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借貸記賬法里,借,貸是什麼意思
「借」和「貸」所表示的是增減含義;「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都具有增加和減少的雙重含義。
在資產類賬戶中,它的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額,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額。在同一會計期間(年、月),借方記錄的合計數額稱作本期借方發生額,貸方記錄的合計數稱作本期貸方發生額,在每一會計期間的期末將借貸方發生額相比較,其差額稱作期末余額。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
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可根據下列公式計算:
期末余額(借方)=期初余額十本期借方發生額一本期貸方發生額。
(1)貸款記賬借是擴展閱讀
會計的基礎課程始於借方和貸方。借方在賬簿的左側,貸方在賬簿的右側。在這里,要牢記一條不變的定律:「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賬簿的左右兩側,其原則如下:
(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
(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債減少時,記入左側。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的賬戶基本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稱之為借方,右方稱之為貸方。一般在賬戶借方記錄的經濟業務稱之為「借記某賬戶」;
在賬戶的貸方記錄的經濟業務稱之為「貸記某賬戶」。
至於借方和貸方究竟哪一方用來記錄金額的增加,哪一方用來記錄金額的減少,則要根據賬戶的性質來決定,不同性質的賬戶,其結構是不同的。
❷ 會計記賬借與貸的區別
借和貸是借貸記賬法的 記賬符號。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借方、貸方反映會計要素數量變化的增減性質則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質的賬戶,借貸方所登記的內容不同。
對於初學者來說,剛開始學會計有兩個難點:一是找不準會計科目,二就是分不清借貸,這兩個絆腳石踢開了,就可以輕松上路了。「借」和「貸」是會計的專用術語,也是會計的記賬符號,這兩個字只有在會計這個環境里,才有它的特殊意義。
什麼時候應該借、什麼時候應該貸呢?
一般情況下:資產和費用增加時記借方,減少時記貸方。
我們知道資產里包括現金、庫存商品、材料、固定資產、應收賬款等科目,它們增加的時候就用借來表示,這么說更容易記:資產增加記借方,資產減少記貸方,資產類余額一般都在借方,說明資產還有結余。資產類的科目補辦沒有在貸方的,就像現金科目,兜里有現金的時候是借,沒現金的時候是零,什麼現象是貸呢?不可能吧。但往來賬戶可能有,比如我欠你100元,貸其他應付款,過了幾天,你急著用錢,我還你100後還不夠用,我又給你100元,這時,我借其他應付款200元,負債科目就出現借方100元的余額了,資產變成了負債。再說負債,它正好和資產相反,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借貸不能單純的背,要真正的理解。還有一個所有者權益,和負債類是一樣的,都是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我剛學的時候也直糊塗,憑證做多了自然就清楚了。後來我就把它們看成是正負號,但不是固定的。資產和費用類科目,借就是正號,貸是負號。其他那四類正相反,貸是正號,借是負號。這是從余額的方向來理解的,因為資產和費用類的余額在借方,其他類的余額在貸方。
比如現金,增加了300元,記在借方,後來又減少了200元,記在貸方,那麼余額就是借方100元了。這就叫現金的余額在借方。
再比如貸款,對於接受貸款的人,我們得到錢了,我們說借到錢了,是借,對不對?如果我們往外貸款,叫做把錢貸出去了,這么說理解了吧?
