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最大的金庫在哪裡
莫非你想去"借"點錢洗嗎?
本報北京專電在離紐約華爾街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用巨石壘起的14層大樓,那就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該大樓地底20多米深的地方,坐落著全球最大的「黃金寶庫」。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馬修·威爾斯日前獲得許可,得以走進這座全球最大的地下金庫,一探裡面眾多不為外界所知的秘密!在安全官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底下20多米深的地方,這兒已經是曼哈頓島堅硬的地底岩床,離地面至少有5層樓高的距離———這兒,正是世界上最大金庫所在地!
據報道,這座地下金庫中儲存著約900億美元(約500億英鎊)的黃金,約佔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的四分之一,金庫中所有黃金加起來,重達7000多噸。地下金庫被分隔成了122個庫房,最大的庫房可以存放大約10.7萬塊金錠。
地下金庫黃金的提取必須由一個三人小組監管,這3個人分屬會計、管理和保衛部門。每個庫房都有3把鎖鎖著,必須由這3個人分別打開。
鮮為人知的是,這座地下金庫根本沒有一扇「大門」通往外界,即使有毛賊活得不耐煩,想要「驚天做一票」,可能也找不到金庫的「大門」在哪裡。
事實上,金庫的入口是一個90噸重的鋼制圓柱體機關,當機關啟動、粗大的圓柱體旋轉後,中間會露出一個兩米長的狹窄通道———這就是金庫的惟一入口。每天晚上,鋼制圓柱都會通過旋轉關上這一入口。這個彷彿整塊鋼鐵澆鑄而成的90噸重圓柱體,可能連炸彈都不能撼其分毫。據悉,整座金庫都是通過手工打開或關閉的,必須幾個人轉動一扇牆前並排的幾個大圓盤,金庫機關才會開啟或封閉。
此外,該地下金庫的安全系統可說處於世界的頂尖級。一有風吹草動,整個地下金庫能在28秒鍾之內徹底封閉,裡面的空氣最多供一人呼吸72小時;金庫內外,眾多荷槍實彈的武裝警衛24小時輪班看守,他們個個都是百步穿楊的職業神槍手。
據報道,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90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中,只有約5%屬於美國,其餘部分大多數屬於外國政府和各國銀行。二戰爆發後,許多歐洲國家都將黃金運送到這里儲存,戰後,他們也沒有將黃金運走。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官員拒絕向記者透露這些黃金主要屬於哪些外國政府。
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408/24/rb01/24101102.htm
2. 世界上黃金儲量最多的十個國家,都是哪些國家
黃金是一種貴金屬,因其顏色而得名,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偏愛,在世界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黃金作為財富的象徵,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一直就占據著巨大的重要地位,而黃金儲量也是一個國家的實力重要評定標准之一。
黃金是一種穩定的保值增值物品,也是一種簡單卻有效的經濟工具。同時作為珍貴的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航天、化工、醫療等科學技術領域,對於推動前沿科技的發展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 世界最大的金塊在哪裡
美國紐約黃金市場的純金。
儲備情況看,目前世界黃金儲備列前10位的國家和國際機構是:美國(8133.5噸)、德國(3417.4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217.3噸)、法國(2586.9噸)、義大利(2451.8噸)、瑞士(1133.9噸)、中國大陸(1054.0噸)、日本(756.2噸)、荷蘭(621.4噸)、歐洲央行(563.6噸)。儲備多的國家都是有過侵略戰爭的。鴉片戰爭前中國的黃金儲備是世界第一的,不過戰亂使黃金流散。
4. 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飾品是什麼,產自哪裡
