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貸款損失准備核銷怎麼做賬務處理
貸款損失准備核銷的賬務處理:
核銷貸款損失准備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貸款損失准備
貸:逾期貸款——××單位逾期貸款戶
已確認並轉銷的貸款損失准備,以後年度又收回來的金額增加損失准備,其會計分錄為:
借:逾期貸款——××單位逾期貸款戶
貸:貸款損失准備
應按收回同時應在借款單位存款賬戶內扣收逾期貸款,其會計分錄:
借:活期存款——××單位存款戶
貸:逾期貸款——××單位逾期貸款戶
(1)貸款撥備計提及損失核銷的原理擴展閱讀:
本科目核算銀行按照規定提取的貸款損失減值准備。銀行不承擔風險的受託貸款等不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本科目應按照單項貸款損失准備和組合貸款損失准備等分別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期末,銀行應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貸款本息的償還情況、抵押品的市價、擔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銀行內部信貸管理等因素。
分析其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應對其計提貸款損失准備。
提取貸款損失准備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
應按其差額補提減值准備,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各項貸款。
經批准作為壞賬損失時,應沖銷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借記本科目,貸記「客戶貸款」、「貼現」等科目。
已確認並轉銷的貸款損失准備,如以後又收回,應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客戶貸款」、「貼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同時,借記「單位存款」、「個人存款」等科目,貸記「客戶貸款」、「貼現」等。貸款損失准備應單獨核算。
在資產負債表上,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資產應以扣除該項資產所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後的金額反映;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單獨在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上反映。
本科目應按貸款損失准備金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銀行已計提貸款損失准備金的余額。
㈡ 有誰知道貸款損失准備和資產減值損失的本質區別
銀行發放貸款,來貸款是銀行的源一項資產,當向銀行借款的企業無力償還的時候,銀行就需要對貸款減記至能從企業收回的金額,也就是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所以貸款損失准備是貸款的抵減項,貸款的賬面價值=貸款科目余額-貸款損失准備科目余額。
而資產減值損失,是一項損失,一般資產發生減值的損失,記在資產減值損失中,列示在利潤表中。
比如剛剛說的銀行的貸款要減值了,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貸款損失准備。
其實不僅僅是貸款的減值,平時存貨減值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了,固定資產減值了等等,都記為資產減值損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某某減值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而這些「准備」,都是資產的抵減項目,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
㈢ 有誰知道貸款損失准備和資產減值損失的本質區別
銀行發放貸款來,貸款是銀行的一項自資產,當向銀行借款的企業無力償還的時候,銀行就需要對貸款減記至能從企業收回的金額,也就是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所以貸款損失准備是貸款的抵減項,貸款的賬面價值=貸款科目余額-貸款損失准備科目余額。
而資產減值損失,是一項損失,一般資產發生減值的損失,記在資產減值損失中,列示在利潤表中。
比如剛剛說的銀行的貸款要減值了,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貸款損失准備。
其實不僅僅是貸款的減值,平時存貨減值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了,固定資產減值了等等,都記為資產減值損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某某減值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而這些「准備」,都是資產的抵減項目,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
㈣ 貸款損失准備金的計提方法和比例是多少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
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
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普通准備金又稱一般准備金,是按照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按照貸款余額1%提取的貸款呆賬准備金相當於普通准備金。由於普通損失准備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資本的性質。
因此,普通准備金可以計入商業銀行資本基礎的附屬資本,但計入的普通准備金不能超過加權風險資產的1.25%,超過部分不再計入。普通損失准備金是彌補貸款組合損失的一種總准備。普通損失准備金所針對的貸款內在損失是不確定的。
因此,普通貸款損失准備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資本的性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於彌補銀行的未來損失。
