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假黃金騙了10個億,為何保險公司拒賠呢
根據保險公司的解釋,正是因為該公司以虛假黃金來投保,而這不符合保險合同的要求,所以保險公司有權撤銷,解除合同,也就是說債主們無法通過保險公司來尋求賠償。目前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裁定,裁定書表示,駁回了中國人保集團的上訴,並維持了人保賠償長安信託8.21億元的一審裁定,至此事情告一段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判定並未涉及假黃金案件,這也意味著此次判定只是人保與信託之間。
同時,通過這件事也暴露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黃金入庫之前是否做了檢驗,信託公司的相關流程也存在一些疏忽,這些都是導致金凰珠寶公司“瞞天過海”的基礎,如果當時信託公司更加謹慎一些,或許就沒有了以後的麻煩,所以也警示我們,無論是合作還是託付,都要小心謹慎。
⑵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金融機構200億是什麼事件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機構的是21家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賈志宏,背景強大的他卻拿黃銅合金的“黃金”騙了11家的機構,毋庸置疑,這無疑就是一件故意詐騙事件,是什麼目的讓他能有膽量做出這么膽大包天的事情?這背後是否存在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難道是就像電視劇中的壞人一樣對錢的魅力無窮盡嗎?
回歸到這件事情上,83噸黃金不是小數目,賈志宏沒有完善了自己的事情還把11家機構拉下水,這個大型故意詐騙事件後續最終會怎麼解決,還是要看賈志宏這個主要責任人怎麼處理。
⑶ 武漢金凰質押假黃金,騙貸200億,黃金入庫為何不檢測
當時黃金入庫應該是檢查了的,但是83噸黃金如此的多,難做到都檢查到。再加上個黃金買了保險,就是“黃金質押+保單增信”雙保險。“黃金質押+保單增信”就是我拿黃金做抵押,並且給黃金買了一份保險,保險的受益人是你。簡直就是雙保險信託機構估計是覺得很保險,在黃金入庫的時候的檢測就有了疏忽。
2015年,金凰珠寶准時還本付息,但是金凰珠寶就是從2015年開始瘋狂借貸。
在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有個6億的借貸需要在一個月後還款,民生信託要求對金凰質押的黃金進行開箱檢測。
賈志宏強烈拒絕黃金開箱檢測,但是被拒絕。第二天各大機構就接到賈志宏的簡訊,大意是感謝這么多年來機構對金凰的支持,最後來了個“別了 ”。
收到這個簡訊的機構負責人但是就想著:糟了,黃金十有八九是假的。結果一檢測,果然是假的。
隨後6月24日,上海 黃金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取消了武漢金凰的會員資格。
這一宣布,所有給金凰借貸的機構全部翻車,拿不回借貸。民生機構申請了保險索賠但是被保險公司拒絕了,稱不符合索賠要求。那到底誰該為這件事負責呢,那些牽扯其中的機構何去何從?
⑷ 武漢金凰假黃金案保險公司要不要賠法院怎麼判
據目前的消息來看,陝西高院判處人保公司賠付長安信託8.3億人民幣。但是最終判審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一切尚不能蓋棺定論。那麼這件武漢金凰假黃金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經過吧。珠寶公司與多家信託公司
至於最後判審結果如何,還得看法院對此案的看法,目前此案的判審法庭已經轉移了多個省份,畢竟涉及金額過大,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都不想承受這樣的損失。但是當初進行融資時,為什麼就不能擦亮眼睛呢。一切都是自己結下的惡果吧。
⑸ 黃金信託是什麼
所謂信託,通俗地講就是將自己的財產委託他人代為管理和處置,而黃金信託,則指信託財產投資方向局限於黃金市場領域。
和其他黃金投資模式(如黃金期貨、實物黃金、紙黃金投資等)一樣,黃金信託也屬於一種黃金投資方式,所不同的是,黃金信託投資者參與黃金投資的途徑不同。威爾鑫黃金分析師楊易君向《第一財經日報》指出,黃金信託為間接投資,主要委託投資於黃金市場的專業機構進行黃金市場的集合理財。信託機構選擇的黃金投資品種,委託人只有知情權,不能對受託人的市場經營及品種選擇進行干預。受託人可以選擇黃金期貨、實物黃金投資、紙黃金投資等其他黃金投資品種。
事實上,投資者也可以直接參與上述市場,但如果缺乏專業的市場分析及風險控制能力而盲目參與,將會面臨較大風險,如果是參與衍生品市場則會面臨巨大風險。投資者選擇黃金信託這種投資模式,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圖個方便。
