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貴金屬業務調查報告怎麼寫呢
中國銀行:紙黃金、金條、金幣;
建設銀行:紙黃金、龍鼎金、黃金T+D貴金版屬遞延業務;
農業銀權行:傳世之寶,在農行自主經營的,有金錢和金條,
工商銀行:紙黃金、實物金條業務、黃金T+D貴金屬遞延業務等;
(一)購買程序
1.客戶通過開辦網點黃金產品展示櫃或產品宣傳手冊選定黃金產品。
2.客戶填寫並提交購買憑證,銀行查詢銷售價格並提交業務系統處理。
3.客戶與銀行辦理款項結算,銀行登記黃金產品信息並將黃金產品和發票交付客戶。
(二)購回程序
1.客戶攜帶身份證、原始購買憑證、鑒定證書、購回證書、農業銀行借記卡及包裝、防偽標志等完好的黃金產品到銀行開辦本業務的網點櫃台,填寫黃金購回憑證,並將黃金實物及有關材料提交銀行經辦人員。
2.銀行進行黃金產品購回鑒定,對符合購回標準的黃金產品予以收取並進行登記。
3.銀行查詢購回價格並提交業務系統處理。
4.銀行與客戶辦理款項結算。
『貳』 遼寧省3個礦業公司調研報告
遼寧省是我國礦業比較發達的省份,這里,許多礦山建設早,現代化程度比較高。2006年7月,我對該省的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礦業公司(以下簡稱鞍鋼礦業公司)、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鐵法煤業公司)和紅透山銅礦3家礦業企業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研報告簡述如下。
(一)3家礦業公司的基本情況
(1)鞍鋼礦業公司是鞍鋼的主要鐵礦生產基地,是集采礦、選礦、燒結、機械製造、電力修造和建築安裝等行業為一體的國有大型礦山企業,屬於鞍鋼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2005年末,擁有4座大型鐵礦山、4個大型選礦廠、1條燒結礦生產線、1條活性炭生產線、4個輔料礦山,以及礦山研究、設計、礦山機械、運輸設備修造、動力、礦山建設等相關輔助產業,其中主體生產廠礦8個(表4-1)。
表4-1 鞍鋼礦業公司生產規模
(2)鐵法煤業公司成立於1999年10月,2002年8月實施了債轉股,是一個以煤炭生產為主,集煤層氣開發利用、建築安裝、機械製造加工、建材、電力等於一體的多元化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煤業集團前身——鐵法礦務局始建於1958年。礦區由鐵法、康平、康北3個煤田組成,其中生產礦井8對,核定生產能力為2265萬噸,實際生產能力已達2100萬噸以上。截至2005年末,集團公司總資產93.5億元,資產負債率46.37%。在冊職工總數4.4萬人,另有集體職工1.8萬人(表4-2)。
表4-2 鐵法煤業公司生產規模
上述3家公司,除鐵法煤業公司外,稅後利潤都在20%左右,而且比較穩定。鐵法煤業公司由於資源本身稟賦較差,長期虧損,如今不僅扭虧為盈,且有相當高的利潤,收益的增長也是很可觀的。據了解,這些贏利主要來源於礦產品價格的上漲。其中鞍鋼鐵精礦,由2003年年初每噸262元上漲到2005年的560元,增幅達到11%;燒結礦由2003年每噸343元上漲到2005年的650元,增幅達到88%;煤礦均價,2003年為138/元噸,2005年為248/元噸,上漲80%;銅礦均價,由原來的15000/元噸上漲到現在的60000/元噸,增幅達到300%。這次礦產品價格上漲,主要是需求增加造成的,這就為利潤的增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利潤增加,又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實力,致使多方受益。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首先,加大了企業的投入。鐵法煤業公司2003~2005年在生產上的投入總額分別為2.81億元、3.16億元、3.97億元(合計9.9億元),安全投入總額分別為6525萬元、8196萬元、23836萬元(合計38557億元)。這是多年所少有的。鞍鋼礦業公司2003年以來,投入3000萬元相繼進行了大孤山鐵礦、東鞍山鐵礦、眼前山鐵礦的補充勘探和砬子山鐵礦的勘探工作,部分工作尚未完全結束,估計資源儲量將增加2億噸以上。2004年鞍鋼礦業公司收購西鞍山鐵礦5家采礦權,將其作為後備礦山。2005年與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簽訂黑石砬子鐵礦探礦權轉讓協議,擬作為後備礦山的接續資源。紅透山銅礦先後投入819萬元、1087萬元進行技術改造,預計可收回礦產儲量15萬噸,效益達1800餘萬元。
其次,使廣大的企業職工受益。2003~2005年,鞍鋼礦業公司職工年均收入由13000元增加到18000元;鐵法煤業職工年均收入由15969元增加到25054元,都是建礦以來職工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時期。
再次,國家受益。3家礦業公司上繳的稅金,2003年是66736萬元,2004年是12935萬元,2005年是130913萬元,3年增加96%。此外,礦產資源補償費也逐年有所增加。
除了上述收益外,礦業公司的領導和廣大職工珍惜礦產資源意識的提高更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性。
(四)礦業公司珍惜資源的意識已轉化為行動
據了解,礦業公司珍惜礦產資源的動力來源於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特別是中長期的經濟利益;來源於廣大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持續穩定就業的期望。這些動力已經形成了有效的機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鞍鋼礦業公司的鐵礦開采主要是露采,回收率可以達到95%以上,幾乎沒有什麼損失。鐵法煤業公司所采儲量大多數屬於薄煤層,但是開采損失率仍然不高,2003年為39%,2004年為28%,2005年29%。紅透山銅礦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采礦貧化率在20%~26%,損失率在12%~14%,供礦銅品位在1.2%~1.3%;而2006年上半年,供銅品位達到1.56%,回採率達到97%,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
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1)在開采過程中加強管理,主要措施是強化損失礦量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目前,紅透山在損失礦量的計算中將其分為3個部分:採下損失、未採下損失和核銷礦量。其中未採下損失又分為正常損失(設計損失)和非正常損失(由於安全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失)。對這些損失,分別通過落實指標和落實責任加以實施。同時強化了殘礦回收的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2)在選礦過程中加強管理。通過優選浮選改選,完善鋅浮選工藝,使鋅的回收率提高15%;通過應用聚氨酯篩網保證精度,以碎代磨,提高了磨礦效率;通過脫水流程改造減少了金屬流量;通過陶瓷過濾機取代折帶過濾機減少了精礦損失;通過地溝及其設施的改造,最大限度地回收地溝礦石。
(3)在冶煉過程中加強管理。包括嚴格控制鼓風爐渣含銅損失,降低鼓風爐爐渣里的含銅量;研製開發並利用「電收塵」,使資源得以合理利用;採用塑料、編織袋沾結銅精礦,減少銅精礦的損失等。
(4)充分利用尾礦回收礦產資源。紅透山銅礦有3個尾礦庫,存尾礦共370萬噸。在企業發現尾礦中含硫達3%~7%時,在1993年和1996年分別在選場至井下之間、尾礦庫至井下之間,建立了兩個選硫廠,實現了尾礦進入井下充填之前的再選硫,最多年份可回收硫含量3萬噸,年創產值400餘萬元。早在1997年,該企業就投入了部分工作,進行了系統采樣,查定了各種貴金屬、稀有金屬的含量,編制了圖件和報告,為尾礦利用打下了基礎。
上述珍惜礦產資源、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事例說明,企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有人說,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構成了合理利用礦產的障礙,其實不完全是這樣。被調查的這3家礦業公司都是獨立自主的企業,都是以追求贏利為目的,但他們並沒有急功近利、采富棄貧、采大棄小;相反,紅透山銅礦還在礦產品價格較高時期多開采成本較高的窄脈礦,留下富礦、厚脈礦在價格低迷時開采。鐵法煤業公司的生產能力已達到2300萬噸/年,但他們始終把開采量控制在2100萬噸左右,並沒有因為價格高而突擊增加產量。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把企業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考慮。而企業的長遠利益同國家對礦產資源管理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五)需要思考的問題
(1)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取得太少。鞍鋼礦業公司2005年總產值為55億元,利潤7.8億元,上繳的資源補償費僅為1000萬元左右。從理論上說,礦產資源補償費代表的是國家作為資源所有者的權益,而這個權益不到位,在礦產品大幅漲價的情況下矛盾日益突出。對此,我們既沒有及時地補救,又缺少必要的認識,實在是管理上的失誤。
(2)政府收取礦業權價款的理論依據模糊不清。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礦業權價款包括兩個方面來源:一是國家的投入形成的;二是顯性的級差收益形成的。可是現在地方政府擴大范圍,對企業用自己資本形成的礦業權也要由政府實施「有償化」。比如紅透山銅礦,原來國家無償提供的資源——984萬噸銅礦儲量早已用完,現在保有的958萬噸銅礦儲量完全是企業自身的投入形成的,而且投入費用已經進入礦產品成本。如今對它實行「有償」,實在是「取之無道」。因為紅透山銅礦雖然是國家所有,但國有資本一經進入企業,就成為法人財產,出資者是不能任意收回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與前一個問題密切相關的,即資源補償費不到位,用礦業權價款補救。但這樣的補救,長此下去會產生嚴重後果,即弱化了所有權,造成法律上的混亂。
(3)鞍鋼礦業公司佔有的鐵礦石儲量太多,可能形成壟斷。根據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對鞍鋼需要的鐵礦儲量給予了特殊支持。它本已保有284690萬噸儲量,是過去無償取得的;通過有償取得471680萬噸儲量,兩者之和為756370萬噸,而它已經采出的僅為53828萬噸儲量。剩餘的儲量,按照現在的生產年產規模,足夠開采10年,這顯然是資源佔有量太大,在未來很可能形成區域性的壟斷,不利於市場經濟的改革走向。