㈤ 商業銀行核銷貸款損失有什麼意義
首先,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及時充足地提取貸款損失准備核銷貸款損失符合審慎會計原則的基本要求。銀行基於安全和穩健的考慮,必須按照審慎會計原則,充分估價和記載貸款的損失,將貸款損失准備用於備抵貸款資產項目的損失,使其能夠按照實際價值得到反映。如果貸款損失准備不充分,損失貸款核銷不及時,銀行就會存在相應數量的「虛擬」資產,這實際上違反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審慎性原則。
其次,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是建立在充分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等各項損失准備的基礎之上的。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自從1988年被寫入巴塞爾資本協議後,已成為衡量單個乃至銀行體系穩健性公認的國際標准。只有建立在審慎資產風險分類、充足計提資產損失准備基礎上計算的資本充足率,才能有效衡量銀行綜合經營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在准備計提不充分的前提下,討論銀行的賬面利潤沒有任何意義。貸款損失准備計提與核銷制度更符合穩健原則和配比原則,可避免虛增利潤情況的發生。
第三,普通准備是銀行實現資本充足要求的手段之一。一般准備具有預期性質,實際上是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貸款損失而准備的利潤儲備,具有資本的某些性質,在計算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時,可以納入銀行附屬資本。可見,一般准備是充實銀行資本金措施的一種重要補充手段。
當然,貸款核銷制度也有其雙面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嚴格,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包括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交通銀行錦州支行及建設銀行河南內黃縣支行「虛假核銷」就是這些風險的典型案例。
這是因為盡管銀行核銷貸款後,並未放棄債權,但是由於許多人包括銀行工作人員對核銷制度的錯誤理解,使得貸款一旦核銷,銀行就基本放棄了對貸款的繼續追索。貸款人也認為,銀行既然已經核銷了貸款,就不需要再還了,就會產生放棄還款意願或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道德風險。
另外,由於我國貸款核銷制度建立時間不長,許多方面還相當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極其容易產生操作風險。對於銀行而言,操作風險是一種內部風險,長期以來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只是在最近幾年才逐漸受到重視。
㈥ 核銷的貸款還需要計提撥備嗎
呆賬來核銷不是放棄債權,呆賬的核源銷不再需要經財政當局批准。對債權債務關系未終結的債權還要繼續追償。僅需提取普通呆賬准備金(為貸款總量的1%)。普通呆賬准備金只與貸款總額有關,不能反應貸款的真實損失程度。
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普遍執行的是貸款四級分類制度。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後三類,即「一逾兩呆」合稱為不良貸款。這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為財政稅收政策服務的分類方法,不良資產界定的標准為期限:貸款本息拖欠超過180天以上的為「逾期」,貸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為「呆滯」,貸款人走死逃亡或經國務院批準的為「呆賬」。
㈦ 如何做貸款損失准備金的會計處理
為了核算和監督貸款損失准備的提取和使用情況,加強呆賬貸款核銷的管理,應設置「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該科目借方反映呆賬貸款的核銷數,貸方反映貸款損失准備的提取數,余額在貸方,
已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
貸款損失准備提取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費用——計提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損失准備
沖減貸款損失准備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貸款損失准備
貸:營業費用——計提貸款損失准備
㈧ 貸款損失准備怎麼計提
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貸款損失准備金如何計提、計提比例是多少,都是由商業專銀行按照審慎原屬則自主決定的,計提標准主要是根據貸款分類的結果和對貸款損失概率的歷史統計。在轉軌經濟國家則一般由監管當局確定計提原則,確定計提比例的參照標准。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
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
.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
3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㈨ 計提撥備和呆賬核銷都會影響銀行利潤嗎
呆賬核銷不是放棄債權,呆賬的核銷不再需要經財政當局批准。對債權債務關系未終結的債權還要繼續追償。僅需提取普通呆賬准備金(為貸款總量的1%)。普通呆賬准備金只與貸款總額有關,不能反應貸款的真實損失程度。
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普遍執行的是貸款四級分類制度。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後三類,即「一逾兩呆」合稱為不良貸款。這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為財政稅收政策服務的分類方法,不良資產界定的標准為期限:貸款本息拖欠超過180天以上的為「逾期」,貸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為「呆滯」,貸款人走死逃亡或經國務院批準的為「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