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深鐵路為什麼跌
我認為這既可能是這只票突破的標志(可能性較大),有可能是短期見頂的信號(可能性較小)。
一路讓人開心,不會要及時收手,該放就放
3. 廣深鐵路在美國價格20.13,怎麼這高
把H股和來A股的凈資產做了一下對自照,美股的報價應該是以50股為交易單位的報價,換算以後還是比A股便宜的,但該公司的H股持有戶數較少,交投也不活躍,機構或長線持有者的可能性較大,很難說A股還是H股更能准確反映該公司的內在價值!以上看法僅供參考!
4. 廣深鐵路後期走勢怎樣
廣深鐵路建立逢高減倉或者離場。短期走勢不樂觀,現在大盤走勢較弱,個股分化嚴重,操作上應該輕指數重個股,遠離 鐵路 公路 機場 這些股票,重點關注前期跌幅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股票的反彈機會,且這些股票要具有以下特徵,在高位的時候 沒有放量,下跌都是微量下跌,且近期的反彈量能逐步擴大,要尋找這樣的股票,才能在接下來的走勢中,大幅度提高盈利水平。關於股票方面的事情,可以私信我。
5. 廣深鐵路的發展歷史
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末,廣東候補知府易學灝奏請兩廣總督李瀚章,擬以湊集商股方式,修建廣州至英國租借地香港九龍的鐵路,加強兩地的交通聯系。當時因粵漢鐵路尚未修通,計劃未被批准。至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與英國議定修建廣九鐵路,後因英國正應付第二次布爾戰爭而擱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正月,《廣九鐵路借款合同》在北京簽訂,英國借款150萬英鎊給清政府修建廣東段鐵路(華段)。同年7月廣九鐵路香港段率先開工,而廣東段則在1909年動工。經中、英雙方商定,以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華、英兩段。華段線路即為現今之廣深鐵路,當時全長142.77公里,而英段長35.78公里由英方修建。根據借款合同,廣九鐵路的建造雖然必須由英國人擔任總工程師,但是中國仍然自聘華人鐵路建築工程師詹天佑為顧問。
民國時期曾稱呼此鐵路為廣九鐵路,其中九是九龍,而香港則將它稱為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在大陸的路段稱為華段、而在香港的稱為英段。但在香港「九廣鐵路」是指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鐵路服務網路,包括東鐵、輕鐵、西鐵及馬鞍山鐵路(馬鐵),其中東鐵大致是原來的九廣鐵路英段。
1948年3月,廣九線舊白雲機場支線開工,從廣州站舊機場支線站台開出,經飛鵝路(桂花崗道口)、飛鵝西路、廣園路(景泰道口)、柯子嶺站、柯子嶺倉庫,終點站在白雲機場油庫,主要業務為航空煤油運送,運輸所得(指航空煤油)放入運輸管道,至飛機煤油放置處。
1949年10月14日,舊白雲機場支線開通,白雲機場由軍用機場變身民用機場。
1950年代初,廣州東站(大沙頭站)再次更名為廣州站,成為廣州市內最主要的鐵路客運站。
1954年又在廣北聯絡線上增設流花橋站(位於今廣州站)。1967年,廣深鐵路再次進行全線大修,提高線路運輸能力。
1974年4月12日,在原流花橋站改建的新廣州站(廣州新客站)建成使用,同時廣深鐵路廣州段起點由原廣州站(大沙頭站)改成新廣州站至今。
80年代起,由於中國進行改革開放,深圳成立了經濟特區,珠三角地區經濟迅速發展,進口貨物和旅客大量增加,原有廣深鐵路單線難以滿足運輸需要,所以在1984年起增建第二線,同時成立了廣深鐵路公司,直接隸屬於廣州鐵路局,負責進行營運管理和建設復線的工作。
1987年1月復線完工通車,運輸能力提高70%,成為當時廣東省第一條復線鐵路。而廣州東站(大沙頭站)—東山站—雲麓站一段的鐵路於1984年被拆除,自此廣州市中心再無鐵路穿過。
1987年底,廣深鐵路雙線建成通車。
