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古巴外匯管制

古巴外匯管制

發布時間:2021-08-07 03:26:26

Ⅰ 美國海關可以帶方便麵嗎

1、攜帶1萬美金或等值貨幣以上的,須在美國海關申報表上如實填寫,否則會被扣留。放心,上報不會收你稅,只是登記一下。美國是無外匯管制國家。金子以前是有限制的,現在沒有了,各種金幣,金條都可以,沒有數量限制。
2/8
2、盜版的美國書籍及錄音、錄影帶,仿冒品,包括仿冒的美國名牌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等商品,一律嚴禁攜帶,一經發現罰款額可高達數千甚至是上萬美元,甚至還會攤上官司。
3/8
3、手提行李中的液體、噴霧劑或發膠容器,大小必須等於或小於100毫升。所有容器必須密封裝入容量為一升的透明塑料袋中,每人限帶一個塑料袋。塑料袋容量不得超過1升,即大約為20X20厘米或15X25厘米。抵達安檢處時,您必須交出仍隨身攜帶的超過100毫升的任何液體、噴霧劑和發膠,包括這類免稅商品。超過100毫升的容器應裝入托運行李包或不帶走。容量超過100毫升的半滿容器不能攜帶。新規定還將在安檢流程中新增隨機搜身檢查。
4/8
4、每位成年人,可帶0.95公升的酒免稅進入美國,也可以免稅帶300支香煙或50支雪茄,或1.35公斤的煙葉(非古巴產的)。數量超出限額的這些物品入境,必須繳納逾額的關稅。
5/8
5、各種肉類、未加工皮革或動物毛皮,非經特許,任何人不能攜帶入境。所有的雞鴨鵝豬牛羊鹿馬肉都不可以.不管是不是密封的,還是真空的,還是套了幾十個塑料袋,也不管你是肉鬆,還是腸,還是月餅裡面的,餅干夾的,火腿,罐頭,腌肉,醬肉,鮮肉,熏肉,肉乾,肉餅,肉粽子,含肉的方便麵、非罐裝或腌熏之魚類及魚子等,都不允許帶入。美國海關人員好像對中國肉類特別敏感,據說多數人都認識漢字「肉」,一看到這個字馬上兩個眼睛就「瞪藍」了。還要提醒大家都是用貓皮或狗皮製成的任何物品都是嚴禁入境美國的。如果有什麼狗皮褥子、手套或看上去像狗皮的東西,最好不要帶。
6/8
6、不要帶任何種類的鮮果、蔬菜、草木、種子或植物產品入境。特殊需要的,必須獲得特許。實施這種規定的理由是,不單在美國,就是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防止昆蟲和植物病蟲害由一國蔓延至另一個國家。因此,昆蟲除標本外是不允許帶進美國的。不能帶入美國的物品還包括:葯酒、燕窩、紫糯米、花生、奶製品(包括牛奶、速溶奶茶、奶糖、奶制甜品、乳酪及乳酪製品)和罐頭食品。

Ⅱ 國際營銷古巴睡衣事件案例分析答案

不熟悉這方面的業務。

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只能主要是什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定成員國間的匯率政策和經常項目的支付以及貨幣兌換性方面的規則,並進行監督;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在必要時提供緊急資金融通,避免其他國家受其影響;為成員國提供有關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等會議場所。促進國際間的金融與貨幣領域的合作;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協助成員國之間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負責國際貨幣事務方面的問題,其主要任務是向成員國提供解決國際收支暫時不平衡的短期外匯資金,以消除外匯管制,促進匯率穩定和國際貿易的擴大。世界銀行則主要負責經濟的復興和發展,向各成員國提供發展經濟的中長期貸款

Ⅳ IMF是什麼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

宗旨

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該組織的資金來源於各成員認繳的份額。成員享有提款權,即按所繳份額的一定比例借用外匯。1969年又創設「特別提款權」的貨幣(記帳)單位,作為國際流通手段的一個補充,以緩解某些成員的國際收入逆差。成員有義務提供經濟資料,並在外匯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該組織的監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起著樞紐和核心作用。

基金組織歷史

1944年,聯合國贊助的財金會議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7月22日,各國在會議上簽訂了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的協議。國際貨幣基金的主要設計者是費邊社成員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以及美國副財政部長亨利·迪克特·懷特(Harry Dexter White)。 協議的條款於1945年12月27日付諸實行,1946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成立,是為二戰完結後之重建計劃的一部份,1947年3月1日正式運作。 有時國際貨幣基金、國際清算銀行(BIS)及世界銀行,被稱為「布雷頓森林機構」。差不多所有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其金融政策均受這三家機構影響。

基金組織機構

基金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理事會,由各成員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組成,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每年9月舉行一次會議,各理事會單獨行使本國的投票權(各國投票權的大小由其所繳基金份額的多少決定);執行董事會負責日常工作,行使理事會委託的一切權力,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其中6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烏地阿拉伯指派,其餘16名執行董事由其他成員分別組成16個選區選舉產生;中國為單獨選區,亦有一席。執行董事每兩年選舉一次;總裁由執行董事會推選,負責基金組織的業務工作,任期5年,可連任,另外還有三名副總裁。

該組織臨時委員會被看作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和指導機構。該委員會將在政策合作與協調,特別是在制訂中期戰略方面的充分發揮作用。委員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年與世界銀行共同舉行年會。

會員資格

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的申請,首先會由基金的董事局審議。之後,董事局會向管治委員會提交「會員資格決議」的報告,報告中會建議該申請國可以在基金中分到多少配額,以及條款。管治委員會接納申請後,該國需要修改法律,確認簽署的入會文件,並承諾遵守基金的規則。

