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年9月份肉雞價格,會達到多少錢一公斤。
2008年7月份,雞蛋、肉雞價格持續下降,8月份肉雞、蛋雞價格開始回升,9月份雞蛋價格創近幾年來新高,肉雞的收購價格也擺脫7月的低谷期,不斷穩步上升。在7~9月份遼寧省動物衛生監測預警中心組織人員到沈陽市、鐵嶺市和朝陽市的部分肉雞、蛋雞養殖村、飼養戶和規模化養殖場,對肉雞、蛋雞的市場情況、飼養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調研,對第三季度的生產形勢進行了總結,並對第四季度的生產形式作以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現狀 1.1 雞蛋、肉雞市場回暖,成本居高難下,養殖利潤空間有限 1.1.1 雞蛋、肉雞價格走出低谷,價格呈上漲勢頭 從調查情況來看,雞蛋價格從2007年10月份開始降低,一直持續到2008年4月份,端午節左右的雞蛋價格較好,而在高點維持的時間相當短暫,節日一過,蛋價馬上回落。2008年7月於凌源市調研期間,雞蛋價格在5.8元/kg,而在沈陽市於洪區和鐵嶺市昌圖縣調研時,雞蛋價格僅在5.6元/kg,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進入8月份,隨著氣候的變化和中秋的臨近,雞蛋價格開始上升,奧運會結束後,上漲勢頭更加明顯,9月末全省雞蛋平均價格達到了7.24元/kg。雖然目前蛋價較高,但並未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從調查情況來看,第三季度雞蛋價格起點很低,整體處於上漲態勢。7月份雞蛋價格僅為5.97元/kg,比6月份降低了8.5%;隨後,雞蛋價格開始迅速上升,8月份比7月份上漲9.5%,9月份比8月份上漲了10.7%,達到7.24元/kg,創近幾年來雞蛋價格新高。 影響雞蛋價格的主要原因歸納為,前兩季度蛋雞存欄量不大,而且補欄養雞戶相對較少,今後一段時間內蛋雞存欄量將繼續維持較低水平,待天氣轉涼、消費狀況得以改善,蛋價很快還會上漲;另一個因素是,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是中秋、國慶雙節,到時雞蛋消費需求也會增加,價格上漲也是必然。利好因素還包括:學校開學在即,學生食堂所用雞蛋集中采購儲存;奧運會結束後,南方很多工廠將要開工,民工返回工廠,蛋品需求也將增加;長時間無大規模禽流感疫情發生,人們恐懼心理解除,購買慾望增強;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人均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 從調查來看,肉雞市場從2008年6月份開始低迷。7月中旬在鐵嶺市昌圖縣調研時,養殖戶反映肉雞毛雞價格在8元/kg,比年初下降1元;今年初雛雞的價格在4~5元/只,6月份肉雞雛雞價格降到2.4~2.5元/只,進入7月份更是降到驚人的0.6~0.8元/只,種雞場處於賠錢狀態,而去年同期雛雞的價格高達5~6元/只。進入8月份後,肉雞價格開始回升,到8月末漲到了9元/只左右。 在調查中,進一步了解到肉雞生產正處於恢復期。7月份肉雞收購價格降到了最低谷,僅為8.31元/kg;隨後,價格開始穩步上漲8月份肉雞均價達到了8.72元/kg,比7月份上漲5%;9月份肉雞收購價達到了8.96元/kg,養殖戶看到了獲利的曙光。 1.1.2 飼料價格上漲勢頭減慢,仍在高位運行,飼養利潤空間有限 2008年上半年飼料原料價格節節攀升,也拉動了飼養成本的提升。縱觀國際市場豆粕價格持續走高,魚粉價格穩定,蛋氨酸和賴氨酸價格高漲。凌源市與上年同期相比,玉米和豆粕價格上漲,繼續高位運行;魚粉價格低於去年同期水平。蛋雞配合飼料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上漲,但是總體呈平穩狀態。 從調查來看,2008年飼料原料價格整體處於上升態勢,進入第三季度後,上漲幅度減慢,豆粕價格出現回落。豆粕價格在7月份到頂峰,為4.75元/kg,比1月份上漲了23%;隨後,開始下降,8月份下降了5.3%,9月份的降幅為3%,與6月份價格幾乎持平,仍然處於很高的價格。玉米和小麥麩價格持續緩慢上漲,漲幅不大。玉米8月份上漲了0.6% ,9月份上漲了3.6%;小麥麩8月份上漲了1.4%,9月份價格與8月份的價格持平。 2008年蛋雞和肉雞配合飼料也處於上升態勢,進入第三季度後,上漲幅度減慢。蛋雞配合飼料價格7月份環比上漲7.3%,8月份環比下降0.4%、9月份環比上漲3.4%;肉雞配合飼料7月份環比上漲6%,8月份環比下降1.2%、9月份環比上漲了4%。 隨著雞蛋和肉雞市場價格的上漲,養殖戶開始獲利。筆者在調研中與凌源市一位蛋雞飼養量在5 000隻的飼養戶陳師傅算了這樣一筆養雞成本賬:「一隻產蛋雞從蛋孵小雞到能產蛋,要4個月的時間,這期間需要30元的飼料、防疫等投入成本付出。一隻蛋雞的產蛋期約有12個月,每天每隻雞消耗飼料為13 g,摺合成飼料成本為0.3元,此外還有人工、水電等費用,同時飼養過程中約有10%~20%的雞被淘汰。而一隻蛋雞的產蛋期大約能產17.5 kg雞蛋,目前下架雞平均為16~17元/只,如此算來,只有雞蛋價格為6.2元/ kg左右時才可與飼養成本持平。9月末雞蛋價格已經達到了7.24元/kg,可見養殖戶已經開始獲利。 1.2 規模化程度提高,散養戶出現明顯退市勢頭 調研了解到,建平縣萬壽鄉、二家石鎮幾家禽業公司具備飼料廠、孵化廠,有專門技術服務部門,這些規模化企業產業鏈不斷延長,已經從原來簡單的鮮蛋生產,逐步發展成為雞蛋生產、分級、蛋品深加工、市場營銷等一體化企業。 7月份在沈陽市於洪區東大林村的調研時發現,該村今年初有7~8戶養殖戶沒有養雞,有6~7戶不堪虧損,將2~3個月蛋雞提前下架,兩者佔到該村養殖戶的1/4,但養殖規模都在2 000~5 000隻之間,規模過萬只的養殖戶仍然在堅持,但補欄量比往年要少,在朝陽鎮前泊子村調研時,該村的補欄量比去年少80%;八面城鎮調研時發現基本上沒有散養戶飼養肉雞,規模化雞場則減少飼養規模;於是便形成了這樣一種現象:小戶不養,大戶少養現象。 雖然大量的散養戶退出,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由於養殖場和大的養殖戶所佔的養殖比例較大,因而對總的養殖量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鐵嶺調研時,該市規模化肉雞養殖佔到總量的60%~70%,規模化養殖場和種雞場受到的影響比較小;於洪區調研時,東大林村不養雞或是提前下架的養殖戶規模都在2 000~3 000隻左右,超過5 000隻的養殖戶則沒有什麼變化。 