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PPI信息
2015年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環比下降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2%,環比下降1.3%。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5.6%,影響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4.3個百分點。其中,採掘工業價格下降17.5%,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8.6%,加工工業價格下降3.1%。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下降0.2%。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3%,衣著價格上漲0.8%,一般日用品價格下降0.1%,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0.7%。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燃料動力類價格同比下降9.9%,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下降9.6%,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5.5%,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下降4.8%。
據測算,在1月份的-4.3%的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3.2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1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產者價格環比變動情況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下降1.4%,影響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1.1個百分點。其中,採掘工業價格下降4.5%,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2.4%,加工工業價格下降0.7%。生活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1%。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1%,衣著價格上漲0.2%,一般日用品價格下降0.1%,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0.2%。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燃料動力類價格環比下降2.8%,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2.0%,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下降1.8%,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下降1.2%。
2006年1月2013年2月中國PPI指數走勢圖(供參考) PPI:更正:
月 份 當月 同比增長 累計 2013年03月份 98.1-1.90%98.302013年02月份98.4-1.60%98.402013年01月份98.4-1.60%98.402012年12月份98.1-1.90%98.282012年11月份97.8-2.20%98.302012年10月份97.2-2.80%98.352012年09月份96.4-3.60%98.472012年08月份96.5-3.50%98.732012年07月份 97.1 -2.90% 99.05 2012年06月份 97.9 -2.10 % 99.38 2012年05月份 98.6 -1.40 % 99.67 2012年04月份 99.3 -0.70 % 99.94 2012年03月份 99.7 -0.30 % 100.15 2012年02月份 100.03 0.03 % 100.38 2012年01月份 100.73 0.73 % 100.73 2011年12月份 101.69 1.69 % 106.05 2011年11月份 102.72 2.72 % 106.45 2011年10月份 105 5.00 % 106.82 2011年09月份 106.52 6.52 % 107.02 2011年08月份 107.25 7.25 % 107.08 2011年07月份 107.54 7.54 % 107.06 2011年06月份 107.12 7.12 % 106.98 2011年05月份 106.79 6.79 % 106.95 2011年04月份 106.82 6.82 % 106.99 2011年03月份 107.31 7.31 % 107.05 2011年02月份 107.23 7.23 % 106.92 2011年01月份 106.6 6.60 % 106.60 2010年12月份 105.93 5.93 % 105.54 2010年11月份 106.06 6.06 % 105.51 2010年10月份 105.04 5.04 % 105.45 2010年09月份 104.33 4.33 % 105.50 2010年08月份 104.32 4.32 % 105.64 2010年07月份 104.84 4.84 % 105.83 2010年06月份 106.41 6.41 % 106.00 2010年05月份 107.13 7.13 % 105.91 2010年04月份 106.81 6.81 % 105.61 2010年03月份 105.91 5.91 % 105.21 2010年02月份 105.39 5.39 % 104.86 2010年01月份 104.32 4.32 % 104.32 2009年12月份 101.7 1.70 % 94.61 2009年11月份 97.92 -2.08 % 93.96 2009年10月份 94.15 -5.85 % 93.57 2009年09月份 93.01 -6.99 % 93.50 2009年08月份 92.14 -7.86 % 93.57 2009年07月份 91.8 -8.20 % 93.77 2009年06月份 92.2 -7.80 % 94.10 2009年05月份 92.8 -7.20 % 94.48 2009年04月份 93.4 -6.60 % 94.90 2009年03月份 94 -6.00 % 95.39 2009年02月份 95.53 -4.47 % 96.09 2009年01月份 96.65 -3.35 % 96.65 2008年12月份 98.86 -1.14 % 106.88 2008年11月份 101.99 1.99 % 107.60 2008年10月份 106.59 6.59 % 108.17 2008年09月份 109.13 9.13 % 108.34 2008年08月份 110.06 10.06 % 108.24 2008年07月份 110.03 10.03 % 107.98 2008年06月份 