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0分鍾,60分鍾MACD各管幾天
30分鍾3-5天,60分鍾6-9天。
背離高(低)點所引發的調整(反彈)周期有一個大概的時間參考,通常呈現的是25-30倍的關系,即以背離高點為例:
15分鍾背離高點=2-3天調整周期。
30分鍾背離高點=3-5天調整周期。
60分鍾背離高點=6-9天調整周期。
MACD指標兩曲線發生金叉時股價會上升,這是常識。但是有時MACD兩曲線高位死叉後股價也會上升,而且有時還會創新高。這就好比當一列火車高速運行時,剎車後要它立即停下來是不可能的,巨大的慣性會使火車繼續向前沖一段路程才會停下來。
MACD兩曲線死叉發出賣出信號後股價還繼續上升,如同火車慣性前沖的道理一樣,是形成的上升趨勢的慣性作用,是一波上升行情的最後一沖。
(1)背離指標優化擴展閱讀
MACD是一個趨勢指標,跟KJD不同,KDJ強調的是拐點,但MACD在關注趨勢轉變的同時,也兼具了監測趨勢發展的作用,可以說和KDJ配合起來實用,是比較經典的組合。MACD在紅柱跟綠柱轉換之間,有一個分界線,這個分界線就是MACD0軸線。上了0軸的股票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它已經由弱轉強了,完成了趨勢的扭轉。
MACD是對均線進行了優化的一種指標,所以要多從均線的角度對其進行理解和分析。通過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到,MACD指標是由白色的DIF線跟黃色的DEA線以及MACD紅柱綠柱組成的,現在我會詳細的介紹一下它們的用法。
B. 短線分析周KDJ重要還是日KDJ重要為什麼
日KDJ更重要。
一、KDJ的分析周期日、周、月、分鍾(主要是60分鍾)10日以下為分析參數的KDJ的研判適用周期為3天左右(從金*到死*為3天時間)50日以下為分析參數的KDJ的研判使用周期為10天左右,50日以上為分析參數的KDJ的研判適用周期為20天左右
二、均線先行原則。股價一旦被長期均線壓制,KDJ再怎麼樣金*一般也只能做短線操作,切莫做中長線投資。這是KDJ使用的前提。在長期均線下,且遠離均線,KDJ金*時,股價有超跌反彈的可能可做短線操作。
三、漲勢的大體周期。日KDJ是短中期,最多維持15天--1個月,周KDJ是中期,維持時間為1個月--3個月(一旦金*,一個月內基本會漲,但漲幅不能確定)月KDJ是長期,維持時間一般為3個月--5個月。
四、除權後,KDJ指標沒有研判意義,起碼要三個月以後才能重新研判。
五、KDJ的參數的修改。隨著技術分析的廣泛應用,技術指標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但由於目前技術指標的運算已大為簡化,這就造成技術指標大面積的雷同,並失去其指導作用。因此為盡量保持精確性、敏感性和時效性的和諧與統一,有必要對某些指標重置參數,並注意以下通則:
第一、根據時間循環周期設定參數。無論大盤還是個股,時間周期對其運行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周期本身往往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這一點在均線、強弱指標等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至於周期的測量,通常可由兩個重要低點的時間跨度來確定。同時,由於存在長、中、短線的區別,投資者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設定個性化且自己熟知的參數,而5(日)或其倍數、以及費波南茲數列在這方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保持不同時間標準的一致性。如果將適用於日線的參數放到分時里,特別是震盪類指標就會過於敏感,用於周線或月線則會明顯滯後,因此,在應用過程中,這一原則必須適當變通後方可使用,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計算問題,而是換算之後需要進行微調,盡管個別指標絕對保持一致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第三、注意大盤與個股間的異同點。由於大盤與個股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適合於大盤的同一指標參數,通常可直接或略作調整後用於大多數個股,但兩者之間的差異畢竟存在,大盤的平均結果往往也會掩蓋許多真相或忽略了個性化,即處於超強或超弱狀態的個股不同於大盤,其參數的設定理應另開小灶。
第四、隨市場變化不斷調整並優化。強勢股和弱勢股與大盤情形迥然不同,平衡市與趨勢運行也有所不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一旦發現原參數不太適合當時的市勢,大家就需要對該參數進行修正以便優化指標,這應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中短期參數更是如此。
C. 外匯的MACD本質意義是什麼
外匯操作MACD背離綜合研判
1.背離本質
背離簡單來說就是價格和指標之間產生了不同的走勢。價格創出新高,而指標卻在下降,或者是價格下降,而指標卻在上升,總而言之,因為某些因素,造成了指標沒法和價格形成同步。那麼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情況呢?