國內的黃金投資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盡管目前我們發行的黃金信託產品的規模都比較小,但是我們看好未來市場的發展前景。此外,黃金投資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投資品種,而國內市場上的投資者其實也有非常大的投資需求。從此前的紙黃金、實物黃金等投資熱就可以發現民間投資的需求很旺盛。因此可以說,黃金雖然是個小品種,卻有著大市場。而金交所、期交所等機構也特別想為投資人提供更多渠道來進行黃金投資,所以今後類似黃金信託等投資將成為眾多正規黃金投資渠道的品種之一。
黃金投資相比其他種類的投資,其實是一種更為穩健的投資渠道。因此大部分黃金投資人的風險偏好都是比較小的,投資黃金更多的是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進行。他們並沒有特別高的預期投資目的,而是希望能夠分出一部分資金來完善投資結構。所以也提倡投資者要抱著投資而非投機的心態來做黃金信託的投資。
黃金信託與其他信託產品相似,投資門檻都比較高,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起始投資金額只適用於高端投資者。
⑹ 百億假黃金案被曝光,假黃金案件為何屢屢發生
今年上市企業造假案件讓吃瓜群眾應接不暇,先是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股價大跌,然後被強制退市,今天曝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武漢的金凰珠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不過這次的假黃金案件的涉案金額讓人瞠目結舌。
據媒體報道金凰珠寶用假黃金質押融資,質押的假黃金有80噸,價值百億,而用假黃金質押融資,也讓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多家信託機構被牽連,目前還有160億未到期的融資余額。
對於黃金抵押融資方面,不管是銀行還是信託機構,都有嚴格的管理流程,對於質押物檢測環節,必須對黃金先目測,後儀器分析、再水吊檢測,並建立有檢測記錄。
武漢金凰珠寶80噸假黃金成功融資百億現金,多家信託公司深陷其中,這背後的原因和真相不得不令人深思,相信真相遲早會露出水面。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凡是投資都會有風險存在,還請廣大投資者慎重投資。
⑺ 83噸「假黃金案」迷局:入庫有錄像,誰在造假
武漢金凰珠寶老闆賈志宏一句 “別了”,留下涉事信託、銀行、保險公司多方糾結。目前,200億元假黃金騙局仍未揭開迷局。
《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報道了83噸“假金案”之謎。黃金珠寶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製造商之一,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利用假黃金作為抵押品,向十多家信託金融機構借入近200億元人民幣。黃金珠寶多次通過“黃金質押政策”從信託等金融機構獲得200億元融資。目前,仍有160億未償融資,涉及十餘家金融機構。與這160億美元融資相對應的承諾目標是重達83噸的金條。
賈志宏對信託機構鑒定結果矢口否認,稱“黃金是早年收購的一批老人民銀行金子,成色不太好” ,否認黃金有人為造假可能性。暫時造假黃金的始作俑者還是沒有確定。
⑻ 83噸假黃金騙多家機構200億,這樣打劫銀行的見過嗎
賈志宏,讓我們驚了,一招點銅成金”,瞞天過海。由賈志宏的“金凰珠寶 ”用83噸假黃金做抵押,從十多家信託公司套取了近200億元的借款,騙過了銀行、保險、信託這些大牌金融機構!這次事件之所以會被揭曉,還得從今年2月份東莞信託向法院申請對金凰珠寶抵押品——83噸黃金展開清算,因後者2019年底信貸逾期兌付。在對質押的黃金進行檢測之後,發現金條的表面是黃金,內部是銅合金。也就是說,賈志宏用83噸銅合金質押。拿到了多家機構資金累計200億。
大規模造假必定會受到處罰,金凰珠寶妄圖通過造假的方式讓企業公司發展起來,無疑是在建造空中閣樓,總有倒塌的一天!
⑼ 武漢金凰首飾83噸假黃金曝光,老百姓買黃金會買到假的嗎
現在太多抄東西存在假冒偽劣這襲問題了,老百姓買到假東西的事件層出不窮。老百姓買到假黃金的事件也是存在的,因為黃金是貴重東西,平時又不多見,加上黃金的鑒別對於老百姓來說,存在困難,所以還是有可能買到假黃金的。
⑽ 深陷黃金大騙局!民生信託武漢為何再踩雷
從整個事件的爆發來看,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重金屬金融詐騙案件,整個事件的過程如今再進行復盤,會讓人感到手法非常老道和專業,由於使用的是金融領域要求較高的黃金質保價保單增值模式,在大多數信託機構中都是日常業務,但這一次爆了雷,只有非常懂貴金屬的行家才能找到漏洞。按理說,如果真的是真黃金的話,那麼今年年初國際金價從1517.7美元每盎司上升到6月底國際金價報1772.3美元每盎司,漲幅相當不錯,因此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只要抵押物安全有效,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