108.84 8.84 % 107.64 2008年05月份 108.22 8.22 % 107.40 2008年04月份 108.12 8.12 % 107.20 2008年03月份 107.95 7.95 % 106.89 2008年02月份 106.62 6.62 % 106.36 2008年01月份 106.1 6.10 % 106.10 2007年12月份 105.43 5.43 % 103.14 2007年11月份 104.55 4.55 % 102.93 2007年10月份 103.2 3.20 % 102.77 2007年09月份 102.7 2.70 % 102.72 2007年08月份 102.6 2.60 % 102.72 2007年07月份 102.4 2.40 % 102.74 2007年06月份 102.49 2.49 % 102.80 2007年05月份 102.8 2.80 % 102.86 2007年04月份 102.9 2.90 % 102.88 2007年03月份 102.7 2.70 % 102.87 2007年02月份 102.6 2.60 % 102.95 2007年01月份 103.3 3.30 % 103.30 2006年12月份 103.1 3.10 % 102.97 2006年11月份 102.78 2.78 % 102.96 2006年10月份 102.9 2.90 % 102.98 2006年09月份 103.5 3.50 % 102.98 2006年08月份 103.4 3.40 % 102.92 2006年07月份 103.58 3.58 % 102.85 2006年06月份 103.52 3.52 % 102.73 2006年05月份 102.43 2.43 % 102.57 2006年04月份 101.87 1.87 % 102.61 2006年03月份 102.49 2.49 % 102.85 2006年02月份 103.01 3.01 % 103.03 2006年01月份 103.05 3.05 % 103.05
2. 什麼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怎麼計算的!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是反映不同時期或不同年份全國或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在我國工業統計中,通常用總產值指數除以總產量指數的辦法,匡算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品出廠價格除包括工業企業售給商業、外貿、物資部門的產品外,還包括售給工業和其他部門的生產資料,以及直接售給居民的生活消費品。據此計算的指數,以分析出廠價格的變動對工業總產值的影響。目前工業總產值是按現價和不變價格計算的。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工業總產值的發展速度,即為扣除了出廠價格變動因素的產品物量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
工業總產值總指數/工業總產量總指數×100%
3. PPI是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還是工業品生產中的價格變化指數
你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PPI(工業價格指數).PPI的上漲一方面可看出企業成本壓力過重專,利潤空間被壓縮屬,未來面臨深層次結構性調整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另一方面,上游的價格壓力將逐步傳導至下游,未來CPI上行壓力逐漸顯現出來。
4.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計算
一、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基本計算步驟: 第一步,由調查企業計算代表規格品個體價格指數。
其中, 為企業i在報告期銷售第j種規格品的平均單價; 為企業i在報告期第h次銷售第j種規格品的單價; 為企業i在報告期第h次銷售第j種規格品的銷售量。
第二步,綜合部門匯總代表規格品價格指數。
全國(省、市)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由調查企業的代表規格品價格指數採用簡單幾何平均法計算。
其中,kj為全國(省、市)第j種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knj為企業n第j種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
第三步,計算代表產品的個體價格指數。
代表產品個體價格指數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計算公式為:
其中,m為代表產品包括的代表規格品的個數。
第四步,計算價格總指數。
方法①:用代表產品個體價格指數直接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價格總指數,K為代表產品個體指數,W為代表產品權數。
方法②:按特定分組,分層計算。
第一層,計算行業小類價格指數。
只能用代表產品的權數之和去除,而不能用行業小類的權數去除。
第二層,計算行業中類的價格指數。
第三層,計算行業大類的價格指數。
第四層,最後計算全部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指數。
該方法的優點:脈絡清楚,可以提供多種層次的價格指數,滿足不同層次管理部門的需要。 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的計算步驟 : 第一步,用簡單幾何平均法計算代表規格品的價格指數。
第二步,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代表產品的個體價格指數。
/n
第三步,用加權算術平均法計算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指數。
/
其中:為第j個產品的購進價格指數,為第j個產品的權數。
5.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PPI修正
月度的數據在發布的4個月後有一次修正。年度的修正在2月份發布,隨公布的1月份數據一起讓公眾得悉,可回溯到過去的五年。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測算價格變化的指標,該價格是製造商和批發商在生產的不同階段為商品支付的價格。這里任何一點的通貨膨脹都可能最終被傳遞到零售業。畢竟,如果銷售商不得不為商品支付更多,那麼他們更樂於把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生產者物價指數並不僅僅是一個指數,它是一族指數,是生產的三個漸進過程的每一個階段的價格指數:原材料、中間品和產成品。占據所有的頭條並對金融市場最有影響的是最後一個,即產成品的PPI。它代表著這些商品被運到批發商和零售商之前的最終狀態。在生產最後狀態的價格常常由原材料和中間品過程中遇到的價格壓力來決定。這就是為什麼觀察這所有的三個過程都很重要的原因。
對匯率的影響