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廣深准高速鐵路立項;1994年12月23日,准高速線路改造和增建第三線工程正式投入運營。
1998年5月28日,廣深線准高速電氣化工程竣工,8月28日正式投入運營。經過電氣化改造,2000年9月,第三線電氣化竣工通車,成為全國第一條的三線並行、全線封閉、全程電氣化鐵路。
1988年10月,天河站改名為廣州東站。
2004年8月5日,舊白雲機場支線廢止,桂花崗閘口建成。
2007年4月18日,廣深Ⅰ、Ⅱ完成提速改造後時速可達200公里,成為全國第一條城際公交化客運專線;廣深Ⅳ線建成通車後,廣深線成為全國第一條四線並行且客貨分線運行的鐵路。
城際列車
廣深城際動車組車票 停靠在深圳站、擔當廣深城際列車的CRH1A和諧號動車組在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尚未實行,深圳也還沒有設市,廣深鐵路僅為一條支線鐵路,來往廣州和深圳的旅客列車相當少。而廣深之間的特快旅客列車最早開行於1959年,因廣深鐵路是當時外地旅客由香港轉道參加廣州交易會的必經之路,經鐵道部批准,1959年10月1日起,廣州、深圳之間增開91/92次特快旅客列車,此次列車不但不停靠中途站,更破例加掛餐車(當時鐵路客運管理規章規定,運行時間不超過8小時的列車不掛餐車,而91/92次的運行時間只有約兩個小時),1966年8月,由四方機車車輛廠生產的中國第一代空調軟座客車開始在廣深線上擔當91/92次。至1979年時,來往廣深的客車仍只有三對,運行時間最快2小時5分鍾,最慢為4小時45分鍾[12]。當時的旅客中,中國大陸本地居民僅屬少數,大部分為來自香港的外國人、回鄉探親的港澳台同胞,91/92次特快更仍只供外賓及華僑乘坐。只有在廣州交易會召開期間,客車才會滿座。
1976年10月16日,由深圳開往廣州的92次特快列車在廣深線41公里處脫軌,18名旅客受傷,中斷行車近25小時。
80年代起,隨著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廣深之間的商務流動人口開始大幅增長,旅客每年約2000萬人次,來往兩地的客車數目不斷增加。
1983年9月更開行每站均停、全程需時約6小時的543/544次慢車,為廣深沿途農民服務。
1984年廣深鐵路公司成立後列車車次分為特快(81-90次;初期有備用的97-100次;至1991年起新增71—78次特快)、普快(101-116次、221-228次)以及兩趟慢車(501/502次;543/544次),特快列車運行時間最快2小時。同時鐵道部允許廣深線開始實行特殊運價,其客貨運價水平在全國同一運價基礎上浮50%,鐵路公司也可視市場情況對運價下浮,廣深線成為中國首次實現浮動運價體制的線路。至80年代末,廣深線年發送旅客達到2800萬人次。
1993年,廣深線列車冠以「深」字頭,年發送旅客達到2600萬人次。
1994年,廣深鐵路完成既有線准高速改造。1994年12月22日,廣深鐵路開行中國首列城際准高速客車,最高速度達160km/h,並啟用代表准高速列車的「Z(准)」字頭車次,行車時間縮短為最快1小時5分鍾,也是首次使用25Z型客車和DF11型准高速內燃機車;至於快車,也由「深」字頭改為「S」字頭以便識別。
1998年5月,廣深線電氣化完工。
1998年8月28日起率先使用從瑞典引進的X2000擺式列車運行代表高速列車的「G(高)」字頭車次,最快運行時間為55分鍾。
2001年1月8日起,藍箭電力動車組投入正式運營。2001年廣深城際列車每天已達到54對。
2007年2月1日起,6組CRH1A型「和諧號」動車組開始在廣深線進行載客試運行,限速160km/h,當天早上6時45分和7時05分,T971次和T980次列車分別從廣州和深圳兩地對開。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和諧號動車組大規模上線運行,最高運行時速達200公里,(2009年初)商業運行時速為170公里/小時。由於動車組的加減速能力大為增強,使來往廣州東站與深圳站不停站直達列車,運行時間僅為52分鍾,即使中途停一至兩個站的列車班次,亦能在60分鍾內完成行程。營運時間也有所延長,廣州東站首尾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5時45分和次日1時;深圳站首尾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6時22分和23時28分,廣深城際列車平均每10~15分鍾便開出一班,在客流高峰期每5分鍾一趟車。同年7月1日起,廣深線城際列車更全部使用CRH1A型「和諧號」動車組,淘汰原有的准高速列車。