迪拜的黃金一條街里有一個巨大的黃金戒指,當親眼目睹「世界上最大的金戒指」時,還是有點吃驚的,它矗立在黃金市場一號櫥窗里,重達64公斤。
但當你打開小女生的細膩心思去仔細瞧,也會發覺首飾做工和設計非常精美,很富有中東風情,在這條街上,賣黃金如同賣白菜。去了世界蠻多地方的我,今天也是大開眼界,人生里頭一次見過這么多黃金,這么多精美的黃金飾品。珠寶愛好者會著迷這條街吧,但就算是不買首飾的人,我也建議你去開開眼界。
5. 全球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在哪兒
全球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在哪兒:倫敦是世界四大金市之首,歷史達300年之久,是現時世內界上最大的現貨黃容金市場。
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一個固定之交易所。由於倫敦金市沒有固定之交易場所,亦即隨時隨地均可交易。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本地倫敦金]是指世界各地沒有固定交易場所或交易時間的黃金交易,並非要到倫敦進行買賣或交收。相對於美國之期金,這種形式被稱為「現貨黃金」。
在倫敦,倫敦金市主要是由五大金商及有資格向他們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商店,還有各個加工製造商等銷售網路組成。
五大金商相互買賣,其它小金商則依附大金商買賣。交易時,由金商根據各自的買盤和賣盤,報出買價和賣價。
最通行的買賣倫敦金方式是客戶無須交收實金,持有黃金現貨後到期只需按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和按價格升跌的幅度在平倉時獲得盈利或支付虧損。
6. 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礦在哪裡
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堡(Grasberg)礦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銅-金礦。該礦由一個儲量世界最大的單體金礦和一個儲量佔世界第二位的銅礦所組成,2004年產銅92.3萬噸,產金64.54噸,分別占當年世界礦山總產量的6.2%和3.5%。格拉斯堡礦床發現於1988年,1990年1月建成產。
圖1. 格拉斯堡礦區的地理位置、選場和外運碼頭
格拉斯堡銅-金礦區位於新幾內亞島西半部的印度尼西亞伊里安查亞省(Irian Jaya),地理坐標:南緯4度11分,東經136度49分(圖1)。礦區內還有雷姆巴赫蒂姆巴伽(Lembah Tembaga)、庫星萊爾(Kucing Liar)、大鐵帽(Big Gossan)、杜姆(DOM)、伊歐茲(IOZ)、杜(DO)、伊爾茲堡(Ertsberg)和伊爾茲堡東(Ertsberg East)等一系列獨立礦床(圖2)。
格拉斯堡礦區屬於斑岩型-矽卡岩型銅-金-銀礦。
格拉斯堡雜岩位於中央伊里安島查亞大陸邊緣弧。空間位置基本一致的兩個不同階段的侵入體形成了兩個同軸巢狀的、礦化類型有細微差別的斑岩礦體,在火成雜岩體的邊緣同時形成了富硫化物的矽卡岩。侵入岩極其相關的成礦作用其放射性同位素年齡范圍在2.7-3.3 Ma之間。第三期和最後階段的侵入活動形成的南卡里(Kali)岩脈,基本上不產生什麼礦化。包括容礦岩石和格拉斯堡矽卡岩在內的圍岩石灰岩主要是始新世的碎屑碳酸鹽,靠近基底的部分則與粉砂岩和砂岩互層。
圖2. 格拉斯堡礦區的礦床形態、露天采場、巷道、礦石傳送設施和選場
早期的侵入階段形成了達拉姆(Dalam)火山角礫岩筒,其深部礦化較弱的網脈狀帶中賦存著大量的浸染狀銅金礦化。達拉姆火山角礫岩筒破碎強烈,碎屑和基質在成分上屬於閃長岩質。礦化主要為黃銅礦,銅的平均品位達1.2%,金為0.5 g/t。達拉姆火山角礫岩帶的頂部位於原始地表以下800米的深處,根據那裡的火山碎屑堆集和火成碎屑岩的組合特徵與產狀,可以推斷現在的地表可能是一個低平火山口剝蝕後的殘留體。
中期侵入階段形成的格拉斯堡主岩株,是高度發育有石英-磁鐵礦的張裂隙網狀脈的物質主要來源,並形成高品位的銅金礦化細脈,銅的平均品位為1.5%,金為2g/t。本階段的侵入岩沒有破碎,岩性為斑狀二長閃長岩。本階段的礦化賦存在格拉斯堡主岩株中,同時也出現在將其完全包圍的達拉姆火山角礫岩筒中。圍繞格拉斯堡主岩株發育的同心環狀硅化蝕變,也疊加在早期的達拉姆礦物相中。
浸染狀和網脈狀礦化局限在侵位於第三紀緊密褶皺的碳酸鹽地層中的侵入岩內,礦化從地表海拔4200米一直延伸到最深的鑽探穿透的海拔2700米處。