PPI的上升對外匯市場的交易者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畢竟美元從通貨膨脹的略微上升中獲利。因為這也促使美國的短期利率升高。然而一個快速上升的通貨膨脹報告可能損害美元的價值,因為聯儲對此的積極反應會威脅到美國整體的增長。大體來說,伴隨著恰當緊縮的通貨膨脹的逐步上升,可能導致美元的升值。
2013年5月PPI同比下降2.9% 跌幅創8個月新低
通縮風險隱現
6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跌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創8個月新低。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PPI大幅回落的原因主要包括兩點。從國內看,製造業持續疲軟,部分關鍵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而且庫存再次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對生產者價格形成下行壓力;從外部看,近幾個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過去3個月,摩根大通大宗商品指數總體水平下跌6.9%。
5月上、中、下游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降幅呈現由大到小態勢,彼此之間的差距也較上月繼續擴大。交行報告指出,5月採掘與原材料、原材料與加工工業、加工工業與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之間的差距分別擴大至3.9%、2.4%和2.8%。這意味著近期工業生產的上、中、下遊行業表現差異加大,中上遊行業景氣惡化較為明顯,而相對平穩的下遊行業未能有效支撐上遊行業的需求。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分析5月PPI時表示,數據表明總需求擴張依然不足,而供給端企業產能過剩的狀況還十分嚴峻,「去產能化」的過程一再超過人們的預期。如果PPI繼續下降的趨勢不改,則通縮將成為更加值得關注的問題。
海通證券 分析師姜超亦表示:通脹大幅回落,PPI已陷通縮,未來通脹壓力將顯著減弱,且由於近期央行政策持續偏緊,更需警惕通縮風險。
增長動能不足
中國鋁業 日前發布公告宣布,暫時關停電解鋁產能約38萬噸。近期,跟中國鋁業一樣宣布減產的還有雲南鋁業、鑫恆集團等多家鋁業公司。
中國第三大銅生產商金川集團高管5月24日表示,該公司已關閉年產能20萬噸的冶煉設施。此舉可能使該公司今年精煉銅產出減少逾16%。而在更早些時候,國內第四大銅生產商雲南銅業 宣布減產。鋼材行業也有同樣的趨勢,據統計,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91.03%,與上周調查相比,降1.92%。這一數據,也是去年11月至今以來連續7個多月的低點。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盈利前景堪憂是諸多行業主動調整的原因。中國銀行 戰略管理部副總經理宗良表示,以前出現經濟過熱產能就會過剩,但只要過一段時間,投資恢復需求又將回升,產能過剩就逐漸消化。
「這種模式要循環的前提是經濟要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宗良說,由於中國已經到了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不大可能再保持以往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產能過剩遇到結構調整,產能過剩的轉化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消化期。
6.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ppi是同一回事嗎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就是PPI呀,工業品出廠價格---Procer Price Indexes,簡稱PPI。
7. 工業品價格指數在哪能查到
工業品價格指數是通過調查收集部分代表企業的代表產品的價格變動資料加權計算的相對數,以反映工業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 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企業出廠商品價格及工業企業中間投入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 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
可以給你做下參考
www.315mro.com
工業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准之一(另一個主要標準是CPI)。
目前我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覆蓋率已超過95%)。全國 參與調查的市縣410多個,調查各種規模和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近50000家。
從指數內涵及其所處環節看,工業品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生產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源頭和中間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中上游;居 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最終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下游和終端。總體上說,上游商品價格的持 續顯著上漲會逐漸傳導到下游商品的價格變動。根據過去近20年的經驗數據分析,這種傳導的時滯大約在一年半左右。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上游商品 價格上漲能否傳導到下游,主要取決於該類商品的供求狀況、供求彈性和產業鏈條的長短。因此,近年來上、下游商品間的價格傳導關系出現了一些新變動 ,表現為傳導時滯延長,某些方面傳導效應減弱等。對此,我們應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的價格傳導機制,既不要完全否定價格傳導作用,也不要隨意誇大和 猜測傳導效應,更不能因為價格傳導機制的新變化,而懷疑價格指數的准確性和科學性。
8.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影響銷售量嗎
指數是統計學中的一個概念,大概意思是兩個數據的比值,一般來說是個對專比值。
工業品屬出廠價格指數反映的是整個社會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出廠價格與基準值的一個對比值,一般是用百分比數乘以100。這個數據反映社會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價格的變動。