(4)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的權益在哪個環節實現,需要深入研究。按照國際慣例和我國礦產資源法的規定,礦業資源所有權權益的實現,都是在礦產品銷售環節,這是有道理的:第一,只有在這個環節,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才能得到確認;第二,只有在這個環節,企業才容易承擔,無需大量資金墊付。但是,現在地方政府以礦業權價款名義收取的資源所有者的權益,都要一次性支付,這就產生了企業難以承受的財務費用(銀行利息)。據鞍鋼礦業公司反映,他們向政府購買的胡家廟子鐵礦要6年內支付3億元價款,使用期限是30年。這等於現在就要為30年後的礦產儲量支付價款。這種支付方式,如果年利按6%計算,使得他們每年要承擔1000餘萬元的財務費用。
(5)礦產資源利用率是高還是低,要作具體分析。長期以來,礦產資源利用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我國礦產資源損失浪費嚴重。可是,這三個礦業公司,就見到的情況而言,其存量資源利用程度遠遠高於國家的規定。例如,鞍鋼礦業公司把含鐵量為20%的赤鐵礦都開采了,而過去它是開采表外的。又如,紅透山銅礦用編織袋沾取丟失的礦渣,用掃帚清掃坑道的礦粉,都是自覺的行動。所以,我們對礦產資源利用現狀應當重新認識。
(六)認識和建議
(1)要對礦產資源及礦業的作用有全面認識。它對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至少有四種效應:①增加財富效益。由於礦產資源的凈價值是礦產品銷售收入減去各種投入及平均利潤之後的凈剩餘,所以誰開發它,誰就在當地絕對增加了財富。②經濟增長效應。礦產開發所形成的工業總產值可以直接增加當地的GDP的發展速度。這3家礦業公司,在2005年即創造16億元的產值,比2004年增長20%。③財政收入效應。2005年,這三家礦業公司共提供稅金15.7億元。④提供就業效應。2005年,這3家礦業公司的在崗職工為68000人。應當從這些角度來理解各級政府對礦產資源的關心,並將其引導到加強礦業長遠發展的方向上來。
(2)要針對礦業存在級差收益的特點強化其管理和服務。礦業是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產業,而礦產資源的稟賦從來就是不均衡的,加之地理位置的差異,其產地收益不僅存在著水平級差(不同地區間),而且存在垂直級差(礦區內開發的不同階段)。對這些級差在這次調研中我們深有感觸。因此,在礦產資源管理上不能憑借「一時一地」來決定礦業政策,要針對這種級差收益,鼓勵開發劣等資源,調節開發優等資源,達到全面合理利用國內資源的目的。
(3)要把礦產勘查還給礦業。礦產開發對礦產資源的依賴不同於一般產業對原材料的依賴。它主要是一次供給多年使用,一旦異地接續,則原有大部分設置形同廢物。這種依賴激發了礦山企業對礦產資源接續的超常關注,猶如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關心。這一點我們在調研這三家公司時深有感觸,進而意識到,如果把商業性礦產勘查全部還給礦業,政府只作必要的宏觀調節,豈不是更好嗎?應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4)要把礦產資源管理擴展到對礦業的管理。從這3家礦業公司來看,礦業作為以生產礦產品為主的產業,其鏈條長短不一。鏈條最長的是銅礦,一直做到冶煉;最短的是煤礦,一出坑口就是商品。對礦業的管理,就是要負責礦業生產的全過程,因為礦業生產的每一個過程都有合理利用資源的問題、資源的保護問題。但是,我們強調要管理礦業,並不是要求政府去具體管理礦業生產的每一個過程,而是把管理的力度作用到管理的主體上,即礦山企業,使其主動構建節約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機制,培育珍惜礦產資源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使用礦產資源的企業在合理利用礦產資源中的能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政策,而不是政府自己直接去管理,越管越細。
(5)要正確評估地質工作的作用。地質工作在礦產資源的發現和勘查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時期,它可以提早或延緩礦產資源的發現,增加或減少礦產資源的儲量,但不能創造礦產資源。遼寧省的礦產資源實踐證明,盡管有將近2萬人的專業地質隊伍找礦,但是,30年來在有色金屬礦、煤礦等大宗礦產勘查上,基本沒有大的突破,以致原有的8座有色礦山已關閉7家,只剩下紅透山一家,而且其資源還是礦山自己找到的。這個事實說明,地質工作必須尊重地質規律和經濟規律。地質規律就是在生成礦產的地方才能找到礦產;經濟規律就是找礦是有成本約束的,超出礦山企業難以承受的找礦成本,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是行不通的。我們加強地質工作,必須尊重這兩個規律,不能認為只要加大地質工作的投入,就能解決礦產資源問題。
『叄』 關於四川省礦業權及其相關問題的調研報告
調研組一行4人,於2005年5月17日至24日對四川省礦業權運作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先後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省地勘局、西南石油局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多方收集資料。現將調研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礦產勘查的基本情況
2004年全省審核頒發勘查許可證680個,其中,新立184個,變更87個,延續394個,保留15個。探礦權人以國有地勘單位和國有企業為最多,共345個,佔50.7%;其次是有限責任公司,144個,佔21.2%;涉外企業16個,佔2.4%。從勘查階段看,普查為616個,佔90.1%,詳查13個,勘探8個。
2004年投入勘查資金1.67億元,其中,以社會資金為主,占總投入的88%;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僅佔12%。在社會資金投入中,國內企事業單位為1.14億元,個人投入為1549萬元。投入的礦種主要是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礦,兩者投入總和為1.27億元,占總投入的78.3%。其中,金礦6702萬元,占總投入的41.3%。地質勘查面積935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入資金僅為17324元。投入強度較低,投入規模偏小,投入10萬元以下的項目138個,佔10%;投入20萬元的項目157個,佔20%;投入50萬元的項目157個,佔50%;投入100萬元的項目57個,投入大於100萬元的項目25個,其中,投入200萬元以上的項目僅為3個。全省完成鑽探工作量23095米,坑探工作量66473米。
2004年地質成果顯著,控制的大型礦床11個,中型礦床38個,小型礦床318個;預測的大型礦床34個,中型礦床82個,小型礦床358個。在礦種上有色金屬242個,占總數622個的36.6%,金礦235個,占總數的35.5%,黑色金屬50個,占總數的7.6%,能源礦產31個,占總數的4.7%。
總的看,2004年是近10年來礦產勘查發展最快的一年,投入資金比2003年增長35.6%,比2002年增長111.6%,發展勢頭強勁。其主要動力是礦產品需求旺盛,促使礦產品價格上漲,進而推動礦業權價款上漲。樂山市一個煤礦的礦權,在拍賣時起價只有800萬元,最後賣出3300萬,高出起價的3倍多。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反映,過去每噸煤炭的勘探費用僅為3~5元,而現在已漲到10元以上。
二、礦業權運作的基本情況
1.關於對礦業權的認識
對礦業權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礦業權運作中的多方面關系。一般說對采礦權作為財產權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但對探礦權作為財產權的認識卻分歧明顯:有的認為它屬於物權中的他物權,是由礦產資源所有權中派生出來的,是礦產勘查投入形式的。但當前的法律法規對他的保護不完善,因而常常受到侵犯,甚至在會計核算上至今也沒有把它作為財產權處理;有的認為探礦權作為信息產品,其價值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勘查投入,二是探礦權人的貢獻(主要是指技術知識成果),因而要求分享知識產權;有的認為礦業權和礦產資源所有權是連在一起的,所有者既可以支配礦產資源,也可以支配礦業權,因而導致各級政府要直接掌控所有礦業權。
2.關於礦業權的「招、拍、掛」
對礦業權的「招、拍、掛」,四川省早在2002年就發出了3個文件,作了明確規定。這個規定同國土資源部2003年頒布的辦法基本一致。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宋廳長對此很堅決。他說政府掌控的礦業權實行「招、拍、掛」,至少有4大好處:①有利於防止腐敗。凡是不通過「招、拍、掛」出讓的礦權,在追查時幾乎都有問題;②有利於公平公正,可以提高政府的形象和聲譽;③有利於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出高價者在資源利用上必然更加珍惜;④有利於權益保護,由於是出錢購買礦業權,權益保護理直氣壯。
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礦業權的「招、拍、掛」。2005年四川省委曾以川委辦[2005]6號文提出「全面推進市場化配置礦產資源的通知」,強調「對新設置的礦權的出讓和國有礦山企業破產後采礦權的重新出讓,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都必須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以拍賣為主。國有企業單位的采礦權轉讓,也必須公開透明」、四川省紀委也以川紀發[2004]20號文,以黨紀的高度,要求加快推行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工作。強調「在資源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等環節,必須毫不動搖地實行公開競價、公平競爭。
上述的認識和要求,從總的原則說無疑是正確的,但在具體細節和操作層面上有兩大疑點:一是所有礦權都搞「招、拍、掛」出讓,與國土資源部頒布的辦法不一致;二是要求國有企事業單位轉讓礦權也必須搞「招、拍、掛」,與國家有關保護經營自主權的規定相悖,因而引起許多反映。
3.關於礦業權的出讓和轉讓
2004年全省通過「招、拍、掛」出讓探礦權36處,收取價款8842萬元,上繳省財政專戶1675萬元,約佔20%;其餘80%留給地、縣兩級政府。價款的使用原則上規定用於地質工作,實際上也沒有跟蹤檢查。出讓礦種最多的是有色金屬,共14宗;成交價款最多的是黑色金屬,11宗收回價款6652萬元。
2004年全省轉讓探礦權;申請84個,批准58個,成交價款7639萬元,其中出售6388萬元,作價出資1250萬元。轉讓礦種主要是貴金屬和有色金屬。
2004年采礦權出讓和轉讓比較活躍,總共成交額達13億元,比2003年成交的2.2億元多出5倍。價款也比較高,有的煤礦采礦權,一處買出3億元,被天津企業買走。
總體看,礦業權交易雖然比較活躍,較前幾年也有很大的發展,但橫向比或與礦產勘查登記比較,還是不夠理想,主要是市場發育不成熟,有的是一級市場好,是二級市場差;有的是二級市場好,一級市場差。而與省外比較,特別是與雲南省比較,四川省是落後的。
三、地勘單位的基本情況
地勘單位是礦業權交易的重要市場主體,一方面它佔有大量的探礦權和地質資料;另一方面它又處於由事業單位向企業過渡的轉型期。從地勘單位這個側面了解礦業權運作有特殊意義。
