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保險理財的防範
保險最重要的是保障,作為理財配置雖然收益穩定,但周期長,收益率相對較低。
理財還是要考慮綜合配置,分散投資。
⑵ 理財保險好還是存在銀行好
這個就要看你需求的方向了,理財保險有理財保險的優點,存銀行也有存銀行的優點。
理財保險目前市場上分兩種繳費的方式,一種是一次性的繳費,業內叫做躉交。還一種是每年投或者每月投的,叫期交。
首先理財保險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財產(我想大多數人明白這個優勢的)哪怕是婚後用對方的錢買的理財保險,只要投保人和收益人都是自己那麼這筆錢也都是自己的個人財產不納入夫妻財產。
理財型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
理財保險不能作為債務的抵押。
而且理財保險也要看你給購買的對象,如果你給自己小孩買的話其實是不錯的可以做一筆教育金的儲備,每年存一點,這樣對自己也沒什麼壓力,等小孩開始上學了在取出來用就是了。
其他的就不一一多說了。
理財保險缺點話就是時間長,目前來說躉交差不多滿期都是5年的樣子,期交的話時間就長了,有6年 8年 10年15年20年25年終身型.
大家注意只有滿期你的收益才是最大的,提前支取是很不劃算的,甚至你還會有損失。
打個比方躉交來說,5年期的產品。一般2年保本,何為保本?就是你再存滿2年後要支取只能是本金不損失或者有一點盈利。但是很多賣給你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所以如果你只是存個2年3年結果在銀行買的是這種躉交型的理財保險,銀行又沒有給你說清楚這個理財產品的內容和注意事項。當你再2年後支取你肯定是上當受騙的。因為收益是和你預想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是存滿了的話收益還是要比存銀行高點的。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錢怎麼去合理的規劃了
然後說說期交型的理財保險吧。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多的類型就是繳費5年10年滿期。繳費5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20年滿期。
終身型的話就是繳費5年終身。繳費10年終身。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說了
如果你購買的是期交型理財保險,打個比方。你選擇的是繳費5年10年滿期。購買的時候也沒有給你說明產品的條款和合同,注意的事項。結果你第5年支取或者第6年支取那麼你的本金都是要損失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認為你上當受騙了。如果你滿期的話收益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理財保險你要注意你能不能放那麼久,購買的需求點在哪。如果你只是想存幾個月 或者一兩年 兩三年。建議你還是選擇銀行的短期理財或者是定期和國債
說說存銀行吧
首先肯定是定期了。
定期的話利率是固定。存的時間可以自己來選擇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可以根據自己的所存的時間來決定。
但是定期有幾個缺點。一個就是如果利率變動。你所存的定期還是按你當時所存的利率來算。
然後提前支取,客戶可選擇全部提前或者部分提前,部分提前支取只能是一次。提前支取的部分是按活期來算的。比方你之前是選擇的5年定期。結果在4年半的時候急用這筆錢。提前支取了,那麼你這4年半的時間是全部按活期計算的,說道這里又得回頭來說理財保險了,如果同樣你選擇是5年的躉交型的理財保險。在你4年半的時候急用著筆錢,你提前支取了,收益是比你放銀行要大很多很多的。因為躉交的理財保險有個保底收益和每年的分紅。你4年半支取是你的保底收益+你4年多的分紅。差不多收益高於銀行的三年定期了(沒具體去算過,因為每個產品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還要高點吧)這個時候理財保險的優勢也就出來了。定期的劣勢也在這里。看你自己怎麼去想了。其實我建議如果你是要存5年定期的話。你可以把你那筆錢分2筆或者3筆去存5年的定期。因為就算以後要急用錢也只是損失其中的一筆而已。但是這樣麻煩到時真的。
有的也會選擇國債了,但是國債真的很難去買到,因為國債每次發行下來很快很快就賣完了。
然後就是銀行的短期理財
銀行的短期理財就太多了。而且每個銀行也不一樣,利率也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產品也不一樣。
優點就是短期理財利率高,時間靈活。可以適合很多客戶的情況。
打個比方,張三的錢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又不想放在活期裡面,(因為活期基本沒收益),定期又太長,收益也不高。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短期理財,因為你錢在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創造收益。等於搞點零用錢~(可能張三是妻管嚴)
但是李四呢,錢基本長時間放在銀行不動,這個時候看著別人也都去買銀行短期理財也想跟著去。其實這個時候短期理財是不適合李四的。
