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投機市場

外匯投機市場

發布時間:2021-08-08 07:45:47

① 為什麼投機外匯買賣

巧用法律規則賺錢是猶太人外匯買賣的絕活。作為「契約之民」的猶太人,居然在遵守契約的前提下,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極為理性地賺取金錢。

1971年8月16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了保護美元的聲明。精明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立刻意識到,美國政府此舉是針對與美國有巨大貿易順差的日本。猶太人又從情報中獲悉,美國與日本就此問題曾多次談判。一切的跡象表明:日元將要升值。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結論不是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後而是在半年前得出的。

眾多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根據准確的分析結論,在別人尚未覺察之時,開展一場大規模的「賣」錢活動,把大量美元賣給日本。據日本財政部調查報告,1970年8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僅35億美元,而1970年10月起,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這與日本出口貿易發展有關,當時日本的晶體管收音機、彩色電視機及汽車生意十分興隆。但美國猶太人已開始漸漸向日本出「賣」美元了。到1971年2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增加的幅度更大,先是每月增3億美元,到5月份竟增加15億美元,當時日本政府還蒙在鼓裡,其新聞界還把本國儲備外匯的迅速增加宣傳為「日本人勤勞節儉的結果」,似乎日本各界人士尚未發現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美國猶太人「賣」錢到日本的結果。

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的1971年8月前後,美國猶太人賣美元的活動幾乎到了瘋狂程度,僅8月份的1個月,日本的外匯儲備額就增加了46億美元,而日本戰後25年間總流人量僅35億美元。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10天後,日本政府才發現外匯儲備劇增的原因。盡管立刻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一切都已晚了。美國猶太人預料的事情發生了: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此時的外匯儲備已達到129億美元。後來日本金融界算了個賬,美國猶太人在這段時間拿出1美元,便可買到360日元(當時匯率);日元升值後,1美元只能買308日元。也就是說,日本人從美國猶太人手裡每買進1美元,便虧掉52日元,猶太人卻賺了52日元。在這幾個月的「賣」錢貿易中,日本虧掉6000多億日元(摺合美元20多億),而美國猶太人即賺了20多億美元。

日本有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猶太人想靠在外匯市場上搞投機活動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日本大蝕本卻是真實存在的。此外,美國猶太人如此異常的大舉動,日本人為何遲遲未曾發覺呢?猶太人又是如何得手的呢?這就涉及有「守法民族」之稱的猶太民族依法律的形式鑽法規的空子、倒用法律的高超妙處。這恐怕也只有受過「專業熏陶」的猶太民族才能表演此法。

從1971年10月起,日本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而這正是日本的晶體管電子及汽車出口貿易十分興隆的結果,這個增加速度是很正常的。

在日本自己看來,日本的外匯預付制度是非常嚴密的,但猶太人卻看出了它有大漏洞。外匯預付制度是日本政府在戰後特別需要外匯時期頒布的。根據此項條例,對於已簽訂出口合同的廠商,政府提前付給外匯,以資鼓勵;同時,該條例中還有一條規定,即允許解除合同。

猶太人正是利用外匯預付和解除合同這一手段,堂而皇之地將美元賣進了實行封鎖的日本外匯市場。

美國猶太人採取的方法事實上很簡單,他們先與日本出口商簽訂貿易合同,充分利用外匯預付款的規定,將美元折算成日元,付給日本商人。這時猶太人還談不上賺錢。然後等待時機,等到日元升值,再以解除合同方式,讓日本商人再把日元折算成美元還給他們。這一進一出兩次折算,利用日元升值的差價,便可以穩賺大錢。

從這則「日本人大蝕本」的事例中,不難看出猶太人成功的經營思路在於「倒用」了日本的法律,將日本政府為促進貿易而允許預付款和解除合同的規定,轉為爭取預付款和解除合約來做一筆虛假的生意。這樣,日本政府卻只能限於自己的法律而眼睜睜地看著猶太人在客觀的形式上絕對合法地賺取了他主觀上絕對不認為合理的利潤。

② 外匯市場 貿易和投資還有投機的區別

外匯市場

目前世界上的金融商品市場有許多種,但概括起來可分為:股票市場、利息市場(包括債券、商業票據等)、黃金市場(包括黃金、白金、銀)、期貨市場(包括糧食、棉、油等)、期權市場和外匯市場等。

外匯市場,是指從事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或者說是各種不同貨幣相互之間進行交換的場所。外匯市場之所以存在,是因為:

Ü 貿易和投資

進出口商在進口商品時支付一種貨幣,而在出口商品時收取另一種貨幣。這意味著,它們在結清賬目時,收付不同的貨幣。因此,他們需要將自己收到的部分貨幣兌換成可以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與此相類似,一家買進外國資產的公司必須用當事國的貨幣支付,因此,它需要將本國貨幣兌換成當事國的貨幣。

