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泰禾紅悅跟三盛托斯卡納哪個好
我於2015年11月買入泰禾紅悅,不建議買這個品牌的任何樓盤產品!
置業忽悠:沒買之前,一個福建師大畢業不久的置業接待我們,睜著天真無邪的眼睛各種忽悠,地鐵3號8號線,旁邊信通中心是中信旗下的能做不起來嗎,房子2016年5月結構就能封頂等等,可以領取2萬補貼(當時根本就沒有能憑首付款領取補貼的細則,買完後悠哉地說補貼那就要看政府政策咯),沒一句靠譜,處處騙人!
企業沒良心:跟工人攀談過,材料供應不足,就是沒錢買材料,所以蓋的特別慢,14天一層,一層面積大概為85×5+110×2=645平米,就這么點面積弄出這種速度特別讓人無語(這點面積完全可以4天1層!),房屋抵押出來的以及首付款錢去哪裡了(泰禾紅悅基本所有房子處於抵押狀態)?都弄到總公司去一線城市+合肥拿地去了,特別特別激進的企業,一旦資金鏈斷裂,買其期房的得跟著一起死。
玩弄文字游戲、霸王條款:其他不說,合同上通用條款說18年6月交房,補充條款上又特地加了18年12月交房,愛簽不簽?不簽你定金3萬不要了?什麼垃圾企業!房子裡面有個1萬在發票是沒有的,是房利通的錢,就是直接捆綁給你,借你10萬半年收你1萬利息,你不要借?不要借也要收你1萬。什麼垃圾企業!
其他什麼買完房子就沒人理你了之類的小毛病就不說了。
幾年沒發東西了,對這幾企業實在是不爽!首次買房算是買教訓了,福建省排名和全國排名算是靠前的也是這么垃圾,告誡大家,買房謹慎!大部分開發商都是垃圾!至少我敢肯定泰禾100%是!
㈡ 泰禾老總近來瘋狂拿地,資金鏈岀現斷裂,買東二環泰禾金尊府的房子會有危險嗎
現在都有點危險,不過有政府,沒事的
㈢ 泰禾華夏幸福等樓盤爛尾,在其中有怎樣的內幕
主要還是因為業主的預付款被挪用,所以導致樓盤爛尾,房企沒有資金再去開發了。有媒體報道,其實類似的事情從去年甚至前年就開始了,包括華夏幸福,泰禾在內的多家知名地產商因為現金流問題,導致樓盤爛尾,不少業主面臨巨額的虧損。有行業人士指出,這幾家企業從去年開始,因為債務問題,現金流就遭遇了不小的問題,為此多個樓盤的預付款被挪用,如今窟窿越來越大,預售款也花完了,所以樓盤也只能爛尾了。
㈣ 網傳恆大出現打折賣房、恆大商票未兌付等情況,此事屬實嗎
打折賣房和商票違約基本是屬實的,這一點恆大官方也予以承認了。這段時間恆大的新聞滿天飛,一方面是恆大公司的供應商曬出了自己持有的恆大商票,表示這些商票已經違約無法進行兌付。隨後,不少地產媒體也爆出,恆大在全國過個城市的樓盤都出現了打折銷售的現象。
與去年先漲價再打折的營銷方式不同,今年恆大是實打實的降價,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類似的現象。恆大的樓盤每平直接下降幾千塊,唯一的要求就是全款。如果按照一套100平的房子來算,一套房直接便宜了幾十萬,早買的業主,瞬間虧掉了一輛小轎車。
業內人士看來,房企融資「三條紅線」和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的管理,制約了行業整體融資規模的提升,使得房地產龍頭企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內部提質增效。
