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外匯投機有兩種方式,一是先買後賣,二是先賣後買,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一、先買後賣
這種方式又叫買多,在投機者預測某種貨幣即將升值時,就在匯市中以相對低價位買進該種貨幣,等該貨幣匯率上漲時,就將其賣出。
二、先賣後買:該方式又叫賣空,在投機者預測出某種貨幣即將貶值時,就在匯市中在價格相對高時,先行賣出該貨幣,等貨幣真正下跌時,再以低價買進該貨幣,賺取中間的差價。
❷ 如何正確理解外匯交易中的對與錯
投機場其實是人生修煉場,它永遠給你希望,永遠給你糾錯的機會,投機金融實際上是在投機自己,投機客成功事實上是人性的成功,他們的經驗表明良好的思考習慣和投資信念是成功的保證和基石。如果你無心修煉或無法修煉到位,那隻有遠離投機,否則就會不斷地買單。投資之道就是專業認錯之路,唯有不斷地『認錯'才能取得豐碩的成果。」如果你想做投機客的話,那麼,就先從學會認錯開始吧。
投機與自然界一樣是殘酷的,在實現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同時,其另外的一個功能就是懲罰錯誤,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彬彬有禮。
偏見和錯誤充斥了投機的時候,自身採取了何種的行動,是強化這一偏見和錯誤並偏離了原點還是糾正了偏見和錯誤,走向均衡。在從事投機的工作過程中,在存在錯誤的場合中,我們應該擁有的嚴厲的批評態度,而這一態度只要使我們比其他投機中人更早地識別錯誤,糾正錯誤,那麼我們就可以享用錯誤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在投機中,獲利的使命就是糾正無效的思維,而不需管人們願不願意讓別人這么做,事實是在糾正中也的確賺到了錢。擁有了嚴厲的批評態度後,我們發現自身和別人的錯誤也越來越多,此刻我們應該去做的是善待錯誤,發掘錯誤中潛藏的機會。或許錯誤本身就是一座金礦。投機和思維有無限可改進的空間,缺陷的存在是永遠的,在不斷的分析和判斷中,我們總是在選擇次佳。投機有誤並不可怕,也不能構成阻止繼續投機的充分理由,反而當意識到錯誤和缺陷也就意味著明確到了危險的歸屬,於是安全的感覺卻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時候。
對於立志從事投機的人來說,敢於認錯是首先和必須要具備的素質。敢於認錯是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但對於投機的人來說,卻是生存之必須。如果你是一個死要面子,連自己的錯誤都不敢承認的人,最好是不要從事投機工作。一個傻瓜和一個聰明人的主要區別在於,聰明人能從錯誤中學到東西,傻瓜則重復錯誤。索羅斯坦率地說:「對其他人來說,犯錯是一種恥辱,對我而言,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驕傲,一旦我們認識到理解上的不足是人類的先天特徵,犯錯就沒有恥辱可言了,恥辱的只是不能糾正錯誤。」
投資大師通過清理不理想的投資糾正錯誤之後,他會分析他的錯誤,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錯誤。首先,他不想重復錯誤;其次,他知道少犯錯誤會讓他的系統得到加強,讓他有更好的表現;第三,他知道現實是最好的老師,而錯誤是這個老師最好的課程。我們很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往往把失敗歸於投機不景氣,實在解釋不過去,就自認運氣不好,這種「要麼是投機欺騙了你,要麼是運氣欺騙了你」的思考習慣使我們的投資理念永遠不會有進步,永遠會在背運中怨氣,在幸運中憋氣。更有甚者,頑固不化死不認錯,認為趨勢不會永遠這樣,一定會掉頭回來的,也許這種期待可以實現,但光明來臨之日,你也許已經沒有力氣舉手歡呼了!『越輸越沖'成了將投機客送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而不願向投機認錯的「壞習慣」造就了投機客是一個最終輸家的命運。切記,唯有回到如幼兒時的『赤子心態',一旦做錯了,立即認錯,心裡及嘴裡都要大聲說『我錯了'。即離場休息,待靜另一個適當時時機『重來'。
失敗並不是成功之母,因為就算失敗了一萬次,但是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操作,最終只能是重復得到失敗的結果。失敗他只是成功之父,失敗後只有檢討、總結才能從哪裡失敗就從哪裡爬起來,最終邁向成功。
提高投機水平的方法:每檢討、總結一次,你就提升一次,一個月檢討一次,一年就可以提升12次,一周檢討一次,一年就可以提高40次,一天檢討一次一年就提高365次,一天檢討2次就是一年提高730次,你想提高水平的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少每天檢討(自省)一次以上,這樣你就會比你的同行提升的水平要快,這樣你成為贏家,否則你的錢就給比你下功夫的同行搶了。
學習、復制、總結.成功的關鍵是學習並模仿投機大師,不斷重復他們做過的事,說他們所說,做他們所做,思想他們所思想的,直到他們的成功模式成為你的習慣,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也擁有他的成功的效果了.在投機中犯錯是常有的事,沒有誰不犯錯的,也沒有任何方法或系統是萬靈的。人無完人,有時說話辦事出錯是難免的,碰到這種情況,勇於承認錯誤便顯得格外重要。能夠做到「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投機客了,好多大師級的人物就是如此。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犯點小錯不要緊,問題是要敢於承認錯誤,敢於改正錯誤。對於交易中的錯誤認識的越早越好,改正的越快越好。判斷趨勢沒有人會百分之百准確,有時候判斷失誤,那怕是暫時錯誤,先止損出來,觀察無誤後再進去未嘗不是明智之舉。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無謂的糾纏,又可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曾國藩對此有深刻認識,他說:「知已之過失,即自為承認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之事。豪傑之所以為豪傑,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便是此等處磊落過人。能透過這一關,寸心便異常安樂,省得多少糾葛,省得多少遮掩裝飾丑態。」