我想指標所想表達的最核心的內容就是這張圖中所想要表達的。雖然價格還在上漲,但是速率或者說加速度開始放緩了,力度不如過去了。如果不看指標,只看圖形,我們所要找的是趨勢,而指標則給了我們除了趨勢之外,價格之後的核心,那就是加速度。
從這張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加速度的放緩並不表示趨勢會立即停下來。就像人在跑步中,被扳了一下,他肯定要踉踉蹌蹌很多下,才會最後摔倒。所以,提醒大家,背離不能代表趨勢會立即的停止,他只是一個現象,一個提示和一個信號:趨時放緩,有可能會停止。
2.指標選擇
現在能夠的選擇的指標越來越多了,但其實這些指標所運用的原始資料無非也就是最高點,最低點,開盤價和收盤價,然後用數學,加上不同的時間周期平均值等等而炮製出來的,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是核心都是差不多的。
我個人用的比較多的還是MACD,用的就是原始的數值設置。當然數值可以優化,比如混沌操作這本書里所提到5,5,34等等,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來選擇。以前不少人推薦RSI,當然我不是說RSI就不行,不過我自己基本上不用。有個叫安德列·伯施的人大家不知道知道不,1987年世界期權比賽冠軍。02年的時候,他曾經來奧克蘭講課,因為和主辦這次活動的公司比較熟,也就和這個人有了比較多的交流。據他說,造出RSI的人是他的徒弟,這RSI是在他的辦公室里弄出來的。在這個指標出來沒多久,就連創始人自己都覺得不怎麼樣,就不用了,不知道怎麼的,卻被推廣的很厲害,所以他對RSI是比較嗤之以鼻的。他比較推崇MACD,還告訴了我一套數值,,應該是34,14,6吧,看上去和原始的沒什麼區別我也就沒什麼用。他的交易有一個特點,他看得周期並不是我們所看得,他所看的是以500個tick,也就是價格每500次波動作為一根k線,這樣去除了很多在亞洲市的無聊行情對整體格局帶來的不利影響。
越扯越遠了,我個人認為RSI超前性比較強,也因為這個,所以我認為它的可靠性就比較低。當然也希望RSI用得很有心得的朋友分享。所有的指標的寬度都是有限制的,例如RSI是0-100。有時候,行情的力度還是很強的,但是因為指標的限制,所以只能掉頭了,其實這也是背離產生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
3.背離的種類
聽得比較多是頂背離,底背離等等。我想這個也就沒必要展開了,主要的基本上是價格創新高(低),指標不創新高(低)。價格與前期的高(低)走平,而指標卻下跌(上升)。
有些比較特殊的情況,價格沒有創出新高,而指標卻創出了新高,在這樣的情況,就要特別小心之後所產生的行情。
4.波浪理論與背離
艾略特波浪理論和背離有著非常緊密地結合。如果從市場的角度來說,我總結了以下的幾點。
1)1浪與3浪很少出現背離。1浪是定方向的,3浪是主升的推動浪,3浪的目的就是迅速拉高,脫離成本區,在力度上應該是非常強的,所以1,3浪之間不太應該產生背離
2)3浪5與3浪3很有機會產生背離。3浪3是主推浪,3浪5在創出高點的同時,其實已經在為4浪的出貨做准備了,力度上一定有所減緩,所以產生背離的機會比較大。
同樣的,3浪與5浪產生背離的概率就更大了,3浪是由帶動1浪的資金來推動的,而5浪是由在4浪之後新進的推動盤,5浪主要的作用就是讓推動1浪的主力資金完全出貨,並且騙取跟風盤。力度應該是1,3,5浪中比較弱的一個。
3)4浪中很有可能產生背離。無論是5浪形式還是ABC形勢,3,5浪,或者是AC都很可能產生背離。4浪的主要目的主力資金的平倉,以及誘使一些資金認為趨勢已經結束。4浪的幅度不能太深,因為太深了,第5浪的新高就不一定撐得起來了,最後的那一次假殺,力度其實不會很強,很容易引起背離。
以上三點都用這張圖了,因為我覺得這張圖比較具有代表性。
5.周期與背離
從時間的角度上來說,時間周期越長的周期上,產生了背離,那麼可信度就更高。我們現在觀察的周期中,月線背離的可信度最高,也就是說,在月線上產生背離之後,趨勢逆轉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日線上出現了同級別背離,同時在更小的周期上,主要是4小時上,同時存在跨級別背離的,那麼趨勢逆轉的可能性比較大。
對於行情級別的認定有很多種,可以以該段行情的主要支撐均線作為是否仍舊處在同一級別行情判斷,也可以用重要的分形作為參照的標准。
周期越小越有機會產生背離,所以其可靠性也就越低,所以,如果可以以不同的皺起來同時參考的話,那麼背離的可信性。從上面的這張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歐元在上升的過程中,同級別連續的背離,在這個時候判斷行情已經結束的話,那就為之過早了。
6.特殊背離
除了價格與指標的背離,還有一樣很重要的背離,就是數據與數據之後市場反應的背離。一個利好美元的數據,卻使美元下跌,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可以挖掘出市場的氣氛。就像上周五的非農,市場在找所有可能的機會去做多美元,雖然數據不好,所以短線的交易方向也就可以確定。
D. 如何靈活運用KDJ指標呢
作為理財師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KDJ指標,我們熟悉的股票指標裡面,大家最了解的滋潤是KDJ指標,也可以叫隨機指標,KDJ有三條線,我們分別叫做:K、D、J。
我們在開始說明靈活運用KDJ指標之前,要補充一句KDJ指標的缺陷也有很多,大家需要知道的是任何的技術指標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所以指標只是一個參考,不能作為投資的一個依據。
第一、KDJ指標是進行趨勢波段分析較佳的工具,以9天為周期,根據移動平均線的交叉原理通過對9天內股價的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進行平滑運算, K為快速指標,D為慢速指標。當K線向上突破D線時,說明上升趨勢;反之K線向下突破D線時,可以賣出。
第二、一般對於KDJ普遍的認識是,K值在20左右水平,從D值右方向上交叉D值時,為短期買進訊號;K值在80左右水平,從D值右方向下交叉D值時,為短期賣出訊號。
第三、作為理財師我介紹一下更高層次的用法:
1、K值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現象,並且在50以下的低水平,由下往上連續兩次交叉D值時,股價漲幅往往會很大。
2、K值形成一底比一底低的現象,並且在50以上的高水平,由上往下連續兩次交叉D值時,股價漲幅往往會很大。
3、K值高於80超買區時,短期股價容易向下回檔;低於20超賣區時,短期股價容易向上反彈。
第四、作為理財師我告訴大家一個基本的方法:KDJ指標曲線可以劃趨勢線、壓力線和支撐線等。當股價回落到均線附近,還沒有跌破均線時,如果J曲線或D曲線跌破了重要的支撐線,可以提前賣出
1、當股價回落到8日均線附近,還沒有跌破8日均線時,如此時KDJ曲線在50以上,而且J曲線或D曲線的走勢形成M頭、三重頂或頭肩頂時,一旦跌破頸線位,就算股價沒有跌破8日均線,也賣出
2、當股價回落到21日均線附近,還沒有跌破21日均線時,如此時KDJ曲線已經跌破了上升趨勢線,賣出
最後我總結一下,實際上K、D、J這三個值小於20時,處於超賣區,往往是買入信號;K、D、J這三個值大於80是,處於超買區,往往是賣出信號。另外現在大盤的整體情況不好,希望大家注意風險,盡量空倉為好。