此外,許家印還表示,通過實施「高增長、控規模、減債」發展戰略,在6月底之前恆大有息負債有望從去年最高的8743億下降到6000億,減負步伐將加快。
㈤ 泰禾影城突然大規模關店,院線洗牌導致哪些影城倒閉
對於影視這一行業對其了解並不是特別多,前段時間泰禾影城大規模的關店這一現象覺得特別惋惜,作為一個很大的影城卻竟然沒有挺住被洗牌了,它作為是2016年創立的影城在這幾年裡連續不斷的實現票房的飆升,幾年一直是票房漲幅的亞軍足以可見這個影城有著雄厚資本,但是事情並不是絕對的公司不會永遠不出現困難的,面對的今年的新冠疫情導致許多行業的虧損,而影城這一行業是直接沒有收入的疫情下沒有人可以隨意走動直接從疫情開始後影城就直接關閉了,大概影城是在8月份左右才開門,但是一些影城面對好幾個月的沒有營業所產生各種費用是相當的高的,正是這樣的情況使一些營業不好要麼是一些沒有很大資金支撐的小影院更加雪上加霜直接被淘汰了。。
㈥ 泰禾廈門灣這個樓盤在哪裡升值空間大嗎
泰禾負債率高達475,裁員30%了,R3線沒了,這盤很大,怕泰禾到時候資金鏈內斷了,帶不起來,到時容候相當於買在一個人口不足1000人的農村山上,風險很大,最重要的是交通不行,沒有R3,這個人流量就不會跟上,旅遊業還怎麼發展,那邊是漳州的地。到時候容易砸手裡。泰禾資金鏈一旦出問題,北大培文肯定沒戲。這邊配套不行,廣場舞都沒人陪你跳。建議還是投資島外吧,島外不行,這邊就是鬼城
㈦ 央媒發文預警!2021年,樓市最大的風險是……
作者 | 凱風
樓市上行,爛尾仍舊層出不窮。
01
據新華社報道,預付數百萬元交房遙遙無期,多地樓盤爛尾頻發。
去年以來,福晟、泰禾、華夏幸福、協信等多家標桿房企均出現債務危機,它們在全國多地開發的樓盤出現爛尾或面臨爛尾風險。
此外,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也陷入橫盤。隨著棚改收官,棚改貨幣化補貼模式全面熄火,三四線城市面臨基本面層面的調整,碧桂園2020年業績全面下滑就是這一形勢的體現。(參閱《「宇宙第一房企」業績全面下滑!三四線怎麼了》)
所以,深度布局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如果本身又面臨「三道紅線」的重壓,資金鏈很容易出現問題。
03
靠什麼解決爛尾現象?
取消預售制,是釜底抽薪之策。沒有預售,所見即所得,就難有爛尾之說。
但是,預售制關乎房地產高周轉,涉及從地方政府到開發商的一系列利益鏈條,直到現在只有海南新增用地採取現售地,其他城市都是遙遙無期。
既然預售制短期難以消失,那麼提高預售門檻、做好預售資金監管就顯得至關重要。
然而,一些城市的預售門檻仍在持續松綁。一般而言,高層住宅施工進度達2/3才准預售,多層住宅(7層以下)封頂方能對外預售。
而個別城市高層預售門檻放寬到1/2進度,甚至只要地面建設一層就能對外預售,這無疑會加劇爛尾風險。
至於預售資金監管,雖然各地都要求設立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但預售資金被挪用的現象仍然層出不窮。
這背後的問題可想而知。
04
回到現實,我們該如何避開爛尾樓?