2008年4月18日之後,每日有88對動車組行走於廣州深圳之間,另有12對是備用車次。使得廣州和深圳間每日最多有100對動車組行走,2008年12月21日起更增加至每日120對列車,在客流高峰期每5分鍾一趟車、平時10~15分鍾一班,是現時中國大陸密度最大的城際交通線路,初步實現了廣深城際鐵路「公交化」營運。
2009年5月1日起,為進一步實行公交化,每天開行的100對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中,有98對列車中途停靠石龍站、東莞站及樟木頭站,所有往來廣州站和深圳站之間的列車除停靠上述三個車站外,均停靠廣州東站,所有廣深城際動車組中途停站時間均統一為1.5分鍾,此安排使石龍、常平、樟木頭旅客等候城際列車的時間從平均30分鍾縮短到11分鍾。
來往深圳站及廣州東站、廣州站的直達列車則維持每天2對,車次為:
深圳 — 廣州東 — 廣州
班次 深圳開 到廣州東 到廣州
D7002 07:50 08:42 08:54
D7008 17:00 17:52 18:04
廣州東 — 深圳
班次 廣州東開 到深圳
D7113 07:50 08:42
D7065 17:00 17:52
截至2009年9月,廣深城際列車日均發送旅客9.9萬人,周末更可超過11萬。 廣州市內的廣深鐵路,攝於2008年廣深鐵路是中國最早實現在既有線上提速的鐵路試點,早在1960年代已經在吉山至下元段進行無縫路軌試驗。由20世紀90年代起,多次對線路進行提速改造,廣深鐵路的提速經驗後來被陸續推廣到三大幹線(京廣鐵路、京滬鐵路、隴海鐵路),為後來的中國鐵路大提速打下了基礎。
廣深鐵路准高速改造的研究早於1989年已經啟動,成立了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和廣州鐵路局組成的聯合專家組,對廣深線旅客列車的最高速度提高到160km/h進行了前期可行性研究。
1990年鐵道部正式將「廣深鐵路實現旅客列車最高速度160km/h的技術方案研究」列入1990年鐵道部科學技術發展項目。至此,廣深鐵路准高速機車車輛、線路工程、信號系統、速度分級控制及安全評估試驗等15重點技術攻關研究計劃開始全面執行。
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廣深准高速鐵路立項。
1991年12月28日,廣深鐵路第三線,及對既有雙線的准高速改造工程動工,由廣州鐵路局成立的廣深准高速鐵路建設指揮部負責建設,總投資48億元,線路設計速度160km/h,鐵路信號採用U—T自動閉塞系統,列車追蹤最小間隔時間為8分鍾,是中國第一條准高速鐵路。廣深線形成了兩條時速160公里、一條時速120公里的三線鐵路。1994年10月20日,完成了為時一個月的第一階段行車試驗,試驗中列車最高時速達到174公里。
1994年12月22日,廣深鐵路開行中國首列准高速旅客列車。
建設中的廣深鐵路四線1997年,廣深鐵路其中兩線改造成電氣化鐵路,1998年5月完工,設計旅客列車最高時速為200公里,其中下元至茶山段建有30公里復線、時速可達250公里的試驗路段。同年8月,廣深鐵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賃、最高營運速度達200km/h、被命名為「新時速高速列車」的X2000擺式高速動車組運行廣深城際列車。由於鐵路全線採用了眾多達到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設備,因此當時廣深鐵路被視為中國高速鐵路的試驗基地和展示中國鐵路發展的「窗口」。2000年9月,第三線的電氣化竣工通車,廣深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三線並行、全線封閉、全線電氣化鐵路。