2 趨勢預測 第三季度我省蛋雞、肉雞生產處於調整階段,根據目前的肉雞、蛋雞的生產形勢分析,我們對第四季度的肉雞、雞蛋的價格的分析預測如下。 2.1 市場需求將趨於平穩,肉雞、蛋雞的生產將逐漸穩定。由於年末受元旦、春節兩個傳統節日的影響,將刺激肉雞、蛋雞生產,預計第四季度蛋雞存欄量、肉雞出欄量將有所增加。但是現在的養殖已趨於理性,增幅不會很大。 2.2 預計第四季度雞蛋、肉雞的價格將略有下降,後而趨於穩定,元旦、春節期間價格略有上升。但是由於通貨膨脹等原因,玉米、豆粕等原料的價格可能維持在高價位運行,使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生產效益將偏低。 2.3 我省蛋雞、肉雞飼養集約化水平較高,且經過多年市場經濟的考驗,已經具有較高的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鑒於目前我國經濟的良好態勢,國家加大力度拉動市場內需,有利於養雞業的生產發展,我省的蛋雞、肉雞生產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3 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 3.1 養殖戶貸款困難,需要政府和農村合作組織共同解決 目前,養雞企業貸款困難已經是普遍現象,政府應該採取有力措施,創新擔保方式,以解決畜牧生產投入問題。一些地區已經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凌源市於2007年成立農業產業化貸款擔保中心,這是政府倡導的非官方組織。政府拿出500萬元,農戶以協會入會形式籌資500萬元,力爭借貸額度擴大5~10倍,從而大力扶持農戶肉牛產業化生產。這是值得推廣和借鑒的舉措,一方面增強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為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正常生產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政府宏觀調控畜牧業生產的良好方式。 3.2 養殖污染嚴重,養殖小區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調研中發現最大的問題是養殖污染嚴重。在養殖村走訪時發現,糞便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健康生活。實行生產生活分離,建立村外飼養小區是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各級政府可以適當給予政策的傾斜和資金的支持。養殖業發達的地區可以充分利用我省扶持深加工企業的優惠政策,考慮引入建立糞便無害化處理廠,對糞便進行深加工,變廢為寶,在減少污染的同時,還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3.3 一些便民利民政策宣傳不足、落實不到位,加大宣傳力度是關鍵 為了推動我省畜牧業的發展,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獎勵措施,但從調查情況來看,這些措施的宣傳力度不夠,養殖戶對此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道。如對新建肉雞小區佔地10畝以上,養殖超過5萬元套獎勵20萬元,對於投資超過5 000萬元以上的深加工企業獎勵500萬元等這些措施,養殖戶對這些措施都不是很了解,調研交談中當他們知道這些措施後表示,雖然目前的市場行情不好,但仍有藉助這些優惠措施擴大生產的想法。這表明目前一些政策措施在基層的宣傳不到位,仍然需要擴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路、報紙等媒體,宣傳國家對於養殖業發展的相關規定,尤其是我省畜牧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措施和規定,提高養殖戶的養殖熱情,落實養殖小區建設等相關優惠措施,促進我省畜牧業的發展。
2. 肉雞和蛋雞區別
2008年7月份,雞蛋、肉雞價格持續下降,8月份肉雞、蛋雞價格開始回升,9月份雞蛋價格創近幾年來新高,肉雞的收購價格也擺脫7月的低谷期,不斷穩步上升。在7~9月份遼寧省動物衛生監測預警中心組織人員到沈陽市、鐵嶺市和朝陽市的部分肉雞、蛋雞養殖村、飼養戶和規模化養殖場,對肉雞、蛋雞的市場情況、飼養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調研,對第三季度的生產形勢進行了總結,並對第四季度的生產形式作以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現狀 1.1 雞蛋、肉雞市場回暖,成本居高難下,養殖利潤空間有限 1.1.1 雞蛋、肉雞價格走出低谷,價格呈上漲勢頭 從調查情況來看,雞蛋價格從2007年10月份開始降低,一直持續到2008年4月份,端午節左右的雞蛋價格較好,而在高點維持的時間相當短暫,節日一過,蛋價馬上回落。2008年7月於凌源市調研期間,雞蛋價格在5.8元/kg,而在沈陽市於洪區和鐵嶺市昌圖縣調研時,雞蛋價格僅在5.6元/kg,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進入8月份,隨著氣候的變化和中秋的臨近,雞蛋價格開始上升,奧運會結束後,上漲勢頭更加明顯,9月末全省雞蛋平均價格達到了7.24元/kg。雖然目前蛋價較高,但並未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從調查情況來看,第三季度雞蛋價格起點很低,整體處於上漲態勢。7月份雞蛋價格僅為5.97元/kg,比6月份降低了8.5%;隨後,雞蛋價格開始迅速上升,8月份比7月份上漲9.5%,9月份比8月份上漲了10.7%,達到7.24元/kg,創近幾年來雞蛋價格新高。 影響雞蛋價格的主要原因歸納為,前兩季度蛋雞存欄量不大,而且補欄養雞戶相對較少,今後一段時間內蛋雞存欄量將繼續維持較低水平,待天氣轉涼、消費狀況得以改善,蛋價很快還會上漲;另一個因素是,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是中秋、國慶雙節,到時雞蛋消費需求也會增加,價格上漲也是必然。