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信託市場機會

信託市場機會

發布時間:2021-09-02 20:25:39

『壹』 信託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最直接的因素是資金鏈斷裂。金融危機的影響,通用汽車公司因管理不善,股市大跌,導致資金緊張,銀行有意尋求提供貸款,而當時美國的銀行也因抵押貸款和其他問題入不敷出,根本沒有能力來幫助自己不願承擔風險或考慮提供貸款,通用汽車公司,通用汽車通向資金周轉困難。同時損失每年,輿論壓力導致股市大跌,並在共同財產等因素大幅縮水,越來越多的尷尬,又深陷債務泥潭。
1,致命喜歡昂貴的養老金和醫療保健。讓通用汽車公司的靈活的經濟損失,最終賠了錢。
僵硬而昂貴的僱傭協議,迫使它以有限的資產,員工和退休人員及其家屬承擔幾乎無限責任的負擔:它的10萬本土工人享受高達70美元每小時,近50萬退休員工及其家屬享受一輩子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這是JobsBank項目,支持超過8000全薪下崗工人,他們的一天坐著看的監督下被稱為「橡皮屋」,而其他工人花了150000美元年薪空倉庫報紙聊天;這是欠50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雖然這個數字被VEBA信託安排已減少到300多萬,但將繼續增加數十億美元,每年的速度; ......為什麼慘百年品牌?
(訂購走出困境,通用管理層已用盡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在現有的框架合同。它已經嘗試了一些工廠搬到墨西哥和東亞以削減勞動成本,但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立即迫使它就範了大罷工;它曾試圖切斷無利可圖的品牌,以控制運營成本,但該州的特許經營法要求它,當你退出該品牌的加盟商必須贖回股票,而這筆開支是它無法承受;它已剝離低效的生產部門,卻發現UAW包袱如揮之不去的噩夢,剝出的德爾福破產重組,大部分的養老金和醫療保健的負擔,再加上冗餘或回後一般;現在的機會,接近的前景時,破產,它甚至剝離和出售資產的走了,因為這樣做會引起訴訟欺詐性財產法的轉移;它已經走投無路國會和一般位置,救援電話是很高,但如果救市計劃,其中包含一個根本性的重組安排,讓通用擺脫導致其長期的就業損失和品牌的負擔會簡單地使用納稅人的錢去增加一個無底洞,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政治上很傷心了。但與此同時,由於勞動合同,特許經營法和財產法三個鏈捆綁的欺詐性轉讓,除非程序破產,在法律上的任何重組安排工作。所以,現在大多數觀察家相信,通用汽車公司或者債權人將很快走進破產法院,只能按照破產法就申請了第11章破產保護,或直接由第7章),企業申請破產清算的差異是如此之弱,工作人員是如此強橫,僅在歐洲和所謂的自由的其他國家,這種情況估計是可見的。 (美國勞動法衍生的悲哀)
2,不斷瘋漲的油價,因此普遍非常耗油的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和卡車銷量的冷卻。該公司在盡可能早的研發投入沒有任何混合動力汽車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多年的汽車設計欠佳也算是一個原因。通用汽車的未來......如何抹殺? (不能跟隨市場趨勢,研發不利)
3,汽車銷量下滑的投資組合惡化,原材料成本上漲都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轎車膚淺的理由。深層次的缺乏競爭能力。戰略失誤。組織缺陷。是根本問題。

『貳』 什麼信託什麼叫信託行業

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各自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各個信託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貸款信託類

貸款信託是指通過信託方式吸收資金用來發放貸款的信託方式。這種類型的信託產品,是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種。 貸款作為一種傳統業務,業務流程相對簡單,風險控制方法比較成熟,所以信託公司在展業初期,選擇這種方式進入市場、樹立公司品牌也就順理成章了。

權益信託類

這一類型的信託產品,是通過對能帶來現金流的權益設置信託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其突出優點就是實現了公司無形資產的變現,從而加快了權益擁有公司資金的周轉,實現了不同成長性資產的置換,有利於公司把握有利的投資機會,迅速介入,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

融資租賃信託

信託公司以設立信託計劃的方式募集信託資金,將其運用於融資租賃業務,通過嚴格專業化、流程化的管理,通過定期收取租金,實現信託收益,為社會投資人提供安全、穩定回報的理財服務

