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到底是什麼

理財到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31 18:17:45

⑴ 所謂的理財到底是什麼

嚴格意義上的理財其實叫做財富管理,也就是科學規劃,現在以及未來的資源,做好家庭財務規劃,在這個過程中呢,無論是投資保險,養老教育,房產等都是一個整體,並不是割裂存在的,所以在理財規劃的時候,要對家庭財務做一個科學的診斷,要平衡好投資和消費做好家庭的風險管理

理財已經不單是投資或買賣保險,它是根據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狀況和非財務狀況,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制定切合實際的、可以操作的理財規劃,最終實現個人和家庭的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通俗的講,理財就是合理地利用理財工具和理財知識進行不同的理財規劃,完成既定的理財目標,實現最終的人生幸福。理財的工具主要有儲蓄、保險、股票基金外匯黃金、收藏品和投資信託等,理財的知識主要涉及財務、會計、經濟、投資、金融、稅收和法律等方面。理財有兩個主要目標,一個是財務安全,一個是財務自由,財務安全是基礎,財務自由是終點。從另一個角度講理財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進攻,一個是防守。理財就是賺錢,就是買股票、買房地產嗎?目前很多人對理財的概念有一個嚴重的誤區,認為理財就是賺錢,就是買股票、買房地產。其實,這只是說對了理財的一個方面,理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具體的說就是利用保險、稅收和法律工具合理分配資產。理財,就是運用理財知識和工具,針對客戶的需求,進行一個綜合的、全面的、整體的、個性化的、專業的、動態的、長期的金融服務。理財的內容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稅務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金規劃、財產分配規劃等。

⑵ 到底是什麼是理財呢

理財:是一種對金錢的規劃。可以分解為攢錢、生錢、護錢。攢錢就是只擴大收入,合理消費,把錢用到刀刃上。生錢就是利用資金投資帶來收益。護錢就是轉移風險,讓家人避免意外的傷害,從而減少損失。

投資理財可分為個人投資理財、家庭投資理財和公司/機構投資理財等。無論哪一種投資理財,其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通過對所有資產和負債的有效管理,使其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投資理財不僅是一門學問和藝術,而且是一門很難把握的學問和藝術;投資理財不僅是一門職業,而且是一門門檻較高的職業;投資理財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 投資理財不等於簡單的攢錢、存錢,把錢放在銀行里,也不等於簡單的炒股(股票買賣)。投資理財是根據需求和目的將所有財產和負債,其中包括有形的、無形的、流動的、非流動的、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遺產、遺囑及知識產權等在內的所有資產和負債進行積極主動的策劃、安排、置換、重組等使其達到保值、增值的綜合的、系統的、全面的經濟活動。前者只是投資的一種具體行為,充其量為現金的使用。作為投資理財一部分的現金管理要比它復雜得多,也難得多。 投資理財是一種主動意識和行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是為滿足個人和家庭發展需求為目的經濟活動。 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貫穿於整個人生。在你即將,但還未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父母,可能已經為你的降臨做好了心理上和經濟上的准備。很多人在他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有很多遺產、遺囑的問題需要解決,否則,他們的後人也要為他們解決。 就個人而言,投資理財與每個人的理想、目標密不可分,進一步說投資理財是為你的理想和目標服務的。否則,你就成了錢財的奴隸。你的錢財可能很多,但你存在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卻很小。 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國家,投資理財的目的、目標與期望值不同。同樣的人、同樣的家庭、同樣的企業、同樣的國家,在不同的階段,投資理財的目的、目標與期望值也很有可能不同。

⑶ 理財到底是啥意思

啥是理財?

很多人覺得,理財就是投資,就是錢生錢。

對不對?

也對也不對。

為了個人和家庭生活的安全穩定,購買保障性高的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這個過程是理財,在理財規劃的內容裡面稱為保險計劃。

社會養老保險只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要想退休後生活得舒適、獨立,必須要有在有工作能力時積累的一筆退休基金作為補充,這個過程也是理財,在理財規劃的內容裡面稱為退休計劃。

所以說理財不是簡單的獲得投資回報,理財是為系統的解決某個問題而合理運用自身資源的過程。

那麼,到底如何理財?具體咋操作?

一、記賬

摸清自己的家底是理財的前提。要弄清自己的資產狀況,就要對自己的收入、存款、負債等存量資產和未來預期收入弄清楚,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以理。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記賬的最好的方法,最好還是那種事無巨細的流水賬。

這樣,自己的收入是多少,花費是多少,都花在什麼地方,那些的必須的,那些的可有可無的等等,各項收支一目瞭然。弄清了自己的底細,便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理財規劃,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幫助自己更好地適應規劃的生活。

二、理性消費

任何消費都應是理性的,有節制的、按照自己的自身財產狀況進行消費。

缺乏對金錢使用的控制,容易產生過渡消費、超前消費。攀比、虛榮、講排場、講面子。月收入3000元,卻消費了5000元;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就能滿足居住要求,硬要買三百多平米的房子;收入一般、剛夠保證溫飽,卻要去高消費場所吃喝玩樂。這種消費是一種不健康的、扭曲的,並且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

三、投資

我的建議是,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而且門檻低,當時我也是300入門的,哈哈,注冊投資還能拿500購物卡,推薦家人和朋友參加過,覺得不錯,你們感興趣也可以看: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四、提升個人素養

提升個人素養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要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就要不斷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別人學習,向自己學習。

向書本學習就是要看書;向別人學習,就是多觀察自己周圍會處理事情的人,看他們碰到問題時會怎麼做。多和自己敬佩的人交流。向自己學習,就是要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自身。」

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約束,按理智判斷行事 ,無論什麼事情都三思而後行等等這些素質修養是理財所必備的。

閱讀全文

與理財到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
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舉措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