利好因素還包括:學校開學在即,學生食堂所用雞蛋集中采購儲存;奧運會結束後,南方很多工廠將要開工,民工返回工廠,蛋品需求也將增加;長時間無大規模禽流感疫情發生,人們恐懼心理解除,購買慾望增強;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人均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 從調查來看,肉雞市場從2008年6月份開始低迷。7月中旬在鐵嶺市昌圖縣調研時,養殖戶反映肉雞毛雞價格在8元/kg,比年初下降1元;今年初雛雞的價格在4~5元/只,6月份肉雞雛雞價格降到2.4~2.5元/只,進入7月份更是降到驚人的0.6~0.8元/只,種雞場處於賠錢狀態,而去年同期雛雞的價格高達5~6元/只。進入8月份後,肉雞價格開始回升,到8月末漲到了9元/只左右。 在調查中,進一步了解到肉雞生產正處於恢復期。7月份肉雞收購價格降到了最低谷,僅為8.31元/kg;隨後,價格開始穩步上漲8月份肉雞均價達到了8.72元/kg,比7月份上漲5%;9月份肉雞收購價達到了8.96元/kg,養殖戶看到了獲利的曙光。 1.1.2 飼料價格上漲勢頭減慢,仍在高位運行,飼養利潤空間有限 2008年上半年飼料原料價格節節攀升,也拉動了飼養成本的提升。縱觀國際市場豆粕價格持續走高,魚粉價格穩定,蛋氨酸和賴氨酸價格高漲。凌源市與上年同期相比,玉米和豆粕價格上漲,繼續高位運行;魚粉價格低於去年同期水平。蛋雞配合飼料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上漲,但是總體呈平穩狀態。 從調查來看,2008年飼料原料價格整體處於上升態勢,進入第三季度後,上漲幅度減慢,豆粕價格出現回落。豆粕價格在7月份到頂峰,為4.75元/kg,比1月份上漲了23%;隨後,開始下降,8月份下降了5.3%,9月份的降幅為3%,與6月份價格幾乎持平,仍然處於很高的價格。玉米和小麥麩價格持續緩慢上漲,漲幅不大。玉米8月份上漲了0.6% ,9月份上漲了3.6%;小麥麩8月份上漲了1.4%,9月份價格與8月份的價格持平。 2008年蛋雞和肉雞配合飼料也處於上升態勢,進入第三季度後,上漲幅度減慢。蛋雞配合飼料價格7月份環比上漲7.3%,8月份環比下降0.4%、9月份環比上漲3.4%;肉雞配合飼料7月份環比上漲6%,8月份環比下降1.2%、9月份環比上漲了4%。 隨著雞蛋和肉雞市場價格的上漲,養殖戶開始獲利。筆者在調研中與凌源市一位蛋雞飼養量在5 000隻的飼養戶陳師傅算了這樣一筆養雞成本
3. 蛋雞吃什麼飼料
1 .正確認識預混料的功效
配製全價配合飼料,預混料必不可少,日糧中粗蛋白質、氨基酸、能量、鈣、磷、鈉、氯等營養指標,再配合科學、合理的預混料,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其提高動物生產水平、降低飼料消耗及保健等作用。
要分清各種營養成分在動物營養中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不能過分強調預混料的營養和生理作用,只有在日糧中主要營養指標合理的前提下,預混料的作用才能表現出來。
預混料的作用主要有4點:
聯系電話: 400-859-0878
4. 養殖蛋雞前景如何,它的風險在哪裡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業一直都是高風險的行業。隨著蛋雞養殖業規模化的蓬勃發展,微利時代逐漸到來,蛋雞養殖戶除了警惕與飼料原料和雞蛋價格相關聯的市場風險,還需要應對不時爆發的各種蛋雞疫病風險。我國每年都會有很多蛋雞養殖場因為管理不善而賠錢垮掉,而有的蛋雞養殖場卻能夠長期盈利。我從事畜牧行業16年,將其原因總結為:蛋雞養殖「兩個風險控制論」,以便讓更多蛋雞養殖場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健康發展。
5. 養殖戶自配蛋雞飼料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蛋雞生產的一個完整周期約500 d時間。在這500 d中,有140 d是培育雞群階段,360 d是生產階段。在生產成本費構成中,主要的是飼料費支出,占總支出的60%~70%。可以說飼料費是決定雞蛋價格的主要成本。而農村養殖戶養蛋雞其飼料成本佔70%~80%。而當前商品飼料和飼料主要原料價格高,而雞蛋價格低,造成了蛋雞生產利潤很小。隨著商品飼料價格的上漲,很多農村養殖戶開始生產自配飼料。自配飼料可以充分利用農副產品,但是因為廣大農村養殖戶朋友缺乏一定的營養與飼料方面的知識,在生產自配飼料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誤區:有的片面地追求低成本而忽略蛋雞本身的營養需要,結果飼料價格低了,但造成蛋雞生產
水平下降,飼料報酬降低,算下來反而利潤更低,甚至會賠本;同時也由於原料每次采購量少、次數多、原料質量變化大,而加工設備簡陋、專業知識所限及檢驗設備缺乏往往會造成配方不科學,所生產飼料大都營養不全,難以滿足蛋雞的營養所需或造成浪費,不能充分其發揮其生產性能,往往得不償失。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生產優質高效的自配飼料。筆者認為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適合的飼養標准
在自配飼料前一定要注意飼養標準的選擇,必須根據所飼養雞的品種、日齡、生長發育階段、生產目的、生產水平和氣候條件選用適合的飼養標准,確定營養需求量,以便確定飼料中蛋白質、能量、脂肪、維生素、鈣、磷等礦物質營養素的水平。尤其注意到,既要滿足蛋雞生長對蛋白質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質的比例適中。過高和過低的能量蛋白比都不利於蛋雞的生長和生產。
2. 合理的配方
雞的胃容積較小,消化道較短,飼料在消化道存留的時間短的消化生理特點,要求配方合理、原料品種要盡量多樣化,在配料時,既要考慮飼料的營養水平,也要考慮飼料的適口性、容重、消化率和營養成分間的平衡。要保證雞能吃得下,又能滿足營養需求。以充分發揮各原料間的營養互補作用,從而達到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的目的。
3. 利用當地飼料資源