成員國的「配額」決定了一國的應付會費、投票力量、接受資金援助的份額,以及特別提款權SDR的數量。

中國是該組織創始國之一。1980年4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恢復中國的代表權。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份額為33.853億特別提款權,占總份額的2.34%。中國共擁有3張選票,占總投票權的2.28%。中國自1980年恢復在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後單獨組成一個選區並派一名執行董事。1991年,該組織在北京設立常駐代表處。

基金組織是「由184個國家參與的組織,致力促進全球金融合作、加強金融穩定、推動國際貿易、協助國家達致高就業率和可持續發展」,除了朝鮮、列支敦斯登、古巴、安道爾、摩納哥、吐瓦魯和諾魯,所有聯合國成員國而且只能是聯合國成員國才有權直接或間接成為基金的成員。

援助和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的使命,是為陷入嚴重經濟困境的國家,提供協助。對於嚴重財政赤字的國家,基金可能提出資金援助,甚至協助管理國家財政。受援助國需要進行改革,參閱華盛頓共識。

批評

冷戰後期以來,布雷頓森林機構的角色一直引起爭議。有批評指出,基金偏袒與歐美公司有良好關系的資本主義軍事獨裁者。另有批評稱,國際貨幣基金不重視民主、人權和勞工權益。這些批評引起社會的討論,促進了反全球化運動。相反意見認為,國際貨幣基金促使國家民主化的能力有限,而它的宗旨也沒有寫明要這樣做。有支持者指出,經濟穩定是民主的先決條件。

有經濟學家批評,國際貨幣基金的經濟援助都是「有條件地」批出:受援助國需要實行基金建議的經濟改革。經濟學家認為,這樣做會影響國家的社會穩定,實際上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國際貨幣基金和它的支持者推崇凱恩斯主義。於是,供應學派的支持者通常與國際貨幣基金唱反調。國際貨幣基金提倡把貨幣貶值,被供應學派批評會造成通貨膨脹。

大部分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組織,例如ATTAC,認為IMF的加深了貧窮問題,也增加了第三世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

反對IMF的組織各有不同的立場。例如,供應學派認為,ATTAC提出的政策,理念上與IMF的相差無幾。

阿根廷因採用布雷頓森林機構提出的經濟政策,而被IMF推崇為模範國家。然而,2001年,該國出現災難性的金融危機,不少人相信是由IMF倡議的緊縮財政預算和私有化重要資源開發項目所致。緊縮的預算削弱了政府維持基礎建設、福利、教育服務的能力。阿根廷的金融危機加深了南美洲國家對IMF的怨恨,他們指責基金要為南美地區的經濟問題負責[1]。受到阿根廷經濟危機影響,現時南美地區的政府漸走中間偏左的路線,並致力擺脫商業企業對經濟政策的壓力。

另一個引起爭議的國家是肯亞。原本肯亞的中央銀行控制了該國貨幣的流動,IMF提出協助後,要求放寬貨幣政策。調整後不但外商投資大減,在貪污官員的腐蝕下,Kamlesh Manusuklal Damji Pattni 虧空了數以十億計的肯亞先令(是為 Goldenberg scandal),肯亞的財政狀況比之前更差。

國際貨幣基金亡羊補牢的行動影響了它的聲譽:往往當國家已深受經濟打擊,IMF才伸手援助。其實,這些國家出現經濟問題,通常是數十年管理不善的結果,而不為外界所知。管理不善導致國家陷入多年的經濟困境,IMF通常於這時提供協助,人們於是把經濟崩潰與IMF的介入連系起來。犯政客善於轉移視線,利用民族主義和人們對IMF的壞印象,以IMF作自己的代罪羔羊。

雖然IMF成立目的是協助穩定環球經濟,但自1980年代以來,超過100個國家曾經歷銀行體系崩潰,並令GDP下降4%以上,這是史無前例的。IMF對危機的遲緩反應,以及亡羊補牢的做法,令不少經濟學家提出要改革IMF。

盡管西方社會對國際貨幣基金毀譽參半,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亞洲人和70%的非洲人認為,IMF和世界銀行對他們的國家有「正面」的影響[2]。

記錄片 Life and Debt 以批判的角度描述國際貨幣基金的政策對牙買加的影響。

與世界銀行的區別

國際貨幣基金主要的角色是核數師,工作是記錄各國之間的貿易數字,和各國間的債務,並主持制定國際貨幣經濟政策。至於世界銀行,則主要提供長期貸款。世銀的工作類似投資銀行,向公司、個人或政府發行債券,將所得款項借予受助國。

IMF的成立目的是要穩定各國的貨幣,以及監察外匯市場。由於IMF不是銀行,它不會放款。然而,國際貨幣基金有儲備金,供國家借用,以在短時間內穩定貨幣;做法類似在往來戶口中透支。所借款項必須於5年內清還。

歷任總監

根據不明文規定,IMF的總裁來自歐洲,而世銀的主席則來自美國。

任期 姓名 國籍

1946年5月-1951年5月6日 Camille Gutt 比利時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Ivar Rooth 瑞典

1956年12月-1963年5月5日 Per Jacobsson 瑞典

1963年9月1日-1973年9月1日 Pierre-Paul Schweitzer 法國

1973年9月1日-1978年6月17日 Johannes Witteveen 荷蘭

1978年6月17日-1987年1月16日 Jacques de Larosière 法國

1987年1月16日-2000年2月14日 Michel Camdessus 法國

2000年5月1日-2004年3月4日 霍斯特·克勒 德國

2004年3月4日-2004年5月4日 Anne Krueger 美國(署任,非正式)