四川省地勘局是原地礦部所屬單位,1999年屬地化管理。5年多來在與地方經濟的融合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5年地方財政為該地勘局增加地質勘探費1.8億元,相當於原下放基數(2億元)的90%,加上自己的創收2004年總收入達10.67億,年增長13.7%。四川局形成的4大產業都是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當前的市場形勢也很好。4大產業是:
(1)做精地質找礦業;
(2)做優工程勘查和基礎施工業;
(3)做強礦產開發業;
(4)做好商貿服務業。
其中地質找礦和礦業開發,都與礦業權緊密相關。該局提出要「三集中」,即集中資金、集中技術力量、集中管理精英,抓好地質找礦,特別要在找礦激勵機制上深化改革,取得突破。下面是該局近幾年礦業權經營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四川省2002~2004年礦業權經營情況
該局所佔用的探礦權,佔全省探礦權總數的37.8%,在全省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局轉讓探礦權的方式主要是兩種,一是合資、合作,二是出售。該局與南非礦業公司合作找礦,首次投資2000萬美元,取得成功後,再增加3000萬美元,是利用外資在國內找礦的重大舉措。該局認為,從長遠看,不宜過分依賴礦權轉讓取得收入,而應立足於礦產開發。因此,今後取得的探礦權,大多數要轉為采礦權,以保證地勘單位的發展後勁。這個認識是值得重視。
西南石油局也是原地礦部所屬地勘單位,1996年正式的一次性轉企,沒有過渡期,取得成功。如今已是年產19億立方天然氣規模的油氣企業,2004年生產經營總收入22.8億,實現利潤1.88億元。
該局的礦業權具有壟斷性,相對固體礦產較少受到侵犯。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有兩個淺層天然氣區塊,地方也進入了。後來經過省政府的協調,以合資開發的形式給予解決。現在仍以兩個獨立子公司的身份隸屬於中國石化總公司西南分公司。當前油氣開發的主要問題是征、租地困難,地方協調難度增大,有一個工區,因青苗賠償、過橋過路而發生的強行收費,使施工期拖延一個月之久,影響了整個工程。
總的看,地勘單位屬地化和改企之後,隊伍穩定,與地方經濟的融入緊密,發展勢頭良好。實踐證明,《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所確定的地勘隊伍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所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是切實可行的。
四、問題和建議
在調查研究中,各方面以礦業權運作為主題,在肯定成績的和主流的同時,也反映不少問題,其中主要有:
1.在政府實施「招、拍、掛」的礦業權中,邊界有些不清
對此雖然在國土資源部頒發的辦法中規定4條,在四川省的辦法中規定3條,但都不夠具體,操作起來具有多解性。更主要的是在利益的驅動下,有些地方政府無視上級規定,任意擴大探礦權的「招、拍、掛」范圍。如涼山州召集在該區工作的地勘單位開會,幫助政府把全州劃出50個成礦區塊,然後全部實行「招、拍、掛」出讓礦權。結果該州再沒有可以登記申請礦權的區塊了。還有的地縣礦管部門,只要你一申請登記,他們就在登記的區塊、設置「招、拍、掛」的礦權。上述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則多是從防腐敗角度出發,具有政治考慮。這樣,下邊有利益驅動,上邊有政治要求,使這個問題很難糾正。此外,國家發改委還規定,煤炭的礦權,只能賣給國有企業,也是不符中央政策的。
2.在礦業權「招、拍、掛」的主體上有些不清
本來政府頒布的辦法,只限於政府掌控的礦權,實施的主體是政府。可是四川省把它擴大到國有企事業單位,要求他們去轉讓或處置礦權時,也必須「招、拍、掛」。這就產生兩個問題,一是侵犯了企業的經濟自主權,因為礦業權是企業的法人財產權;二是有的礦權處置不適合「招、拍、掛」,如地勘單位與外商、內資合作勘探,完全憑借合作夥伴主觀認可,雙方自願,無法搞「招、拍、掛」。四川地勘局在涼山州的一個金礦,已談好與福建紫金礦業合作,但申請一年多,州政府就是不批。原因是州政府要拿去「招、拍、掛」。這種做法已嚴重干擾地勘單位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3.政府直接從事礦業權經營,已形成一種很強的勢頭
具體做法是把所有可能形成初級探礦的地段,政府全部控制起來,然後通過政府立項,向地勘單位發包技術勞務,取得升值的探礦權或采礦權之後,再由政府招、拍、掛。顯然這已不是行政行為了,而是生產經營行為,但又不搞工商注冊,不搞企業核算,不搞勘查登記,完全憑借行政權利,在礦業權市場上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發展下去會產生許多消極影響。
4.對探礦權優先獲得采礦權的規定,在實際運作中受到質疑
有人花許多錢購買探礦權,可是卻無法保證獲得采礦權,實在是不合理。而在解釋「優先」時,有些地方政府說成是同等價款的優先,即探礦成功之後還要拍賣,價優者優先,更增加了投資者的顧慮。對此,有些地方把兩權合一拍賣,在出讓條件上註明,必須完成的探礦工作之後方能轉入采礦。
5.對政府拍賣礦業權所得價款的使用,雖然有要求但沒有檢查,實際用途不夠清楚
有人認為,由於這些價款地方政府分大頭,要真的都用於地質工作也不盡合理。如有的地區一年可收回幾個億,在本地根本沒有地方可用。
6.從四川省探礦權的總體情況看,勘查登記的面積相對於勘查投入,投資強度太小,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投入僅為1.7萬元
這對礦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其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現在的地勘單位屬於事業性質,自有資金不足,又不肯大膽轉企,只能用佔地盤辦法來實現他們的過渡。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必須明確,礦業權「招、拍、掛」辦法所規定的出讓主體,只是政府,其他礦業權主體(包括國有企事業)用什麼辦法轉讓,應當由他們自己決定。同時在一個省區范圍內,應當把拍賣的探礦權同批准授予的探礦許可權具體分開,防止地、縣政府任意擴大拍賣范圍。總的指導思想是降低探礦權進入的門檻。
(2)必須明確,對礦產勘查的區塊或項目,一經投入就是探礦行為,也就是進入了礦業權市場從事經營,因而也就必須按規定的游戲規則行事。這一點作為礦業權市場的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廳)應當向各級領導講清楚,並履行自己的責任。而各級政府也應當按照游戲規則的規定,組建礦產勘查公司,以企業法人的身份從事礦產勘查,政府則是出資者,其干預不是用行政辦法,而是用資本的辦法。
(3)關於探礦權和采礦權的統分問題。從實際看,合二為一是完全必要的,關鍵是如何防止以探代采,對此只要在探礦權自然轉為采礦權時,增加一些必要條件就可解決,不必非要搞兩權分離。
(4)對政府出讓礦業權所獲得價款的分成和使用,確有必要加以改進。主要是分成的大頭應當上交中央,理由是既然是國有資產收入,就不能由產地佔大頭。而且地方佔大頭,也會助長為片面追求權益而擴大礦業權的「招、拍、掛」范圍,同時也不利於在更大范圍內把價款用於地質工作。
(5)對有些探礦權人佔有勘查面積過大,單位面積資金投太少的問題,應當引起國土資源部主管部門重視。這不僅關繫到個別礦產勘查單位,更關繫到其他社會資金的進入,進而影響中國礦業的發展後勁。建議列出專題進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
『肆』 河南省鋁、鉬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建議
河南省是有色金屬工業大省,2007年1~5月份,全省10種有色金屬產量(電解鋁、鉛)、氧化鋁、鉬精礦產量,實現利潤、實現利稅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均居全國之首,金屬鎂(山西第一,為14.7萬噸)、鋁材(廣東第一,為93.3萬噸)產量和主營業務收入(江蘇第一,為707億元)居全國第二。全省有色金屬工業的主要指標及佔全國的比例詳見表1。
表1 2007年1~5月河南省有色金屬工業主要指標佔全國比例及位次
從表1可以看出,我省正在向實現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強省進行新的跨越。最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在我省召開的「全國有色金屬地勘行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透露,河南省有色金屬工業產量已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顯然,要使我省有色金屬工業逐步實現科學發展,其潛力在於加快發展全省鋁、鉬等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為此,根據2007年礦業循環經濟調研計劃安排,我們在6~7月份,先後考察了鄭州中鋁河南分公司(簡稱中鋁河南)及中鋁礦業分公司(簡稱中鋁礦業)、洛陽市欒川鉬業集團(簡稱洛鉬集團)及洛寧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簡稱洛陽發恩德)、三門峽市靈寶金源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靈寶金源)及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靈寶黃金股份)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業企業或綜合企業,並與上述企業有關的市、縣政府部門進行了座談。現將我們了解的新情況、發現的新問題與建議綜述如下。
一、新情況
在《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豫政[2006]38號)的指導下,今年,我省鋁、鉬、金、鉛、鋅、銀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推進循環經濟步伐正在加快,已初見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減量化」(節能減排)
中鋁河南推進快,成效顯著,是一個較好典型。該公司確定了2007年節能減排目標:節能3.5萬噸標准煤以上,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2006年降低5%,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6年減少5%。為了實現2007年節能減排目標,該公司堅持管理創新,實現全員節能;深化自主創新,實現科技節能;加快結構調整,實現投資節能;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增效節能。特別是國際先進的「一水硬鋁石管道化溶出技術」、「燒結法粗液常壓深度脫硅技術」、「強化壓煮溶出技術」等在該企業應用,解決了關鍵技術,加大了節能力度。2007年1~6月份,該公司氧化鋁產量達123萬噸,完成年計劃的56%,達250萬噸年產水平,完成利稅20億元,產量及效益雙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節能減排指標不斷優化,內控指標優化率達77%。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2006年末降低3%,累計節能1.1萬噸標准煤,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89%,主要產品成本比預算節約4800萬元。