選用的飼料原料要本著質優價廉、貨源穩定、運輸方便的原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飼料原料的種類越多越好,這樣才能使飼料中的必須氨基酸等營養素盡量達到平衡。選擇原料要注意因地、因時制宜,充分利用當地來源有保障、價格便宜、營養價值高的飼料,盡量節省運雜費,降低飼料成本。蛋白質飼料過多或過少都不適宜,過少則蛋雞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發揮;過多則造成浪費,增加飼料成本,而且會引起雞痛風等疾病。
4. 確保飼料原料質量
由於檢驗設備缺乏,每次采購的原料品質往往不同,原料的營養成分含量往往不同,所以在選用一定的飼料配方時,就會產生有時不能滿足蛋雞的營養需要,要盡量使用品質穩定的原料另外,要選用新鮮原料,嚴禁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原料;要注意鑒別飼料原料的真假,禁用摻雜使假的原料;慎用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質的原料,霉變的原料含有大量的病菌和毒素,如發霉玉米、花生餅粕中含有劇毒的黃麴黴毒素。這樣的飼料投喂後極易引起患病:棉籽餅粕和菜籽餅粕等原料雖然價格便宜,蛋白質含量也較高,但是由於它們分別含有棉酚和葡萄糖硫苷等抗營養因子,如棉餅含有棉酚,要嚴格控制用量,用量不要超過日糧的5%;生豆粕含抗胰蛋白合成酶,必須進行蒸熟處理,否則不僅影響其營養,對雞還可能致病致死。另外在選擇原料時還應該注意原料的水分含量,南方地區風干飼料水分含量一般為12%~13%。水分過高會降低飼料的營養價值,還可能導致飼料霉變,縮短飼料的儲藏時間。
5. 適合的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是指添加到飼糧中能保護飼料中的營養物質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調節肌體代謝、增進動物健康,從而改善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提高動物生產水平改進動物產品品質的物質的總稱:對於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由於種類多,用量少、而且在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搭配上技術含量較高,農村養殖戶自己買單體的微生素和單一的礦物質來復配效果很差,不能達到各類物質問的平衡搭配:那麼養殖戶生產自配飼料時可選用專門廠家生產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預混料,~定要選用正規大廠家的產品,蛋雞的營養和生產水平的高低全在它了。要根據雞的品種、生長階段、生產目的、生產水平,選用不同的添加劑並添加不同的比例。一定要按產品使用說明添加,避免浪費和中毒,特別是葯物添加劑必須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時間,以防中毒。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益生素、酶制劑、中草葯等新型的添加劑,可以顯著改善蛋雞營養,促進蛋雞生長,生產,降低發病率。其還可以減少葯物在產品和機體內的殘留,從而提高產品的品質。
6. 適合的粗纖維含量
雞沒有牙齒,飼料不經咀嚼就進入食道到達嗉囊,在嗉囊經過短時間浸泡,進人肌胃、腺胃,一切食物只靠肌胃的收縮兒與食物小的砂粒磨碎而替代牙齒的咀嚼作用。所以雞特別是雛雞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差,因此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雛雞一般不超過3%,育成雞和蛋雞要控制在7%以內。
7. 加工科學化
農村生產自配飼料的工藝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有條件的地方在制粒之前還包括調質,搞好飼料加工是提高飼料利用率的關鍵措施之一。粉碎可以增大飼料與動物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改善於物質、氮和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飼料系數。但粉碎粒度過粗和過細都不好,多數自配料為粉料,玉米、豆粕等許多原料要粉碎,其粒度一般控制在1.5~2.0 mm為宜。飼料加工時還要注意混合均勻,農村自配飼料大多是採用人工拌合,只有少數規模雞場是機械拌合,不管是採用哪種攪拌方式,都要採用逐級拌合的方法才能拌合得均勻。混合是確保配合飼料質量和提高飼料效果的主要環節。飼養實踐表明配合飼料中的各組分如果混合不均,將會顯著影響動物的生長,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混合不均使同批飼料中各種營養成分分布不均,達不到配方的效果,某些添加劑如重金屬等局部濃度過高就會使動物中毒死亡。特別應提醒的是,添加量在1%以內的添加劑,要採用多次分級預混方法,即先用少量輔料與添加劑混勻,然後再與更多的輔料混合,再混入整個日糧中攪拌均勻,否則會因採食不勻而發生營養缺乏或中毒。混合時間要適宜,不同的混合機械和方式其混合時間不同。總之,混合時間過短不能達到充分混合,過長反而會造成分離,同樣影響混合質量。在操作順序,一般是配比量大的組分先加或大部分加入機內後再將少量及微量組分置於物料上面;粒度大的物料先加,粒度小的後加:比重小的物料先加,比重大的後加。有條件的把飼料製成顆粒料,但在飼料製成顆粒時注意高溫制粒對飼料中部分營養物質的破壞。當然顆粒料可以避免蛋雞挑食、節省飼料,還可以減少粉塵對蛋雞身體的危害。
8. 適時調整日糧
蛋雞一般採取階段飼養法,階段飼養時要注意日糧的相對穩定性,蛋雞對日糧的變化十分敏感,所以日糧配方不宜頻繁變動。不同階段的Et糧變更要注意逐漸過渡,切忌突變,從而會造成雞採食量下降、拒食或消化不良,影響生產水平的發揮。同時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生產階段、不同生產水平和飼料原料價格變化,適當調整日糧配方。例如:夏季炎熱,雞的採食量減少,需增加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10%左右;冬季寒冷,雞用以維持體溫能耗增多,飼料中的能量要適當提高。