不動產信託

土地與地上或地下的各種建築設施統稱為不動產。

折疊投資門檻

一般我們了解的信託產品投資門檻基本都是100萬起,但信託法規定:100-300萬的個人投資者不超過50個人。這就說明了100萬買信託的的名額比較少,想搶那100萬買信託的機會比較渺茫,下面就帶你了解如今信託產品投資的一般門檻究竟是多少。

據報道,個人投資信託產品的門檻將有可能提高,其中「大額」門檻將由300萬元提升至600萬元,「小額」門檻也有一定幅度提高。據了解,2007年以前,個人投資者參與信託計劃的門檻僅為5萬元,隨著有關法律的修訂與實施,其門檻升至100萬元,且分為「大額」和「小額」,其中大額門檻為300萬元,小額門檻為100萬元。雖然信託門檻提高尚未進入操作實施階段,但對理財市場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據天津某大型信託公司業內人士透露,過去兩年大部分類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都取得了較高收益,很多剛達到100萬元的投資者也傾向於信託投資,而一旦門檻提高,這些投資者將會出局。同時,目前券商小集合理財產品、基金專戶的門檻均為100萬,信託門檻提高為也會為這類產品發展帶來較大機會。

信託動輒100萬元的投資門檻,超8%的收益率,一直是各類理財產品中的「高富帥」,讓大多數普通投資者望而卻步。如今,信託公司卻紛紛打著「平民化」的旗號,將信託門檻降低,最低竟然只需10萬元。從100萬元到10萬元的「屌絲蛻變」,如此大的落差,反而讓投資者踟躕不前。

這類低門檻的信託到底屬不屬於信託產品?事實上,這些低門檻的信託產品多為信託中的信託(TOT)或信託中的基金(FOT),又稱「小信託」,原理就是用小額「團購」模式獲得信託的高收益。

門檻低就意味著收益率的下降,資金門檻只有20萬至30萬元的信託,收益率約為6.5%至8%不等,而100萬元起的信託產品收益率則在8%至10%。相對於其他形式的理財產品,低門檻的信託產品究竟有何優勢?

以20萬元為例,投資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為期120天,預期年化收益率在3%到5%之間,按照4%的收益率計算,一年將獲利大約8000元。信託產品投資起點一般為100萬元,投資期限要求一年以上,預期年收益率在8.5%到12%左右,按9%收益率計算,一年將獲利9萬元,每20萬元約獲利1.8萬元;投資20萬元起的周期為一年的信託產品,預期年收益率在6.5%至8%之間,按照年收益率7%計算,一年將獲利1.4萬元。相比之下,低門檻的信託產品相較於一般理財產品仍有較大收益,與一般信託產品年利潤也相差不遠。

『叄』 「一帶一路」會給中國信託業帶來哪些機會

基建的融資一直是信託公司佔比比較大的一塊業務。一帶一路涉及的那麼大規模的融資,對信託公司的業務肯定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肆』 信託,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後,將產生哪些新的市場機遇

產品會更加豐富多樣。有利於提高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

『伍』 誰能分析一下信託行業的前景,因為信託公司很難進去,現在做的是第三方信託銷售。接下來哪些行業會有機會

大一點的信託公司和第三方都有自己的轉型戰略路線,未來一段時間發展都還不錯,做銷售的話都可以,但是壓力也很大,覺得可以承受覺可以考慮。

『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創業機會結構

當前,我國經濟處於「轉方式調結構」關鍵時期,國家正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量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蓬勃興起。同時,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在利率市朝、互聯網金融、金融脫媒等沖擊下也面臨著轉型壓力。商業銀行要落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國家戰略,真正將轉型規劃落到實處,就必須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而投貸聯動是一項重要的有益嘗試。

開展投貸聯動的戰略意義
投貸聯動是商業銀行參與創業投資的重要形式,它是指商業銀行在創業投資機構VC/PE對創業企業評估、股權投資之後,以債權形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形成股權投資和債券投資之間的聯動融資模式,實現商業銀行、創業投資公司和創業企業之間的共贏。