2004年5月4日- 羅德里戈·拉托 西班牙

主要出版物

《世界經濟展望》、《國際金融統計》(月刊)、《國際貨幣基金概覽》(周刊) 、《國際收支統計》(月刊) 、《政府財政統計年鑒》。

Ⅳ 急求: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約、不結盟運動、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的名詞解釋

世界貿易組織: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並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佔世界貿易的95%以上。現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 (法國人),2005年9月任職。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並於2001年11月加入該組織。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6年11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關於接納越南加入該組織的工作全部完成,11月28日,越南國會批准關於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議定書。在這項議定書獲得批准30天後,越南將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第150個成員。

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總部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才正式決定成立世貿組織。

世貿組織被認為是多邊貿易體制的代表,其核心是世貿組織的各項協定。這些協定是由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通過談判達成並簽署的,已經各成員立法機構的批准。這些協定包含了國際貿易通行的法律規則,一方面保證各成員的重要貿易權利,另一方面對各成員政府起到約束作用,使它們的貿易政策保持在各方議定且符合各方利益的限度之內,這樣做是為了向產品製造者和服務提供者提供幫助,並便利進出口業務的開展。

世貿組織的首要目標是幫助開展平穩、自由、公平的貿易。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包括:管理世貿組織協定、處理貿易爭端、監督各國貿易政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培訓、與其他國際組織開展合作等。

世貿組織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維護環境。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准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曲競爭的「自由貿易」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貿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制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世貿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貿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圖為2001年11月11日,中國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簽字儀式上舉杯慶賀。
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一般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和決定涉及世貿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並採取行動。部長級會議的主要職能是:任命世貿組織總幹事並制定有關規則;確定總幹事的權力、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以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任職條件;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做出解釋;豁免某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其它多邊貿易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審議其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提出修改的動議;決定是否接納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或地區為世貿組織成員;決定世貿組織協定及多邊貿易協定生效的日期等。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貿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世貿組織成員資格有創始成員和新加入成員之分,創始成員必須是關貿總協定的締約方,新成員必須由其決策機構——部長會議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方可加入。

1997年10月9日,世貿組織啟用新的標識。該標識由六道向上彎曲的弧線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別為紅、藍、綠三種顏色。標識意味著充滿活力的世貿組織在持久和有序地擴大世界貿易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六道弧線組成的球形表示世貿組織是不同成員組成的國際機構。標識久看有動感,象徵世貿組織充滿活力。標識的設計者是新加坡的楊淑女士,她的設計採用了中國傳統書法的筆勢,六道弧線帶有毛筆書法起筆和收筆的韻味。

2003年8月30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實施專利葯品強制許可制度的最後文件。根據這份文件的規定,發展中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因艾滋病、瘧疾、肺結核及其它流行疾病而發生公共健康危機時,可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其內部通過實施專利強制許可制度,生產、使用和銷售有關治療導致公共健康危機疾病的專利葯品。這不僅將大大降低相關專利葯品的市場價格,而且將有利於更迅速和有效地控制、緩解公共健康危機,確保生命健康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和保護。 世貿組織首次修正核心協議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向最不發達國家所有產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准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產品出口補貼.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7/content_709578.htm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
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該組織的資金來源於各成員認繳的份額。成員享有提款權,即按所繳份額的一定比例借用外匯。1969年又創設「特別提款權」的貨幣(記帳)單位,作為國際流通手段的一個補充,以緩解某些成員的國際收入逆差。成員有義務提供經濟資料,並在外匯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該組織的監督。

基金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理事會,由各成員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組成,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每年9月舉行一次會議,各理事會單獨行使本國的投票權(各國投票權的大小由其所繳基金份額的多少決定);執行董事會負責日常工作,行使理事會委託的一切權力,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其中6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烏地阿拉伯指派,其餘16名執行董事由其他成員分別組成16個選區選舉產生;中國為單獨選區,亦有一席。執行董事每兩年選舉一次;總裁由執行董事會推選,負責基金組織的業務工作,任期5年,可連任,另外還有三名副總裁。

該組織臨時委員會被看作是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和指導機構。該委員會將在政策合作與協調,特別是在制訂中期戰略方面的充分發揮作用。委員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年與世界銀行共同舉行年會。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總部大樓

主要出版物有:《世界經濟展望》、《國際金融統計》(月刊)、《國際貨幣基金概覽》(周刊) 、《國際收支統計》(月刊) 、《政府財政統計年鑒》。

中國是該組織創始國之一。1980年4月17日,該組織正式恢復中國的代表權。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份額為33.852億特別提款權,占總份額的2.34%。中國共擁有3張選票,占總投票權的2.28%。中國自1980年恢復在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後單獨組成一個選區並派一名執行董事。1991年,該組織在北京設立常駐代表處。
北約
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等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簡稱北約。截止2004年3月29日,北約成員國有26個。秘書長是夏侯雅伯 (Jaap de Hoop Scheffer) ,2004年1月上任。

北大西洋公約共14條,其宗旨是締約國實行「集體防禦」,任何締約國同它國發生戰爭時,成員國必須給予幫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約最初的成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

北約組織的基本框架

北約曾被稱為北大西洋聯盟或北大西洋集團。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外長、國防部長組成,常設理事會由全體成員國大使組成。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希臘和土耳其於1952年、聯邦德國和西班牙分別於1955年和1982年加入該組織。

20世紀90年代,隨著1955年5月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華約)的解散和蘇聯的解體,歐洲的政治與安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北約開始向政治軍事組織轉變。