9. 飼料的保存
自配料要遵循隨用隨配的原則,一般一次配5~7 d日糧的量,防止飼料中營養成分損失。因為自配粉狀飼料,通氣性差,吸濕性增強而造成其濕度較高,粉碎混合後時間過長會造成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損失。特別是夏季,高溫高濕極易發霉變質。飼料、原料都應儲存在不漏雨、不潮濕、乾燥、通風、避光的室內,防止發霉變質。還要防鼠、防污染。飼料盛裝的用具必須要通風透氣。否則,會造成細粒度重壓,導致底層物料發熱發霉變質,適口性差,甚而中毒發病死亡等。如果是袋裝飼料要離地離牆堆放,最好用木架搭空離地10---20 cm以上。像有農村養殖戶所反映的飼料開始蛋雞肯吃,後來不吃了,而誤解是那一包預混料所造成的。其實應從原料、盛裝的用具等多種因素來找一下原因,答案就一目瞭然了。
總之,當前蛋雞生產,生產利潤很小。自配飼料確實可以降低成本,但如果技術上不到位,蛋雞的營養需要得不到滿足,會造成蛋雞生長受阻,產蛋量下降,產蛋率下降、患病等問題,只會起到得不償失的作用。希望本文能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技術幫助。
6. 蛋雞常用的礦物質飼料有哪些
礦物質飼料是補充蛋雞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需要的飼料。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單一的和多種混合的礦物質飼料。在各種植物性和動物性飼料中都含有蛋雞所必需的常量與微量元素,但因不能滿足蛋雞生命活動的需要量,故利用礦物質飼料予以補充。
1.常量元素
(1)石粉 即天然的碳酸鈣。其中含鈣35%左右(高品位石灰石含鈣約38%,中等者為33%~35%,含鈣低於28%的石粉含鎂高,不宜作產蛋雞的鈣源),石粉是補充鈣最廉價的礦物質飼料。用作鈣源的石粉中,鉛、汞、砷、氟的含量必須不超過安全量,鎂含量應低於2%。粒度應能通過0.42毫米的篩。
(2)貝殼粉 包括蚌殼、牡蠣殼、蛤蠣殼、螺螄殼等,經粉碎製成的灰色或灰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優質者含碳酸鈣95%以上。貝殼粉和石粉的含鈣量相近,在33%~38%之間,二者在飼料配方中可以互換。其成本低廉,也是使用比較廣泛的補鈣飼料。
(3)蛋殼粉 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含鈣量為30%~35%。新鮮蛋殼粉有的還含有約12%的粗蛋白質。蛋殼粉是由蛋品加工廠或大型孵化廠收集的蛋殼,經滅菌、乾燥、粉碎而成。使用時要注意使用經過高溫消毒的產品,以免蛋白質腐敗和病原菌傳播。
(4)骨粉 動物雜骨經高壓蒸或煮、脫脂、脫膠後乾燥、粉碎製成的細粉。其基本成分是磷酸鈣,含鈣30%~36%,含磷11%~16%。脫脂或脫膠較差的骨粉有時還含少量蛋白質和脂肪,鈣、磷含量相對較低。優質骨粉色白、不結塊。蒸骨粉中的氟含量很高,可達3500毫克/千克,遠遠超過礦物質飼料的安全允許量,加工時應進行脫氟處理。雞配合飼料中骨粉的用量為1%~2%。
(5)磷酸鈣鹽 常用的是磷酸氫鈣(CaHPO4),其鈣磷比例為3∶2,接近於動物需要的平衡比例,可溶性較其他同類產品好,畜禽對其中鈣、磷的吸收利用率也高。有無水磷酸氫鈣和二水磷酸氫鈣兩種,它們的含鈣量分別為29.6%和23.29%,含磷量相應為22.77%與18%。過磷酸鈣中磷含量超過磷酸氫鈣,尚有多餘的磷補充磷的需要,不過其含有的氟較高,需脫氟後使用。
(6)磷酸鈉鹽 包括磷酸氫二鈉和磷酸二氫鈉。兩種產品的無水物分別含磷21.82%和25.81%,含鈉32.4%和19.17%。
(7)食鹽 化學名為氯化鈉,鈉是蛋雞所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可提高雞的採食量,增強食慾,商品食鹽含鈉38%、氯58%,另有少量的鎂、碘等元素。雞飼料中添加量為0.3%~0.5%。
2.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則是指占動物體重0.01%以下元素,已經確認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鐵、銅、鋅、錳、碘、硒、鉬、鉻、鎳、釩、錫、硅、氟和砷等。當某種必需元素缺少或不足時,則導致動物體物質代謝的嚴重障礙,並降低生產力,甚至導致動物死亡,但某種必需元素過量又能引起機體代謝的紊亂。
(1)鐵 各種天然植物飼料含鐵甚多,特別是幼嫩青綠飼料。動物性飼料除奶中含鐵貧乏外,其餘均很豐富。日糧補充鐵的原料通常用硫酸亞鐵、氯化亞鐵、硫酸亞鐵等,而氧化鐵和碳酸鐵溶解度低,效果不好。如果按硫酸鐵效價為100計算,氯化亞鐵、硫酸鐵分別為98、83。而氧化鐵和碳酸鐵則為4和2。
(2)銅 飼料中廣泛分布,雞對銅的需要較少,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銅的缺乏。當雞採食低銅土壤所生長的缺銅植物飼料時,就有可能發生缺銅現象。這時可採用給飼料地施用硫酸銅肥或直接給雞補飼硫酸銅。
(3)鋅 各種飼草和飼料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鋅,動物性飼料魚粉含鋅(165毫克/千克)尤多,谷實中的玉米和高粱含鋅量較低(15~20毫克/千克)。缺鋅時,可用硫酸鋅補充,硫酸鋅分別有一水和七水硫酸鋅,分別含鋅38.4%和22.7%。在微量元素預混料中常用一水化合物(將七水或五水化合物烘製而成)。氧化鋅含鋅量為80.34%,其穩定性好、價格低,近年用量在增加。
(4)錳 植物性飼料中錳的含量差異很大,青綠飼料、糠麩含錳豐富,禾本科籽實及塊根、塊莖中含量較少,動物性飼料中含錳量很微。飼料缺錳時,常以硫酸錳、碳酸錳和氧化錳來補充。
(5)碘 常用的含碘化合物有碘化鉀、碘酸鉀和碘酸鈣,碘化鉀含碘76.4%,含鉀23.6%,碘酸鉀含碘59.3%,碘酸鈣含碘65.1%。其中碘酸鈣穩定性與適口性較好,易被動物吸收,使用較普遍。
(6)硒 常用亞硒酸鈉和硒酸鈉作為硒的補充劑。無水亞硒酸鈉含硒45.7%,毒性很強,使用時必須特別慎重。國標飼料級亞硒酸鈉為無色結晶粉末,硒含量≥44.7%,水分≤2%,並明確不能將其直接添加到飼料中。使用時一般先製成1%的預混劑,再添加到配合飼料中,並需充分混勻。
7. 蛋雞飼料問題
