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貸款炒房好還是不貸款炒股好
如果你能找到像巴非特或者我這樣的客戶經理幫你打理,那肯定是買股票好,房子較穩當,但平均下來每年10%已經很不錯了,股票風險大,一般的高手每年可以為你賺30%
Ⅱ 貸款炒房的人,貸款未還清不是房子就不能賣嗎,那他們還怎麼在一兩年內把房子賣出去獲利
貸款未還清房子確實不能賣,但是提前還款解除抵押就能賣了。
一般是拿下家的首付,不夠再借錢來籌錢解押。
舉個例子:
假設一套總價100W的房子,首付30W,貸款70W
2年後總價達到120W,貸款還了17W,利息10W,本金還7W,還要還63W
這時候下家首付是36W(一般會比上家高一些),還差63-36=27W才能解押。
這時候找下家借也好,找親戚朋友借也好,再找貸款也罷,總之肯定要籌到27W完成解押
一般是雙方加中介一起想辦法籌錢,全額墊資幫上家完成解押也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事情,特別是北上廣這些房價感人的大城市。
接下來的流程就是 房產解押-辦理過戶-房產抵押貸款,房東拿到錢120-36(首付)=84W後再把借的錢27W還了,手頭的錢剩57W,減去貸款17W和首付30W,凈賺10W。
凈賺10W看起來比較少,是例子數據問題,比如如果房價漲到140W,就是凈賺30W。如果總價300W,那就是凈賺90W。
由於解押大概要15天,所以需要解押的話整個流程會很長,前後得一個半月到2個月。
(有人說沒考慮利息,就補上考慮利息的情況,感謝各位補充讓答案變得更准確)
Ⅲ 房貸那麼高,那麼炒房的人是怎麼賺錢的呢
您好!其實炒房的人賺錢的原理和一般買賣賺錢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低進高出」四個字。只要房價處於上漲區間,房價再高,炒房也能賺錢。買價值100萬元的房子,只要能賣出120萬元,就賺大了;買價值1000萬元的房子,只要能賣1100萬元,同樣賺得盆滿缽滿。謝謝閱讀!
Ⅳ 拿房子抵押貸款買房投資劃算嗎
劃算,比如你抵押一套房子用那錢去付3套房子的首付在把其他倆套房子賣了,你還有一套房子,這就是炒房
Ⅳ 買房選擇貸款30年,而利息幾乎和房價一樣,這樣做合適嗎
首先,房子可能是人生的最大件,沒有住房金融支撐,可能就買不起房子。
房地產短期看金融,說的就是住房信貸對房地產市場有決定意義。比如一處房子價值200萬,並不是很多人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的現金,有住房信貸介入,你只要准備三成左右的資金,比如60萬當首付,就可以買到房子。貸款140萬,即便是30年利息累積也有140萬,分攤到30年,差不多一年接近10萬的本金加利息,與馬上籌積140萬相比,每年不到10萬的支出,尚有可能達成。
也要看到,除了銀行還嚴格執行利率政策、房貸政策外,現在借錢真
未來想通過炒房賺大錢是不大可能地,隨著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持續構建與完善,房地產業將以平穩、健康作為發展基調,房價的波動性也將減弱。但房子的保值功能仍然會存在,這是基於地價因素,基於子女教育因素,基於醫療等公共資源分享的因素。
Ⅵ 如何貸款炒房
貸款炒房不切實際的,目前要炒房,首先要貸款買房。
目前貸款購房主要有以下幾種:1、住房公積金貸款;2、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3、個人住房組合貸款。
1、住房公積金貸款:對於已參加交納住房公積金的居民來說,貸款購房時,應該首選住房公積金低息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具有政策補貼性質,貸款利率很低,不僅低於同期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僅為商業銀行抵押貸款利率的一半),而且要低於同期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說,在住房公積金抵押貸款利率和銀行存款利率之間存在一個利差。同時,住房公積金貸款在辦理抵押和保險等相關 手續時收費減半。
2、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以上兩種貸款方式限於交納了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員工使用,限定條件多,所以,未繳存住房公積金的人無緣申貸,但可以申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擔保貸款,也就是銀行按揭貸款。只要您在貸款銀行存款余額占購買住房所需資金額的比例不低於30%,並以此作為購房首期付款,且有貸款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那麼就可申請使用銀行按揭貸款。