Ü 投機

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隨著這兩種貨幣之間的供需的變化而變化。交易員在一個匯率上買進一種貨幣,而在另一個更有利的匯率上拋出該貨幣,他就可以盈利。投機大約佔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

Ü 對沖

由於兩種相關貨幣之間匯率的波動,那些擁有國外資產(如工廠)的公司將這些資產折算成本國貨幣時,就可能遭受一些風險。當以外幣計值的國外資產在一段時間內價值不變時,如果匯率發生變化,以國內貨幣折算這項資產的價值時,就會產生損益。公司可以通過對沖消除這種潛在的損益。這就是執行一項外匯交易,其交易結果剛好抵消由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外幣資產的損益。

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機市場的歷史要比股票、黃金、期貨、利息市場短得多,然而,它卻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發展。今天,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已達1.5萬億美元,其規模已遠遠超過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商品市場,已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單一金融市場和投機市場。

自從外匯市場誕生以來,外匯市場的匯率波幅越來越大。1985年9月,1美元兌換220日元,而1986年5月,1美元只能兌換160日元,在8個月里,日元升值了27%。近幾年,外匯市場的波幅就更大了,1992年9月8日,1英鎊兌換2.0100美元,11月10日,1英鎊兌換1.5080美元,在短短的兩個月里,英鎊兌美元的匯價就下跌了5000多點,貶值25%。不僅如此,目前,外匯市場上每天的匯率波幅也不斷加大,一日漲跌2%至3%已是司空見慣。1992年9月16日,英鎊兌美元從1.8755下跌至1.7850,英鎊一日下挫5%。

正因為外匯市場波動頻繁且波幅巨大,給投資者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這一行列。

③ 在外匯市場上如何買入外幣,不作投機用途

你可以問下你的交易平台可不可以

④ 外匯投機的外匯投機利弊

外匯投機是好是壞?並不能一概而論,外匯市場存在風險,而進出口商和銀行大多不願意承擔風險,而願意將風險轉嫁於投機者,投機者從而成為外匯市場上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總體而言,有利有弊,外匯投機者一方面對阻止匯率率過分波動與維護市場活力起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過度投機又容易擾亂金融秩序。如新加坡里森投機失誤導致巴林銀行倒閉。

⑤ 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從外匯交易的主體來看,外匯市場主要由下列參加者構成:
(1)外匯銀行:外匯銀行是指由各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指定或授權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銀行通常是商業銀行,可以是專門經營外匯的本國銀行,也可以是兼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或者是在本國的外國銀行分行。外匯銀行是外匯市場上最重要的參加者,其外匯交易構成外匯市場活動的主要部分。
(2)外匯交易商:外匯交易商指買賣外國匯票的交易公司或個人。外匯交易商利用自己的資金買賣外匯票據,從中取得買賣價差。外匯交易商多數是信託公司、銀行等兼營機構,也有專門經營這種業務的公司和個人。
(3)外匯經紀人:外匯經紀人是指促成外匯交易的中介人。它介於外匯銀行之間、外匯銀行和外匯市場其他參加者之間,代洽外匯買賣業務。其本身並不買賣外匯,只是聯接外匯買賣雙方,促成交易,並從中收取傭金。外匯經紀人必須經過所在國的中央銀行批准才能營業。
(4)中央銀行:中央銀行也是外匯市場的主要參加者,但其參加外匯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和合理調節國際儲備量,它通過直接參與外匯市場買賣,調整外匯市場資金的供求關系,使匯率維系在一定水平上或限制在一定水平上。中央銀行通常設立外匯平準基金,當市場外匯求過於供,匯率上漲時,拋售外幣,收回本幣;當市場上供過於求,匯率下跌,就買進外幣,投放本幣。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央銀行不僅是外匯市場的參加者,而且是外匯市場的實際操縱者。
(5)外匯投機者:外匯投機者的外匯買賣不是出於國際收付的實際需要,而是利用各種金融工具,在匯率變動中付出一定的保證金進行預買預賣,賺取匯率差價。
(6)外匯實際供應者和實際需求者:外匯市場上外匯的實際供應者和實際需求者是那些利用外匯市場完成國際貿易或投資交易的個人或公司。他們包括:進口商、出口商、國際投資者、跨國公司和旅遊者等。

⑥ 如何投機外匯買賣

巧用法律規則賺錢是猶太人外匯買賣的絕活。作為「契約之民」的猶太人,居然在遵守契約的前提下,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極為理性地賺取金錢。