其一,謹慎選擇開發商。這兩年樓市調控不斷,房企融資不斷收緊,加上國內外大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小房企、高杠桿房企爆雷的概率增加。
中小房企的抗風險壓力較差,尤其是只有一兩個項目的小房企;而高杠桿房企,無論百強還是十強,只要政策持續收緊,資金鏈同樣容易出問題。
其二, 一定要到現場看房,要看開發商是否「5證齊全」。所謂5證,指的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5證齊全的樓盤不一定絕對安全,但沒有5證的樓盤很容易出問題。同時,可參考開發商在建的其他項目,是否存在債務糾紛,銷售情況是否良好等等。
其三,不必迷信新房。預售之下,新房往往都是期房,所見不能所得,一旦存在質量問題,後續將會面臨無限扯皮。同時,新房價格往往都存在溢價,這些溢價已經透支了未來的利好,而這些所謂的利好在未來卻不一定都能兌現。
其四,一旦遭遇爛尾,不要輕易斷供。房子可以爛尾,但銀行不會因為爛尾而豁免房貸。房子爛尾,房貸該還還是要還,否則容易被列入徵信。
當然,業主可以通過合法維權方式,通過政府與銀行協商延期還款。更進一步,可發起集體訴訟進行維權,或通過輿論呼籲,或者自籌資金促進爛尾樓復工。
所以,未來買房,除了關心地段、環境之外,更要關注開發商,不要在刀尖上舞蹈。
㈧ 「三道紅線」持續發酵 房企信用風險持續分化
密集出售資產、降價促銷、分拆物業上市、引進戰略投資者……房地產行業正在發生的絕大部分現象,背後都能追溯到一個共同的原因,即「三道紅線」融資新規。
「預期高負債房企的資金鏈斷裂風險及債務接續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工商評級部高級分析師楊棟表示,隨著行業融資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對於高負債房企,全年銷售及回款情況或難有增長,項目股權出售及資產盤活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至於危機自救的辦法,楊棟表示,可通過促銷售、快周轉、出售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合作開發等方式降杠桿減負債。
融資新規持續發酵
1月是房地產行業傳統的發債高峰期,然而,這一傳統在2021年被打破。
當前,房地產行業融資規模顯著下降。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21年1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630億元,同比下降5.3%,2020年1月最後一周正值春節假期休市期,在減少一周交易日的情況下,今年首月發債規模未能超越上年同期。
自從2017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在新年首月的融資規模呈現大幅上漲趨勢,比如,2020年首月發債規模為1721億元,為全年峰值。貝殼研究院認為,歷年首月均為房企債券融資的高峰,2021年首月債市火熱符合傳統發債節奏,但發債規模受融資新規影響低於市場預期。
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房企債券融資規模
數據來源:wind,貝殼研究院整理
不過,縱觀去年的融資情況,融資增速已經有放緩態勢。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20年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2132億元人民幣,累計同比增長3%,累計增幅較2019年同期收窄10個百分點。
融資規模下降背後是不斷收緊的政策環境。去年8月20日,監管機構首次提出「三道紅線」政策,今年初,央行、住建部再次舉行座談會,「三道紅線」的試點房企有望進一步擴圍。
除了三個負債指標(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融資新規的實施細節更加嚴苛。楊棟表示,雖然具體的實施細則目前尚未正式出台,但新規實施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 從2020年10月份開始,試點企業每月15日前需填報參股未並表住宅地產項目、明股實債融資、供應鏈資產證券化產品、合作方股東投入凈額、其他房地產相關表外有息負債等五項表外相關負債情況。對於房地產各種融資渠道、表內表外全面覆蓋;
2. ? 2 個觀察指標:拿地銷售比不高於40%,連續三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需要對拿地資金來源等做解釋;
3. ? 永續債券統計口徑:2020年8月以前發行的永續債券可作為權益計算杠桿率等指標,2020年8月後發行的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永續債券在計算總資產、凈資產等科目時應予以剔除。
隨著融資新規的逐步實施,房企融資規模還將呈現下降趨勢。貝殼研究院認為,2021年在擴大適用融資新規的影響下,更多房企主動「降負」,全年融資規模將保持低位,中小型房企或將率先感受到債市的緊張壓力。
房企信用風險持續分化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說,「三道紅線」將改變行業游戲規則,那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不同規模、經營及財務策略的房企信用風險持續分化。」這是楊棟給出的回答。