根據我們多年使用百盛蛋雞預混飼料養雞的經驗來看,除小雞在14日齡前,喂一些肉雞專顆粒料外,其他階段屬不需要為顆粒料。你所說的蛋雞2號料是指青年雞料,一般在36日齡到110日齡用的。這個階段喂粉料或顆粒料都可以達標,關鍵是注意青年雞的發育階段體重要達標,還要提高雞的整齊度,只有整齊度高了,蛋雞開產時產蛋高峰上升的快,高峰期持續的時間長。只是喂顆粒料成本要高一些,可增加青年雞採食量,發育整齊度高,但意義不大。
8. 肉雞和蛋雞的價格較同期相比有什麼變化趨勢
農產品價格的起落不僅影響農產品的需求,對生產的刺激作用更為明顯。歷年來,農產品的生產量在排除氣候因素的前提下總在隨著價格的波動而起伏,價格高了,農產品的生產面積增加,生產資料上的投入相對加大,農民從中獲得的收入也相應增加;反之,價格下跌,農民的收入隨之下降。
一、當前我市農產品價格上漲情況及其原因
根據我市農產品生產價格抽樣調查顯示,前三季農產品生產價格綜合指數為116.2(以上年同期為100,下同),比上年同期上漲16.2,其中: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分別為111.9、106.2、136.3和100.9,我市主要農產品生產價格全面上揚,走勢呈現以下特點:
(一)種植業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前三季度,在糧、棉、油、菜、果價格全線上漲的拉動下,我市種植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1.9%。
1、糧食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前三季度,我市穀物(原糧)生產價格同比上漲5.25%。其中,早秈稻、晚秈稻價格為每公斤1.46元和1.54元,同比上漲5.36%和6.07%,小麥價格為1.30元/公斤,同比上漲4.43%,玉米價格漲勢強勁,同比上漲9.51%。
2、油料價格大幅上揚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油料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36.43%。其中花生上漲15.76%,芝麻上漲7.22%,油菜籽價格漲勢突出,同比上漲39.08%。
3、蔬菜價格上漲
受供求關系及天氣變化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蔬菜價格小幅上揚,同比漲幅為2.12%。其中瓜菜類價格上漲8.64%,茄果菜類價格上漲13.52%,水生菜類價格上漲5.12%,菜用豆類價格上漲10.23%,而食用菌類價格下跌0.61%。
(二)林業產品生產價格上漲
隨著市場對林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林業部門對成材林砍伐控制力度的加大,我市林產品生產價格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木材價格上漲7.71%,竹材價格上漲4.78%。
(三)畜牧業產品生產價格大幅上漲
前三季度,我市畜牧業產品價格在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下大幅上漲28.37個百分點。分季度來看,一季度上漲18.32個百分點,二季度加速上揚,上漲34.88個百分點,三季度上漲44.2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漲幅擴大25.93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今年我市農產品價格走勢增幅較大,除受政策、供求關系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外,其上漲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成本推動的影響。一是原材料的大幅上漲。這是目前農副產品價格一路走高的重要推動力,玉米和魚粉是養殖業主要飼料原料。從去年以來,玉米和進口魚粉價格是持續上升的態勢,只在個別月份略有回調。今年1-9月份玉米價格連續9個月保持在1.5元/公斤以上,平均價格為1.52元,同比上漲19.7%。豆粕和育肥豬、肉雞、蛋雞配合飼料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分別為3.1%和10.4%、7.3%、8.1%。目前的飼料價格自從2006年初漲價以來,到今年9月份就一直沒有下降過,每噸飼料上漲了200元,一頭肉豬的成本基本上有80%至90%都要花費在飼料的購買上,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直接推動了養殖成本和主要畜產品價格的上升。二是農資大幅漲價。化肥、農葯等農資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化肥價格漲幅20%—30%,農葯價格漲幅達15%-20%。
第二,數量短缺的影響。由於前兩年生豬養殖過剩、價格持續低迷、飼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原因,嚴重打擊了養殖戶的積極性。2006年末生豬存欄量下降3.7%,其中能繁殖母豬淘汰現象尤為突出,同比下降8.5%,時下豬苗少,價格相當高,所以即使肉價上漲,不少人也覺得投資風險大而不願重新養豬。豬源緊張、豬價上漲帶來了一系列連鎖效應。售商進貨貴,市場競爭激烈又不敢大幅提升零售價,利潤因此大幅下降,甚至虧本,不少檔口乾脆暫時不賣豬肉。豬肉貴了,市民轉吃凍肉、雞、雞蛋、牛肉、水產等,也帶旺了這些產品的銷售,但最後使得這些產品價格也大幅上漲,整個肉菜市場漲聲一片。可見,生豬存欄量下降,貨源減少是導致市場豬肉供求緊張的主要因素。自然災害和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供求矛盾。
第三,中間成本抬升的影響。農副產品調控偏弱,在農副產品銷售的終端領域,深受流通成本影響。近幾年,汽油、柴油不斷上漲,及對運輸車輛限重限載等因素影響,導致流通成本不斷增加,進而推動農副產品價格上漲。