1990年7月,北約第11屆首腦會議在倫敦宣布冷戰結束。1991年12月,北約在羅馬首腦會議上決定與部分中東歐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自1992年起,波蘭等東歐國家相繼提出加入北約的請求。同年,北約批准了一項原則,允許它的軍隊離開成員國領土到其他地方參與維和行動。當年年底,北約便決定以軍事力量介入南斯拉夫危機。

2002年11月在布拉格舉行的北約首腦會議

1994年1月,北約布魯塞爾首腦會議通過了與中東歐國家以及俄羅斯建立「和平夥伴關系」計劃,12月開始向波黑派出維和部隊。1996年9月,北約公布了《東擴計劃研究報告》。1997年5月,取代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旨在加強北約同歐洲和歐亞大陸的非北約成員之間的安全關系的歐洲-大西洋夥伴關系理事會 正式成立。1997年7月馬德里首腦會議決定首批接納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1999年3月,這三個國家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至此,北約成員國已發展到19個。2002年11月,北約布拉格首腦會議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個國家加入北約。這是北約自1949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2004年3月,上述7國正式遞交各自國家加入北約的法律文本,從而成為北約的新成員 ,使北約成員國從目前的19個擴大到26個。

2003年6月,北約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決定通過精簡軍事指揮機構提高北約的應變能力。根據計劃,北約未來的軍事指揮系統分為戰略指揮部、戰區指揮部和戰術指揮部3個層次。北約現行的20個軍事指揮機構將在未來精簡到11個。在戰略層次,北約歐洲盟軍司令部和大西洋盟軍司令部將合並為盟軍作戰司令部,它將是北約「唯一的」最高軍事行動指揮部,總部設在比利時的蒙斯市。另外,北約將建立一個職能性的盟軍改革司令部,負責促進和監督軍事改革,目標是加強培訓、改善軍事能力、檢驗和發展軍事原則、通過實驗評估新概念。該司令部的總部設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在戰區層次,現有的5個戰區司令部將精簡為兩個常設聯軍司令部,直屬盟軍作戰司令部。這兩個戰區司令部一個設在荷蘭的布侖森,另一個設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此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設立「精悍的」常設聯軍總部,只負責海上部署任務。在戰術層次,現有的13個下級作戰司令部將精簡為6個,它們分布在德國、英國、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國,隸屬於上述兩個常設聯軍司令部。同年9月1日,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司令正式更名為北約盟軍軍事行動司令部,全面負責北約所有軍事行動的指揮與協調,其最高軍事長官為克拉多克,2006年12月上任。

不結盟運動
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 -- NAM) 萌發於冷戰年代。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針對當時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嚴重對抗殃及廣大中、小國家的情況,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倡議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

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支持各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以及發展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的斗爭;堅持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種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治和霸權主義;呼籲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不結盟運動不設總部,無常設機構,也無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開首腦會議 、外長會議、協調局外長會議及紐約協調局會議等。首腦會議為最重要的會議,自1970年起,首腦會議會期制度化,每三年舉行一次。不結盟運動各種會議均採取協商一致的原則。如有分歧,各成員國可採取書面形式向主席國正式提出保留意見,以示不受有關決議或文件的約束。

不結盟運動13次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

不結盟運動現有116個成員(2004年5月19日,塞普勒斯退出不結盟運動;2006年5月接納其觀察員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多米尼加兩國為新成員),都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一貫重視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在國際事務中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並於1992年9月正式成為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

戈爾巴喬夫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雖然已很少在電視上露面,但他現在的生活卻與媒體緊密相關:拍攝系列片、錄制音樂專題、去美國講學。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不得不努力賺錢。熟悉戈爾巴喬夫的俄羅斯記者奧克薩納·希米奇,近日披露了戈爾巴喬夫的「幸福生活」。

日子過得不富裕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不同,葉利欽卸任後仍可以享有每年約200萬美元的多種優厚待遇,而戈爾巴喬夫要自己想辦法掙錢。他不僅出書,還在美國大學講課。對戈爾巴喬夫來說,1992年和1993年他在經濟方面最困難。當時盧布大幅貶值,每個月4000盧布的養老金聽起來不少,卻一文不值。而且在戈爾巴喬夫基金會名下的一處住房也被收走了,他不得不去求別人、去申訴……當時困難的生活,總是讓戈爾巴喬夫不堪回首。

許多人會問,戈爾巴喬夫靠什麼生活?他自己曾透露:他在美國大學的講課費比其他講課人都優厚。不過,他的開銷也很大。維持戈爾巴喬夫基金會每年就需要80萬美元,所以他還得努力賺錢。

遍訪各國前政要

戈爾巴喬夫參加拍攝電視系列片《權力的秘密》已經一年多了,他覺得很有意思。他的外孫女也很支持他——她們的理想也是成為記者。系列片已經拍完了一部分,戈爾巴喬夫采訪了科爾、老布希和佩雷斯等要人。系列片計劃共拍12集,但拍了一半就停了下來。問題出在羅馬教皇那兒,因為教皇對拍片有反感。而且卡斯特羅也拒絕拍片。讓戈爾巴喬夫為難的還有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表示,她曾在英國參加過一個類似的活動。但阿拉法特對於接受訪問和拍攝都非常積極。

在戈爾巴喬夫去老布希的牧場采訪前,有人曾擔心他會嫉妒美國前總統的生活。老布希住在緬因州祖傳的庄園里,雖然一切都很儉朴,但他建圖書館就花了7500萬美元。

最近,戈爾巴喬夫剛剛收到老布希的信,邀請他去做客。兩年前他和女兒、外孫女曾應邀在老布希家做客,兩家人在一起共同度過了3天。

為音樂專輯朗誦

戈爾巴喬夫與柯林頓、索菲婭·羅蘭共同錄制的童話音樂專輯,用交響樂演繹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創作的《彼德與狼》。作品表現的是人類需求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柯林頓和索菲婭·羅蘭給角色配音,戈爾巴喬夫朗誦解說詞。解說詞的語言簡明扼要,淺顯易懂。