格拉斯堡礦床是格拉斯堡雜岩中的主要礦床。礦床最初構成一座高度為4100米山體的核部,1998年已經露天開採到了3000米水平(圖3)。礦床包括一個高品位的核部,是目前開採的主體部分,下部還有一個重硫化物帶和深部礦床。
礦山以露-坑聯合方式,用礦塊崩落法采礦,礦石通過平硐中的傳送帶運出集中到礦場。礦場設備包括一座電站、幾台破碎機以進行粉碎和篩選、幾台選礦機、濃縮機和一個泵站。精礦占固體重量的65%,由三條管道從聯合選礦廠運送到74英里外的阿馬馬派爾(Amamapare)港口(圖1)以裝船外運。除了采礦設備設施外,還建有一個機場、一個港口、一條110公里長的道路、一條空中纜車線路、一座醫院和相關醫療設備、兩個住宅區、學校和一座具有其它設施的城鎮,能夠充分滿足17000人的需求。
圖3. 格拉斯堡礦區的露天采場
截止2003年12月31日格拉斯堡礦區估算的儲量/資源量為:概略的(Probable)礦石儲量269.6億噸,平均品位Cu 1.08%,Au0.98g/t,Ag3.72g/t;推測的(Inferred)礦石資源量,186.1億噸,平均Cu品位0.6%,Au0.4g/t,Ag2.20g/t。
格拉斯堡礦山近年以來的金屬產量詳見下表。由於該礦銅金共生,產量巨大,因此是目前世界上生產成本最低的銅-金礦山企業。
年份
銅(萬噸)
金(噸)
銀(噸)
2005
54.84
32.81
5.02
前3季度的產量
2004
92.3
64.54
60.96
2003
97.59
101.46
201.36
2002
86.44
50.75
199.12
7. 世界十大金礦在哪分別產量是多少
世界十大金礦寶藏探秘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看似平靜的地球上,一夜暴發的財富夢想吸引著無數的探險者,最能讓探險者日思夜想的當數下面這十大金礦寶藏:
1、葬於海底的加州金礦
公元1849年,美國加州發現金礦,一時掀起淘金熱。8年後,一群人帶著用血汗換來的黃金,准備回家。1857年9月10日,這群人所乘坐的「中美」號汽船遇上狂風暴雨,他們組成自救隊,婦女和兒童被送上救生艇,而423名淘金漢連同黃金葬身海底。
那些倖存者已無法確定沉船的方位,這批黃金寶藏的下落成了謎。一位叫史賓賽的尋寶專家花費15年尋找「中美」號,他深信已找到該船沉落的確切地點,並希望兩年內打撈出這批黃金。
2、亞馬遜密林的「黃金城」
在古代,有一個印加帝國,京城內所有宮殿都用大量金銀裝飾而成。16世紀初,西班牙人推翻了印加帝國。西班牙統帥庇薩羅聽說印加帝國的黃金全是從一個叫瑪諾阿國運來的,而那裡金銀財寶堆積如山。庇薩羅組織探險隊,開赴位於亞馬遜密林深處的「黃金城」。然而在這個原始森林裡,每前進一步都意味著恐懼和死亡。隨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和德國人風聞「黃金城」的消息,蜂擁而至。其中,有位叫凱薩達的西班牙人率領探險隊向「黃金城」進發,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在康迪那瑪爾加平原發現了「黃金城」,找到了價值300萬美元的翡翠寶石,然而這僅是「黃金城」財寶中的微小部分。
3、失蹤的「第八奇觀」
18世紀初,以追求豪華生活而著稱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建造了被他稱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琥珀屋。琥珀屋約55平方米,全部用琥珀板鑲成,室內的裝飾板也全部用帶銀箔的琥珀板鑲成。不久,為討好俄國,腓特烈一世將琥珀屋作為禮物送給彼得大帝。彼得大帝病逝,繼位的女皇又對琥珀屋加以擴整。二戰期間,德軍一個法西斯組織將琥珀屋拆卸裝箱,運住柯尼斯堡。然而此後,再沒人見過琥珀屋。
後來,一位德國青年稱,他的父親喬治?林格爾曾是納粹軍官,具體過問並執行了掩藏琥珀屋的命令,並在生前親口告知,琥珀屋藏在一個名為斯泰因達姆的地下室。這份情報又給人注射了一針興奮劑,然而揭開琥珀屋之謎仍是不易的事情。
4、神秘的「錢坑」寶藏
1795年10月,三位少年登上離加拿大僅3英里處的橡樹島旅遊,他們發現朝海一面的大片紅橡樹林中突然出現空曠地,地中間獨立著一棵古橡樹,樹枝上似乎掛過一個古船的吊滑車,正下方有個淺坑,這里可能埋有海盜的寶藏。原來橡樹島在17世紀時是海盜出沒地,有一個海盜叫威廉?基特,1701年他在倫敦被處決,臨死前提出交換條件:若能免他一死,他願告訴一個埋寶地。但他被拒絕了。基特的寶藏是否就是埋在此地呢?三位少年開始挖掘,但最終毫無結果。掘寶者又陸續做過16次挖掘,但都以失敗告終。