E. 求通達信公式 KD背離金叉選股公式 如圖 萬分感謝高人!
您好,您說的通信達這個公式可以做,但是比較復雜,另外不知道您的版具體情況,我推薦您可以權看一下我寫的一些基礎的公式類文章,還有很多其他的文章,您自己參考即可。http://jingyan..com/article/54b6b9c0ddbd6a2d583b47f4.html
F. 如何優化MACD指標
華中智能股票預警系統:MACD稱為指數平滑異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從雙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
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MACD是Geral Appel 於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應用原則
1.當DIF由下向上突破MACD,形成黃金交叉,既白色的DIF上穿黃色的MACD形成的交叉。同時BAR(綠柱線)縮短,為買入信號。
2.當DIF由上向下突破MACD,形成死亡交叉,既白色的DIF下穿黃色的MACD形成的交叉。同時BAR(紅柱線)縮短,為賣出信號。
3.頂背離:當股價指數逐波升高,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上升,而是逐波下降,與股價走勢形成頂背離。預示股價即將下跌。如果此時出現DIF兩次由上向下穿過MACD,形成兩次死亡交叉,則股價將大幅下跌。
4.底背離:當股價指數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與股價走勢形成底背離,預示著股價即將上漲。如果此時出現DIF兩次由下向上穿過MACD,形成兩次黃金交叉,則股價即將大幅度上漲。
MACD主要用於對大勢中長期的上漲或下跌趨勢進行判斷,當股價處於盤局或指數波動不明顯時,MACD買賣信號較不明顯。當股價在短時間內上下波動較大時,因MACD的移動相當緩慢,所以不會立即對股價的變動產生買賣信號。 MACD主要是利用長短期的二條平滑平均線,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值,作為研判行情買賣之依據。MACD指標是基於均線的構造原理,對價格收盤價進行平滑處理(求出算術平均值)後的一種趨向類指標。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正負差(DIF)、異同平均數(DEA),其中,正負差是核心,DEA是輔助。DIF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1)和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2)的差。在現有的技術分析軟體中,MACD常用參數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為12,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參數為26。此外,MACD還有一個輔助指標——柱狀線(BAR)。在大多數技術分析軟體中,柱狀線是有顏色的,在低於0軸以下是綠色,高於0軸以上是紅色,前者代表趨勢較弱,後者代表趨勢較強。
中短線投資者的買賣策略
1.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針(MACD)圖表中的一支支垂直線稱為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針(MACD),而綠色橫線是柱狀垂直線的分水嶺,柱狀垂直線出現在此分水嶺之下,稱為「負」,而出現在分水嶺之上,則稱為「正」。
2. 對中短線投資者而言,當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針(MACD)柱狀垂直線由負變正時,亦即垂直線由分水嶺之下轉為之上時,是入貨訊號。如利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針(MACD)來分析,則MACD1將會由下向上穿越MACD2。 3. 反之,當柱狀垂直線由正變負時,亦即垂直線由分水嶺之上轉為之下時,是沽貨訊號。同樣地,MACD1將會由上向下穿越MACD2。 中線投資者的買賣策略
1. 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針(MACD)圖表中之灰黑色橫虛線為零線,如MACD1和MACD2都處於零線之上,顯示市況上升趨勢未完。故此MACD1和MACD2在零線之上向下轉勢,或者MACD1跌破MACD2,亦只能當作好倉的平倉訊號。但如果MACD1是在零線之下,而跌破MACD2時,才能構成較為可靠的沽貨訊號。
2.反之,如果MACD1和MACD2都在零線之下,顯示跌勢未完。故此,MACD1和MACD2都在零線之下而向上轉勢時,或者MACD1升破MACD2,亦只能當作淡倉的平倉訊號。但如果MACD1是在零線之上,而升破MACD2,才能視作較為可靠的入貨訊號。
G. macd和kdj背離哪個更加准確
KDJ是超級短線參考指標,還經常鈍化,意義不大,MACD有時雖然滯後,但具參考價值,各有優劣,做T+0或兩三天的建議以KDJ參考,反之。。。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MACD 是通過對指數型平滑移動平均線 EMA 的乖離曲線(DIF)以及DIF值的指數型平滑移動平均線(DEA)這兩條曲線走向之異同、乖離的描繪和計算,進而研判市勢的一種技術方法。
1、0軸以下:DIF若上穿 DEA為買入信號;DIF若下穿 DEA為反彈結束信號, 也為賣出信號,但適於多方平倉,空方新賣單不適於入場。
2、0 軸以上:DIF 若下穿 DEA 為賣出信號;DIF 若上穿 DEA 為回檔結束信號,也為買入信號,但適於空方平倉,多方新買單不適於入場。
3、與市勢的 M頭(或三頭)以及 W底(或三底)形態相仿,高檔區DIF二次以上,下穿 DEA可能大跌;低檔區DIF二次以上上穿 DEA可能大漲。這兩處交叉若與價格走向相背離,則可信度極高。