(二)再利用
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的再利用是指貧礦與富礦、厚礦與薄礦、主礦產與共伴生礦產,通過技術創新,進行合理開采與綜合利用,以達到減少資源浪費、節約利用資源之目的。其再利用的部分指標是開採回採率(簡稱回採率)及選礦回收率(簡稱回收率)。
洛陽發恩德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好典型,該中外合作公司十分注重以技術創新合理采礦,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對洛寧沙溝薄脈型「雞窩(鉛、鋅、銀)礦」,如果用傳統技術采礦,貧化率高,回採率低,資源損失嚴重。為此,該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引進了「削壁充填法采礦」技術,以1000美元/日的高額報酬,高薪聘請美國采礦專家在開采現場指導,使該企業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先進采礦技術,並使厚度遠低於工業要求的薄礦體(0.1~0.5米)得到了合理開采,其礦山回採率高達95%。由於採用先進技術,使公司鉛、鋅、銀回收率分別達到93%、81%和90%,其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洛鉬集團是一個較好典型。該企業把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回採率作為礦山開發的基點。經過多次專家論證,實施了安全系數高、資源浪費少的露采工程,已使露采能力達到了3萬噸/日的開采規模,並使回採率高達98%。該企業還以技術創新,提高選礦生產能力。該企業引進了美國艾姆克公司浮選柱選鉬新技術,以柱型浮選機代替傳統浮選槽。此舉不僅把回收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達到86%),把精礦品位提高了4個百分點,而且每年節電50%,增加經濟效益數千萬元。
靈寶金源也是一個較好典型。該企業實施了硫鐵礦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的主要工藝是將含硫23%的硫鐵礦富集,製成含硫達47%的硫精礦,通過熔燒、干吸、凈化等工藝製成硫酸,作為磷復合肥生產原料,制酸過程中的余熱用於發電,副產品硫酸渣含鐵達60%,作為鐵精礦出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年處理硫鐵礦20萬噸、年產硫酸12萬噸、磷肥15萬噸、鐵精粉7萬噸、余熱發電2040萬度。2006年實現利稅3000餘萬元。二期工程已施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可使硫鐵礦中伴生的金、銀、銅等金屬得以充分回收利用,實現年產電解銅1221噸、電解鋅550噸、黃金1噸、白銀3.2噸、硫酸3萬噸,年利潤將再增加3000萬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打造了「采礦——選礦——制酸——化肥生產——廢渣利用——余熱發電——多金屬回收」綜合利用產業鏈。
靈寶黃金股份已成立了礦業技術開發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積極開展成礦規律、采選工藝、低品位礦冶煉、多金屬回收等方面的科研。已形成日采選礦石2400噸、日處理金精礦700噸,年產黃金10噸、白銀30噸、電解銅1萬噸、硫酸15萬噸綜合利用規模,其利潤2億元以上。該公司綜合冶煉二期工程,2007年8月份已投產,日處理金精礦達880噸。該公司銅金礦多金屬綜合利用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年生產銅金精礦3.3萬噸、黃金3萬兩、白銀5噸、電解銅1萬噸、硫酸2.8萬噸。靈寶黃金股份,對多金屬綜合利用也是十分重視的。
總之,我們調研的洛陽發恩德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對再利用均較為重視。這些企業不僅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減少資源損失,節約利用資源,而且也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資源化
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的資源化是指將低品位礦石作為資源利用及尾礦中低品位多金屬再回收為可用資源。
中鋁礦業按照資源化的新觀念,供礦的鋁硅比已由8~9降至最低3.5。中鋁河南及中鋁中州等企業,通過聯合攻關,首創國際先進的「選礦拜耳法生產氧化鋁新工藝」,其已建規模達60萬噸(中鋁中州),目前在建有220萬噸(中鋁河南150萬噸、中鋁中州70萬噸),累計可達300萬噸規模。這將有效提高我省數億噸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率,對節約利用我省鋁土礦資源,實現氧化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值得其他氧化鋁企業學習。
中鋁河南自主研發了樹脂法提取稀有金屬鎵技術及精煉高純鎵技術。從氧化鋁生產過程的尾礦母液中提取鎵,回收率75%以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基本實現了資源化。該企業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鎵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基地,製成了金屬鎵、高純鎵、氧化鎵、醫用鎵鹽等系列產品,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洛鉬集團針對尾礦中每年有8000噸白鎢精礦損失的局面,與俄羅斯國家有色金屬設計院合作,攻克白鎢回收技術,建成白鎢回收公司,已達到1.5萬噸/日回收能力,每年節約尾礦排放費用1000萬元,增加效益數億元。其二期工程正在建設,至2008年可將下屬全部選礦企業建成配套白鎢回收工程,屆時可年產白鎢精礦8000噸,增加效益6億元,成為洛鉬集團又一個經濟增長點。
靈寶市一些黃金企業對黃金尾礦中有價值的廢棄金礦石進行資源化利用,還對一些廢棄坑口進行回採及殘采,一年可開發低品位礦石5萬余噸,既變廢為礦,又產生了較好經濟效益。
總之,所調研的幾個企業,對資源化均有一定重視程度。
(四)無害化
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的無害化是指在「減排」的基礎上,企業對排出的尾礦、氣、水的無害化處理及對采礦破壞生態環境的恢復性保護。
洛陽發恩德嚴格按照環評要求,進行環境保護,是一個好典型。該企業所採用的采礦削壁充填國際領先技術,可對地下采空區進行動態充填,盡快恢復地下生態環境。與此同時,該企業對礦坑水進行沉澱處理,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無害處理,選廠污水進行再循環使用,顯示了中外合作企業注重綠色礦業生產的特色。
靈寶黃金股份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黃金冶煉廠污水處理系統,達到零排放標准。靈寶金源採用兩轉兩吸工藝,使二氧化硫濃度和硫酸霧濃度均低於國家排放標准,對銅、鋅萃取余液置換後的貧液進行循環使用,實現了零排放。
按照「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理念,洛鉬集團投入3億元環保專項資金,對環境進行整體保護。針對露天開采對周圍水土造成的影響,委託洛陽市園藝公司對礦山綠化進行了規劃,在排渣場植樹3萬余棵,礦山綠化面積達17萬平方米,為全國礦山綠化開啟了成功範例。該企業通過科研攻關,利用除塵脫硫新技術,生產了市場緊俏的亞硫酸鈉產品,變廢為寶,為企業實現廢氣零排放創造了條件。針對傳統鉬流程使用劇毒氰化物對廢水造成的影響,該企業經過技術攻關,以巰基乙酸鈉取代了氰化鈉,實現了選礦廠無害葯劑推廣使用,為廢水無害化排放創造了條件。
總之,我們所調研的洛陽發恩德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從認識到行動,對「無害化」都比較重視。
綜上所述,洛陽發恩德、洛鉬集團、中鋁礦業、靈寶金源等有色金屬礦業企業,是我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好典型或較好典型。這些典型在合理開發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均取得明顯效果,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較大潛力。
二、新問題
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可持續發展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循環經濟的誕生,1998年我國引入德國循環經濟概念,確立了「3R」原則的核心地位,因此,我們了解循環經濟的時間是在2000年前後,我省鋁、鉬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業企業了解循環經濟的時間僅是最近兩三年。由於時間短,加之上述礦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步伐較快,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是難免的。本次調研中發現的新問題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4點。
(一)對循環經濟理念缺乏比較全面、系統、准確的認識
我們初步認為循環是「形」,「3R」原則是「魂」,科學發展是「本」,這是對循環經濟的本質理解,我省相關礦業企業對循環經濟的理解,尚難達到如此深刻程度。部分市、縣政府部門及礦業企業既不能將省政府目前狠抓落實的「節能減排」約束指標體系〔萬元GDP能耗、萬元GDP電耗、萬元企業生產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SO2)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與循環經濟「3R」原則的減量化聯系起來操作,也未認識到,對鋁、鉬、金等資源開采總量控制及相關環境承受容量控制是「3R」原則減量化的本質體現;更未認識到「3R」原則是有序的,其優先順序是: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資源化。總之,礦業企業對循環經濟比較全面、系統、准確地提高認識,還有一個較長學習和理解過程。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水平不高