音樂專輯將於明年投放市場,其商業價值取決於銷售情況。索菲婭· 羅蘭、柯林頓和戈爾巴喬夫所得的酬勞一樣,而戈爾巴喬夫已經決定把錢捐給「綠十字」生態項目。

去年年底,戈爾巴喬夫的大外孫女克謝尼婭去了一次巴黎,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克謝尼婭比較拘謹,不喜歡記者采訪。戈爾巴喬夫總是對她說,她應該習慣社會交往。克謝尼婭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新聞系畢業生,她打算4月份舉行婚禮。

大外孫女不愛出頭露面,可小外孫女阿納斯塔西婭卻截然相反。小外孫女聰明伶俐,從不讓自己受委屈。她中學畢業後,受姐姐的影響,也准備當記者。現在她和朋友在《新報》上辦了一個針對未成年人的欄目。

戈爾巴喬夫和女兒伊琳娜幾乎天天見面。有時在基金會的辦公室,有時在家裡。伊琳娜賣了一套住房,用賣房的錢在郊外買了一所不大的房子,主要是為了住得與戈爾巴喬夫近一些。伊琳娜對戈爾巴喬夫的飲食起居關懷備至。有時戈爾巴喬夫坐著工作時間長了,感覺頭痛。伊琳娜就拉著他出去走走,放鬆一下。戈爾巴喬夫全家經常在一起過節假日。他們喜歡找個遙遠的地方休假。最近一次去的是希臘的克里特島,上次去了多米尼加。

思念亡妻賴莎

戈爾巴喬夫的妻子賴莎已經去世了,他現在與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女士吉安關系很好。有人問他是不是與吉安有浪漫故事,戈爾巴喬夫回答說,吉安是他們全家的朋友,妻子賴莎在世時他們就認識了。但報紙上什麼捕風捉影的消息都有。有的小報甚至說戈爾巴喬夫要和吉安私奔。

吉安是位富有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士,非常大眾化。年輕時她支持左派的觀點,現在是美國「綠十字」組織名譽主席。吉安現在已經離婚了,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她常常帶著孩子到戈爾巴喬夫家裡做客。

現在戈爾巴喬夫住在國家公寓里,公寓是國家撥給這位前總統住的。戈爾巴喬夫在柯西金大街還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那是他和妻子賴莎一起住過的地方,一切還是她在世時的樣子。戈爾巴喬夫經常去那兒坐坐,回憶與賴沙共同走過的日子。

前不久,義大利聖雷莫發來邀請,請他去參加傳統的義大利歌曲節。上次他是與賴莎一起去的,歡迎的場面宏大、人山人海,令他感動不已。他已同意參加此次活動,但妻子賴莎已不在身邊……-(國際先驅導報 馬茹)

戈爾巴喬夫與梅爾在一起
戈爾巴喬夫與美國富婆梅爾共墜愛河?

俄羅斯及西方媒體近來紛紛披露,前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與美國身家億萬美元的富婆戴安·梅爾共墜愛河。此言一出,引起了俄國內外的一片嘩然。對此,戈爾巴喬夫的新聞發言人帕拉申科斷然否認。

富婆何許人也?

戴安·梅爾·賽蒙今年50歲,現住美國加里弗尼亞。據加里弗尼亞和紐約的各大媒體報道,這位身家億萬美元的女富婆取代了賴莎在戈爾巴喬夫心中的地位,成為戈爾巴喬夫的新歡。戴安·梅爾受過良好教育,金發飄逸,氣度不凡。戴安·梅爾的前夫赫博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房地產開發商,兩人於1980年結婚,膝下已有三個女兒。赫博去世後,戴安·梅爾繼承了111個貿易中心,《福布斯》雜志早在1996年就將戴安列為美國大富婆之一,身家3.55億美元。喪偶後的戴安·梅爾熱心於公益事業,積極投身環保活動。1992年,戈爾巴喬夫在日本京都建立全球性環保組織「國際綠十字會」,這與戴安·梅爾不謀而合。兩年後,戈爾巴喬夫授權戴安·梅爾在美國建立自己的分支機構。去年春天,戴安·梅爾出資資助戈爾巴喬夫建立自己的網際網路主頁,成為戈爾巴喬夫基金會的主要「輸血者」。

1999年賴莎因患白血病不治撒手人寰,對戈爾巴喬夫的打擊可想而知。他一度情緒低沉,整天與自己的女兒及外孫女為伴。今年3月2日,戈爾巴喬夫將度過自己的71歲生日,這位壯心不已的知名政治家不甘寂寞,有關戈爾巴喬夫「老樹添新枝」的風聲越吹越勁。

戈爾巴喬夫新聞發言人失口否認

作為戈爾巴喬夫基金會新聞發言人,帕威爾·帕拉申科斷然否認:「戈爾巴喬夫與夫人賴莎早在8年前就與戴安·梅爾相識了,這是一位行為積極的婦女,長得非常漂亮,也非常招人喜歡。盡管她目前單身一人,按目前的說法,這是一位自由婦女,但戈爾巴喬夫與她已經一年多沒見面了。」帕拉申科說,他已經將有關戈爾巴喬夫另尋新歡的文章片斷傳給了戈爾巴喬夫本人,相信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有能力坦然面對這些流言飛語。
葉利欽
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 (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 1931年2月1日出生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達里茨基區布特卡村的一個農民家庭,是俄羅斯族人。他自1955年在烏拉爾工學院建築系畢業後,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工作了30年,曾任該市住房建築聯合公司總工程師、經理,1976年後擔任蘇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書記。

