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貸款是怎麼計算的
a
等額本息還款法:
定義:等額本息還款法是每月以相等的還本付息數額償還貸款本息內。
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均還容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總還款期數)/(1+月利率)總還款期數-1
b
等額本金還款法:
定義:等額本金還款法是遞減還款法的一種,使用這種方法是將貸款本金分攤到還款的各期,每期應還利息由未償還本金計算得出,每期還本金額不變,利息逐期減少。
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月(季)還本付息額
=貸款本金/還本付息次數+(貸款本金
-
已償還本金累計數)×月(季)利率
c
一般貸款計算方法:
貸款金額*年利率*n天/360=n天的利率
2. 貸款月供計算公式
等額本金還款計算公式:
1.每月月供額=(貸款本金回÷還款月數)+(貸款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月利答率
2.每月應還本金=貸款本金÷還款月數
3.每月應還利息=剩餘本金×月利率=(貸款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月利率
4.每月月供遞減額=每月應還本金×月利率=貸款本金÷還款月數×月利率
5.總利息=〔(總貸款額÷還款月數+總貸款額×月利率)+總貸款額÷還款月數×(1+月利率)〕÷2×還款月數-總貸款額
3. 關於還貸款的計算公式
一、等額本息還款法
1、等額本息還款法,在償還初期利息支出最大,本金最少,以後利息支付逐步減少,本金逐步增加,但每月以相等的額度償還金額(本+息)。它比較適合收入低且積蓄少的年輕人,因月供壓力小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2、公式為: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總還款月數/((1+月利率)^總還款月數-1)公式中,全是固定的數,所以還款額度是固定的。我們把公式改造一下: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總還款月數-1)。
3、我們稱『貸款本金*月利率』為月付利息,稱『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總還款月數-1)』為月付本金。兩者相加的和為每月還款額,我們也稱其為本息合計(一個月的);利息總計=總還款月數*本息合計-貸款本金,也就是你支出的全部利息。
二、等額本金還款法
1、等額本金還款法,指每月等額償還貸款本金,貸款利息隨本息逐月遞減,每月償還金額(本+息)逐漸減少。總共償還的利息比等額本息法要少。適合收入高且有一定積蓄的中年人。
2、公式為: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總還款月數+(貸款本金-累計已還款本金)*月利率。其中: 累計已還款本金=貸款本金/總還款月數*已還款月數。公式中,已還款月數是變化的數,所以每月還款額度是變化的,我們把公式改造一下就成為: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總還款月數+(貸款本金*月利率-貸款本金/總還款月數*月利率*已還款月數)
3、貸款本金/總還款月數,我們稱其為月應還本金,是一個固定的值;貸款本金*月利率,我們稱其為首月應付利息,是一個固定的值;貸款本金/總還款月數*月利率=月付本金*月利率,我們稱其為利差,是一個固定的值;首月應付利息-利差*已還款月數,就是當月要還的利息,它是一個變數即:第X月應付利息=首月應付利息-利差*(X-1);應付利息總額=全部月數的月應付利息總和,就是你支出的全部利息。
(3)貸款測算擴展閱讀
(1)等額本息還款:即貸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採用按月等額還款的一種方式。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多數銀行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都採用了這種方式。這種方式每月的還款額相同;
(2)等額本金還款:即借款人將貸款額平均分攤到整個還款期內每期(月)歸還,同時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還款日間的貸款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這種方式每月的還款額逐月減少;
(3)按月付息到期還本:即借款人在貸款到期日一次性歸還貸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貸款適用〕,貸款按日計息,利息按月歸還;
(4)提前償還部分貸款:即借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可以提前償還部分貸款金額,一般金額為1萬或1萬的整數倍,償還後此時貸款銀行會出具新的還款計劃書,其中還款金額與還款年限是發生變化的,但還款方式是不變的,且新的還款年限不得超過原貸款年限
(5)提前償還全部貸款:即借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可以提前償還全部貸款金額,償還後此時貸款銀行會終止借款人的貸款,並辦理相應的解除手續。
4. 貸款率如何計算
風險遷徙
正常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正常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關注類貸款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次級類貸款余額-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次級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可疑類貸款余額-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損失類的貸款余額。
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更多資料請到此一覽:
風險遷徙
9、正常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9.1、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正常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9.2、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關注類貸款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10、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次級類貸款余額-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次級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11、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l
計算公式: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可疑類貸款余額-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l
指標釋義:
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損失類的貸款余額。
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於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5. 如何計算個人貸款
個人貸款,在你貸款的時候,都有貸款合同。在裡面,關於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都有詳細的說明,建議你看一下貸款合同。
貸款計算公式。
年利率計算方法。
每月月供×還款月數=總還款數。
總還款數-本金=總利息
總利息÷還款年數÷本金=年利率。
每月月供計算方法。
本金×(1+還款年數×年利率)=總還款數
總還款數÷還款月數=每月月供
如果你對貸款的描述,缺乏年利率,或者是缺乏還款年數,就無法進行計算。
貸款利率。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額(稱為本金總額)中每個期間到期的利息金額與票面價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額的總利息取決於本金總額、利率、復利頻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時間長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確定,當事人只能在中國銀行規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圍內進行協商。
1、等額本息還款:這是目前主流的還款方式。這種方式每月還相同的額度,本金和利息的數額會不同,前期還本金額大於利息額;後期還利息額大於本金額。這種還款方式適合有穩定收入的貸款申請人,安排收支比較方便;它的缺點在於所還利息額比較多,利息不會隨本金的減少而減少,還款總利息較高。
2、等額本金還款:這種方式是貸款申請人每月所還本金相同,每個月利息會隨本金額的減少而減少。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較多,但是所需支付的利息總額相對較少,還款負擔逐月遞減。這種還款方式適合貸款後手頭資金充裕的貸款申請人,前期還款能力要求高。
3、一次性還本付息: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下的,實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這種 還款方式一般只對小額短期貸款開放。適用性不強。
4、按期付息還本:這種方式是貸款申請人自主決定按月或季度或每年時間的間隔還款。簡單的說,就是貸款申請人按照不同財務狀況,把每個月要還的錢湊成幾個月一起還。這種還款方式適合收入不穩定的人群。
銀行辦理貸款的話要注意下辦理的方法,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還款方式,不同的還款方式每個月還款的資金不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