一是價值高的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總體水平差。如我省鋁礦石中伴生的稀有金屬鎵的價值很高,鎵是做激光器、大規模高速集成電路、超導等不可缺少的高級材料,但只有中鋁河南及中鋁中州對其進行了有效綜合回收,其他氧化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讓其白白流失;又如欒川鉬礦中有豐富的稀有金屬錸,其價值甚高,錸是火箭、導彈、宇宙飛船等高溫部件必需的材料,但現在尚未綜合回收利用。二是尾礦資源基本上未實現(再循環)資源化。我省鋁土礦尾礦(赤泥)有2000萬噸以上,鉬礦尾礦有3000萬噸以上,均儲存尾礦庫中,未開發利用。三是有色金屬資源再生利用水平差,致使有色金屬資源開采總量居高不下,逐年攀升。以上三點說明,從總體看,我省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
(三)我省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均未建立評價其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技術、經濟、環境、效益指標體系
(四)部分市(縣)政府部門對運用政策及市場力量加快發展鋁、鉬、金等礦業循環經濟,認識不足,措施不力
一些市(縣)政府部門對加快發展礦業循環經濟中政府自身的角色及市場居位分析不夠深刻,定位不夠准確,尚未主動創造適宜的市場環境,形成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也未深入研究如何運用合理經濟規模及價格杠桿導向,推動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發展礦業循環經濟任重道遠,出現這些新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它們均是約束我省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新困難,我們必須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三、建 議
(1)加強培訓,使礦業行業的主要企業及有關市(縣)政府部門全面、系統、准確地提高循環經濟的理性認識。
建議由省政府循環經濟主管部門牽頭,對重點礦業企業及有關市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培訓,使他們認識到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是將發展經濟、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戰略舉措;也要使他們認識到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徵是新的系統觀、新的經濟觀、新的價值觀、新的生產觀及新的消費觀;還要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省政府目前狠抓落實的「節能減排」乃是實施循環經濟的基礎工作——「3R」原則的減量化,清潔生產是企業內部「小循環」;節約型社會基本上是社會層面的「大循環」。此外,我們還必須清醒認識到循環經濟絕不是萬能的,那種認為循環經濟是一種最終實現全新的封閉式的零排放資源利用方式,它可以解決一切環保問題,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如日本、西歐等循環經濟發達國家,由於受技術與成本—效益的限制,不可能都是「封閉式的零排放的資源利用方式」,最終不可避免要出現尾礦廢棄物,經無害化處理後,再進行排放。
總之,只有提高認識,加強培訓,我們在加快發展礦業循環經濟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
(2)進一步為礦業企業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營造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一是逐步制定鋁、鉬等有色和貴金屬資源開采中的資源循環利用政策。地質勘查部門在地質勘查報告中應有資源循環利用篇章,開發利用設計部門在確定開采方案的同時,應當提出切實可行的共生、伴生礦回收利用方案、礦井水循環利用方案、尾礦循環利用方案和安全處置方案;有關礦業企業要在政府監管下,自覺執行上述方案,努力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及無害化處理率;二是政府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相結合,逐步制定考核礦業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技術、經濟、環境、效益指標體系,特別要加快制定礦產資源循環利用率及無害化處理率的指標體系;三是在《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的指導下,逐步制定加快發展礦業循環經濟的鼓勵與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稅收優惠、投資傾斜、設立鋁、鉬、金等金屬礦循環經濟專項基金、合理定價、財政貼息、技術創新、政府綠色采購等。
(3)典型引路,緊抓試點。
據本次調研,發現洛陽發恩德(中外合作)礦業公司在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進行有色金屬探礦與采礦、管理嚴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生產效率、依法納稅等方面均較突出,我們建議省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可進一步調研總結並推廣其經驗與做法,以便推動全省有色金屬礦業循環經濟加快發展。我們還建議洛陽發恩德、洛鉬集團、中鋁礦業、靈寶金源及靈寶股份等礦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已初見成效,並具有典型意義,可按程序納入我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范圍。
(4)在鋁、鉬、金、銀、鉛、鋅等礦產資源整合中,應向上述循環經濟初見成效的典型礦業企業傾斜。
(5)在保證我省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逐步破解上煤下鋁礦權設置難題,加大煤下鋁的找礦力度,可能新增3億噸鋁土礦資源儲量,延長鋁土礦保障年限;要提高鋁土礦中的稀有金屬鎵的評價及回收利用率;要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開展鋁礦尾礦(赤泥)中的鋁、鐵、硅等低品位礦的綜合回收試驗研究,爭取對這一世界難題的解決有所進展;在提高鋁土礦資源循環利用率及無害化處理率的前提下,爭取在2012年前後將三門峽鋁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循環經濟示範鋁工業園區。
(6)要組織有關專家對全省鉬業進行調研,制定發展規劃,適度控制產量,提高我省在國際市場上鉬價的話語權。應將欒川鉬礦田進行資源整合,逐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采供礦、拉長產業鏈。綜合回收利用鎢及錸等很有價值的稀有金屬,抓緊利用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尾礦資源化試驗,減少環境破壞,實現科學發展,爭取在2012年前後,將洛陽建設成為世界領先的新型鉬工業基地。
參加調研人員名單:
省政府參事 姚公一、林效森、蔡德龍、劉 勇
特 邀 專 家 孫志順(河南省礦業協會)
預 備 參 事 王志光
『伍』 求一份翡翠的市場調查報告
翡翠在中國市場發展現狀與前景
8年前:緬甸——翡翠供應產地;香港——原料和加工中心;我國台灣、香港地區,東南亞和歐美華人—— 高檔消費市場;
2002年:緬甸——翡翠供應產地;中國內地——形成毛料貿易中心、高中低檔翡翠加工中心,消費市場正在興起;香港——老的高中檔加工中心正在思變;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和美國、歐洲——消費市場正待復興。
翡翠商業版圖的變化,是世界翡翠產業大洗牌的結局,新的翡翠產業結構再一次凸顯了中國的角色地位。如今的中國,在國際翡翠商們的眼裡,既是翡翠的第二故鄉,也是未來三五年全球最大的市場。
從完璧歸趙的「和氏璧」,到孔子的君子「玉德」說,再到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中國人對玉的價值、德性和靈性的認同,達到了似乎無物可以替代的境地。作為「玉石之王」的翡翠在中國有著極為廣泛的消費基礎,而中國的翡翠市場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地下流通到正規市場流通的可喜變化。
資源流向我國內地
在1995年以前,賭石的人主要是緬甸華人、中國香港人和台灣人。 1995年以後,中國內地的珠寶客商紛紛進入緬甸,在2002年3月上旬的第39界緬甸國際珠寶翡翠拍賣大會上,到會的客商500多位,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竟達400多人。緬甸軍政府也明確表明在公平的貿易政策基礎上,要加大與中國的合作。這些表明中國內地在翡翠資源上占絕對優勢,同時顯示出中國翡翠投資者對翡翠市場前景充滿信心。
市場體系日趨完善
國內翡翠市場由無序到形成了一個較完善的市場體系,形成了產、供、銷三級完善的市場,為消費者購買翡翠提供了一個正規的渠道。首先出現了一批成熟的、有特色的加工基地與交易市場,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廣東的廣州、揭陽、四會、平州以及雲南的瑞麗,另外蘇州、揚州、上海、北京這些傳統的玉器加工基地也正在復興。零售市場上基本形成了一個以品牌翡翠為主,以大中型綜合商場、專賣店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市場雛形。
在5年前,談起現代翡翠產業,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目光投向我國的香港和台灣。而5年後的今天,現代翡翠產業就已在中國內地崛起。 5年前3000萬元人民幣的翡翠產值,也在2001年奇跡般地躍升到了100億元。
科研商業良性互動
翡翠科學研究不斷深入,確立了翡翠學術地位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其商業地位。
翡翠研究的學術地位不斷提高,使翡翠的理論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涌現了一大批翡翠研究論文專著。這為加強翡翠專業人才培訓、普及翡翠文化及加強翡翠產品的推廣力度奠定了基礎。同時由於學術界、商家和消費者的相互促進,促成了近年來翡翠科學研究和高檔翡翠收藏市場的雙重熱點以及科研與商業宣傳的良性互動。
此外鑒定技術、鑒定手段的提高以及國家標準的出台,行業協會、有識商家的共同努力促使市場逐步規范,消費者逐步恢復了翡翠消費信心。
培養人才提高素質
在重視科研與規范市場的同時,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注重實戰能力培養了一批珠寶翡翠經營、管理、銷售、設計、加工、科研、教育、評估等方面的人才,提高了從業人員整體綜合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翡翠珠寶業的發展。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開辦的「翡翠培訓班」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中西合壁引領時尚