2004年12月31日,廣深鐵路第四線開工建設,以及沿線15個車站的站場改造,全部由中鐵二十五局集團負責。2007年4月18日,新建的第四線完工,在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當日投入運營。廣深三線和四線最高營運速度均提升至200km/h,自此廣深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全程封閉、四線並行的鐵路,實現高速旅客列車與普速客車、貨物列車的分線運行,大大提升了綜合運輸能力,而廣深城際列車的運行密度也大幅提高。同時,於1911年3月建成、具有相當歷史意義的石龍南橋停止使用。廣深鐵路在石龍共有三座跨越東江南幹流的鐵路橋,分別為石龍南橋(1911年建成,單線,已停用)、石龍南特大橋(1994年建成,雙線)、四線石龍南橋(2007年建成,雙線)。 1966年前
勝利6型蒸汽機車牽引21型客車 / 22型客車
1966年 ~ 70年代中期
勝利6型蒸汽機車 / 東方紅1型內燃機車 / 東風型內燃機車(1972年起)牽引21型客車 / 22型客車
東方紅1型內燃機車 / 東風型內燃機車(1972年起)牽引四方廠制24型空調客車(91/92次特快列車)
70年代 ~ 1994年底
牽引機車:東風3型 / ND2型 / 東風4B型(80年代起) / 東風9型內燃機車(90年代)
車輛:四方廠制24型空調客車 / 25型空調客車
22型客車 / 22型改裝空調客車
1994年底 ~ 1998年
牽引機車:東風4B型 / 東風9型 / 東風11型內燃機車
車輛:22型客車 / 25B型空調雙層客車 / 25Z型客車
1998年 ~ 2004年
東風4B型內燃機車牽引22型客車 / 25B型空調雙層客車 /
韶山8型電力機車 / 東風11型內燃機車牽引25Z型客車 /
韶山8型電力機車 / 東風11型內燃機車牽引25C型客車(1998年 ~ 2000年)
DDJ1型電力動車組(大白鯊)(1999年中 ~ 2000年中)
先鋒號電動車組(2001年)
X2000擺式列車
藍箭電力動車組(2001年起)
2004年 ~ 2006年
東風4B型內燃機車牽引25B型空調雙層客車 /
東風11型內燃機車 / 韶山8型電力機車牽引25Z型客車
X2000擺式列車 / 藍箭電力動車組
2007年 ~
東風11型內燃機車牽引25Z型客車(至2007年4月25日止)
東風4B型內燃機車牽引25B型空調雙層客車(至2007年6月30日止)
藍箭電力動車組(至2007年4月25日止)
CRH1A型動車組(和諧號)(2007年2月1日起) 1994年廣深高速公路通車後,廣深城際列車受到公路豪華大巴的競爭,因大巴發車密度高價格相宜而當時鐵路發車密度低、票價較高,鐵路客流大幅下跌。此後為了加強鐵路競爭力,廣深鐵路公司開始逐步實施「廣深城際公交化」計劃,除了上述的列車提速和加密班次外,也包括使旅客乘車更便利的措施。廣深城際列車於2005年10月26日起起試行地鐵形式的運作,使用自動售票機、入閘機、卡式火車票(IC卡)及儲值車票,以配合公交化計劃。自動售票機與地鐵一樣採取觸碰式點擊購票,可使用10元、20元、50元及100元人民幣紙幣。乘客在自動售票機購買IC卡車票後,經入閘機檢票系統檢票即可上車。現時廣深線的自動售票機共出售6個沿途車站的車票,計有廣州、廣州東、石龍、東莞、樟木頭及深圳,但售票機並非全日運作。
2009年2月20日起,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合作推出「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該IC卡分信用卡和借記卡兩種,均屬中國銀聯卡。持卡人可直接刷卡乘搭廣深「和諧號」動車組,並可選擇座席及等級。暫時只發行信用卡。
2009年3月20日起,廣深鐵路公司在廣深城際列車推出「廣深鐵路快通卡」,此儲值卡的發行面額為500元人民幣,旅客可憑快通卡直接刷卡進站乘坐廣深「和諧號」動車組二等車廂,並在出站刷卡時自動扣取所乘區間全額票款。「廣深鐵路快通卡」與深圳市內的「深圳通」卡(2008年起發行,符合ISO/IEC 14443標準的Type A卡)一樣由中國內地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生產,同樣使用TimeCOS®FLY晶元,意味著日後兩種智能卡能為互相兼容作準備。
