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鑒別虛假理財產品
在監管網上查詢下是最好的
2. 第三方理財公司涉嫌銷售虛假理財產品將會怎樣審判
你們公司老闆這么黑心?讓你銷售假項目!
所有涉及該項目的客戶、公司、理財經理都會被法院傳訊,你首先要知道你是否違了哪些法
1、銷售人員有無從業資格證
2、銷售公司有無銷售牌照
3、虛假宣傳看程度是否構成詐騙
4、涉案金額的大小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每條只要依法判決,那都是大案,另外,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3. 如何快速識別虛假理財產品
天上掉餡餅型的,比如某些P2P網站承諾年化利率20%+,某些推薦股票的,如果收益這么高,他們不僅自己買,還告訴其他人?除非他是雷鋒
說是理財實際是保險的,這類不要電話中說,需要書面文件,到正規場所,同時建議找個懂專業知識的朋友參謀一下。
4. 虛假理財作為「飛單」中的一種嗎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的理財產品,既包括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以下簡稱自版有理財產權品),也包括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以下簡稱代銷產品)。」福建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還有個別銀行工作人員或離職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向客戶銷售或推介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投資產品,俗稱「飛單」。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一般為資質優秀,實力雄厚的銀行業機構,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向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有很大保障。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進入某實體項目,投資標的門檻較低,宣傳的收益率很高。
5. 常見銀行理財產品陷阱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有兩種: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自有理財產品,因為有銀行自身信用背書及成熟的團隊運作,安全性相對較高;代銷產品,是指其他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產品放在銀行的渠道上進行銷售,對於代銷產品,銀行不負責管理,產品以發行機構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不少坑,那麼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銀行裡面,看了高收益理財產品就購買,這是不對的。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別清楚產品是銀行自有還是代銷,如果是代銷產品,還要搞清具體的發行機構,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戶本來是買理財產品的,卻變成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了。
再者,即使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而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評估(一般參考以往該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是其並不代表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不少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喜歡把預期收益率報得很高,而沒有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比如,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往往與黃金、匯率、國際油價等高風險標的掛鉤,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實際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實際結算後的情況來看。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由於收益波動很大,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忌諱的是遇到了飛單或虛假理財。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出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也非銀行正規的代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擁金提成。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往往替房地產商銷售信託產品。
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私刻銀行公章,私自製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這往往是,銀行工作人員假冒銷售理財產品的名義,通過融資獲取大量客戶資金,再轉手借給別人用於投資,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資成功了,對方還本付息相安無事,如果借款方還不出錢,那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為了避免出現購買到非本銀行的理財產品,建議大家:①盡量到網銀或者手機銀行上購買理財產品,以確保理財產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網下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看產品的說明書,弄清楚情況再購買;③到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所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必須要到這里登記備案)。
6. 如何識別真假「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都有風險,虧損的產品不代表是假的,只要選擇了靠譜的平台,就都是真的理財產品,正規的理財平台都可以在銀監會官網查詢到。
7.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案,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如何防騙
民生銀行假的理財產品案之所以受人矚目,原因一是金額大,二是銀行支行行長參與並主導,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三是參與人員眾多,受騙者多,銀行參與的員工也多。
那麼,民生銀行假理財產品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是指,2017年4月,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有涉嫌假理財案違法行為的案件,涉案資金總規模可能高達30億元。2017年11月21日,北京銀監局於對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給予合計27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此案也被稱作有史以來第一大「飛單」案。雖然民生銀行和相關人員也進行了處罰:北京銀監局對張穎給予取消終身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對肖野、何蕊分別給予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對王濤、王曉紅、李亞慧、何舒瓊、王飛、王秋雨、隗亞囡分別給予禁止1年內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對張劍、周瑾分別給予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王月瑋給予取消5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行政處罰。
其三,購買理財產品不能貪圖高息
以往的上當受騙都是貪圖高息的結果,有的投資高收益理財產品,結果出現了兌付問題,本金都失去了。正常的情況下,銀行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民生銀行的假理財產品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貪圖了高利誘惑,銀行工作人員承諾將原來「一年期產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為了貪圖8.4%的收益導致購買了虛假理財產品。所以,在任何情況下貪圖高利的行為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要購買銀行的正式理財產品而不要購買轉讓性的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在銀行櫃台購買並確保資金進入銀行賬戶和,購買理財產品不能貪圖高息,這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三原則。
8. 虛假理財產品案 民生銀行將承擔哪些責任
民生銀行通過將投資者分為保守型、安穩型、穩健型、成長型、積極型五個類別,劃定風險。預期收益越高,風險等級越高。那麼,民生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
民生銀行旗下現行在售的理財產品有5款,分別是天溢金、翠竹1w、35天增利、季增利和雙月增利,它們都有著相近的產品特性,都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這意味著它們的本金和收益都是得不到保障的。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風險
一、信用風險,如發生理財產品所投資產的發行主體未能按期全部兌付本息,信託計劃項下信託公司違約,信託計劃項下融資主體違約,擔保人違約以及其它交易對手違約等情形,將造成客戶不能獲取理財收益甚至理財本金蒙受損失的風險。
二、市場風險:如果人民幣市場利率發生變化,並導致本理財產品所投資產的收益率大幅下跌,則可能造成客戶本金及收益遭受損失;如果物價指數上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低於通貨膨脹率,造成客戶投資理財產品獲得的實際收益率為負的風險;
三、政策風險:因法規,規章或政策的原因,對本理財產品的本金及收益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四、流動性風險:客戶贖回本理財產品,資金僅在分配日到賬.在本理財產品每個封閉期內客戶無法提前取得資金。
五、提前終止的再投資風險:如銀行行使提前終止權將導致理財實際期限小於合同約定理財期限,可能致使客戶無法實現期初預期的全部收益,並面臨再投資風險。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提供面向大眾的個人消費信貸服務,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有錢花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9. 民生銀行「虛假理財」是什麼產品的最新相關信息
簡單說:民生銀行的「虛假理財」是以成立莫虛有的理財產品引導客戶私下簽訂合同,並將資金轉入私人賬戶。
所以買理財要注意,成立的理財產品是否是真實的,不要將資金轉入他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