第四,品質差異的影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品質、無污染的農產品越來越受青睞。隨著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模的擴大,其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2004年以來農民主要是靠「漲價增收」和「增產增收」。當前農民增收是建立在相對較高基礎上的,農村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農民增收困難,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影響目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最令人擔憂。從今年前三季度住戶調查資料情況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平均上漲10.6%,其中化肥價格上漲12.8%。畝均化肥支出為65.8元,比上年增加9.8元。由於化肥支出占農資總支出的30%以上,化肥價格的波動對種糧收益影響很大。還有水、電、柴油,這些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都在上漲,農民種糧成本不斷增加。據計算,農資漲價使糧食平均每畝物資費用投入比上年增加20—40元。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繼續上漲。一方面是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受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降低農業生產資料生產成本的難度很大;另一方面,國際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尿素的價格甚至高於國內市場,對國內生產資料市場影響很大。
2、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業生產、 農民增收的作用顯著下降。總體看來,農產品價格上漲是把「雙刃劍」,是否對農民利好應分開看,一方面價格上漲是今年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卻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有抑製作用。此次農副產品輪番上漲,農民由此得到的好處名義上很多,但實際上不一定有多少。上世紀80年代末糧食、豬肉也輪番上漲過,但最後受害的還是農民等廣大中低收入者。
具體分析,第一,牲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漲是今年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我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682.44元,同比增長20.36 %。由於豬價上漲,前三季度農民牧業現金收入人均增加了436.17元,同比增長20.93 %。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雖然當前的生豬價格非常樂觀,但同時養殖成本也不可低估。據悉,近期玉米等飼料原料市場價格又有上調,飼料成本居高不下,仔豬價格也在高位運行,加之夏季高溫多雨,又進入豬病的高發多發季節,國內重大動物疫病時有發生,雖然這些疫情最後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對於人們的消費心理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進而波及到整個產業鏈的正常發展。此外,用工、環保等費用支出的加大,也拉動了生豬價格的上揚。就整體而言,近期所反映的畜禽產品價格波動是由階段性的供需矛盾所致,並非完全由消費需求拉動。因此,在市場消費需求總量不會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隨著畜禽存欄量的增加,仍會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因此,對於受市場制肘的養殖業來說,面對當前利好形勢,雖然後市值得期待,但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有限。第二,宏觀上看,有關政府部門信息服務缺位使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作用顯著下降。養豬業目前多數還是一家一戶養殖,單個農戶迫切需要在關鍵時刻獲得信息指導,以在價格下跌時不傷元氣,價格上漲時不盲目跟進,有效地避免損失,也有效地避免市場的大起大落。這是有關政府部門應盡的職責和可以提供的服務,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提供及時准確的生產和市場信息,就是當前最好的服務。現在肉價上漲自然也帶動了生豬收購價上漲,這讓一些養豬戶喜出望外,很多人琢磨著購買價格不菲的仔豬加大補欄力度,期望著好行情持續長久。就在養豬戶大量補欄,很多農民重新加入養豬業的時候,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及時出面,提供市場發展趨勢和行情預測信息,讓養豬「散戶」們注意防範風險,千萬別重蹈往年豬多肉賤收入減的覆轍。肉價的變化也說明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除了提供信息,是否還應該考慮對畜牧業也採取一種保底收購的政策,給跌到價格低谷的畜牧業一個養精蓄銳、東山再起的機會,給市場一個穩定的原料來源,給養殖戶一個穩定收入的預期,也給市場一個穩定有序的發展。
3、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對糧食進一步增產有限。去年糧食增產,播種面積增加因素的作用佔25%,單產提高因素的作用佔75%。適宜的氣候條件是上年單產提高的重要因素。受耕地面積的限制,數據顯示,今年播種面積繼續增加的空間已經很小。
以上分析可知,今年農產品價格及其對農民增收的拉動效應呈穩中趨降形勢,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業增收的作用將明顯下降。
解決「三農」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農民增收是「三農」問題的核心,而保持農產品價格平穩運行又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關鍵。為保持農產品價格平穩運行應採取對策措施是:
