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鑒別虛假理財產品
在監管網上查詢下是最好的
B. 理財是不是都是騙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這幾種騙局:(一)「公安防護」類
近日,家住錫山區的劉女士報警,稱其於5月21日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局的電話,對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動營業廳辦理的電話卡涉案,並稱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將其的銀行卡凍結。
隨後,電話又轉接到自稱是北京延慶公安局,對方讓其添加了一個QQ號,並發了一張警官證照片給劉女士,讓其點開對方提供的所謂「最高人民檢察院」網頁鏈接下載一個「公安防護」的APP。不知有詐的劉女士按對方要求先後從四張信用卡以及支付寶借唄套現等方式轉入該APP約22萬元。不久,劉女士發現被騙,於是報警。
(二)投資薦股類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區的張女士使用手機上網時無意點開一個叫紅星杯賭王爭霸賽的頁面,內有老師講課,稱比賽結束後可購買強勢股票。隨後,一自稱「管理員」的網友加張女士微信並發了一個「紅賽牛」的股票APP投資軟體讓其注冊軟體賬戶。於是,張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先後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了27.5萬元購買所謂的「牛股」。然而,張女士不久後發現買的對方推薦的股票都虧錢,想把錢轉出來,對方則讓其等到6月10日再轉。6月10日,張女士發現該股票軟體打不開了,損失共計27.5萬元。
(三)投資虛擬貨幣類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區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財群里獲悉了投資比特幣的信息,並在群里「老師」指引下注冊了APP賬號然後開始投資,購買一手比特幣保證金是1000美元,以此類推,可買漲買跌,如果購買的比特幣行情與購買方向相同,就贏了,反之則輸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餘萬元。7月6日,周女士發現無法登陸平台,經咨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倉了,周女士損失共計73萬元。
(四)網路貸款類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區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某氧氣貸」網路平台工作人員電話,問其是否有資金需求。隨後,朱先生添加對方微信,並按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某氧氣貸」APP操作申請貸款。期間,對方以需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等理由讓朱先生轉賬8.1萬余元到指定賬戶,但一直未放貸款。不久,朱先生發現上當遂立即報警,損失共計8.1萬余元。
(五)游戲博彩類APP
近日,江陰市民季先生來到華士派出所報警,稱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薦了一個名為「恩佐娛樂」的網站,並號稱該平台是大平台,信譽好,回報效益高。隨後其又向季先生發送了一個網頁鏈接,並讓其下載該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過自己銀行卡向該平台共注入88萬元,雖期間提現17萬余元,但隨後發現平台無法登陸,損失共計70萬余元。
C. 民生銀行「虛假理財」是什麼產品的最新相關信息
簡單說:民生銀行的「虛假理財」是以成立莫虛有的理財產品引導客戶私下簽訂合同,並將資金轉入私人賬戶。
所以買理財要注意,成立的理財產品是否是真實的,不要將資金轉入他人賬戶。
D. 虛假理財13萬打水漂,如何去識別平台真假
實際很簡單的。你不要貪,騙子就拿你沒有辦法。
理財不要就看著收益,每天想著怎麼讓自己大起來,沒有想到10%以上的收益是怎麼來的。現在有哪個企業可以賺到10%以上的。
投資的時候要想到好的地方,也要想到最不利的情況是什麼?如果想到我10萬出去一年可以賺1萬,但有可能會血本無歸,那麼相比較風險比收益大了好多,就會很慎重了。
去年網上理財的平台跑路40%以上,所以風險是極其大的。
E. 虛假理財作為「飛單」中的一種嗎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的理財產品,既包括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品(以下簡稱自版有理財產權品),也包括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以下簡稱代銷產品)。」福建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還有個別銀行工作人員或離職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向客戶銷售或推介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投資產品,俗稱「飛單」。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一般為資質優秀,實力雄厚的銀行業機構,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向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有很大保障。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進入某實體項目,投資標的門檻較低,宣傳的收益率很高。
F. 如何快速識別虛假理財產品
天上掉餡餅型的,比如某些P2P網站承諾年化利率20%+,某些推薦股票的,如果收益這么高,他們不僅自己買,還告訴其他人?除非他是雷鋒
說是理財實際是保險的,這類不要電話中說,需要書面文件,到正規場所,同時建議找個懂專業知識的朋友參謀一下。
G. 第三方理財公司涉嫌銷售虛假理財產品將會怎樣審判
你們公司老闆這么黑心?讓你銷售假項目!
所有涉及該項目的客戶、公司、理財經理都會被法院傳訊,你首先要知道你是否違了哪些法
1、銷售人員有無從業資格證
2、銷售公司有無銷售牌照
3、虛假宣傳看程度是否構成詐騙
4、涉案金額的大小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每條只要依法判決,那都是大案,另外,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H. 虛假理財網站
這個很多,最好有老司機領路, p2p的主要投資人群還是以散戶為主, 性價比高,又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
《聰明的投資者》必讀書籍!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主要是保護投資人的本金吧 。保本固收的理財和基金等都不錯。
思路都是一樣的,根據4321原則進行資產配置,分散投資。
首選性價比高的理財平台,通過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靠譜的性價比高的平台更重要。
現在互聯網理財這么熱門,可以考慮一下P2P分散投資。
可以根據知名風投來選平台,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一個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更多策略可參見《財富日記專欄》,很適合你現在的階段。
I. 什麼是非法理財
非法委託理財,是指非法機構利用互聯網非法向社會公眾從事證券投資咨詢、證券投資基金銷售以及其他委託理財業務,通常採用公告、廣播、電傳信息、電話、說明會、聯誼會、推薦會、朋友介紹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詐騙群眾錢財
非法委託理財往往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委託理財的主體並不具有法定的理財資質。這些機構大多以「投資顧問公司」、「咨詢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等為名,但事實上並沒有取得證監會的營業核准,屬於非法經營證券業務的機構。二是在作案手法上,他們均以確保高額回報為誘餌,招攬客戶成為會員,收取高額的服務費和投資款。
J. 現在虛假理財網站那麼多,怎樣去識別
現在是很多這種網站,看新聞很多人因為這些還傾家盪產,就算是正規的也會陷入這種情況的,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要理財,一定要是正規合法的公司,首先去查公司注冊的情況,他的資金情況和注冊年限等等。再就是謹慎再謹慎使用這些理財網站和app,很多人見有利可圖,就把錢投入,之前看了個新聞很多人在某app上借錢給別人,最後一分錢拿不回來,還欠下了巨額利息,最後流浪街頭的,這不是危言聳聽,可能商家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很多人見錢眼開就陷入怪圈了,我一般都是上網通過關鍵詞搜索該公司的有關新聞,看口碑的,最後您會發現很多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