再舉個業務上的例子吧:張三借人民幣300元去商店買辦公用品,現金是資產類科目,它少了300元,記貸方;現金給誰了呢?給張三了,屬於個人欠款,走其他應收款,也是資產類科目,增加了,就記借方。分錄是這樣的:借:其他應收款——張三貸:現金
300接下來的業務,這名員工買回東西,拿來發票報銷,發票上表明是列印紙2包,金額是290元,退回現金10元。列印紙屬於管理費用,分錄是這樣的:借:管理費用
290現金
10貸:其他應收款——張三我再舉個例子,我們買東西沒給人家錢,但東西拿回來了,那麼這個東西是資產,增加了,就記借;該人家錢,是負債,欠款增加了,就記貸
,借貸是相等的。
我們總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是記賬規則,也就是說所有賬戶的借方必須等於所有賬戶的貸方,不管是期初余額還是期末余額,或者是本期發生余額,都要執行這個規則。這么干說一會兒把我自己都說糊塗了,你們先有個印象,以後通過做分錄、記賬就都清楚了。
ps:來著網路
❸ 會計記賬時,寫的「借」和「貸」是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會計記賬所用的一種方法:借貸法,其原則是:又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會計的工作就是讓借方和貸方的數相等、持平。
❹ 記帳憑證分錄中的「借」「貸」是什麼意思
「借」、「貸」是借貸記賬法的符號。借貸記賬法產生於13、4世紀的義大利地中海沿岸一帶城市,最初為銀行所運用。當時借貸資本家對於收進的存款,記在貸主的名下,表示債務;對付出的放款,記在借主的名下,表示債權。在當時,「借」、「貸」二字表示債權債務的增減變化。隨著借貸記賬法在債權債務以外的經濟業務和銀行以外的企業中的運用,「借」、「貸」二字逐漸失去其本來含義,而成為純粹的記賬符號。
「借」、「貸」二字作為借貸記賬法的符號,具有以下含義:
(1)表示賬戶的方向。賬戶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
(2)與不同類型的賬戶結合,表示「增加」或「減少」。借和貸本身不等於增和減,只有當其與具體類型的賬戶結合後,才可以表示增加或減少。對資產類和費用類賬戶,借表示增加,貸表示減少;對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類賬戶,借表示減少,貸表示增加。
(3)表示資金運動的終點和起點。經濟業務的發生引起了資金的運動,每一項資金運動都有其起點與終點,起點即是「來龍」,終點即是「去脈」。記賬方法是反映資金運動的,所以要把資金運動的來龍和去脈反映清楚。貸反映的是資金運動的起點,借反映的是資金運動的終點。
(4)表示余額的方向。資產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借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正常余額在貸方。
❺ 在借貸記賬法下,「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
當賬戶為資產類賬戶時,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當賬戶為負債類賬戶時,如應付賬款,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❻ 會計借貸記賬法中的「借」、「貸」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一)「借」和「貸」是抽象的記賬符號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用以指明記賬的增減方向、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賬戶余額的性質等。而與這兩個文字的字義及其在會計史上的最初含義無關,不可望文生義。「借」和「貸」是會計的專門術語,並已經成為通用的國際商業語言。
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
(二)「借」和「貸」所表示的增減含義
「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都具有增加和減少的雙重含義。「借」和「貸」何時為增加、何時為減少,必須結合賬戶的具體性質才能准確說明。資產類,費用類是「借」增「貸」減,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是「借」減「貸」增。
根據會計等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可知,「借」和「貸」這兩個記賬符號對會計等式兩方的會計要素規定了增減相反的含義
❼ 記賬中的貸方和借方到底是什麼
(一)「借」和「貸」是抽象的記賬符號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用以指明記賬的增減方向、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賬戶余額的性質等。而與這兩個文字的字義及其在會計史上的最初含義無關,不可望文生義。「借」和「貸」是會計的專門術語,並已經成為通用的國際商業語言。
(二)「借」和「貸」所表示的增減含義
「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都具有增加和減少的雙重含義。「借」和「貸」何時為增加、何時為減少,必須結合賬戶的具體性質才能准確說明。資產類,費用類是「借」增「貸」減,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入類是「借」減「貸」增。根據會計等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可知,「借」和「貸」這兩個記賬符號對會計等式兩方的會計要素規定了增減相反的含義。
首先我是把借方和貸方,
想像成加+和減-,(不去想借字和貸字),
方向自然就是左和右。
然後就是要熟記會計科目(這個很重要)。
了解會計科目的具體分類。
--------------
資產類、成本類、損益中的支出類
記賬方法是借方增加、貸方減少
(把屬於以上類別中的科目記憶一下,出現時按借+貸-方法記錄)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中的收入類
記賬方法是借方減少、貸方增加
(把屬於以上類別中的科目記憶一下,出現時按借-貸+方法記錄)
同類賬戶發生變換只能是此增彼減。
不同類賬戶發生變換只能是同增同減。
--------------
例子說明:
銀行存款是資產類賬戶,首先想資產類賬戶的記賬方法是什麼?