4、由於柱線圖拐點的變化十分敏感,雖可捕捉先機,但需小心因小失大。
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1.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買方力量大於賣方力量
2.如果K、D、J值都大於50時,為多頭市場,後市看漲;如果K、D、J值都小於50時,為空頭市場,後市看空。
3.KDJ指標圖形中,D曲線運行速度最慢,敏感度最低;其次是K曲線,J曲線敏感度最強。
4.當J大於K、K大於D時,即3條指標曲線呈多頭排列,顯示當前為多頭市場;當3條指標出現黃金交叉時,指標發出買入信號。
5.當3條指標曲線呈空頭排列時,表示短期是下跌趨勢;3條曲線出現死亡交叉時,指標發出賣出信號。
6.如果KD線交叉突破反復在50左右震盪,說明行情正在整理,此時要結合J值,觀察KD偏離的動態,再決定投資行動。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在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H. 為什麼中國股市走勢與宏觀經濟出現背離
我國上市公司中存在著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二類股份,持股成本的巨大差異,使得兩類股東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
1、權利的不對等。即不同的持股人在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權不對等,非流通股股東憑借著「一股獨大」的特殊地位全面控制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與經營管理機構,弱化了股份制經濟所具有的財產約束功能和利益激勵機制,嚴重 影響了證券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
2、承擔義務不對等。不同的股東所承擔籌集資金的義務不對等;由於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所追求的目標不同,所以,擁有絕對控制權的非流通股股東就可能實施機會主義行為,損害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只要通過不停地高溢價發行、增發和配股,非流通股股東就能獲得巨額的利益。例如,寶鋼增發,招行發行可轉換債的案例都是非流通股股東對流通股股東利益的侵蝕。
3、信息失真。股權分置問題造成了股票市場供求狀況不平衡。只有占公司總股本三分之一的流通股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這樣股票的市價不能正確的反應上市公司與股票市場的實際情況,使得股價虛高,不能反映公司業績,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凈資產為負值,可是股價卻很高。
雖然,我國2005年實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但是就目前股市發展狀況來看,改革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大的上市公司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非流通股。而且,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也沒有真正的實現權利義務的對等。其次,如果所有上市公司股份實現全流通,造成一些大的上市公司股本太大,不利於該公司股票的發展。
感受資產累積的愉悅,體驗深謀遠慮的滿足。游俠股市,智慧與謀略的虛擬股市,讓您的智慧不再寂寞。
I. 哪個指標可以支撐rsi反彈
由於RSI指標實用性很強,因而被多數投資者所喜愛。雖然RSI指標有可以領先其它技術指標提前發出買入或賣出信號等諸多優勢,但投資者應當注意,RSI同樣也會發出誤導的信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該指標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盲區。在目前的市場中還沒有出現一個十全十美的技術分析工具,RSI也是如此。指標不能決定股價漲跌,股價的變化是決定指標運行的根本因素。RSI指標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夠顯示當前市場的基本態勢,指明市場是處於強勢還是弱勢,或者牛皮盤整之中,同時還能大致預測頂和底是否來臨。但RSI指標只能是從某一個角度觀察市場後給出的一個信號,所能給投資者提供的只是一個輔助的參考,並不意味著市場趨勢就一定向RSI指標預示的方向發展。尤其在市場劇烈震盪時,還應參考其它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不能簡單地依賴RSI的信號來作出買賣決定。
首先,應該看到RSI指標的時間參數不同,其給出的結果就會不同。
不同的投資者對時間周期的設定有不同的個人偏好,從理論上講,較短周期的RSI指標雖然比較敏感,但快速震盪的次數較多,可靠性較差;較長周期的RSI指標盡管信號可靠,但指標的敏感性不夠,反應遲緩,因而經常出現錯過買賣良機的現象。
此外,由於RSI是通過收盤價計算的,如果當天行情的波幅很大,上下影線較長時,RSI就不可能較為准確反映此時行情的變化。
第二,超買、超賣出現後導致的指標鈍化現象容易發出錯誤的操作信號。
在"牛市"和"熊市"的中間階段,RSI值升至90以上或降到10以下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指標鈍化後會出現模糊的誤導信息,若依照該指標操作可能會出現失誤,錯過盈利機會或較早進入市場而被套牢。