1985年調往莫斯科擔任黨、政要職,1985年12月至1987年11月任蘇共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任蘇聯國家建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他於1989年3月當選為蘇聯人民代表,1990年5月在俄羅斯聯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7月,在蘇共28大上,以葉利欽為代表的「民主綱領派」提出的旨在改造當時蘇聯社會的一系列主張未被大會接受,他在大會結束時宣布退出蘇聯共產黨。1991年6月,葉利欽在全民大選中當選為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同年12月他同原蘇聯其他10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一起發表聯合宣言,宣布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996年再次當選為俄聯邦總統。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提前卸去總統職務,並任命總理普京為代總統。

著有《總統馬拉松》。曾多次訪問中國。

夫人奈娜是一位建築工程師。他們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建築工程師,另一個是控制論工程師。

Ⅵ 美國海關什麼肉類不能帶

美國海關禁止攜帶物品:
1、攜帶1萬美金或等值貨幣以上的,須在美國海關申報表上如實填寫,否則會被扣留。放心,上報不會收你稅,只是登記一下。美國是無外匯管制國家。金子以前是有限制的,現在沒有了,各種金幣,金條都可以,沒有數量限制。
2、盜版的美國書籍及錄音、錄影帶,仿冒品,包括仿冒的美國名牌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等商品,一律嚴禁攜帶,一經發現罰款額可高達數千甚至是上萬美元,甚至還會攤上官司。
3、手提行李中的液體、噴霧劑或發膠容器,大小必須等於或小於100毫升。所有容器必須密封裝入容量為一升的透明塑料袋中,每人限帶一個塑料袋。塑料袋容量不得超過1升,即大約為20X20厘米或15X25厘米。抵達安檢處時,您必須交出仍隨身攜帶的超過100毫升的任何液體、噴霧劑和發膠,包括這類免稅商品。超過100毫升的容器應裝入托運行李包或不帶走。容量超過100毫升的半滿容器不能攜帶。新規定還將在安檢流程中新增隨機搜身檢查。
4、每位成年人,可帶0.95公升的酒免稅進入美國,也可以免稅帶300支香煙或50支雪茄,或1.35公斤的煙葉(非古巴產的)。數量超出限額的這些物品入境,必須繳納逾額的關稅。
5、各種肉類、未加工皮革或動物毛皮,非經特許,任何人不能攜帶入境。所有的雞鴨鵝豬牛羊鹿馬肉都不可以.不管是不是密封的,還是真空的,還是套了幾十個塑料袋,也不管你是肉鬆,還是腸,還是月餅裡面的,餅干夾的,火腿,罐頭,腌肉,醬肉,鮮肉,熏肉,肉乾,肉餅,肉粽子,含肉的方便麵、非罐裝或腌熏之魚類及魚子等,都不允許帶入。美國海關人員好像對中國肉類特別敏感,據說多數人都認識漢字「肉」,一看到這個字馬上兩個眼睛就「瞪藍」了。還要提醒大家都是用貓皮或狗皮製成的任何物品都是嚴禁入境美國的。如果有什麼狗皮褥子、手套或看上去像狗皮的東西,最好不要帶。
6、不要帶任何種類的鮮果、蔬菜、草木、種子或植物產品入境。特殊需要的,必須獲得特許。實施這種規定的理由是,不單在美國,就是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防止昆蟲和植物病蟲害由一國蔓延至另一個國家。因此,昆蟲除標本外是不允許帶進美國的。不能帶入美國的物品還包括:葯酒、燕窩、紫糯米、花生、奶製品(包括牛奶、速溶奶茶、奶糖、奶制甜品、乳酪及乳酪製品)和罐頭食品。
7、一般常用的處方中西葯可攜帶通過安檢處,但有時可能要求您出示需求證明。中葯類產品必須是無寄生類植物。珍貴的中葯材如蛇膽、豹骨、虎皮、鹿茸等屬於保育類動物,嚴禁攜入美國,寄生類植物如兔絲子、石斛等也禁止攜入,含可卡因類禁止,作為中葯的陳皮也在禁止之列。
8、某些受美國制裁的特定國家的產品——包括朝鮮或古巴的產品,都不能帶進美國。當然,各種毒品、軍火彈葯及各類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也在禁止之列。

Ⅶ 世界上有國家不可以兌換美元的嗎

外匯管制 的國家都有不同的情況你在中國也不是隨便在哪裡都可以兌換的 要經過外匯管理局朝鮮在任何官方的渠道想換美元,你想叛逃嗎?古巴所有的美元都在他們外匯管理局進他們銀行都變成古巴什麼結算的,要帶出去要審批的伊朗的情況也差不多
滿意請採納

Ⅷ 世界上目前還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者經濟體有哪些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陷於崩潰,美、法、德、意等參戰國都發生了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本幣對外匯率劇烈波動,大量資本外逃。為集中外匯資財進行戰爭,減緩匯率波動及防止該國資本外流,
外匯管制
各參戰國在戰時都取消了外匯的自由買賣,禁止黃金輸出,實行了外匯管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在戰後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又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一些實行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也紛紛實行外匯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實行外匯管制,1932年,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外匯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戰國立即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1940年,在1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1個國家沒有正式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管制范圍也比以前更為廣泛。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基於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繼續實行外匯管制。50年代後期,西歐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從1958年開始,各國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貨幣自由兌換,並對國際貿易收支解除外匯管制,但對其他項目的外匯管制仍維持不變。1961年,大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表示承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所規定的義務,即避免外匯限制而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時至90年代,絕大多數國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名義上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的國家,仍時常對居民的非貿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資本項目收支實行間接的限制。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Ⅸ 如何評價古巴的卡斯特羅