一開展投貸聯動是解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目前,銀行貸款作為企業的間接融資方式之一仍是我國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但該融資方式主要在大中型企業間發揮作用。初創期、成長期的中小企業由於固定資產少、缺少可抵押資產、經營發展前景不明,在金融分業經營環境下,商業銀行難以取得與高風險相匹配的高收益,因此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投貸聯動通過商業銀行和通過VC、PE等風險投資機構的結合有效降低了銀行授信風險,擴大了銀行收益,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打開了空間。

二投貸聯動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當前金融業深化改革,特別是利率市朝即將完成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傳統的利差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因此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都制定了轉型發展規劃,而轉型關鍵是風險控制能力和金融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投貸聯動可以為商業銀行進一步拓展業務領域,開創規模巨大的藍海,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儲備大量優質客戶資源,培養大批忠實客戶,鎖定企業發展各階段及上下游一攬子金融服務,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投貸聯動還可以豐富商業銀行收入來源、完善利潤結構,除可以獲得傳統資金結算與沉澱、利差收入外,還可以獲得財務顧問收入、類股權投資超額回報、其他中間業務收入等;同時,開展投貸聯動使商業銀行學習風險投資機構先進的管理經驗,培養科技和金融復合型人才,建立專業行業金融服務團隊,與國際先進銀行接軌,應對金融開放後的全球化激烈競爭。

三投貸聯動是商業銀行落實監管部門中小企業融資「三個不低於」要求,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商業銀行通過開展投貸聯動可以創新企業融資方式,有效地提升專業能力,更好地與企業需求相對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商業銀行債權和風險投資機構股權結合,可以發揮各自優勢,與企業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深入實體經濟各環節,在資金、管理、經營等各方面對企業提供多方位支持。

此外,投貸聯動可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銀行間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限促進民間資本轉化為投資,緩解流動性過剩壓力;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培育優質上市公司,夯實資本市躇礎;更好地促進風險投資機構在我國的發展,壯大我國VC/PE市常

我國投貸聯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創業投資的現狀。近年來,隨著金融和資本市場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新的發展加速劑,同時越來越多的游資希望獲得更寬敞的投資渠道,「風險投資」漸成新寵。同時,在互聯網金融、利率市朝沖擊下,商業銀行以息差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嚴重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各大銀行紛紛涉足風險投資,開始了轉型之路。但由於現階段我國銀行從事股權投資業務主要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限制,除國家開發銀行獲得了國內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可通過其子公司國開金融或國開證券開展直接投資業務外,其他商業銀行無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不能像國外銀行一樣在其境內直接進行股權投資。

目前國內大部分商業銀行主要通過與風投企業合作,以「貸款%2B股權投資」聯動的模式曲線進入股權投資基金領域。例如,興業、浦發、招商等銀行紛紛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貸款+PE」的業務模式,為中小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也紛紛通過其境外子公司曲線涉足股權投資基金領域,其中建設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建銀國際、工商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工銀國際、農業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農銀國際、中國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中銀國際、交通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交銀國際。

由於前述監管政策的限制、金融市場的不完善以及商業銀行自身等原因的影響,與國外相比,我國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還比較單一,主要來自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資和一些金融機構,作為大量信貸資金的擁有者,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的涉足還非常少,能通過業務創新,將業務發展壯大的更是少數。從整體上看,我國商業銀行參與股權投資基金領域的廣度和深度都還比較低,參與方式相對單一,自主創新還很不夠,商業銀行對風險投資的支持力度不夠,也難以獲得風險投資帶來的大量利潤。

二 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投貸聯動」曾被視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利器,然而「投貸聯動」的進展卻不像預想的那樣順利,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特點。科技型中小企業處於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的經營、發展、收益都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時刻面臨著各種風險,除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傳統風險,還存在逆向選擇、管理風險、道德風險等非傳統風險,風險種類多,風險程度高,這種高風險與商業銀行的安全性要求背道而馳。風險投資機構由於回報率高,10個項目中只要1個成功就可以獲得巨大成功。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後,承擔了高風險,但放款時可以確定的收益只有貸款利率,一般是基準利率上浮10%-20%。雖然可以通過與風險投資機構簽訂協議通過附加期權條件在未來分享部分股權溢價收益,但是一則收益回報仍要比風險投資機構低很多,二則按照當前風險投資期限一般在5-7年看,收益回報期限過長,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大,這使得商業銀行參加投貸聯動的積極性相對不高。