因為短期理財都有個申購期一般是3天到7天。然後到期之後還有一個到賬日,一般是1天到4天。根據銀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來定的。雖然短期理財收益很高,但是李四總是購買短期的話其實一年下來真正在理財的時間是不多的。有可能你這樣的理財方式還沒有一次性存一點的定期高。因為你每次的申購期,到賬期都要浪費你的時間。這個時候李四還不如選擇中期或者中長期的理財。
親 打字好累的~~我不打了。。
總體來說理財也要看很多的,並不是盲目的去理財,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接受風險的承受能力,接受的時間長短,購買的目的。
不是說存銀行一定好,也不是說理財保險一定好。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但是理財是肯定需要的,有時候你不經意間的理財也會為你以後帶來很多的財富的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
希望寫了這些能給LZ 一點點的意見吧。
⑶ 新手上路,如何用保險理財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理財的方法現在市場上的理版財方式五花八權門,保險理財無疑是一種分析低,回報高的理財手段。新手用保險理財,一定要注意針對自己的經濟情況以及需求情況做明確的規劃,同時還應注意規避一些可能的保險理財誤區。
新手上路,保險理財應注意的基本問題:
1.在購買保險理財規劃之前,建議消費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己的資金狀況、預期收益、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理財目標等諸多因素做全面評估,根據個人實際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2.購買保險理財規劃前要充分了解各公司投資連接保險的作用及操作,不能只聽營銷員的一面之詞。
3.對於保險期限,消費者購買保險理財規劃時應充分了解產品及其購買渠道。
通過以上的分析,相信您對如何用保險理財有了一定的了解。總之,無論是每月節省多少錢進行保險理財,最重要的是需要根據您的投資理財需要,同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保險理財規劃購買平台,是您的重要的選擇渠道。
⑷ 保險如何理財
保險可以簡單低分為:
一、人壽保險,
可以解決:1.大事:身故、大病、意外
2.小事:住院醫療、意外醫療
3.無事:返還保費或者身故金留給後人,也有可能消費掉了。
二、財產保險:家財/企財,責任保險,信用保險
另外,保險也分保障型保險、理財型保險。
所以買保險並不等於就是購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買的保險是保障終身的,如果沒有重疾、意外,那人百年之後,身故金會給到受益人;
如果買的保險是定期保障的,如果沒有重疾、意外,保險到期後一般是返還保費;
生病了,賠付醫葯費,這是醫療險,醫療險本來就是消費型的,沒有收益的說法。
如何科學地買份靠譜的保險:
一、買對需求(你想用保險來解決什麼問題)
保險公司產品可以滿足四大需求:
保障人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的需求;
積累子女教育金;
儲備晚年養老金;
財富保全與傳承。
第1個需求是保障型產品,保命的;
第2.3.4需求是理財型產品,保錢的。
中國有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建議先完善1,有閑錢了可以再完善2.3.4。
二、買全保障
如果你的需求是第1個,建議買全保障。保險背後涉及到6個理賠責任,只要買全了這6個責任就不會出現理賠不了的情形。
6個理賠責任:
人身風險
意外風險
殘疾風險
大病風險
普通住院風險
意外醫療風險
三、買全保障
簡單一點,雙十原則,即用你年收入的10%買你年收入10的保額,比如年收入30萬,就用3萬買300萬的保額。
⑸ 怎樣制定保險理財規劃
保險理財規劃要考慮家庭財務狀況和家庭保險需求來確定,每個家庭都不版一樣。
1、保險規劃是權重要的家庭風險管理工具。
保險是分散風險、消化損失的一種經濟補償制度。保險規劃是家庭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現在很多人都有保險,如社保、醫保、交強險,它們都是保險的一部分。在理財規劃中,保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至於因為出現突發事件而降低生活品質。
2、保險規劃保障內容
教育支出、生活費用、醫療費用、養老費用、遺產安排等。
3、個人/家庭拿出多少錢買保險,遵循「雙十原則」
制定理財規劃有個簡單原則就是「雙十原則」,每年用十分之一的收入作為保費買保險,保障金額為個人/家庭的十年收入。
4、確定保障金額用生命價值法
(1)生命價值法(又稱凈收入彌補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生命損失的經濟估算來計算對保險額的需求。具體說就是計算作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成員,在未來收入扣除本人必要生活費用後的現金化價值。
(2)支出需要法(又稱遺族法、遺屬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計算未來可預期的支出需要的累計現值來估算保險需求的方法,也就是說計算未來所必需的累計支出費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一個家庭如何制定保險理財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