第三,RSI指標與股價的"背離"走勢常常會發生滯後現象。
一方面,市場行情已經出現反轉,但是該指標的"背離"信號卻可能滯後出現;另一方面,在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下,有時"背離"現象出現數次後行情才真正開始反轉,同時在研判指標"背離"現象時,真正反轉所對應的"背離"出現次數並無定論,一次、兩次或三次背離都有出現趨勢變化的可能,在實際操作中較難確認。
第四,當RSI值在50附近波動時該指標往往失去參考價值。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間研判的作用並不大。按照RSI的應用原則,當RSI從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線時代表股價已轉強;RSI從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線則代表股價已轉弱。但實際情況經常是讓投資者一頭霧水,股價由強轉弱後卻不跌,由弱轉強後卻不漲的現象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在常態下,RSI會在大盤或個股方向不明朗而盤整時,率先整理完畢並出現走強或走弱的現象。
在實際運用中若要克服這個缺點,可以在價格變動幅度較大且漲跌變動較頻繁時,將RSI參數設定的小一點;在價格變動幅度較小且漲跌變動不頻繁時,將RSI參數設定大一點即可。(華夏證券研究所 王凱)
RSI指標的真諦
在指標運用過程中,投資者經常產生困惑,有時指標嚴重超買,股價卻繼續上漲,有時指標在超賣區鈍化十幾周,股價仍未止跌企穩。這里混淆了指標與股價的關系,指標不能決定股價漲跌,股價才決定指標的運行,股價是因,指標是果,由因可推出果,由果來溯因是本末倒置,不一定走得通。那麼,指標運用的真諦是什麼呢?筆者認為趨勢至上,順勢而為,向市場屈服。在漲跌趨勢未改變之前,不要試圖運用指標的超買、超賣、鈍化等來盲目斷定該反彈、該回調了,要向市場屈服、向趨勢屈服,趨勢無招勝指標有招。當然,這並非是完全摒棄了指標,相反是充分地利用其輔助參考作用,當股價趨勢繼續上漲或下跌時,指標也將繼續超買或超賣,而當股價一旦發生轉勢,指標隨後也會發生轉勢買賣信號,從而為操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上的參考,這就是指標運用的真諦。
RSI相對強弱指標,由WellsWider所創,以一特定時期內股價的變動情況來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實際上,RSI是計算一定時間內股價漲幅與跌幅之比,測量價格內部的體質強弱,根據擇強汰弱原理選擇出強勢股。
在實戰中運用時要注意:
1、取值。RSI大於50為強勢市場,高於80以上進入超買區,容易形成短期回檔;小於50為弱勢市場,低於20以下進入超賣區,容易形成短期反彈。RSI原本處於50以下然後向上扭轉突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強;RSI原本處於50以上然後向下扭轉跌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弱。但經常出現超買而不跌、超賣而不漲的指標鈍化現象,RSI取值在研判方面的作用不大。上海科技在2002年12月27日RSI就進入超買區並高位鈍化達8日,但這卻是突破後的最佳介入時機。
2、交叉。一般有長、短期兩條RSI,短期RSI大於長期RSI為多頭市場,反之為空頭市場。短期RSI在20以下超賣區內,由下往上交叉長期RSI時,為買進訊號。短期RSI在80以上超買區內,由上往下交叉長期RSI時,為賣出訊號。滬綜指在2002年1月23日RSI發生金叉,提前發出見底信號。
3、形態。形態分析在RSI中得到大量的運用,可依據超買區或超賣區出現的頭肩頂或底、雙頭或底等反轉形態作為買賣訊號。滬綜指在去年1346、1339二次見底時RSI在超賣區出現了W底。
4、背離。股價一波比一波低,相反的RSI卻一波比一波高時,為底背離,股價很容易反轉上漲。股價一波比一波高,RSI卻一波比一波低時,為頂背離,股價很容易反轉下跌。滬綜指去年在1311見底後出現的上攻,於1月17日摸高1492之後RSI出現了頂背離,因此在3月4日摸高1529之後就轉身向下調整。滬綜指在去年1339的見底時RSI也明顯出現底背離。
5、趨勢線。連接RSI連續的兩個底部,畫出一條由左向右上方傾斜的切線,當RSI向下跌破這條切線時,為較好的賣出訊號;連接RSI連續的兩個峰頂,畫出一條由左向右下方傾斜的切線,當RSI向上突破這條切線時,為較好的買進訊號。事實上這只是短線買賣訊號,中線效果並不十分好。滬綜指在去年1月17日RSI跌破了1311開始的上升趨勢線,此賣出信號雖規避了短線風險,但中線離場顯然還是頂背離發出的信號較好。
RSI專題文章--技術專
要透徹地理解和運用一技術指標(rsi),無疑要從指標公式基本表達及所描述的數理模型這個方面入手。前面的網友在綜合前人經驗的同時,結合自己的理念作了精彩的論述,但大多僅局限於對RSI的技法探討或進行有限度的改良上,但只要不脫開RSI指標的本質,這種努力的收獲是不會太大的,故我們不能老停留在指標原公式的『內涵』上。指標RSI的公式表達明確地描述了:在一設定的價格變動時間周期內,價格的上漲幅度(或下跌幅度)的百分比,即上漲居多還是下跌居多。從這點說,RSI顯然應歸屬於短線指標類。我們知道,凡短線指標其使用都有一定的條件和適用范圍,即不可隨意地用於較強的趨勢行情,而在一般常態行情中使用的效果較好。我們在用RSI作選股或交易系統時,無論如何試圖去附加一些條件,皆因未擺脫指標公式的基本『內涵』,更沒有設定有效識別或區分行情性質的程序表達,欲提高成功率當然是困難的。要改變RSI指標的現狀,就必須在指標的『外延』上下功夫,尋找新的屬性。