實際上,房地產行業的違規規模在明顯增加。國泰君安認為,2020年以來,新華聯(000620,股吧)、泰禾、天房及三盛宏業先後發生違約,地產行業合計違約本息金額148.84億元,超出2018-2019的違約水平。其中,Top50房企泰禾集團(000732,股吧)共有6支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本息116.77億元。
據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統計,目前,境內發債房企中已發生債券實質違約共9家,其中僅泰禾集團曾屬第一梯隊房企,多數中小型房企違約均與多元化投資失敗相關。
國泰君安認為,由於債券市場是限制融資的直接抓手,地產債一級市場發行量預計將會萎縮,未來擇券機會將更多從二級市場中挖掘。該機構建議投資者規避紅檔、橙檔並且土儲不豐富房企以及小規模房企。
楊棟認為,融資新規導致金融機構在房企融資業務額度和貸款用途把控方面將更加謹慎,投資人投資偏好較為謹慎,逐步向經營穩健低負債的企業傾斜。
不同房企債務壓力不同,楊棟認為,高周轉、項目布局好、債務負擔輕的龍頭房企依靠自身規模優勢,地位將更加穩固;高杠桿房企將會收縮業務擴張模式,減緩發展速度;中小房企通過加杠桿實現彎道超車的情況將更加難以實現,銷售趨緩、去化不佳的中小房企信用風險加大。
高負債房企銷售或難有增長
高負債房企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規模,都更令外界關注,尤其融資環境收緊疊加房企償債高峰來臨,對高負債房企而言無疑是一記重擊。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償債規模約9154億,同比增長28.7%,2021年到期債務規模(不含2021年將發行的超短期債券)預計將達12448億元,同比增長36%,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直達1.2萬億元規模,房企償債壓力繼續攀升。
房企到期債券規模(按存量債券統計) (CNY)
數據來源:wind,貝殼研究院整理
楊棟認為,高負債房企,以及合作開發比較多、擔保規模大、資產證券化較多的企業,將面臨融資渠道收緊的困境。「三道紅線」限制了有息債務規模增速,高負債房企的新增債務主要用於借新還舊,依靠融資獲取土地及擴張的可能性受到限制。
尤其是土儲不豐富的高負債房企,國泰君安認為,這類房企一方面受政策限制難以大規模舉債,債務滾續及土地投資受限;另一方面土儲的匱乏又制約其經營性現金流的增長,在面對到期回售壓力時,可能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
楊棟認為,隨著行業融資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對於高負債房企,全年銷售及回款情況或難有增長,項目股權出售及資產盤活具有較大不確定性,資金鏈斷裂風險及債務接續壓力進一步加大。
對高負債企業,當務之急是增加現金流,對此,楊棟認為,首要措施是快銷售、高周轉,其次是通過出售股權盤活資產回籠資金,快速降杠桿。
實際上,房企轉讓資產的力度在快速增加。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的公開信息,11月,房地產行業產權轉讓項目共有23個,遠超前10月總和,其中,央企轉讓地產項目股權項目19個,佔比近八成。
近期房企子公司股權轉讓案例
來源:聯合資信
合作開發和引入戰略投資者也是降負債的重要方式,其他方式還包括資產分拆或上市。比如,2020年以來,房企積極拆分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就是對降負債的反應。
㈨ 泰禾破產所有樓盤會爛尾嗎
泰禾已經有很多項目爛尾了。
2019年末泰禾深陷水火,自泰禾債務爆雷以來,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地的業主都因為資金問題,面臨房屋停工,甚至爛尾的風險。
在近期泰禾接獲的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泰禾回答預售額為負的原因。
數據顯示,泰禾集團北京院子二期、杭州院子、廊坊大家商業城、藍山院子項目於期內的預售(銷售)金額均為負數,分別為-16,748萬元、-2,892萬元、-391萬元、-368萬元。
項目「爛尾」背後是業主的心酸。以泰禾北京項目為例,有業主透露,泰禾北京院子二期共有520戶,購房款總額超過70億元,由於監管賬戶資金被用於償還集團債務,其中10多億被直接轉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蕪湖融普明投資中心的賬戶。
(9)泰禾資金鏈擴展閱讀
2020年5月,一封《上海長興島泰禾大城小院購房者寫給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信》再次將泰禾推向風口浪尖,讓本就資金鏈緊張的泰禾,再次面臨業主維權的困擾。
據了解,根據開發商與業主的預售合同,泰禾大城小院項目需要在2020年7月30日前交付,然而項目從2019年9月開始施工進程緩慢,雖未辦理停工備案,單業主認為項目2019年至今相當於處於停工狀態。
項目進程緩慢,以及泰禾目前的資金鏈問題,引發了業主的擔憂。一位業主在黑貓投訴上對泰禾上海大城小院項目進行了投訴,反應了泰禾延期交房、挪用資金、違規銷售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