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要寫一份吉利收購沃爾沃商務談判策劃書,急需答案~~~~~~需要完整一點的
作為吉利方,有兩點最重要,一是爭取最多的技術,二是爭取最低的價格。
爭技術有兩方面:一個是完全歸吉利集團所有的的技術,這方面的技術當然是越多越好,因為這方面的技術將來不僅能使沃爾沃受益,吉利汽車也能受益。二是福特方面死活不給吉利集團的技術,也要盡全力爭取能讓這部分技術應用到沃爾沃汽車之上,因為經過這么多年的糾纏發展,沃爾沃轎車上的技術已不全然是自己的技術,也有福特的一些高端技術,而且一些高技術對於維系一款豪華車的形象或是地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部分不能全歸吉利集團所有的技術也要全力爭取,以使沃爾沃在能夠完全自力更生之前的這段期間能平穩過渡。
價格方面:作為吉利方,當然是越低越好,但福特也不是白痴,不可能平白無辜的就白送給你,而且競購者不止吉利一家。這個時候就要突出自己的獨特優勢,讓福特覺得賣給吉利是最佳的選擇,而價格方面是次於選擇賣給吉利這個方面的。並且吉利在收購過程中確實也是這么做的。李董經常說沃爾沃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沒錢就買不到的就印證了這一點。
謝謝。
⑵ 吉利收購沃爾沃在哪些方面體現了雙贏
1、沃爾沃的技術可以提升吉利的生產質量
2、沃爾沃企業的文化,對吉利人來說也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還有文化的融合。
3、沃爾沃的管理對吉利來說也有借鑒的地方。
4、借沃爾沃的品牌優勢可以讓吉利提升檔次,為吉利的全球貿易市場奠定基礎。
5、收購沃爾沃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以提升吉利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
⑶ 吉利收購沃爾沃我方談判人員的分析
應該是一個對市場、遠景、投入、回報、影響、甚至對中美關系等的一系列的問題分析。
⑷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SWOT分析
吉利收購沃爾沃SWOT分析
優勢(S):
1、國有銀行和政府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國有銀行,及其牽頭成立的財團,早已承諾為李書福提供至少10億美元的貸款。浙江、北京乃至天津等爭奪VOLVO國產項目的地方政府,預計也將為李書福提供至少5億美元「炮彈」。
2、吉利自身在香港上市,擁有較強的造血功能
去年高盛入主已經為吉利帶來3.3億美元的資金。同時,瑞典和比利時政府也為吉利在當地的低息貸款提供擔保。
3、買到100%股權與知識產權
吉利集團將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轎車。這是中國汽車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外汽車收購案,也是中國車企首次收購國際高端汽車品牌。
福特11年前以64.5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沃爾沃,去年因金融危機襲擊,福特決定出售沃爾沃籌措現金,並專注於福特母品牌發展。據了解,在簽約最後關頭,雙方就成交價格進行了激烈的談判,業內此前預期成交價是20億美元。最終成交價格僅相當於福特當年買入價的1/3,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吉利買得比較劃算。此協議還有待監管部門的審批。
4、總部留在瑞典,在華將建新廠
除了股權收購,協議還涉及了沃爾沃轎車、吉利集團和福特汽車三方之間在知識產權、零部件供應和研發方面達成的重要條款。雙方稱,這些協議保證了沃爾沃轎車的獨立運營、繼續執行既有的商業計劃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此交易的組成部分,吉利集團將繼續保持沃爾沃與其員工、工會、供應商、經銷商,特別是與用戶建立的良好關系。交易完成後,沃爾沃轎車的總部仍然設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會指導下,沃爾沃轎車的管理團隊將全權負責沃爾沃轎車的日常運營,拓展在全球100多個市場的業務,並推動沃爾沃轎車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發展。
吉利集團將保留沃爾沃轎車在瑞典和比利時現有的工廠,同時也將適時在中國建設新的工廠,使得生產更貼近中國市場。據記者了解,吉利目前正考慮將沃爾沃在中國的新工廠設在北京或天津。
5、依賴中國市場擬兩年扭虧
李書福承諾,作為新股東,吉利將繼續鞏固和加強沃爾沃在安全、環保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不會改變沃爾沃的品質。"這個著名的瑞典豪華汽車品牌將繼續保持其安全、高品質、環保以及現代北歐設計的核心價值。"
劣勢(W):
1、管理經驗有限
在吉利寧波基地,汽車生產還處在初級階段,與福特的生產線相比,兩者確實不是一個數量級。
2、人才戰略實力有限
我們不否認吉利有不少人才,但吉利面對一個著名品牌,究竟有多少知曉汽車戰略和運營汽車產銷策略的將才帥才,就值得思考了。因此,有識之士提出,當務之急是收購人才,收購某些單項技術和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好時機,而不是去急於收購國外的汽車品牌。因為,沃爾沃的資產和品牌結構很復雜,就是吉利買下了沃爾沃,是不是能夠消化得了?