在一輪總的上漲趨勢行情中,通常會看到莊家底部拉高建倉,震盪或打壓,洗籌調整等所引起價格短期的波動。RSI指標對這種短期的價格變動反映較敏感,大多能予以較滿意的訊號指示,但對行情的『總趨勢』卻無能為力!這正是RSI指標的缺陷和人們的困惑所在。於是,指標RSI『外延』屬性的要點便轉到「如何判定與跟蹤趨勢行情」中來了。其實,這也不難。一些傳統的指標經改良就能滿足,如MACD,BOLL,BBI%,W%R等。*******如圖例中『雪飛判勢XFPS』指標,就是筆者為此嘗試的結果:指標將短期變動與總趨勢性進行統一組合後,即可作短線買賣,又能把握住行情的主要趨勢,實戰中的可操作性增強。故對指標的優化或改良,我們不應僅限於『修修補補』,而應當在增強技術理念與提高市場認知上。這樣,才會有新的發現與突破。題rsi定義:要點是通過某個時期內股價升跌的統計結果,反推出買賣雙方力量的對比,依此對大勢或個股走勢作出判斷,RSI的取值范圍在0-100之間,數值越大表明買方力量越強,反之數值越小則表明賣方力量越強。
實戰運用:RSI屬於領先指標,可以率先洞察出行情的變化,較早地發現底部或頂部的出現以及趨勢的突破。最常見的使用方法是通過發現「頂背離」或「底背離」來確認股價的頭部區域或底部區域。「頂背離」是指在經過一段漲升後RSI達到80以上的高位,此時股價繼續上行創出新高,而RSI值卻未能同步創出新高,與股價發生「背道而馳」的走勢;反之「底背離」是指在底部區域RSI未能跟隨股價創出新低。一般來說,頂背離意味著後市看跌,應當賣出,反之底背離的出現為買進信號。但有時,極強烈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可能突破RSI的頂背離或底背離,當RSI的頂背離或底背離被有效突破後,必定會有一段不小的繼續原有趨勢的行情,該法則被稱為「RSI必勝術」。例如:今年春節後2月14日至3月13日,上證指數日K線的RSI出現頂背離,表現為股指為上行趨勢,RSI卻一路走低。這時將RSI的高點連成一條直線,構成RSI頂背離的壓力線。但到了3月20日前後,該壓力線被有效突破,隨後上證指數果然強勢上行。個股出現這種RSI頂背離被突破更是屢見不鮮。如一些前期強勢股粵華電(0532)、深南波(0012)、魯石化(0554)、蜀都(0584)等等,都在出現了RSI頂背離被突破後繼續強勢上行。{/P}{P}特別注釋:當前上證指數日K線又一次出現了明顯的RSI頂背離。如果後市如果能放量突破RSI頂背離形成的壓力線,則漲勢仍然可期。強弱指標RSI是廣大投資者最常用的指標之一,然而真正能善於運用的人還不多,全面了解其特性是能否運用成功的一個關鍵。以下是筆者對其特性的一些探索。 數值性。超強勢股在80以上運行,強勢股在50--80之間,弱勢股在50--20之間,超弱勢股低於20,這是眾所周知的,而RSI在50左右擺動時是股價盤整區。結合形態理論和切線理論,它有預測盤局後突破方向的作用,這樣理解的人還不多。如明天科技(600091於9月9日、20日的RSI在50線附 近擺動形成M頭,期間是股價盤整區,且股價仍處高位,向下突破信號已發出;廈門國貿(600755)7月1日至7月19日股價橫盤,但RSI在50線附近形成多重底,波段底部信號已現。 形態性。K線中的頭肩頂(底)、雙頂(底)、多重頂(底)、尖頂(底)、變形M頭或變形W底均是在正確運用RSI指標時必須掌握的重要形態,應對該類圖形敏感。能區分股價所處歷史的高(底)價區時,則頂(底)部圖形遠比K線的同類形態更為提前和可靠,這是因為利用了其頂(底)的背離性,從而使RSI具有了超前反映股價的特性。 背離性。股價創新高(或新低)而RSI指標不能創新高(或新低)時為頂(底)背離;頂背離(一般強勢股)或多次頂背離(超強勢股)時為波段頂部,底背離(一般弱勢股)或多次底背離(超弱勢股)時為波段底部。在運用時出現背離信號決不能等閑視之!如廣電股份10月28日、11月2日在80線附近形成變形M頭,加上其股價面臨近期箱頂,限制了它和滬市大盤的反彈高度,應有短線回落的心理准備;近日深市成指如不能連續上攻,則有形成RSI指標的M頭之嫌,而市場靈魂股如深科技(0021)股價橫盤,其RSI近日形成頭肩 頂。天大天財(0836)則形成M頭,這些都將表明大盤實在是芨芨可危,因 為這類市場靈魂個股的股價一旦破位,則隨時可能引發大盤重新探底。 趨勢性。底背離中各低點依次連結形成上升趨勢線,每次回落至該線時均可買入,跌破則必須停損賣出,如深惠中(0036),9月17日RSI已跌破由前期各低點形成的上升趨勢線時應及時停損;頂背離中各高點依次連結形成下降趨勢線,每次反彈至該線時均應賣出,如中關村(0931),9月22日 、27日,由於RSI頂背形成下降壓力線,10月12日、28日反彈至該線,均是出貨點。而帶量突破該線時應及時停損回補。另外,在波段底部時應充分重視股價突破因頂背形成的下降壓力線和因底背形成的上升趨勢線兩者交叉線的雙重支撐作用,波段頂部時兩交叉線的雙重壓力作用。 參數性。在設定參數時雖然也許有比RSI(5、10)等更好的組合,但不宜苛求。 共振性。這是結合了KDJ等其它指標而言,如多次底(頂)背離形成底(頂)部形態時,同時慢速KDJ在低(高)位金叉或二次上交叉,則股價共振向上(下)。與其它指標如MACD等的共振性可自已摸索。 周期性。日線的RSI為短線指標,周線的RSI為中線指標,如兩者同處底部,則中短線資金共同進場引起股價共振向上;兩者同處高位,則中短線資金共同離場引起股價共振向下;兩者相反時,周線RSI將決定股價運行的中線趨勢。 強弱性。主力吸洗拉的個股形成中線強勢股,在80以上的頂背離可形成波段頂部,多次背離須出,而由於主力洗盤回擋至50左右形成底部形態或多次底背離時為波段底仍可再次介入,條件是主力還沒有出貨的意圖,而在歷史低價區,如果基本面隱含重大利好,主力才可以鈍化RSI指標或反指標規律建倉;主力出貨的個股形成的中線弱勢股,在50左右的頂部形態或頂背信號可形成反彈高點,須出局;在20以下形成底部形態或底背信號時才可補倉做短差。擇強汰弱,不參與主力近期正在出貨的個股,這是鐵的紀律。 以上還僅是筆者初步了解到的有關RSI的基本特性,其中的任何一條信息均值得高度重視!在運用時還需結合成交量、大勢等因素來綜合判斷才能提高勝算{/P}{P} 相對強弱指數(RSI)是通過比較單位時間內的平均升幅和跌幅來測量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其超買超賣、背馳等原則,運用相當復雜,運用上存在不少誤區,如超買不跌、超賣不漲,背弛信號特別是頂背弛的運用可靠性不高。已有不少高手從參數的選擇和RSI的新用法上進行了探討,本文意在拋磚引玉,僅從以下幾方面對該指標的優化提供一個思路,錯誤不足之處請指正。一、結合成交量進行優化。量價結合是我們常用的方法。