其次,在國家政策層面還有諸多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明確禁止商業銀行對企業的直接股權投資。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給同一家企業提供資金,兩者承擔著相同的企業經營風險,但風險投資機構對這筆投資的預期回報是數倍甚至更高,不同的收益回報預期卻承擔相似的壞賬風險。如前所述風險投資期限一般在5-7年,但目前監管部門在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方面尚沒有配套措施,這也使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時面臨後顧之憂。同時,當前國家對商業銀行收費監管要求越來越嚴格,在與風險投資機構分享部分股權溢價收益方面也面臨定價方面的困境。由於缺少法定依據,商業銀行承擔一定的政策風險如罰款。

再次,傳統的信貸理念一時難以完全扭轉。由於銀行投貸聯動業務,多數局限在具有風投背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但這些企業多為輕資產公司,缺乏足夠不動產作抵押,而且當前尚未實現盈利,而銀行投貸聯動業務,實質是以企業的未來現金流作為抵押。現實是很多商業銀行授信審批部門還是以企業過去3年是否盈利、貸款抵押物是否充足作為貸款依據,等於還是以企業過去的現金流作為依據。傳統的信貸理念,尤其是授信審批模式對貸款考核標準的「堅持」,也是制約投貸聯動業務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

最後,缺乏暢通的合作平台。開展投貸聯動,商業銀行需要整合內外部資金、客戶、服務、人才等多方資源,構建開放式合作平台。目前我國在風投機構和商業銀行之間還有一些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開放式合作平台遠未形成。如基本的信息共享機制,工作人員業務交流機制等等,將這些相應機制建立起來並具體落實到銀行和風投機構的日常合作中,將極大地推動投貸聯動模式在中國的發展。