本主義生產離不開消費,離不開閑暇,色情的耗費再受壓抑也尚存生機,但曾在1968年一夜之間全面取締一切商業的古巴革命政權不會允許社會有一個閑人,不會浪費每一顆革命的螺絲釘。「社會主義勞動」的烏托邦實踐,在現實中即使淪沒為懲罰性的「社會主義勞動改造」,至少也淪為所謂「義務勞動」。在勞動前面加上「義務」二字,足以扼殺「勞動」二字在從馬克思主義到賴希理論中的光彩,而格瓦拉便是古巴義務勞動的創立者,他要培養的「社會主義新人」,必備條件就是義務勞動——他反對使用物質刺激手段去促進社會主義生產。

聖塔克拉拉,切之城,格瓦拉屹立在廣場上,其遺骨也葬在那兒。攝影:張曉舟
古巴消防車上的格瓦拉。攝影:張曉舟

這是一種全盤軍事化的計劃經濟。例如「支援生產軍事組織」,在革命成功後的若干年(卡斯特羅辯稱只有三年),這個神秘的組織集中了宗教人士和同性戀者,據官方的說法是為了提高他們的道德水準,並給他們一個效勞國家的機會,同時可以享有物質待遇。卡斯特羅否認這是拘留所,但顯然很難說這和勞改營有多大的區別。
更出名並且一直延續至今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龐大組織——「革命保衛委員會」,簡稱CDR。在高度集權的農業落後社會,總有類似的專制制度,這甚至令人想到明朝的里甲制度和錦衣衛,但更近似的是中國政治運動年代的「革命居委會」,以及如今貌似無形然而無孔不入的「朝陽區群眾」。CDR從發放避孕葯殺蟲劑到治安巡邏無所不包,當然更負責監控——你老人家是否偷聽敵台了,是否偷情了,是否偷偷上教堂了?CDR是一個發動人民管人民的嚴密監控體系。古巴朋友告訴我,從前戴個CDR標志在街上游盪挺拉風的,但如今沒人搭理,那成了一個沒事找事的「二貨」標志。但CDR也會與時俱進,比如負責發放張貼教宗方濟各的肖像海報,以及協助組織迎接教宗的集會。

還有一個隨時隨地應招的「社會工作者戰斗隊」,不像「革命保衛委員會」是個正式的機構組織,這是流動的臨時的群眾團隊,並無正式的名稱,卡斯特羅也稱之為「反腐敗青年志願軍」。卡斯特羅不愧為「司令」,他完全用軍事的思維邏輯去管控經濟和社會文化,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例如為了打擊石油偷盜,把「社會工作者戰斗隊」派駐煉油廠和加油站,「在哈瓦那有一千人在行動,還動員了另外一千人作為後備軍,這讓哈瓦那的加油站收入翻了一番」,卡斯特羅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這樣愚不可及的管理——他把監控當作最好的管理。同理,政府還會發動社會工作戰斗隊挨家挨戶進行節能省電的宣傳和監督。卡斯特羅不允許有一絲能源的耗費,當然也不允許有一絲人力資源的耗費——這也成了一種勞動就業手段——歸根到底,這是一種倚借道德資源去駕馭和管理社會資源和經濟資源的手段,司令搖身一變成為道德學校校長,用「義務勞動」來為全民建立「道德檔案」,他宣稱:「哈瓦那已經變成了一座壯觀的學校。」國家由此變成了一座壯觀的兵營,一座壯觀的學校,一座壯觀的醫院,這正是古巴引以為傲的:不單在軍事上以弱御強捍衛了民族獨立,並且用軍事化運動的方式去掃盲(文盲),以及普及免費醫療制度。

國家包辦一切,令人民成為生產和勞動的永動機,沒有耗費,甚至沒有消費,沒有留給色情一絲餘地,或者說,色情的唯一出路,是槍,是男性沙文主義的集體暴力炫耀(官方酷愛展示的戎裝女民兵形象,事實上也是國家極權主義和男性沙文主義操控出來的)。

1965年之後中古雙方雖然撕破臉皮老死不相往來,但在極左道路上卻經常殊途同歸。
1968年世界各地均有革命的春天,中國勒起褲腰帶收拾文革前期的爛攤子,發起「節約鬧革命」,叛徒特務走資派、「地富反壞右」,以及反革命資產階級和反革命知識分子的銀行存款一律凍結;差不多同一時期,古巴也發動「革命攻勢」,歷史上所謂「春季攻勢」指的是北越1968年春季向南越和美軍發動的進攻,而古巴的「春季攻勢」則是徹底實施社會主義改造:當時卡斯特羅在哈瓦那大學演講,宣布消滅私有經濟,尤其是向小販宣戰,而就在他演講的同時,「保衛革命委員會」(相當於中國的「革命居委會」)和民兵掃盪了所有私營商店和街頭攤檔,甚至抄私營店主的家並沒收財產。一切僱傭關系均被禁止,也就是說由政府來給所有人安排工作,而有的所謂「工作」更准確地說是「勞動」——去勞動營勞動,雖然不能說就淪為勞改犯了,由於純屬政府指令和規訓,這種同吃同睡同勞動的模式實際上是甘蔗園農奴制和社會主義集體農庄的融合。在隨後卡斯特羅發動的「蔗糖大躍進」運動中,很多本來靠「資本主義」為生的華人商販,徹底淪為甘蔗工人,而他們的祖先最初來古巴,乾的原本就是「糖寮」(甘蔗廠)的工作。
1968年春天成為古巴華人的命運轉折點,很多華人在古巴就是以做小生意(雜貨鋪、洗衣店等)為生,身家一下子失去。加上古巴政府實行外匯管制,你就是有點錢也很難寄回去,航運船運受限,有家也難回,再說祖國河山一片紅,回去不單找不到立足之地,沒准還會攤上一個特務罪名。小部分運氣好的人去了美國(這可能就是古巴華人紐約同鄉會的由來吧),大部分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唯有死守待變。但他們還是守不到——直到現在,古巴也只是小部分放開私營經濟,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主體(包括食品配給制)依舊巋然不動。