3、個人住房組合貸款: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發放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一般為10-29萬元,如果購房款超過這個限額,不足部分要向銀行申請住房商業性貸款。這兩種貸款合起來稱之為組合貸款。此項業務可由一個銀行的房地產信貸部統一辦理。組合貸款利率較為適中,貸款金額較大,因而較多被貸款者選用。
Ⅶ 買房是不是貸款時間越久越合算
@zgd的答案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學術演算,不過我覺得他在看待買房是投資還是消費時有些模糊,導致最終結論略有誤差。
對於投資來講,要考慮的因素就是房產是否還能升值,波動幅度有多大,未來宏觀調控對房地產的影響有多大,國內是否會有金融危機導致房產市場崩潰,等等。面對這些風險,折現率(其實也就是你的期望收益率)可以定為15%或者更高。zgd的模型中應再加入房價上漲因素,假設為政府所期望的緩慢上漲,定為年均8%。以下為假設條件:
那麼,這項投資的現值為:
這張表說明:
1、現值為負,表明投資達不到期望收益率15%。根據投資期限的長短,首套房收益率大約在9%~11%。
2、炒房的期限越短,現值越高,說明短期炒房收益率高。因為投資期限越長,投入其中的本金越多,炒房的杠桿越低,在固定的房價漲幅下,收益率趨向降低。
3、二套房投資現值大大低於首套房,說明提高首付和貸款利率的做法大幅降低了二套房貸收益。因二套房投入的本金較多,杠桿率低,收益率低。
4、貸款年限越長,同樣條件下投資現值越高,說明貸款年限越長越好。但這不一定。通過測算不同的期望收益率,發現期望收益率大約在13.07%時(首套房,2年賣掉的情況),貸款年限不影響投資現值。高於這個數,貸款年限越長收益越高;低於這個數,貸款年限越短收益越高。該期望收益率臨界點不受房價漲幅的影響,但投資期限越長其越低。為什麼呈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我暫時還沒想明白。
那麼,該項消費的現值為:
這張表說明:
1、貸款年限越長,總消費現值越高,即花費越多。
2、二套房總消費現值低於首套房,說明貸款越少,總消費現值越低,花費越低。
1、購房自住,並且長期都不打算賣掉房產或者更換新房的,屬於消費,能力所及范圍內越短越好(不一定,下文有補充分析);
2、購入房產,自住或投資目的,很可能中長期會更換新房或者賣掉的,屬於長期投資,期限越長越好;
3、購入房產,但僅打算短期持有,抱有炒房目的,屬於短期投資。這個要看你認為你能從炒房中取得多少收益。如果認為房產將延續大牛市,房價繼續飆升,能取得很高的收益,那麼貸款年限越長越好;如果認為房產暴漲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增長步入低速,比如題中假設增速在8%左右徘徊,那麼貸款年限越短越好。
=====================
想到一個問題,補充一下:
對於將住房看作消費來講,我在上面的分析忽略了一個因素:機會成本。即使購房者不將房產作為一項投資,並不代表他不會將資金用於其他項目的投資。因為將資金用在還貸而喪失了投資其他資產從而取得收益的權利,為購房的機會成本。(對於投資而言,15%的折現率也就是期望收益率,本來就是投資者期望該項投資的回報,從而無需考慮機會成本)
那麼,消費的折現率中就應當包含機會成本,從而導致折現率高於無風險收益率3%。那麼,因為總消費的現值取決於折現率,也就是總消費現值取決於購房者能從其他投資中取得的回報率。這也就與其他幾位朋友的答案相適了。
對個人的決策而言,上文中歸屬於消費類的,即購房自住且長期不打算出賣房產或更換信訪的,應當再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能從其他渠道取得高於貸款利率6.55%的投資回報,貸款期限越長越好;
2、如果不能從其他渠道取得高於貸款利率的投資回報,貸款期限越短越好。
另外,如何看待通脹呢?通脹其實也是一種機會成本,代表你今天的消費比未來消費節約。也就是說,假設通脹為3%,那麼你今天消費就比明年消費節約了3%,即今天消費比明年消費「賺了」3%,類似一種投資收益率。既然可以看作投資收益率,那就可以當作一種投資渠道,應用於上文的判斷條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