投貸聯動的主要操作模式及矽谷銀行案例
(一)投貸聯動的主要操作模式。總結國內外銀行業實踐,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模式。1.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模式。目前,國內銀行較為普遍採用此種模式。一方面,商業銀行憑借自身廣泛的客戶資源,為風險投資機構篩選推薦優質企業,並為風險投資機構提供包括財務顧問和託管在內的綜合服務;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通過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在風險投資機構對企業已進行評估和投資基礎上,以「股權+債權」模式對企業投資,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聯動。此模式下,商業銀行依託風險投資機構的專業知識和投資能力,能有效控制風險,提高客戶服務能力,獲得新的業務機會。根據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的程度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投貸聯盟。有的銀行叫作投貸通、投融通等,實際上是「股權投資+貸款」的聯動模式,即商業銀行根據自身風險偏好、信貸管理理念及行業投向、取向等因素,篩選並與主要股權投資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跟蹤和適度介入合作范圍內機構推薦的企業,建立與股權投資機構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對於股權投資機構已投資進入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及相關金融產品的支持,並同時鎖定被投資企業包括顧問服務、未來配套業務及資金結算等全面業務,實現股權與債權的結合。該操作模式類似於美國矽谷銀行投貸結合早期產品的雛形和早期階段。
二是選擇權貸款,即銀行在上述投貸聯動基礎上,為分享股權投資背景下債權介入帶來的超額回報,而與股權投資機構建立的一種更為深入的創新型合作模式。選擇權貸款具體為「貸款+選擇權」,是指銀行在對企業提供傳統的授信產品基礎上,同時與銀行合作的股權投資機構建立一定的選擇權,即在貸款協議簽訂時,約定可以把貸款作價轉換為對應比例的股權期權,在客戶實現IPO或者股權轉讓、被並購等實現股權增值或溢價後,由投資機構拋售所持的該部分股權,而實現收益由初始約定比例與銀行共享和分成。
該種操作模式規避了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直接股權投資限制,並在實現貸款利息收入的同時,可以享受股權投資的超額溢價收益,與其貸款資金進入階段所形成的高風險程度形成合理配比。從本質上看,商業銀行的該種獲利邏輯實現了與投資機構相同。但受限於風險管理制度、業務發展理念的不同以及專業人才的匱乏,目前開展此類業務品種的國內商業銀行數量和成功案例較少,尚處於初期和摸索階段。
2.商業銀行集團內部投貸聯動模式。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商業銀行在境外設立下屬直接投資機構,再由該下屬投資機構在國內設立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在集團內部實現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投貸聯動。具體來說,商業銀行向本行集團境外子公司在國內設立的等股權投資機構推薦優質客戶開展股權投資,根據客戶不同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產品支持,提升本行綜合化金融服務水平。
在大資管時代,商業銀行還可通過投資銀行業務部門聯動信託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發行非上市公司股權收益權類或股權投資類理財產品,向高凈值客戶募集資金入股目標企業,獲得股權收益。
這種模式能充分發揮集團優勢,縮短決策鏈條,降低溝通成本。但是這種模式需要藉助境外子公司或者資管機構,並非是最直接的投資方式。而且,這種集團模式更適用於規模較大的銀行,對於中小銀行而言,並不都具備綜合化經營條件,適用性受到限制。
3.商業銀行設立股權投資公司模式。該模式嚴格來說也是集團內部投貸聯動的一種,但與上述模式相比,是更為直接的投貸聯動。美國的矽谷銀行通過其集團旗下資本投資公司直接對高科技中小企業進行投貸聯動。我國的國家開發銀行目前也可以通過其旗下的兩家拿到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的子公司直接進行股權+債權的投貸聯動業務。但由於前述我國商業銀行法的限制,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尚不能開展此類業務。但鑒於國務院在《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試點投貸聯動業務。同時,銀監會正在推動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機制的研究,此種方式可作為商業銀行探索投貸聯動的一個思路。
此模式下,商業銀行可在集團內部對投貸聯動的風險控制、收益分享、資源共享等進行更緊密的機制安排,在考核激勵上也更加靈活與市場化。但集團內部需建立風險隔離機制,防止因股權投資公司經營不善將風險擴散到集團層面。
4.向風險投資機構發放貸款。此模式下,由商業銀行直接向風險投資機構發放專項用於目標客戶的貸款,合同約定貸款只能用於目標客戶的流動資金需求或固定資產需求,不得進行股權投資。商業銀行通過對風險投資機構發放貸款間接實現了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二)矽谷銀行案例。從國際上看,有很多探索投貸聯動業務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國商業銀行學習和借鑒,其中矽谷銀行就是重要的樣本之一。
成立於1983年的矽谷銀行,注冊資本只有500萬美元,在最初運作的十年間名不見經傳,二十世紀90年代初獨辟蹊徑開創了投貸聯動模式,由傳統銀行成功轉型為為科技創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榜樣。據統計,美國所有的創業企業中有75%被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過,而這些被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過的企業中過半數是矽谷銀行的客戶。自1993年以來,矽谷銀行的平均資產回報率高達17.5%,遠高於美國銀行業12.5%的回報率,並且貸款損失率不到1%。
矽谷銀行之所以能夠蛻變為世界著名的科技銀行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一是准確的服務定位。矽谷銀行將客戶目標鎖定在了三類中小企業上,分別是處於初創期和擴張期的中小企業;必須是創業投資支持的中小企業,並與創業投資公司合作;特定行業的中小企業。
二是進行了業務模式的創新。矽谷銀行率先打破了債權與股權投資的邊界,開創了投貸聯動業務的先河,在提高收益的同時降低了風險;同時,矽谷銀行還模糊了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的界限,即矽谷銀行不經過創投公司,直接為科技企業投入資金;以及矽谷銀行不接觸科技公司,將資金投入創投公司,由創投公司回報給銀行。
三是對風險控制方式進行了創新。在風險隔離操作中,矽谷銀行將創業投資與一般業務分割開來,其成立了兩家專門公司管理創業投資基金,進一步保證了風險的隔離。同時,為了分散風險,矽谷銀行對項目進行了投資組合,主要包括四種組合方式:不同行業的項目投資組合;不同階段的項目投資組合;不同風險程度的項目投資組合以及不同地域空間的項目投資組合。