然而,現時不論是使用「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還是「廣深鐵路快通卡」,由於廣州站並不像其它廣深線車站一樣設有閘機,該站出站位置並沒有出閘機,而入站的入閘機亦經常停用。因此「廣深鐵路牡丹金融IC卡」和「廣深鐵路快通卡」均不能於廣州站使用。
6. 廣深鐵路股票怎樣
廣深鐵路(601333)招復股發行制情況表
[股票代碼: 601333 股票簡稱:廣深鐵路]
公司全稱 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注冊地址 廣東省深圳市和平路1052號(518010) 招股說明書文件.pdf
A股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pdf
公司電話,傳真 0755-25587920;0755-25591480 所屬行業 鐵路運輸業
發行數量(萬股) 不超過275,000萬股 上市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占發行後股本比例 38.81% 發行後總股本(萬股) 不超過708,555
發行價格 (詢價) 發行前每股凈資產 2.43元
主承銷商(保薦機構) 中信證券 發行方式 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
網下向詢價對象詢價配售
與網上資金申購發行相結合
經過初步詢價,廣深鐵路(行情,論壇)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7.5億股的報價區間總體范圍為2.60元/股~4.80元/股。發行人和保薦人根據初步詢價情況,確定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區間為3.30元/股~3.79元/股。
新股套牢盤少,主力可以在短時間收集夠籌碼,短線利潤巨大
7. 廣深鐵路歷史最高價
前復權後11.32元
不復權11.40
8. a股和美股中的廣深鐵路價格相差這么大,是怎麼回事同股不同價嗎
不同交易市場隊同樣企業的評估方式不一樣,導致了在不同市場上的不同價格。一般說來,國外成熟市場當中對企業的看法應該是更加全面的,價格理論上也是更加合理的,所以很多公司在A股當中享受了更高的溢價而在外圍市場當中卻不怎麼樣。但是最終股票屬於市場行為,獲利與否與市場相關度並沒有絕對關系,跟個人操作相關更深
9. 個股: 廣深鐵路(601333)這只股票行情怎麼樣啊
不知道你是抄做短線的還是襲長線的,對於每個人的投資風格都不一樣。我做短線的,我不喜歡這種大象股,股本太大了,拉升起來要很多資金很難拉升,所以短線的來說一般是很難獲利的。
該股近來一般都是在3.3~3.6之間波動,穩定性很好,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我們最好敬而遠之,所以最好不要碰這種股。
目前來說該股走勢趨勢向上,多頭走勢,KDJ、MACD等指標低位金叉,竟將上攻的樣子,如果放量那就是最好的,放量上攻,目前大盤不是很穩定,可以持有,可攻可守。
目前來說,這個股票可以先持有。但是如果是行情好的話建議賣出,換中小盤的股票那樣的股票活躍容易拉升賺錢。
個人觀點,謹慎參考。
10. 為什麼廣深鐵路美股的價錢20多美元 a股只有不到4元 是不是同一家公司
是同一家公復司 美國股市的計制價單位是100股 稱為一股 你看到的走勢價格為他們的一股 中國100股叫一手 我們看到的股市價格是1股的價格而不是一手 所以你自己折算一下就知道多少人民幣了 不過股票還是好股票呵呵 未來能源緊張 鐵路將是主要的運輸工具 低價位可堅持買入 有時候其他股計價單位是500股為一股 這個需要具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