哦,借方增加、貸方減少。
給賬戶存錢當然錢就增加,所以記在借方啦!
反之,你把錢取走了,錢就減少了,所以記在貸方啦!
如果是取和存的錢是庫存現金,那還要把庫存現金的變化記錄,
先想的是庫存現金是什麼類的賬戶、記賬方法又是什麼?
這樣慢慢就會了,一步步走,不要著急。
還有一點,要牢記,會計都是兩步走,一筆業務的發生,要以兩個賬戶的記錄出現,這樣才能收支平橫!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❽ 會計記賬中「借」與「貸」的區別是什麼
借是指借出款項,即債權增加(應收款),表示現金流出。
貸是指收入款項,即債務版增加(應付款),表權示現金流入。
❾ 會計記賬中的借和貸是什麼意思
會計中的借與貸
會計中的借貸只是個記賬符號,要想記住借貸的使用首先要記住資產負債表就可以了。資產負債表左邊是資產和費用類,借是增加,貸是減少。資產負債表右邊是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那麼右邊借就是減少,貸是增加。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這樣來記憶,等式左邊的借增貸減,右邊的則相反
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在這里,要牢記一條不變的定律:「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其原則如下:
(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
(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責減少時,記入左側。
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並不是「純粹的」、「抽象的」記賬符號,而是具有深刻經濟內涵的科學的記賬符號。從字面涵義上看,「借」、「貸」二宇的確是歷史的產物,其最初的涵義同債權和債務有關。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賬法得到廣泛的運用,記賬對象不再局限於債權、債務關系,而是擴大到要記錄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和計算經營損益。原來僅限於記錄債權、債務關系的「借」、「貸」二字已不能概括經濟活動的全部內容。它表示的內容應該包括全部經濟活動資金運動變化的來龍去脈,它們逐漸失去了原來字面上的涵義,並在原來涵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獲得了新的經濟涵義:
第一,代表賬戶中兩個固定的部位。一切賬戶,均需設置兩個部位記錄某一具體經濟事項數量上的增減變化(來龍去脈),賬戶的左方一律稱為借方,賬戶的右方一律稱為貸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確切的深刻的經濟涵義。「貸」字表示資金運動的「起點」(出發點),即表示會計主體所擁有的資金(某一具體財產物資的貨幣表現)的「來龍」(資金從哪裡來);「借」字表示資金運動的「駐點」(即短暫停留點,因資金運動在理論上沒有終點),即表示會計主體所擁有的資金的「去脈」(資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態)。這是由資金運動的內在本質決定的。會計既然要全面反映與揭示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在記賬方法上就必須體現資金運動的本質要求。
運用借貸記賬法加以處理如下:
1.資金流入企業的業務。即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資產增加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增加記入有關賬戶的貸方。
2.資金在企業內部流動的業務。即資產、收入和費用之間或資產要素內部的增減。資產和費用的增加以及收入減少記入相關賬戶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資產和費用的減少記入相關賬戶的貸方。
3.權益轉化的業務。即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三者之間或一個要素內部有增有減。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增加記入相關賬戶的貸方,減少則記入相關賬戶的借方。
4.資金退出企業的業務。即資產和負債、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資產減少記入有關賬戶的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減少則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類業務都要同時記入有關賬戶的借方和另一些賬戶的貸方,且記入雙方的金額相等。
❿ 會計記賬貸方借方是如何記的
借貸記賬法是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為理論依據,以「借」和「專貸」為記賬符號,以「屬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則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並不是「純粹的」、「抽象的」記賬符號,而是具有深刻經濟內涵的科學的記賬符號。 借貸記帳法起源於13~14世紀的義大利。借貸記帳法「借」、「貸」兩字,最初是以其本來含義記帳的,反映的是「債權」和「債務」的關系。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帳法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借」、「貸」兩字逐漸失去其本來含義,變成了純粹的記帳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