❸ 外匯交易這個能力怎麼理解
一、心態。外匯交易者交易時的心態決定外匯交易的成敗。我們不提倡唯心論,但是心態決定了行為,必須要承認心態的首要作用。我們常說,交易如同修身,這是一場艱苦的修行,便是這個道理。如何修行?外匯投資者需要認識到交易的艱苦性,它既充滿美好前景,也有千難萬阻。從不斷的成敗中,總結經驗,磨礪心性,檢討反省。
二、交易原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優秀的外匯交易者都要事前規劃,堅決執行和事後總結。各種交易方案完備,面對多種走勢有交易路線圖,交易成體系,程序化。過程中只需要按照走勢去執行,才是成熟的外匯交易者所為。
三、交易系統。一個成熟的交易系統包括:技術分析體系,資金管理系統,投研體系,風控體系。在外匯市場中,投資者多數習慣於短中期操作,並且行情走勢與央行、國際局勢、重要會議密切相關。它有一定的復雜性,卻是外匯市場的常態。技術分析和市場策略獲取超額收益,資金管理實現風險管控。這是我們對技術策略和資金管理兩大交易系統核心的定義。
四、風險控制。外匯市場風險無處不在:倉位風險、突發事件的風險、平台風險、交易風險等。在這些風險中,核心風險在於倉位風險。外匯交易者只要管控好倉位,就能從整體上控制交易風險。一旦倉位過大,回撤難度加大,心理壓力倍增,交易自然難以控制。一切理念和控制措施都會大打折扣,止損和紀律變成一種空談。因此,要管控交易風險,首先要控制好倉位的風險。這也是最合乎常理、能夠有效實施的一種風控措施。
❹ 外匯交易基本含義
一、【外匯交易基本含義?】外匯交易基本含義是指客戶在銀行進行的可自由兌換外匯(或外幣)間的交易。
二、【比如說帳上有100美元,那麼我是不是只能對EUR/USD或GBP/USD等操作,不能對EUR/GBP不含USD的操作】是這樣。你持有美元,當然只能以美元兌換它種貨幣。
三、【操作是不是立即生效阿?就是說帳上的美元變成其他的貨幣了,以後再操作必須是含有該貨幣的操作?】交易成功,立即生效,帳上的美元立即變成其他的貨幣。以後再操作確是必須是含有該貨幣的操作,你的理解正確。
❺ 如何正確認識外匯交易規則
成功的外匯交易是由一組組相互匹配的規則所決定的,如順應外匯市場的行情趨勢能夠幫助投資者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不過這同樣不意味著十拿九穩的盈利。在瞬息萬變的外匯交易市場,正確的控制風險保證利潤是每個投資者的交易目的。然而,要想成功的留存在外匯市場,規則才是制勝的關鍵所在。
對於任何一種投資行為來說,認識到交易規則的重要性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了解規則的構建及規則建立的目的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去進行交易。而投資者往往對外匯交易規則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要想正確認識外匯交易規則,投資者必須先了解外匯交易的本質。
很多投資者在炒外匯中極容易忽略交易是一個過程的本質屬性,在操作中更加重視買入而輕視賣出、或者重視前期預測而輕視後期操作的過程等等,而在對交易規則的理解上則容易陷入單一的買入規則,缺少對系統規則體系的認知。
對於一個成功的外匯交易者來說,他必須了解到交易規則的生命力就在於其系統性,即交易規則是完整的閉合過程,而非單一開放的交易過程,同時各種外匯交易規則是相互補充、匹配的,共同完成對交易過程的監督。
外匯交易市場最基本的交易規則應該包括買入規則和賣出規則;而引入資金管理變數的交易規則應該增加加碼和減碼規則;引入風險控制變數的交易規則應該增加每一階段的風險控制規則;在這些大方面的規則里又會有很多細分的小規則,投資者在炒外匯過程中可以了解得更加詳細。
❻ 外匯交易怎麼樣
定義:
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交換。與其他金融市場不同版,外匯市場沒有具體權地點,也沒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過銀行、企業和個人間的電子網路進行交易。
區分:
從交易的本質和實現的類型來看,外匯買賣則可以為以下兩大類:
1.為滿足客戶真實的貿易、資本交易需求進行的基礎外匯交易;
2.在基礎外匯交易之上,為規避和防範匯率風險或出於外匯投資、投機需求進行的外匯衍生工具交易。
❼ 何為外匯交易,我們需要怎麼理解它
簡單的講就是兩種不同外匯互換,由於存在匯率,而匯率時刻波動,這樣就存在價差,外匯交易就是這個價差。比如假設1萬美元,某個時間點匯率是6.85.另外一個時點,是6.95.中間1000元人民幣就是價差。
❽ 外匯是什麼意思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專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屬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8)外匯交易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中國分類
按照管制:
①現匯,中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所稱的四種外匯均屬現匯,是可以立即作為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
②購匯,國家批準的可以使用的外匯指標。如果想把指標換成現匯,必須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匯率牌價,用人民幣在指標限額內向指定銀行買進現匯,專業說法叫購匯,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購匯功能。
按照性質:
①貿易外匯,來源於出口和支付進口的貨款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從屬費用,如運費、保險費、樣品、宣傳、推銷費用等所用的外匯;
②非貿易外匯,進出口貿易以外收支的外匯,如僑匯、旅遊、港口、民航、保險、銀行、對外承包工程等外匯收入和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