現在,一個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聯合公司正在對「錢坑」進行大規模發掘。他們推測可能有幾十億美元埋在地下。
5、洛豪德島的海盜遺產
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洛豪德的小島,「島不在美,有寶則名」。相傳島上藏有無數財寶,周圍海底也鋪滿寶石。
17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在偶然中發現一張有關洛豪德島的地圖,圖上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的沉沒地,他欣喜若狂。原來,「黃金」號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那是在16世紀50-70年代,西班牙人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裡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後載滿船艙回國。然而,海盜們襲擊了他們,搶奪了大量財寶。海盜將一部分財寶藏在洛豪德島,並繪制了藏寶圖。此後,「藏金島」的傳說不脛而走,風靡世界。
菲波斯揣著藏寶圖,登上荒島勘察,最終他發現了一叢精美的珊瑚,而珊瑚內竟藏有一隻裝滿珍奇寶物的木箱……一時間,許多真真假假的「藏寶圖」應運而生,充斥歐洲,不少人不惜重金購買,結果呢?不少人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島……海盜遺產成了謎團。
6、恐怖的亞利桑那州金礦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有一個被稱為「迷信山」的山區。在山中的某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有座被人們稱為「迷失荷蘭人金礦」吸引著無數探險者。
1840年末,一位叫伯蘭塔的探險者深入山區,發現一處金礦,並作了標記。後來,德國探險者華茲找到這處金礦。1891年,華茲死於肺炎,他臨終前畫了一張金礦地圖。1931年,一位叫魯斯的男子通過種種途徑弄到這張地圖,於是他進入「迷信山」山區,然而6個月後,有人在山區發現了他的頭顱,頭上中了兩槍。1959年,又有3位探險者在山區遇害……
從此,探險者的身影、槍聲、響尾蛇構成了亞利桑那金礦恐怖的色調。
7、金銀島上埋藏的秘密
蘇格蘭作家斯蒂文森的小說《金銀島》講述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探險故事,主要講的是以海盜和船長各自一幫人為爭奪荒島寶藏而展開了拚鬥,在尾聲中,作者暗示仍有一大筆財寶隱藏在荒島的某一處。《金銀島》是以太平洋的可可島為背景寫的,該島位於距哥斯大黎加海岸300英里的海中,曾是17世紀海盜的休息站。據說,島上至少埋有6處寶藏,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秘魯利馬的寶藏。
1820年,利馬市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當秘魯民族英雄玻利瓦爾率軍進攻利馬時,利馬的西班牙總督帶著搜刮的財寶,坐著「親愛瑪麗」號帆船逃跑。到了海上,船長見財起意,殺死總督。船長將財寶藏進可可島上的一個洞穴內。此後,他卻一直沒找到適當機會重返可可島,直至1844年,船長去世,留下一張藏寶圖。1978年,一件事情讓所有尋寶者驚呆,哥斯大黎加政府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封閉了可可島。然而這其中隱藏了怎樣的秘密呢?
8、地下陵寢的寶藏
秘魯政府近年宣布:對古印加奇姻王國首都廢墟的地下國王陵墓加以嚴格保護,並在嚴密防衛下,由兩位考古學家在此地挖掘。他們在找什麼?
在16世紀下葉,一位名叫古特尼茨的西班牙商人探險到此,他由一位印第安部落頭人引路,穿過錯綜復雜的地下迷宮,來到這座地下的國王陵寢。瞬間,商人被黃金珠寶照耀得不知所措,這座陵寢內擺滿珍奇珠寶。印第安頭人告訴古特尼茨,只要他協助建設當地公共工程,這些黃金全歸他。於是,古特尼茨以一個巨富的姿態回國。
然而,在古特尼茨之後的無數探寶者卻沒這種運氣,但總有人提供線索:在當地廢墟下,隱藏一處更大的寶藏。此說真真假假,為陵寢蒙上神秘的面紗,而要揭開面紗,則要看考古學家的運氣了。
9、沉睡海底的「黃金船隊」
早在1702年,西班牙歷史上著名的「黃金船隊」就在大西洋維哥灣被英國人擊沉,從而留下探寶史上一大遺案。這批財寶究竟有多少?據被俘的西班牙海軍上將恰孔估計:約有4000-5000輛馬車的黃金珠寶沉入了海底。