相對來說,工業品的價格需求彈性較小,也就是說工業品的價格變動對銷售量變化較小。因為工業品采購企業數量不是因價格增加而減少採購量。而消費品的價格需求彈性相對要大一些,且更明顯一些。不過也要根據不同商品來看,比如說消費必需品中的糧食、食用油料等對價格需求彈性也是較小的,人們不會因為糧食價格提高而減少採購量,當然某些食品會有替代效應,比如說豬肉價格上漲,大家會更多的選擇雞肉或其它肉類食品。
工業品價格上漲短期內對銷量影響不大,但長期來說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工業品的價格上漲最終會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漲,從而影響消費品的需求量。消費品的需求減少再反過來影響到工業品的需求。
工業品的幾個特點:集中采購、采購數量較大、價格彈性較小、專業決策。
9. 什麼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准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中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覆蓋率已超過95%)。工業品價格指數是通過調查收集部分代表企業的代表產品的價格變動資料加權計算的相對數,以反映工業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企業出廠商品價格及工業企業中間投入品價格變
工業品價格指數
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工業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准之一(另一個主要標準是CPI)。 目前中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覆蓋率已超過95%)。中國參與調查的市縣410多個,調查各種規模和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近50000家。 從指數內涵及其所處環節看,工業品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生產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源頭和中間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主要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變動情況,即最終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下游和終端。總體上說,上游商品價格的持續顯著上漲會逐漸傳導到下游商品的價格變動。根據過去近20年的經驗數據分析,這種傳導的時滯大約在一年半左右。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上游商品價格上漲能否傳導到下游,主要取決於該類商品的供求狀況、供求彈性和產業鏈條的長短。因此,近年來上、下游商品間的價格傳導關系出現了一些新變動,表現為傳導時滯延長,某些方面傳導效應減弱等。對此,我們應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的價格傳導機制,既不要完全否定價格傳導作用,也不要隨意誇大和猜測傳導效應,更不能因為價格傳導機制的新變化,而懷疑價格指數的准確性和科學性。
工業品價格指數的意義
(1)是中國價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是觀測與分析產品差比價關系的依據。
(3)是國民經濟計劃管理與預測的依據。
(4)是測量一定地區、一定時期對工業品貨幣購買力的依據。
(5)是計算不變價工業增加值和工業發展速度的依據。 報告期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報告期現價工業總產值×上年工業增加值率/報告期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工業生產發展速度=報告期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基期現行工業增加值×100%計算可比價工業增加值總量有兩種方法:
(1)總量縮減法:適用於計算總量的各項分組指標,如各種經濟成分的分組指標。
(2)分行業(中類)縮減法:用這種方法計算工業各行業的發展速度更為准確。
10. 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它是反映不同時期或不同年份全國或地區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在我國工業統計中,通常用總產值指數除以總產量指數的辦法,匡算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品出廠價格除包括工業企業售給商業、外貿、物資部門的產品外,還包括售給工業和其他部門的生產資料,以及直接售給居民的生活消費品。據此計算的指數,以分析出廠價格的變動對工業總產值的影響。目前工業總產值是按現價和不變價格計算的。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工業總產值的發展速度,即為扣除了出廠價格變動因素的產品物量指數。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工業總產值總指數/工業總產量總指數×100%
PPI 又稱作生產者物價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
一、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二、 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
三、 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 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 對CPI有一定的影響
PPI 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
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
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
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 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 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 與PPI 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 與PPI 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 與CPI 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CPI )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 )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