(一)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的發展。進一步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完善補貼政策和方式,以確保糧食等農副產品供給安全。
(二)加快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建立發達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發揮市場機制形成合理農產品價格的必要條件,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加快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綜合服務,增強流通能力,提高流通效率,創造更好的市場流通條件,有效實現農產品價值,拉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三)抑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過快上漲。農資價格上漲加大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益,不利於農產品價格穩定和農民增收。應進一步落實對化肥農葯生產的優惠政策,加強對化肥農葯市場及價格的監管力度,凈化市場環境,嚴厲打擊哄抬農資價格和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遏制農資價格的過快上漲。
9. 現在養蛋雞行情怎麼樣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業一直都是高風險的行業。隨著蛋雞養殖業規模化的蓬勃發展,微利時代逐漸到來,蛋雞養殖戶除了警惕與飼料原料和雞蛋價格相關聯的市場風險,還需要應對不時爆發的各種蛋雞疫病風險。我國每年都會有很多蛋雞養殖場因為管理不善而賠錢垮掉,而有的蛋雞養殖場卻能夠長期盈利。我從事畜牧行業16年,將其原因總結為:蛋雞養殖「兩個風險控制論」,以便讓更多蛋雞養殖場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健康發展。
一蛋雞養殖風險分析
1蛋雞風險種類
(1)市場風險
原料價格波動,提高飼料成本,使蛋雞養殖成本增加;雞蛋價格起伏,降低利潤,減少收入。
(2)疫病風險
養殖機械設備簡陋、環境惡劣、衛生臟亂而消毒工作不到位,雞群容易發病;養殖品種或雛雞抗病力差,受應激、季節和疫病等因素影響,會引起雞群發病;飼養管理不到位,蛋雞養殖場溫良、濕度和通風等標准不達標,雞群有發病風險;使用低檔次飼料,導致蛋雞營養不夠,機體免疫力下降,雞群發病增多;不合理的疫病防控或免疫程序,造成蛋雞機體免疫力下降,疫病發生。
2蛋雞風險比重
根據實踐經驗,我認為蛋雞養殖的兩個風險,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各占蛋雞養殖利潤的一半。想要解決蛋雞養殖的兩個風險,就要不斷學習和提高,並搜集相關信息和資料:
二蛋雞養殖風險控制
1市場風險控制
蛋雞養殖市場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料價格風險,二是雞蛋行情風險。
(1)飼料原料風險
由於我國目前大豆等原料主要依賴於進口,國際市場供應只要偏緊,就會引發國內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飼養一隻蛋雞需要100~105斤配合飼料,如果原料價格波動,每斤飼料少花上1分錢,一隻蛋雞就能多賺1元利潤,這會顯著提高蛋雞養殖戶的收益。但是必須強調一下,不要用劣質的飼料原料來降低飼料成本,這樣做會本末倒置,反而降低蛋雞養殖效益。
那麼如何判斷飼料原料的價格動態呢?只要掌握了准確的飼料原料價格走勢,我們就可以適當加量采購,用來節約蛋雞飼料配方成本:
(2)雞蛋價格風險
蛋雞養殖行業里有個「蛋周期」,主要是由於市場供需的不平衡造成的。養殖戶需要掌握這種變化的規律性和周期性,適當進行「養殖場年度規劃」,盡量把蛋雞產蛋高峰期的雞蛋價格押在良好的行情周期裡面,才能更加有利於養殖的效益提高。
2疫病風險控制
現實中蛋雞養殖最難控制的風險不是市場風險,而是疫病風險。從蛋雞疾病原因分析不難看出,正確合理的飼養管理對於蛋雞疫病防控很重要。目前筆者有一套「綜合性系統解決方案」,來幫助蛋雞養殖戶抵禦疾病風險,具體措施是「兩清除,兩提高」,核心內容是「營養保健,健康養殖」。
(1)「兩清兩高」理論基礎
「矛盾」學說:病原微生物是進攻的矛,動物的免疫功能是防禦的盾。因此,削弱進攻之矛(祛邪)是一個辦法,加強防禦之盾(扶正)是另一個辦法,既削弱矛又加強盾,弱矛強盾並舉,效果肯定會更好,這樣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堤壩」理論:「堤壩」(抵抗力)能阻擋「洪水」(疾病),「堤壩」容易被螞蟻、蝦等打小洞破壞「亞健康狀態」,難以有效的抵擋「洪水」,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加固和加高「堤壩」(做保健)。
(2)「兩清兩高」核心要點
兩清:是指兩個清除消除外環境病原:加強環境的消毒,減少環境病原,防止病原進入。
清除內環境病原:策略性的使用抗菌葯物,做好雞群的葯物預防與保健,控制繼發感染。
兩高:是指兩個提高
提高機體抵抗力:提供免疫營養,強化非特異性免疫力,提高機體抵抗力。
提高機體營養物:提供全面、均衡的各種飼料營養,促進蛋雞高產高收。
(3)「兩清兩高」實施時機
雞群亞健康保健;疫苗前後的保健;天氣突變時保健;疫情流行時預防;轉群裝籠時保健;蛋雞場定期保健。
(4)「兩清兩高」信息價值
在同樣的雞蛋行情下,降低疫病風險,讓雞群健康,減少雞群發病、提高蛋雞產蛋高峰、降低蛋雞死淘率和延長的蛋雞產蛋周期,就能夠效益最大化!所以說關鍵要把蛋雞養好,不要發病(表4)。
三經濟效益分析
只有把「信息轉化成知識,知識轉化成技能,技能變成生產力」才能夠養殖效益倍增,至少能夠讓一隻蛋雞多賺3元錢以上。信息與蛋雞生產有效結合,方能提高蛋雞場經濟效益,數據化養殖,是未來規模蛋雞養殖場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