翡翠的美學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在傳承玉文化精髓「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同時,將翡翠、鑽石及貴金屬結合在一起,一改翡翠以往單一的佩戴方式。在走過了依傍玉文化的漫長之路後,翡翠又進入與鉑金和鑽石珠聯璧合的時代,形成了一個既有中國玉文化又融入了西方鑽石文化的翡翠時尚,並出現了以翡翠為專題的首飾設計創意大賽。在其他珠寶首飾的設計大賽中,翡翠飾品所佔比重也逐年增加。
依託品牌接軌國際
由於中國幾千年玉文化的沉澱,翡翠在中國有著廣泛的消費基礎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市場潛力極大,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們的翡翠市場目前還存在許多問題:珠寶商沒有建立大市場觀念,各自為政,產品重復缺乏特色,經營者素質良莠不齊導致低水平競爭,品牌意識淡薄,宣傳環節極為薄弱,佔領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就是價格戰等等。有遠見的珠寶公司已經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它們將翡翠列為重要投資發展項目和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努力打造翡翠民族品牌,目前這些品牌已依託良好的名牌效應,帶動了整個翡翠市場,並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此外海外許多經營翡翠多年的大牌公司紛紛看好我國內地市場,也已經開始逐步將市場重點轉移至中國內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的翡翠市場將呈現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
『陸』 貴金屬催化劑發展前景
催化劑來按來源來分,可分為生自物催化劑和非生物催化劑。非生物催化劑目前大多數是工業催化劑,它們都是由人工合成的,是具有特定組成和結構的製品。
工業催化劑按材質分,可分為金屬催化劑、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硫化物催化劑、酸鹼催化劑和絡合催化劑等;按使用領域來分,工業催化劑又可分為煉油催化劑、化工催化劑和環保催化劑等。
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催化劑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隨著能源供需矛盾的日趨嚴峻,能源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能源結構的多元化以及環境污染的日趨惡化,我國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對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生產過程及產品的凈化十分重視,出台了許多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與措施。
『柒』 誰能幫忙寫一份 關於 珠寶銷售市場調查報告 很急 謝謝
珠寶市場調研報告
(一)概要 0
(二) 調查目的 1
(三)調研方法: 2
(四)市場調查 2
1)十大珠寶品牌 2
2) 珠寶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3
3) 珠寶市場的競爭特點和主要競爭手段。 3
4) 各階層消費者的消費狀況。 4
(五)珠寶消費問卷調查表 4
(六)調查結果與建議 7
(一)概要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珠寶首飾飾品年消費額超過100億美元的國家之一。中國內地消費群體龐大,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以及東京、香港等城市的飾品年貿易總量近1000億美元,但中國女性飾品人均佔有率不足5%,可見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珠寶首飾是率先向國際開放的產業之一。過去幾年,中國對成品珠寶的進口關稅高達50%,在黃金飾品與寶石產品上高昂的進口關稅以及消費稅,制約了珠寶首飾的銷售。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這些壁壘逐步取消,同時中國珠寶業政策調整的信號正越來越強。國家計委宣布中國黃金取消央行定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等,已在分步拆除計劃經濟下「統購統銷」的制度壁壘。黃金交易所的設立,標志著又向國際黃金市場的方向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市,為中國建設規范化的黃金市場寫下了濃重一筆。中國對鑽石進出口管理和稅收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必將促使中國鑽石業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
為了能更好的銷售珠寶,提高珠寶的市場佔有率,估價行銷環境,制定響應的營銷策略,我們必須預先進行市場調查。
(二) 調查目的
通過本次調查,了解以下主要內容,以達到以下目的:
1。通過了解珠寶在消費者心中的需求程度,全面摸清企業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滲透率、美譽度和忠誠度。
2。通過調查,了解珠寶的最大消費人群。
3。通過調查,掌握各個珠寶的常規宣傳方式和促銷方式,全面了解珠寶在消費者中的銷售現狀、價格、廣告、促銷等營銷策略。
4。通過調查,掌握消費者對珠寶的宣傳活動、促銷的認可態度情況,統計資料,預測珠寶市場容量及其潛力。
(三)調研方法:
1、大型珠寶商場的走訪和調研;
2、與部分珠寶銷售人員的個別訪談調研;
3、與部分珠寶消費者的個別訪談調研;
4、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進行補充。
(四)市場調查1)十大珠寶品牌
1 六福 (十大珠寶品牌,香港名牌,香港上市企業,行業著名品牌,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2 周大福 (於1929年,中國馳名商標,十大珠寶品牌,鍾愛的珠寶品牌,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
3 周生生 (創立於1938年,香港十大名牌珠寶品牌,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4 周大生 (於1966年在香港,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十大珠寶品牌,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
5 金至尊 (中國馳名商標,十大珠寶品牌,香港名牌,行業著名品牌,金至尊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
6 戴夢得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十大珠寶品牌,上海戴夢得鑽石有限公司)
7 謝瑞麟 (於1971年,香港著名品牌,公司成立於1971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
8 老鳳祥 (於1848年,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十大珠寶品牌,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
9 金大福 (中國名牌,廣東省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深圳市金大福珠寶有限公司)
10 卡地亞 (創立於1847法國巴黎, 世界知名品牌,十大珠寶品牌,法國卡地亞公司)
2) 珠寶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我國是全球最重要、最活躍的珠寶消費市場之一,許多珠寶產品的消費都居世界前列。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珠寶產業銷售總額以年增長率高於15%的速度發展,出口年增長率超過20%。到2010年,我國珠寶市場的銷售額有1800億元,佔全球市場的10%以上。中國將取代歐美,成為繼日本之後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而中國珠寶首飾消費市場的潛力,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商家的注意力。自我國把鑽石進口環節增值稅從17%降到4%,令不少珠寶商歡欣鼓舞。不僅是鑽石飾品,去年黃金、鉑金、鈀金和白銀飾品,消費市場也都有出彩的表現,翡翠更是炙手可熱。珠寶首飾已成為房產、汽車之後的第三大消費熱點。
3) 珠寶市場的競爭特點和主要競爭手段。
從整個營銷過程來看,客戶是珠寶品牌維持競爭力和生存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珠寶企業強烈地感覺到:顧客資源是珠寶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至關重要的資源,誰擁有顧客誰就擁有市場。現在珠寶品牌的競爭實質已經演變成一場決定珠寶企業生死存亡的顧客爭奪戰。對於國內諸多珠寶企業來說,客戶的大量流失和潛在顧客發掘不足,是目前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
當今一些珠寶品牌的代理商或加盟商年通過年度酒會,使得代理商或加盟商進一步了解過去一年來該品牌市場盈利、企業發展、廣告宣傳、新款推廣等方面的成績,從而增強代理商和加盟商對品牌的信心和忠誠度,而且還可以通過酒會宣傳品牌實力、盈利保障、新款推廣等方面,以酒會或媒體對酒會的宣傳吸引新的代理商或加盟商。
4) 各階層消費者的消費狀況。
珠寶的消費者層次分別為:22歲以下為9。7%,22-28歲為14。1%,29-40歲的消費者是珠寶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同時,58。1%的受訪者未回答問題。這說明珠寶首飾行業產品開發程度,如個性、款式、年齡、層次、工藝、價位等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開發、行業技術改造、工藝水平提高的任務還很艱巨。對於產品價位,調查顯示,價格2001-4000元的珠寶產品是消費的主流產品。這說明不同消費層次的消費者均對珠寶有所需求。珠寶首飾已從收藏保值的奢侈產品,逐漸過渡到大眾需求的消費品。在銷售方式上,57。7%的受訪者選擇商場專櫃,49。8%的受訪者選擇專賣店,28。6%的受訪者選擇直銷,4%的受訪者選擇網路銷售。
珠寶傳統意義上的「保值」功能退居次要位置,代之而來的是審美、時尚和享受。在珠寶產品方面,以項鏈和戒指最受消費者歡迎。質料方面,消費者較鍾情白金、鑽石和黃金。消費動機方面,女性傾向即興消費,男性則主要為取悅他人和送禮。在價格方面,受訪者傾向低價消費,購買珠寶首飾的消費中位金額為2000元人民幣,購買項鏈、戒指、手鏈和手鐲的消費中位金額介乎600至1200之間。
(五)珠寶消費問卷調查表
此份問卷是為了了解珠寶的消費現狀而設計,以便我們能生產出您滿意的珠寶飾品。您可以填寫相應的選擇項或填寫您了解的信息。非常感謝您幫助!
