況,預留一部分現金在手備用,至少保證近三個月夠用,然後投三分之一的錢做短期6個月以內的理財,三分之一做一年左右的理財,剩下的可以做點中長期的理財或保險。
如果選擇理財平台的話你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評價:
首先看運營時間,運營時間越久,也可以表明平台抗風險能力越強,合規風控、資金安全、運營等方面都經過了一定檢驗;
其次看股東背景,社會是個看爹的地方,有個厲害的老爸,後天資質差一點也不怕;
第三看目前的經營規模及口碑,這兩點也能夠反應一些問題;
第四,就得看具體的產品,是什麼產品,期限多少,收益多少,投向哪裡?本息安全如何保障?哪些風控措施?
如果以上四點都覺得不錯,那就可以投了。
㈡ 什麼是理財規劃理財八大規劃說的都是啥
理財規劃復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制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從理財規劃的概念可以看出,理財規劃包括如下八大方面的內容:①現金規劃;②消費支出規劃;③教育規劃;④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⑤稅收籌劃;⑥投資規劃;⑦退休養老規劃;⑧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㈢ 如何科學規劃進行家庭理財
40%房貸和投資
31定律:每月房貸還款數不宜超總收入1/3 例如,家庭月收入為10000元,月供數額的上限最好為3333元,一旦超過這個標准,家庭資產比例結構發生變化,面對突發狀況(疾病、失業、有孩子等等)的應變能力會有所下降,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按照31定律設置承受范圍內的房貸價錢,有助於小家庭保持穩定的財產狀況。
80法則: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80-自己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那麼根據這個法則,你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不能超過50%,假設個人資產為100萬元,那麼最多隻能拿出50萬元投資於股票或股票型基金,超過這個比例就等於超過了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利於財務健康。
30%家庭生活開支
發工資前先做好下個月的花銷預算 也就是說,先把儲蓄的錢扣除,剩下的才是你能花的錢,做好預算的同時也要抑制不理性消費,把消費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20%銀行存款
大多數情況下由社保來實現。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或全職太太,應該在繳足社保的 前提下適當配置商業保險。
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比如每個月生活開支2000元,房貸每月2000元,那麼應急基金為 4000x3~4000x6 ,即 12,000~24,000 元
10%保險
雙10定律是一個關於家庭保險投資的比例設置,指的是保險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總保費支出應占家庭年收入10%為宜。比如一個年收入10萬的白領,她的壽險保障總額度可簡單界定在100萬元以下,在能力范圍內可買足100萬元額度,能力有限就可以減半。而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與4321定律的財產配置結構也相互吻合。
記住雙10定律有利於我們合理進行保險的配置,一方面是保費支出不要超出能力范圍以外,有助於幫助我們規劃合理的保費限額;另一方面是衡量選擇的保險產品是否合理,簡單的標准就是判斷其保障數額是否達到保費支出的100倍以上。
㈣ 怎樣科學理財
大家心中對於理財,都有一種嚮往,因為理財可以使家裡面的財富增值,但是很多的人,真正開始接觸理財的時候又覺得十分你的艱難,其實這是因為你沒有把生活和理財結合在一起,所以才會造成你的困難。
㈤ 個人/私人怎麼樣理性規劃理財投資,才能穩健收益
個人理財應該是一個很科學理性的規劃,一步:確定您的理財目標。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多種不同的目標,其中之一就是理財目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目標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沒有理財目標就會每天隨著股市的漲跌,在自己的得失情緒中煎熬。而有了理財目標就可以減少情緒化的決定,理性面對市場變化。
第二步:明確您的投資期限。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例如3個月後要用的錢是絕對不能用來做高風險投資的。反之,3年後要用的錢如果不用來投資,則會失去獲得更高回報的可能。
第三步:制定適合您的投資方案。當投資人確定了自己的理財目標及投資期限後,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就是隨後需要決定的了。也就是說在考慮了所有重要的因素之後,就需要一個可行性方案來操作,在投資上我們稱投資組合。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力是考慮所有投資問題的出發點,風險低收益高的可以選擇互聯網理財,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考慮較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考慮低風險的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基金投資人因年齡、資產收入不同風險承受力也會不同,投資組合也就有保守型、一般風險型、高風險型之分了。事實上,個人理財規劃的真諦其實是要通過合理的規劃、管理財富來達到人生目標。
㈥ 怎麼去做合理科學的理財規劃,如果不懂投資,請別亂投
怎麼做理財規劃才科學合理是因人而異的,對於不同的人,他的理財需求是不一樣的。因此你也需要根據你自己的財務狀況制定理財計劃。首先你要確定你理財的目的是想要財富穩健增值還是快速增值?其次你要了解理財的渠道有哪些?每個渠道的有點和缺點了解清楚之後,你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衡量哪個理財渠道更符合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