商業銀行投貸聯動制度體系及業務流程構想
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需制定一套制度體系,保證業務規范運作。主要包括建立與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作機制、組建專業化運作團隊、建立專門的授信申報與審批流程、建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體系等。
(一)建立與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作機制。一是建立風險投資機構的准入審查機制。根據資金實力、經營業績、公司治理機構、實際控制人及管理層從業經驗等維度制定準入標准,對符合準入標準的經風險控制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納入合作名單,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名單應定期重檢,對不再符合準入標準的客戶不再開展新增業務,存量業務應加強貸後管理、增加風險控制措施,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性。
二是建立貸前調查合作機制。商業銀行在貸款投放前應要求風險投資機構提供客戶盡職調查報告並承擔盡職責任。商業銀行要對風險投資機構調查的過程和方法進行必要的復核,在合作初期階段及重要客戶可派員共同參加風險投資機構的客戶調查,並盡可能要求風險投資機構對貸款提供連帶保證責任。
三是建立投後管理合作機制。商業銀行應根據貸款規模大小及對本行的重要性程度選擇部分客戶,與風險投資機構一同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但不佔有董事或股東席位,不對一般經營事項發表意見。對因為人員不足等原因無法參與經營管理的,應要求風險投資機構定期提供企業的投後管理報告,並安排專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審查分析,判斷信貸資金風險狀況並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
(二)組建專業化運作團隊。商業銀行要挑選熟悉小企業管理、創投業務的行業專家組成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牽頭組織並專門具體運作。客戶及市場的拓展由基層營業機構負責,也可在重點城市專門設置一些專業化支行,作為投貸一體化試點專業營銷部門;客戶准入、授信審批和貸後管理分別由投資銀行業務、授信審批部、風險管理部負責,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設置專崗負責。
(三)建立專門的授信申報與審批流程。一是制定目標客戶選擇標准與准入流程。商業銀行應將客戶范圍限定在國家政策鼓勵的創新型企業,重點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客戶准入由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負責。
二是制定申報與審批流程。一般業務流程為:基層行根據客戶選擇標准篩選目標客戶,報送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經中心初審合格後,對符合標準的向客戶推介投貸聯動方案,並優先向本行集團內子公司推薦,聯合制定貸款+股權服務方案;子公司無意向或暫不能辦理的,向外部風險投資機構推薦制定貸款+股權服務方案。
三是風險投資機構和商業銀行應各自履行內部審批流程,雙方主要申報材料共享。商業銀行內部申報審批全部通過業務生產系統,通過「打標簽」方式進行標識,以便於單獨考核。
(四)建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體系。商業銀行要建立專門的業務台賬,考核單戶、單機構以及各經營分支機構業務開展情況,建立一整套完備的風險與收益評價系統。
一是對單戶、單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的風險與收益評價。應可以計算出通過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每個授信客戶或每個股權投資機構為本行帶來的總體收益、付出的總經營成本並可以計算出經濟資本佔用等具體考核數值,為業務決策和經營考核提供依據。
二是本行該類產品體系授信風險總體評價。包括各行業投向、授信品種分類匯總、風險暴露總量以及與經濟資本配比、佔用情況等等,以便於銀行把握總體風險和發展方向。
三是建立貸後管理體制辦法。明確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風險投資機構(或子公司)及項目經辦機構各方具體業務職責,切實做好投後、貸後管理工作,確保投貸聯動業務健康發展。

『柒』 進入信託行業工作需要哪些條件

一下大概是普通基層員工的大致要求,中層高管等要求更高
1、金融相關的專業本科、版
2、有銀行、證券等權金融從業背景最好
3、財富端需要有相關理財產品銷售渠道及經驗,資產端需要有信貸、投行業務經驗
4、一般需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補充:信託行業屬於金融行業中收入相對較高的,因此門檻較高,從業人數也很不多,關鍵是看社會關系是否廣泛,金融行業是靠業績說話的。