中國城的招牌

1968年當然還有布拉格之春。被大鬍子和粗雪茄武裝起來的古巴游擊英雄始終是60年代的革命偶像,死於青春的格瓦拉更是捷克青年的神,卡斯特羅似乎代表了有別於蘇聯東歐集團的另類勢力,而當時他確實在跟蘇聯較勁,甚至敢於拒絕出席蘇聯「十月革命」五十周年慶典。然而最終卡斯特羅悍然支持蘇聯出兵鎮壓布拉格,背叛了捷克青年——但所謂「背叛」,只是對那些無知的左派青年來說如此,卡斯特羅並不僅僅出於經濟和軍事依附蘇聯的策略考慮,而更出於意識形態立場,那就是捍衛自己的極左路線,連蘇聯他都嫌不夠革命,更何況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捷克斯洛伐克。時至今日,很多無知的左派或左派同情者,還是將古巴的落後歸咎於美國的封鎖,而忘了卡斯特羅的極左路線更是根源。
當然,假如我們稱卡斯特羅為「極左」,就不知道該怎麼指稱波爾布特了。盡管古巴也曾是紅色高棉的戰友,不過當後來了解柬埔寨大屠殺真相之後,卡斯特羅曾一再與波爾布特劃清界限。相比柬埔寨華人,古巴華人已經算好的了(近年關於古巴華人的歷史研究越來越多,但對柬埔寨華人——尤其是波爾布特年代的華人——的研究仍近乎空白)。
古巴在蘇聯的援助支撐下安然度過一個相對安穩的時代,直到蘇聯解體,直到古巴經濟崩潰,卡斯特羅不得不另謀出路,那些老去的古巴華人,才總算等到了一股從中國吹來的風:一百萬輛飛鴿牌永久牌自行車,在古巴的大街小巷上穿行。本來是因為能源危機而進口中國自行車,卻被卡斯特羅宣揚為新時尚。如今的古巴在有些方面很像中國的80年代,但有所不用的是自行車在古巴街頭差不多消失了,古巴朋友說騎了十多年車也破舊了,但很多人家裡還留著一輛,中國自行車成為那個經濟崩潰能源匱乏年代的懷舊符號。
如今取代飛鴿永久牌自行車的,是中國宇通大巴,古巴的公共汽車幾乎一夜之間煥然一新。古巴革命後至今,哈瓦那極少興建新建築,街上跑的絕大多數小汽車,不是六七十年代蘇聯產的,就是革命前的美國老爺破車,因此古色古香的哈瓦那,更襯托出宇通大巴這道「亮麗的風景」。中國商標無疑將越來越多地攻佔古巴市場——盡管市場經濟在這里仍未獲得合法性——例如華為。美國的貿易封鎖也有利於中國在古巴搶先獲得更多商機,但更大的市場空間,還有賴於古巴的真正開放。當你看到古巴國營商店裡那些商品稀少的貨架,不難設想一旦古巴放開外資和私營經濟,中國廉價超市在這兒的前景。古巴的商品匱乏,典型的例子是打火機,我們是到了第四天,才終於從一個倒賣雪茄(或許還有大麻)的小販那裡花兩個CUC的巨款,買到一個在中國只需要一塊錢的打火機。
可以想見,一旦古巴開放市場,古巴將成為義烏的「海外殖民地」,千千萬萬印著格瓦拉頭像的打火機,將為古巴人民帶來中國革命的火種。
關於古巴的書也有珍稀的,如196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古巴諺語印譜》。那是以革命的名義玩弄文人的閑情雅緻,康生題書名,郭沫若手書撰序,兩位大文人的加持,讓這冊薄薄的小書顯得不俗,而刻章也頗具風骨。古巴革命諺語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這句:「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很容易想到中國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Ⅹ 為什麼中國要實行貿易保護政策

經濟發展史表明,貿易保護是一國經濟走向成熟和發達的必經階段。為了更好地參與國際貿易,享受國際分工的利益,中國經濟必須在適度的貿易保護下求得發展,在適度競爭中獲取比較利益。這是因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遠不及發達國家,也比不上一些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和生產效率從整體上看與當今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大多數產品,特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與外國同類產品相比不具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目前不可能實行完全的市場開放。不僅如此,中國目前達到世界貿易組織中發展中國家貿易自由化的水平也存在著相當的困難。這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在現階段市場開放過程中,必須對特定的產業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採取適度貿易保護措施也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章程的。事實上,在一國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產業的效率和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時,為了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各國幾乎都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實行貿易保護。

閱讀全文

與古巴外匯管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e貸款額度 瀏覽:469
股票量價齊跌說明什麼 瀏覽:368
方正重組理財 瀏覽:392
過戶多久拿到監管資金 瀏覽:977
近期的理財詐騙公司 瀏覽:721
260108基金今天凈 瀏覽:647
貸款提車上路需要多久 瀏覽:383
證券咨詢公司的投資顧問 瀏覽:382
杭州南海成長股權基金 瀏覽:373
合肥鑫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麼特點 瀏覽:958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