3、吉利與沃爾沃品牌懸殊太大
早時的「歧視」會帶來收購後的更多「歧視」。誰都知道,吉利的自主品牌所謂的一花獨秀,也只是停留在我們的媒體宣傳上,就是在國內的大中城市,購買吉利的人並不多,遇到的歧視不在少數。吉利的口號也是「造中國人能買得起的好車」。既是買得起,就註定了它低端車的定位。那麼真要和沃爾沃結合,一經轉變,不知吉利能不能承受得起。
機遇(O):
1、國內汽車行業正在回暖
2、中國汽車行業需要注入新的血液
3、汽車行業消費者需求潛力巨大
威脅(T):
1、金融危機仍給全球汽車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2、消費者對進口車具有偏好傾向
3、收購後的整合問題不容忽視
⑸ 求吉利收購沃爾沃的詳細分析 謝謝啦
1,吉利收購沃爾沃?
錯誤的概念哈,吉利只是受夠了沃爾沃的轎車部分,而且轎車部分還是從福特手中接過的,也就是說,這次交易的雙方是 吉利-福特;
2,詳實
這次交易為何與瑞典政府息息相關,因為沃爾沃集團是瑞典企業,誕生於瑞典,在瑞典設有轎車部分的生產工廠,有很多旗下的工人,也就是說上一東家福特沒有將沃爾沃轎車部分的生產地變遷,或許是因為工會的壓力,所以吉利也照舊,這樣可以得到工會的支持,歐洲不像中國,工會很重要的。而且這樣在這次交易中,瑞典政府給予了吉利集團支持,此次交易吉利先創辦了「收購專用」公司,也就是融資,因為吉利單方收購是沒有錢的支持的哈,美國的投行,中國的商業銀行,吉利自身,瑞典政府等都出了一份力,完成了沃爾沃轎車部分順利由在福特汽車集團轉入了吉利汽車集團。
3,問題
因為原沃爾沃轎車部分是屬於福特的,福特藉助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間接在中國生產了面對中國市場的沃爾沃轎車,如s40,s80l,但這些合資企業的中方出資者不包括吉利,有長安汽車等,所以這些業務的整合對於吉利集團與這些汽車企業是一個小難題;再者,原福特與沃爾沃集團就沃爾沃轎車部分的協議包括了沃爾沃轎車技術與福特轎車技術的整合,所以這一部分及之後的一些技術問題的所屬問題最終解釋權歸於福特所有,所以這次雖然是100%股權的轉讓,但技術專利權的問題也會是吉利集團就收購的一個大難題,因為吉利的收購不會完全像媒體報道的那樣是甘願為沃爾沃輸血,再創沃爾沃與兩b一a統領豪華車壇,也有將沃爾沃文明海外的安全技術,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整車生產等一系列技術消化融匯到吉利自己的汽車中,造福於中國人民。所以這可能就是吉利首席執行官那臉上不常出現的令人疑惑的焦慮所在吧```~
⑹ 吉利收購沃爾沃多少錢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完成對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吉利集團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億美元現金和2億美元銀行票據。
⑺ 吉利收購沃爾沃後的利益
由於吉利是民營企業,對於國家沒有關系,收購VOLVO後如果運營順利,收入會增加,國家就是稅收上得到好處,而且購入VOLVO,能使用當中部分平台技術,對於以後吉利在行業內的技術水平提高有好處,國內的其他汽車企業也能通過技術轉讓得到好處,但由於這次吉利的舉債收購擔保人是地方政府,一旦出問題地方政府將受到擔保連帶責任的損失,另外糾正一下樓主的一些錯誤認識,吉利購入VOLVO的同時享有技術使用權和部分技術所有權,所以把這些技術用在吉利品牌汽車的開發上是可以的,但的確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效果,VOLVO經營情況好轉,得到盈利的情況下,吉利也不會把它的資金轉入母公司,因為這樣會導致VOLVO的經營問題,這個是商業常識,技術開發可以聯合進行,資金不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