第1題: 您的性別
1。男 () 2。女()
第2題: 您的年齡段
1。18以下() 2。18-30()
3。30-60() 4。60以上()
第3題: 您的月收入
1。1000以下() 2。1000-3000()
3。3000-6000() 4。6000-10000()
5。10000以上() 6。沒收入
第4題: 您是否對珠寶首飾感興趣
1。是() 2。否()
第5題: 您購買過珠寶首飾
1。沒有() 2。很少() 3。經常()
第6題: 您是通過哪種渠道了解珠寶首飾的
1。朋友介紹() 2。書刊、雜志()
3。電視廣告() 4。網路廣告()
5.其他()
第7題: 您一般會選擇在什麼地方購買珠寶首飾
1。專賣店() 2。大商場()
3。小型飾品店() 4。路邊攤()
5。網上() 6。其他()
第8題: 如果您購買您會選擇那種材質的首飾
1。黃金() 2。銀()
3。玉() 4。鑽石()
5。有色寶石() 6。水晶()
7。鉑金() 8。珍珠()
9.其他
第9題: 您會在什麼情況下買珠寶首飾
1。結婚() 2。節日()
3。送人() 4。升值()
5。平時佩戴() 6。遇到喜歡的()
7。收藏() 8。其他()
第10題: 在購買珠寶首飾時,您最先考慮以下哪個因素
1。款式() 2。品牌()
3。價格() 4。材質()
5。質量() 6。服務()
(六)調查結果與建議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6%的珠寶企業的主打產品是鑽石,35%是金飾品,34.5%是翡翠,26.6%是紅、藍寶石,以珍珠、銀飾、模擬飾品及其它產品作為公司主打產品的比例分別是19.5%、18.4%、1.4%和3.85%,這說明產品多元化依然是珠寶市場的現狀。鑽飾品依然是珠寶市場的當家產品,其在市場上的主打產品地位不容動搖。紅、藍寶石的消費有所下降,但市場份額依然不可小視。珍珠產品具有一定的消費需求,但需要市場的引導。具體地說,11-30分鑽飾品在市場上最具購買力,金飾品中以3-10克重的金飾品最受消費者歡迎。 商場專櫃是目前珠寶銷售的重要途徑;專賣店是今後珠寶首飾銷售的必然之路;直銷無論是目前,還是今後都是珠寶首飾不可忽視的方式。
本次調研結果還顯示,人們大多數購買珠寶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外貌形象,是用來佩戴裝飾的,從而更好地展現其外表美麗。人們的這一目的促使珠寶設計者要有此一項,擁有一個大致的設計方向,使其滿足消費者的目的,充實珠寶市場的空缺,也為珠寶這一行業帶動循環互利。在設計者設計方面,要面向人們大眾索要他們所喜歡貴金屬到底是什麼的答案,通過這次調查,發現人們大眾所喜歡的貴金屬中鉑金首飾比較吸引他們,設計者要偏向這一首飾類型。不但是設計者鉑金的採集商方面也應有所行動,提高採集能力,好賺取更多的珠寶採集市場,並在這一市場中贏的更高的利潤。打開門做生意,就是為了利潤和提成,開珠寶行的也無可例外,但定什麼樣的珠寶價格才能讓自己獲利,讓消費者接受呢!這可是不是小問題,這關乎著兩者之間關於金錢的界限。在定價方面必須要把價格定在最能被消費者接受並不減少自己的獲利水平的中間。這一次的調查中最能被消費者接受的珠寶首飾價格,是1000~2000元),這個價格比較切合人們大眾的普遍呼應,商家應該以此為基礎,定出屬與自己珠寶的價格,保證自己和大眾的利益。
『捌』 珠寶市場調查(1500字左右,急用)
武漢襄樊珠寶市場調查報告 一、武漢市場 (一)市場概況 有數據顯示,武漢珠寶業目前正處於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2006年武漢市珠寶銷售量在全國排名前十,珠寶商店單位面積銷量在全國屬較高水平。正是有如此大的市場空間,很多國內外的著名珠寶品牌都紛紛進入武漢,比較知名的有周大福、謝瑞鱗、周大生、ARTINI等國際品牌和明牌、老鳳祥、萬隆、華友、潮宏基等一些國內品牌,使武漢珠寶市場形成了品牌林立、諸侯爭雄的格局。 武漢珠寶市場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之前一直是大商場一枝獨秀的局面自2004年開始風雲突變,專賣店奇軍突起,萬隆珠寶開進武漢商業「心臟」武林地區,瑞祥珠寶引進義大利「美地亞」品牌並增設上海老鳳祥銀樓門店,其三家專賣店面積總和超過江漢路上五家大商場中珠寶佔地面積的總和。大商場和珠寶專賣店兩種業態並存,客觀上起到了一個互補的作用,武漢珠寶市場這塊「蛋糕」開始越做越大,競爭也開始越來越激烈。 (中科軟體園 www.4oa.com歡迎您投稿) (二)商圈分布 目前武漢市場幾乎所有的珠寶品牌全部集中在江漢路和體育場路繁華地段的武林商圈,競爭半徑不超過100米,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和體力成本幾乎完全一樣,因此選擇彈性很大,而對於珠寶商家而言,在同一個地方爭奪同一個客群,無疑提高了競爭難度。 (三)營銷組合策略 1、產品策略:從各店陳列的產品來看,無論是品種、款式,產品基本無任何差異,材質也趨於統一,在專家的眼裡可能會有不同,但是我相信在顧客的眼裡完全一樣。值得一提的是,萬隆的產品裡面彩鑽、異型鑽的比例較大,鑽戒主要經營30分以上的品種,美地亞店陳列有凈度為LC的極品鑽戒,而翡翠物語全部經營翡翠、玉石,這都是追求產品差異化的一種努力。 2、價格策略:由於珠寶產品太多,無法對更多的產品價格進行收集和對比,我隨意找了一款0.198ct/I-J/VVS的K金鑽戒進行了對比,各品牌價格大致如下:明牌約4000元(實價)、雷迪森約7000元(實價)、萬隆約4000元(折扣價)、金兄弟約4000元(折扣價)、老鳳祥約6000(實價)+1300元贈品。可以看出,除雷迪森價格比較懸殊外,其他品牌的價格差距不大,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浮動。 值得注意的是,明牌雖然大部分商品均以實價銷售,但採取了專櫃陳列特價商品,萬隆和金兄弟採取的是折扣銷售,而雷迪森和老鳳祥所有商品均以實價銷售。 3、渠道策略:受消費者傳統購買習慣的影響,目前武漢珠寶市場的終端形式還是以商場專櫃為主,在武漢廣場裡面有周大福、周生生、老鳳祥、明牌、萬匯、千喜之星、普柏琳、翡翠物語等品牌,在王府井百貨裡面有周大福、明牌、六福、萬匯、皇室太古、蒂爵等品牌,在武漢百貨裡面有周大生、皇室太古等品牌,而位於體育場路和江漢路同一商圈的專賣店有明牌、雷迪森、萬隆、金兄弟和老鳳祥等。 從這里可以看出兩點:1、眾多珠寶品牌目前還是主要集中在商場裡面;2、同時走兩種終端路線的品牌並不多,除老鳳祥外還沒有發現第二家。 4、促銷策略:從店堂服務和推銷手法來看,除明牌外,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如出一轍。而明牌明顯有所欠缺,估計主要與明牌是國營企業、在管理和觀念上不足有關。售後服務方面,明牌的售後服務承諾是最差的,只有6天的更換期,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服務,而其他品牌幾乎一樣,終身免費維護、終身等值掉換。在此特別要說明的是,老鳳祥開展了現金回購業務,顧客購買老鳳祥的黃鉑金和鑽石產品可以在購買後2年內以原價8折的價格回收,而你如果在2年內等值更換其他產品,那這個2年的期限又可以從你更換之日起計算,也就是說,只要你做到了2年內按時更換老鳳祥的產品,你就可以在任何你需要的時間里去換回你原價80%的現金。現金回購的意義在於給了消費者一個保值的承諾,提供了一個消費的安全性,免除了消費者的後顧之憂,我相信這一點對消費者的影響是非常積極的。 另外,在SP的設計上,各品牌均沒有突出的亮點,幾乎千篇一律是在價格和贈品上做文章,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影響甚小。 (四)媒體調查 由於時間的關系,對於很多的媒體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更多的了解,資料也很不完整。