1971年8月16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了保護美元的聲明。精明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立刻意識到,美國政府此舉是針對與美國有巨大貿易順差的日本。猶太人又從情報中獲悉,美國與日本就此問題曾多次談判。一切的跡象表明:日元將要升值。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結論不是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後而是在半年前得出的。

眾多的猶太金融家和商人根據准確的分析結論,在別人尚未覺察之時,開展一場大規模的「賣」錢活動,把大量美元賣給日本。據日本財政部調查報告,1970年8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僅35億美元,而1970年10月起,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這與日本出口貿易發展有關,當時日本的晶體管收音機、彩色電視機及汽車生意十分興隆。但美國猶太人已開始漸漸向日本出「賣」美元了。到1971年2月,日本外匯儲備額增加的幅度更大,先是每月增3億美元,到5月份竟增加15億美元,當時日本政府還蒙在鼓裡,其新聞界還把本國儲備外匯的迅速增加宣傳為「日本人勤勞節儉的結果」,似乎日本各界人士尚未發現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美國猶太人「賣」錢到日本的結果。

在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的1971年8月前後,美國猶太人賣美元的活動幾乎到了瘋狂程度,僅8月份的1個月,日本的外匯儲備額就增加了46億美元,而日本戰後25年間總流人量僅35億美元。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尼克松總統發表聲明10天後,日本政府才發現外匯儲備劇增的原因。盡管立刻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一切都已晚了。美國猶太人預料的事情發生了: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此時的外匯儲備已達到129億美元。後來日本金融界算了個賬,美國猶太人在這段時間拿出1美元,便可買到360日元(當時匯率);日元升值後,1美元只能買308日元。也就是說,日本人從美國猶太人手裡每買進1美元,便虧掉52日元,猶太人卻賺了52日元。在這幾個月的「賣」錢貿易中,日本虧掉6000多億日元(摺合美元20多億),而美國猶太人即賺了20多億美元。

日本有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猶太人想靠在外匯市場上搞投機活動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日本大蝕本卻是真實存在的。此外,美國猶太人如此異常的大舉動,日本人為何遲遲未曾發覺呢?猶太人又是如何得手的呢?這就涉及有「守法民族」之稱的猶太民族依法律的形式鑽法規的空子、倒用法律的高超妙處。這恐怕也只有受過「專業熏陶」的猶太民族才能表演此法。

從1971年10月起,日本外匯儲備額以每月2億美元的增加速度在上升,而這正是日本的晶體管電子及汽車出口貿易十分興隆的結果,這個增加速度是很正常的。在日本自己看來,日本的外匯預付制度是非常嚴密的,但猶太人卻看出了它有大漏洞。外匯預付制度是日本政府在戰後特別需要外匯時期頒布的。根據此項條例,對於已簽訂出口合同的廠商,政府提前付給外匯,以資鼓勵;同時,該條例中還有一條規定,即允許解除合同。

猶太人正是利用外匯預付和解除合同這一手段,堂而皇之地將美元賣進了實行封鎖的日本外匯市場。

美國猶太人採取的方法事實上很簡單,他們先與日本出口商簽訂貿易合同,充分利用外匯預付款的規定,將美元折算成日元,付給日本商人。這時猶太人還談不上賺錢。然後等待時機,等到日元升值,再以解除合同方式,讓日本商人再把日元折算成美元還給他們。這一進一出兩次折算,利用日元升值的差價,便可以穩賺大錢。

從這則「日本人大蝕本」的事例中,不難看出猶太人成功的經營思路在於「倒用」了日本的法律,將日本政府為促進貿易而允許預付款和解除合同的規定,轉為爭取預付款和解除合約來做一筆虛假的生意。這樣,日本政府卻只能限於自己的法律而眼睜睜地看著猶太人在客觀的形式上絕對合法地賺取了他主觀上絕對不認為合理的利潤。

⑦ 投機大約佔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嗎

是的,每天的大部分成交量都是投機交易

⑧ 外匯市場上投機和對沖怎樣賺錢

外匯在咋們中國還是不怎麼健全的,還有杠桿大,注意操作,其他的幫不到你

閱讀全文

與外匯投機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
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舉報中心 瀏覽:388
孔門的理財 瀏覽:116
鼎融資本收益怎麼樣 瀏覽:305
融資價格是什麼 瀏覽:564
新基金封閉期不能贖回 瀏覽:789
外匯狙擊手pdf 瀏覽:218
恆生中國指數基金 瀏覽:898
修正火理財 瀏覽:487
上海場內開放式基金代碼 瀏覽:516
江蘇民營投資控股和中超控股 瀏覽:450
郭德勝家族信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