盡管英國人冒險多次潛入海下,也僅撈上很少的戰利品。從此,在附近海域,出現了一批批冒險家的身影……
10、「聖荷西」號沉船的珍寶
1708年5月28日,一艘西班牙大帆船「聖荷西」號從巴拿馬起航,向西班牙領海駛去,這艘船上滿載著金銀珠寶,據估計至少值10億美元。當時,西班牙正與英國、荷蘭等國處於敵對狀態。然而「聖荷西」號船長費德茲竟天真地認為,不會遇上敵艦。「聖荷西」號平安行駛了幾天,直至6月8日,當人們發現前面海域上一字排開的英國艦隊時,全傻眼了。炮彈落在「聖荷西」號甲板上,600多船員以及無數珍寶沉入海底。經測定,沉落地點大約在距哥倫比亞海岸約16英里的加勒比海740英尺深的海底。
1983年,哥倫比亞政府宣布:「聖荷西」號是哥倫比亞的國家財產。人們估計,哥政府已勘察出沉船地點了,但打撈結果至今仍是未知數。
8. 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和出口國是哪
南非,不光是黃金,磚石也是南非最多生產和出口的國家。
9. 世界貴金屬佔有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這還用說,當然是俄羅斯。
10. 世界上什麼貴金屬最昂貴
世界上最貴的金屬是鐦,每克1千萬美元,比金貴50多萬倍。
鐦(Cf)
在1944—1949年這超鈾元素發現過程中五年的現默期中,科學家
們通過辛勤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難,為Cm(鋦)後的超軸元素發現做好了
以下工作:
首先,克服了鎇(Am)和鋦(Cr)的分離障礙使得能製得足夠量的兩
種元素,以提供所需的鎇靶和鋦靶。其次,經過仔細推敲,和詳細計
算,為以後元素做好了理論計算和估計了合成各種核素的放射性變情況
和可能的半衰期。另外,還准備好了硬體設備,即完善了熱實驗室,使
工作人員安全有了保障。
在上述各條件准備充分以後,1949年底,發現了錇(Bk)。在緊接
著的1950年1—2月間,湯普森(S.G,Thompson),小斯特里特(K.Street)
喬索(A.Ghiorso)和西博格(G.T.Seaborg)在加利福尼亞的勞倫斯輻射
實驗室,用迥旋加速器加速的氦核轟擊百萬分之幾克的鋦—242(242Cm)
靶;得到質量數為244的98號元素的同位素,實現了計算過的核反應,
Cm(α,αn)→98為了紀念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和加利福
尼亞大學,他們將此新元素命名為鐦Californiam,而且,98號元素又
是稀士元素鏑(Dy)(來源於古希臘語中的「dysprositos」意為「難以
達到」)的類似元素,在上一世紀,要到達加利福尼亞的困難與從稀土
混合物中提取鏑(Dy)一樣困難。中文音譯做「鐦」,元素符號為Cf(讀
作開)。
首先製得的鐦(Cf)的同位素是244Cf,所進行的核反應是
242Cm(α,αn)→244Cf。目前已知鐦的同位素有18種,質量數為
239—256。其中壽命最長的是251Cf,(半衰期為898年),但最重要的是
249Cf,(半衰期為352年),和252Cf(半衰期為2.638年)。這一元素的
輕同位素是用多電荷離子轟擊鈾對按下列反應生成,238u(12c,5n)
245Cf,238u(12c,4n)246Cf。放射性純的249Cf是由249Bk的β衰變生成,
可稱量的該同位素在科學研究上很重要,因為它的半衰期較長,自發
裂變幾率小。252Cf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核系。它有3.2%經自發裂變而衰變;
1mg252Cf每秒約放出2.34×109個中子,因此足夠量的252Cf便是有用的中
子源。
251Cf雖是半衰期長達898年的鐦(Cf)的可稱量同位素,但由於它具
有很高的中子俘獲截面和裂變截面,在反應堆中很快就燃耗掉了,故不
能經照射而生成純的251Cf。最重的鐦(Cf)的同位素是254Cf,可由熱核
爆炸經中子俘獲而得,但它的衰變方式幾乎只有自發裂變(達99.7%)。
鐦的最有用途的同位素是252Cf,它除了是可用於中子活化分析(特
別是在線中子活化分析的很有價值的中子源以外,還有就地生產短壽命
核素,中子照相以及治療癌症等功能。249Cf和251Cf,有較長的半衰
期,其中以249Cf較適合於化學研究之用;另外,它們的熱中子裂變截
面很大,臨界質量很小,分別為32克和10g,因此在核物理中頗受重
視。
鐦的產量很小,這也是鐦為最貴金屬的原因。從1950年發現,直到
1958年才得到了可稱量的鐦。在1971年,科學家們才製得純鐦金屬。而
到了1975年,全世界才大約有1克的鐦。可見鐦是多麼難以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