不過,從我掌握的情況來看,目前武漢市的廣告媒體很多,但是也很雜,在投放的時候,必須具體根據企業的廣告目的、受眾對象進行分析,組合運用,方可用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 二、襄樊市場 (一)市場概況 襄樊是中國中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一,躋身於中國經濟總量百強城市,其中棗陽市、老河口市、保康市、宜城市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2006年,襄樊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704元,居民消費能力在全國居於前列。 但是,襄樊地處長三角城市經濟圈內,這給襄樊經濟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時,臨近大城市成熟的商業形態也對襄樊消費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不少襄樊人會趁著周末去武漢這種大城市購物消費,這是城市功能定位帶來的硬傷,很難彌補,這決定了襄樊珠寶市場發展空間有限。 目前襄樊包括本土品牌如金蘭首飾以及外來品牌如周大福、潮宏基、華友、老鳳祥等大大小小的珠寶品牌接近20多家,市場供應已經趨向飽和,很多小珠寶行的經營狀況舉步維艱,已經面臨出局的困境。 (二)商圈分布 目前襄樊只有一個比較成熟的商圈,就是以人民廣場為中心的黃金地段,而幾乎所有的珠寶品牌都集中在這里,競爭的空間范圍比武漢更為狹小,其競爭程度自然也就更為激烈。 (三)營銷組合策略: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個方面來看,襄樊的情況和武漢沒有什麼區別,我相信這也是目前國內珠寶市場普遍存在的狀況。值得一提的是,襄樊珠寶市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珠寶品牌有兩個,一個是金蘭首飾,一個是銀輝珠寶行。這兩個品牌在鼓樓北街街的專賣店幾乎就是面對面(看樣子都是新開的店),店面的裝修都是極盡豪華,但是在風格上卻完全不同,銀輝珠寶行店如其名,顏色以黑白為基調,內設鑽石區、珍珠區、紅藍寶區、翡翠區等,簡潔明亮,一目瞭然,而金蘭首飾卻以紅色為主色調,整個店堂布置得十分花哨,氣氛喜慶鬧熱。從競爭態勢上,這兩個品牌擺明了是針鋒相對,而其他品牌在氣勢上處於下風,包括相鄰不遠的熊銀匠店,單從珠寶的產品屬性而言,我認為銀輝珠寶行的形象包裝更能夠體現珠寶的內涵。 另外,包括周大福、老鳳祥在內的外地強勢品牌在襄樊均沒有開設專賣店,而全部集中在了華洋堂和民發商業廣場內,這說明目前珠寶市場的主要售賣形式仍然是商場。我同時注意到,在檔次明顯高於華洋堂和民發商業廣場的鼓樓大廈裡面,只有潮宏基一個品牌在裡面,對此我的看法是,這說明襄樊珠寶商普遍看好的仍然是中高端消費而不是純粹的高端消費。 三、調查結論 1、這是一個正處於上升期的市場:據行業資料,目前發達國家的婦女人均擁有珠寶首飾為5-6件,而我國婦女人均擁有不足0.5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珠寶的市場容量會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因此說珠寶行業無疑仍然是一個朝陽行業,潛力巨大。 2、這是一個正處於轉型期的市場:由於國內市場的珠寶品牌中除少數國際品牌有自主開發產品的實力外,其它品牌都靠第三供應商提供產品和相關的技術,而任何一款有銷售力的產品一定會很快被其他品牌模仿,這造成了珠寶業在產品層面的高度同質化,大家只好在價格層面、渠道層面和促銷層面進行競爭,而經過這么多年的競爭之後,那些沒有成長起來的小品牌已經走到了盡頭,開始出局,而成熟起來的品牌卻尷尬的發現大家基本處於同樣的競爭水平上,自己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那麼,在接下來面臨的都是強敵因此也就更為殘酷的競爭中,品牌制勝的關鍵在哪裡呢?我相信這已經成為所有珠寶品牌正在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 (中科軟體園 www.4oa.com歡迎您投稿) 四、我的看法 品牌的競爭一直是強者的游戲,從來沒有僥幸成功的品牌。我認為,競爭取勝的關鍵一定是以企業實力為支持的營銷創新,而營銷的創新最可能的方向就是渠道的創新和服務的創新,最終歸根於對顧客價值的創新。 怎麼理解這句話?傳統上,賣珠寶就是把一件物有所值的珠寶賣給顧客,目前大多數的珠寶品牌已經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提供給顧客的不僅僅是珠寶產品,還有顧問服務,這是一種進步,但是問題在於:大家同樣都是提供這樣的服務,你有什麼理由勝過競爭對手?因此,我們唯一可以勝出的理由就是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價值,這就是顧客價值的創新。 顧客價值的創新是通過渠道創新和服務創新來實現的,誰創造了更多的顧客價值,誰就拿到了那把通向勝利之門的鑰匙,珠寶業如此,其他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玖』 求兩篇1500字的金融調查報告~懸賞100~如果滿意追加分數
很多人認為金融危機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金融危機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影響:
一、更多企業會倒閉。特別是一些外貿企業,受國外金融危機影響,出口虧損,當企業資不抵債的時候,就會倒閉,而企業倒閉自然會殃及百姓。
二、企業再掀裁員潮。企業生意難做,就會想辦法壓縮成本,減少生產,就會在裁減員工上打主意,而一個家庭如果有一位成員被裁員,就會影響到家庭生活。
三、工作越來越難找。企業都在倒閉,在裁員,哪裡還會想到增加新員工啊?所以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會更難,不行的話就到農村去種地吧!
四、工資別想再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加薪會逐漸變成很難的事情,你的工資收入可能會降低,獎金會越來越少甚至想都別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資的消費人群那就要注意減少開支了。
五、百業蕭條錢是寶。包括投資,消費,貿易都會變冷。人們會越來越重視現金。現金會越來越珍貴,錢會越來越覺得是錢了。
六、商品價格會下降。隨著需求減少,各類商品價格會下降,想買房子的別急,有人估計國內的房子價格會在未來一到三年左右的時間會跌去50%。
七、捂緊錢袋別「燒包」。即使你是有錢人,即使你是大款,也別再「燒包」了,別再「鬥富」了,別再「瀟灑」了,還是把好日子當作苦日子過得好!
八、「量入為出」為上招。一個「美國老太」和一個「中國老太」的故事幾乎是盡人皆知。媒體的渲染和引導,讓不少中國百姓尤其是年輕一代,十分羨慕美國人「瀟灑一揮」的消費模式,貸款消費、提前消費的觀念幾乎深入人心,「卡奴」、「房奴」、「車奴」大量涌現。現在是這些「奴隸」們反省的時候了!
九、股市別想輕松解套。股市大量縮水,曾經想到股市上淘金的希望破滅了,連機構都叫苦不迭,咱們這些散戶還有什麼盼頭?只當是把這些投入到股市上的錢支持國家建設了吧!
十、窮人日子最難熬。中國尚有許多的窮人,在這場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本來捉襟見肘的日子就更難熬了,好在大家過去都有過苦日子的經歷,好在現在的政府會關心弱勢群體,因此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估計什麼東西都會降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