『捌』 什麼才是信託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1、什麼是信託業的核心競爭力
信託業具有法律制度優勢。一般認為,信託公司擁有信託法特有的一些制度優勢,如嚴格的法律認可的「破產隔離」,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既獨立於受託人、也獨立於管理人,當然還獨立於託管機構。這是信託公司從事通道業務,設計資產證券化等標准化產品的重要法律基礎。又如「跨界融合」,可以將貨幣、資本和實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產融結合、消費和投資的結合。又如受託人與受益人的可分離性,這為設計規避各類管制產品提供了可能性,使得所有者與受益者可在法律上實現分離。總之,信託法提供了巨大的靈活性,「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但隨著我國其他法律制度吸收信託法中的一些特點,信託法特有的制度優勢在不斷減弱,如有限合夥制、公司法和合同法等,都提供了構建財產獨立的一些法律框架,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准信託特性。
當然,信託公司在這些年的實踐中,也在逐步增強其資產管理能力。受託人的資產管理能力是信託公司最終要的核心競爭力,是實現「受人之託、代人理財」職能的關鍵要素之一。資產管理能力包括:信託公司跨市場資產配置能力、提供資產增值服務的能力、交易結構的設計能力以及產品銷售能力。
最後,信託公司還需要重點構建的另一個核心競爭力要素:社會的信任。信託公司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委託人提供專業服務,承擔合理的信託責任,從而獲得社會的信任。這既包括專業管理能力,還包括信託公司的道德操守,能長期從委託人的利益,為委託人管理資產和相應事務。
2、當前是信託業構建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期
信託業已積累相當基礎。經過近十多年信託業的艱難探索,尤其是2008年以來的高速增長,信託業已成為繼銀行以後的第二大金融行業。不論是從公司收入、利潤方面來看,還是從信託業吸引的專業人才來看,抑或是這些年來信託業務模式的創新探索來看,都為信託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泛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給信託業發展帶來外部壓力。近些年來,我國的泛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迅速,各類金融機構迅速擁有「准信託」的業務資格,都在利用自身的優勢挖掘資產管理市場的業務空間。外在壓力的顯著增大,是促使信託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
信託業仍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當前信託業既面臨一定的「拐點」,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國居民的財富快速增加,且日益集中,絕大部分居民缺乏專業理財知識,「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業務空間巨大。我國的經濟處於轉軌之中,各類兼並重組、行業整合的機會不斷涌現。我國的金融業正步入轉型,原有的市場分割開始被打破,市場之間的交叉、融合、分層不斷在上演。市場的融合和自由化,導致混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矛盾日益激烈,監管套利的機會仍廣泛存在。
在一個具有廣泛前景的市場環境中,面臨越來越多的同業競爭,已擁有一定基礎的信託業,是重新構建核心競爭力,回歸本源業務的戰略機遇期。

『玖』 國內信託公司待遇和發展機會怎麼樣

一般,應該是做輔助工作或者市場營銷。該公司在信託業前景不明,是人才一定設法流出。
2011年該公司在信託業內的排行榜,從發行能力、收益能力、專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方面均排名在30以後,尤其是其風險管理能力和綜合理財能力在近50名,行業內嚴重落後。該數據具有參考價值,可以搜索一閱。

『拾』 誰能通俗的解釋一下「信託」如何運作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就是信用委託。信託業務是由委託人依照契約或遺囑的規定,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將財產上的權利轉給受託人(自然人或法人),受託人按規定條件和范圍,佔有、管理、使用信託財產,並處理其收益。

(10)信託市場機會擴展閱讀:

信託作用

信託的作用是信託職能發揮的結果,包括:

① 代人理財的作用,拓寬了投資者的投資渠道。

其特點:一是規模效益,信託將零散的資金巧妙的匯集起來,由專業投資機構運用於各種金融工具或實業投資,謀取資產的增值;二是專家管理,信託財產的管理的運用均是由相關行業的專家來管理的,他們具有豐富的行業投資經驗,掌握先進的理財技術,善於捕捉市場機會,為信託財產的增值提供了重要保證。

② 聚集資金,為經濟服務:

由於信託制度可有效的維護、管理所有者的資金和財產,它具有很強的籌資能力,為企業籌集資金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將儲蓄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可有力的支持經濟的發展。

③ 規避和分散風險的作用:

由於信託財產具有的獨立性,使得信託財產在設立信託時沒有法律瑕疵,在信託期內能夠對抗第三方的訴訟,保證信託財產不受侵犯,從而使信託制度具有了其他經濟制度所不具備的風險規避作用。

④ 促進金融體系的發展與完善:

⑤ 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

通過設立各項公益信託,可支持我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慈善等事業的發展。

⑥ 信託制度有利於構築社會信用體系: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市場規則的基礎,而信用是信託的基石,信託作為一項經濟制度,如沒有誠信原則支撐,就談不上信託,而信託制度的回歸,不僅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而且對構築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閱讀全文

與信託市場機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龍理財公司 瀏覽:286
外匯雙頭低 瀏覽:102
銀行理財投資者穿透 瀏覽:839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