LC:=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1+V/CAPITAL),N,1)/SMA(ABS(CLOSE-LC)*(1+V/CAPITAL),N,1)*100;
二、運用成本函數進行優化。將價格的運動理解為獲利盤的變動,其實也是考慮了成交量的因素。缺點是只能在日線上使用。
TD:=WINNER(C)*100;
LC :=WINNER(REF(C,1))*100;{如用REF(WINNER(C),1),因WINNER函數的范圍是0-1可能會有影響}
RSI(N):=SMA(MAX(TD-LC,0),N,1)/SMA(ABS(TD-LC),N,1)*100;
三、加入大盤因素,將個股置於深滬股市這個參照系中,化股價的絕對運動為相對運動,可能對個股的強弱有提前的指示作用。
LC :=REF(CLOSE,1);
LC1:=REF(INDEXC,1);
ZF:=(C-LC)/LC;
ZF1:=(INDEXC-LC1)/LC1;
XD:=ZF-ZF1;
RSI(N):SMA(MAX(XD,0),N,1)/SMA(ABS(XD),N,1)*100;
四、加入時間因素。如RSI(12)可表示如下:
LC := REF(CLOSE,1);
RSI1:=SMA(MAX(CLOSE-LC,0),4,1)/SMA(ABS(CLOSE-LC),4,1)*100;
RSI2:=SMA(MAX(CLOSE-LC,0),8,1)/SMA(ABS(CLOSE-LC),8,1)*100;
RSI3:=SMA(MAX(CLOSE-LC,0),12,1)/SMA(ABS(CLOSE-LC),12,1)*100;
RSI(12):=(RSI1+RSI2+RSI3)/3;
相對強弱指標-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是指固定期間內價格上漲總幅度平均數占總幅度平均值的比例,從而探測出市場買、賣的意向和實力,進而做出未來市場的走勢判斷。RSI 的原理是假設收盤價是買賣雙方力量的最終體現,將收盤上漲視為買方力量占優,將下跌視為賣方力量占優。簡單來說就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比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則商品價格必然上漲。反之,如果半數以上的人競相賣出,則價格自然下跌。
計算公式: RSI = 100-100/(1+RS) 其中 RS = n 日內收盤漲幅合計/n 日內收盤跌幅合計
常用的 RSI 計算期間長度為 9 日和 14 日 , 當然投資者也可自己嘗試換用其它不同的時間周期長度來衡量價格走勢。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該指標在 0-100 區間內變化。RSI值大多處於 30-70 之間,達到 70 或 80 時被認為已到達超買狀態 (Overbought),至此市場價格可能會回落調整。當該指標跌至30 或 20 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 (Oversold),市價將出現回升。
基本應用方法(見圖 3-3):
1. RSI 金叉:快速 RSI 從下往上突破慢速 RSI 時,認為是買進機會。
2. RSI 死叉:快速 RSI 從上往下跌破慢速 RSI 時,認為是賣出機會
3. RSI<30 為超賣狀態,若出現 W 底部形態,為買進機會。
4. RSI>70 為超買狀態,若出現 M 頂部形態,為賣出機會。
圖 3-3:現貨黃金日線圖
使用技巧:
1. 如果市場處於盤整階段,而 RSI 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頭強勢,後市可能再漲一段。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賣出信號。
2. 如果市場處於盤整階段,而 RSI 已經走出整理形態,則價格有可能隨之突破整理區域。
3. RSI 處於高位並且一峰比一峰低,而此時市場價格卻是一峰比一峰高,這叫頂背離;反之,RSI 處於低位並且一底比一底高,而此時市場價格一底比一底低,是為底背離。當 RSI 與 K 線出現背離時,一般為轉勢的信號,此時應選擇正確的買賣時機。我們可以結合 RSI 的基本應用方法來確定買賣時機。RSI 處於 30 以下發出的買入信號與 70 以上發出的賣出信號尤其可靠。
4. RSI 圖形的下降趨勢線呈 15 度至 30 度時,技術上的壓制意義較強,如果趨勢線的角度太陡,則可能會很快被突破,失去阻力作用。反之,RSI 圖形的上升趨勢線呈負 15 度至負 30 度時最具支撐意義,如果支撐線的角度太陡也將會很容易地被突破。
5. RSI 在較高或較低位置形成頭肩頂或頭肩底等反轉形態,是採取行動的信號。但這些形態一定要出現在較高位置和較低位置,離 50 越遠越好。
相對強弱指標的優點和缺點:
RSI 反映了價格變動的四個因素:上漲的天數、下跌的天數、上漲的幅度和下跌的幅度。由於它對價格的四個要素都加以考慮,因此在市場走勢預測方面的准確度較為可信。同時,我們通過 RSI 能夠較清楚地看出市場何時處於超買狀態和超賣狀態,從而較好地把握買賣時機。
不過,任何分析工具都有其局限性。我們在應用 RSI 的時候不能掉進公式化、機械化的泥潭中,因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情況,市場在 RSI 超過 95 或低於 15 時沒有出現反轉的情況並不罕見,投資者不能在指標一低於30就買進,高於 70 就拋售,而應當結合其他手段具體分析。
--------------
XKDJ與SXHY組合研判的技巧之一
由於指標參數的相對固定性,同一類型的形態會在不同的時段重復出現,但未來的走勢往往出乎人們經驗的意料之外.對這種情況,現今絕大多數的人將其稱之為莊家的指標"騙線",這真是大謬呵!不知是某些人的誤導,還是對指標計算原理的一知半解?不論是對大勢還是個股的研判,只有多種方法互相印證、多類知識相互融合、與時俱進的領悟創新,才能逐步走向超越.那種想靠一招鮮吃遍天的人,最終會被歷史的波濤淹沒.
單一的應用XKDJ,同樣會出現上述的所謂"騙線".但通過不同指標的組合運用,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缺憾,同時大家要注意,它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消除這些缺憾!就拿XKDJ指標的"壓制形態"來說(祥解見《XKDJ(新編KDJ)的使用技巧》),XKDJ一般在兩種情況下會出現,一種是見頂的初期階段;另一種是強勢洗盤階段.這種形態一旦出現,一般會影響至少半年以上或一年以上的股價走勢.所以我們必須正確的判別,及時規避風險和把握機會.
單一使用XKDJ,這種判別理所當然.如何鑒別這種形態的表象重現,而實質卻大相徑庭的差異,我們這里就要藉助SXHY(三線合一)指標來輔助了.
SXHY(三線合一)指標,就是大家常用的W%R(威廉指標),我只不過將原來的0~100數值擴大到-100~100;原Y軸坐標是顛倒的,將其改為:頂(天線)為100、底(地線)為-100、中軸線為0,便於直觀.參數,大多數股軟上將其定為5日、10日、20日,有的甚至只定一條線,而我將其確定為60日(季線)、120日(半年線)、250日(年線)三條線,即中線=60日,長線=120日,超長線=250日.改變後與原W%R(威廉指標)一對比,SXHY指標追蹤超級大牛股走勢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在特定時段內SXHY指標的三條線,在頂部或底部重合,其准確度是相當高的,每條線判斷股價的趨勢其准確度也頗高.
將XKDJ(新KDJ)與SXHY(三線合一)放在一起可以發現,600531豫光金鉛在2004年4月中旬,XKDJ指標形成"壓制形態"之後, SXHY指標的中線、長線、超長線同時也跌入0軸以下的弱勢區;而2006年7月20日XKDJ指標也形成"壓制形態"後,SXHY指標中的中線、長線雖然跌入了0軸以下的弱勢區,但超長線卻依然站立在0軸之上的強勢區.這一信號就是區別長期下跌與強勢洗盤的"劍招".
XKDJ中,以0軸為分界線,0軸以上至100為強勢區,0軸以下至-100為弱勢區。運用的一般技巧為:
一、買入信號:
1、在弱勢區時,長K上穿長D的金叉買入點。
2、在弱勢區時,長K上穿長D、中K上穿中D的近似同時出現的金叉買入點。
3、在弱勢區時,長線KDJ出現圓弧底形態後的金叉買入點,長線KDJ上穿0軸的買入點,此信號重點關注。
4、在弱勢區時,中線KDJ回落至長線KDJ附近,但不跌穿長線KDJ,然後中線KDJ調頭向上、中K上穿中D的金叉買入點,此信號重點關注。(這種形態稱為托舉形態)
5、當長線KDJ處在強勢區時,中線KDJ在長線KDJ之上回落至長線KDJ,但不跌穿長線KDJ,隨後中K調頭上穿中D的金叉買入點,此信號為強勢空中加油現象,為最佳買入點,此信號強烈關注。(這種形態稱為托舉形態)
6、買入信號在60日、120日或250日均線呈多頭排列的背景下應用效果最好。
7、大多數情況下,中J下穿-95後均會出現階段性上升。
二、賣出信號:
1、在任何區域出現的中K下穿中D的死叉賣出點。
2、長線KDJ中長K下穿長D的死叉賣出點。
3、長線KDJ中任何一條線下穿0軸的賣出點,大部分情況下表明股價進入長期的陰跌狀態中。
4、當中線KDJ跌穿長線KDJ後,反彈至長線KDJ附近,但不上穿或略微上穿長線KDJ,隨後中K調頭下穿中D的賣出信號,此信號為加速下跌現象,重點關注。(這種現象稱為壓制現象)
5、在弱勢區時,長線KDJ出現圓弧頂形態後,中K下穿中D、或長K下穿長D的死叉賣出信號,重點關注。
6、大多數情況下,中J上穿95後均會出現階段性調整。
7、當中J上穿100之後,再度下穿100時,是短線最佳賣出信號,強烈關注。
8、在極端行情中,有時中J上穿到100後股價卻持續飆漲,此時要仔細觀察K線的形態特徵、中長期均線的排列特徵、量能變化的特點等等,及時反手做多。
三、注意指標的各條指標線在頂部區域和底部區域時的排列方式的差異性,觀察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的不同現象,觀察頂背離和底背離的差異性, 仔細揣摩在長線KDJ大周期范圍內中線KDJ周期的變異、重疊、跨越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