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動態指標計算設計

動態指標計算設計

發布時間:2021-04-18 14:03:53

『壹』 動態分析指標指的是什麼

包括:
一、發展水平和增長量
(一)發展水平
發展水平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各個時期達到的實際水平。如本例各年工業總產值就是發展水平。它說明該廠工業總產值各年達到的水平。
(二)增長量
增長量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一定時期增長或減少的絕對量。它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基期發展水平之差。這個差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加,負數表示減少。計算增長量,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逐期增長量和累積增長量。
1.逐期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前一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前一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2.累積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固定基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固定基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逐期增長量之和等於累積增長量。
二、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
(一)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是說明事物發展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等於報告期水平對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發展速度大於100%(或1)表示上升;小於100%(或1)表示下降。
由於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發展速度有兩種,即: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
1.環比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與前一期發展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為前一期發展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水平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水平為固定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二)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是說明事物增長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是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增長速度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長,負數表示降低。增長速度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環比增長速度和定基增長速度。
1.環比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前一期的增長量與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比前一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固定基期的增長量,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水平比固定基期水平增長了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環比增長速度與定基增長速度無直接關系,即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不等於定基增長速度。但增長速度與發展速度卻有一定關系,即發展速度減1或100%等於增長速度
年距增長速度與年距發展速度,亦存在同樣的關系,因此
年距增長速度=年距發展速度-1(或100%)
三、序時平均數和平均發展速度、平均增長速度、翻番速度
(一)序時平均數
序時平均數是將動態數列中各時期或時點上的指標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數。這種平均數是將某種事物在時間上變動的差異平均化,用以說明一段時期內的一般水平。
序時平均數(又稱動態平均數)是與一般平均數(又稱靜態平均數)不相同的又一種類型的平均數。兩者的差別如下:
(1)一般平均數是根據同一時期的標志總量與總體總量計算的; 而序時平均數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總量指標計算的。
(2)一般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內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差別; 而序時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的某一總量指標在時間上的變動差別。
(3)一般平均數通常是由變數數列計算的而序時平均數是由動態數列計算的。
可見序時平均數不論從性質上或計算上都與一般平均數不相同。
下面說明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序時平均數可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也可根據相對數動態數列或平均數動態數列計算。但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是最基本的方法。後兩者動態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的計算,可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然後以之對比,即可求得。
下面主要說明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由於絕對數動態數列有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之分,其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也不一樣,故分別加以說明:
(1)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只需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以時期項數除時期數列中各個指標數值之和即可
(2)由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時點數是瞬間數, 一般是期初數或期末數, 在間隔相等的情況下,假定研究現象在時點間隔間變動是均勻的,因而先將兩個相鄰時點數相加後除以2, 即得這兩個時點間的序時平均數,然後再用簡單平均法,求出整個時間的序時平均數。
(二)平均發展速度
平均發展速度是動態數列中各期環比發展速度或各期定基發展速度中的環比發展速度的序時平均數。它說明在一定時期內發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據這一定義,那麼平均發展速度的計算方法有幾何法和方程法。現從理論動態數列和實際動態數列的關系,說明這兩種計算方法。1.幾何法平均發展速度
實際動態數列各期環比發展速度連乘積等於理論動態數列中各期平均發展速度的連乘積2.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 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的特點是實際動態數列各項之和等於理論動態數列各項之和,所以稱為「累計法」
(三)平均增長速度
因平均增長速度不等於全期各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故它不能根據各環比增長速度進行直接計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長速度等於平均發展速度減1(或百分之百)進行間接計算。
(四)「翻番」速度指標及其計算
五)運用速度指標的幾個問題

(1)平均發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指標, 也是屬於統計平均數的范疇。前面在談統計平均數的計算時,曾強調計算平均數時,要注意平均數的同質性,否則所計算的平均數便是虛構的,沒有什麼意義的數字游戲。那麼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同樣遵循同質性的原則。不過這里指的同質性是另一種意義的同質性,即發展方向的同一性。如果被研究對象在一定時期內發展方向不一致,那就缺乏計算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的基本條件了,所計算出來的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就缺乏代表性了。
(2)如果事物在發展過程中, 出現劇烈波動、大起大落現象,從平均的觀點看,這種現象的離散程度很大,所計算的平均速度指標,代表性也就很低。 在具體運用速度指標時, 必須結合劇烈波動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3)平均發展速度是根據基期和計算期的水平指標計算的。 所以選擇基期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注意選擇正常的時間,亦即未受影響的時間和有意義的時間作為基期。
(4)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 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指的是兩方面的結合,一方面是速度指標要與增長百分之一的水平值相結合。有時對比兩個事物的發展速度,如果只看速度指標,就說一個快了,一個慢了,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必須結合增長百分之一水平值,具體分析現象的發展情況。另一方面是定基增長量與定基增長速度、環比增長量與環比增長速度相結合,互相補充。
(5)總平均速度指標要與分期速度、分段速度指標相結合。 總平均發展速度,一般反映一段長時間事物發展的情況,但往往掩蓋各期發展的情況,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既反映事物發展的情況又能發現事物發展的實現過程。
有時事物發展呈階段性,各階段發展不是很平衡,需要分階段計算平均發展速度,這時就要將總平均發展速度與分階段平均發展速度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具體發展狀況。
(6)將有聯系的幾個不同事物的發展速度進行觀察, 更能分析事物的發展規律。例如,將產量、職工人數和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三者之間發展速度的關系。若產量的速度雖然快,但主要是由職工人數發展更快造成的,那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反而受到影響,不符合產量正常發展的規律。
(7)若發展水平出現負的基數時, 則不能計算速度指標。例如,某企業由於改善了經營管理,由虧轉盈。負債和盈利是兩個性質相反的指標,用符號表示為一負一正。在統計界曾就此問題進行過探索,提出過不少的計算方法,但都很難成立,以致不了了之。
(8)若將速度與圖形結合起來, 將生動地描述發展的情況,觀察鮮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貳』 統計 有哪些常用的動態分析指標它們各有什麼意義

參考答案 :動態數列指某社會經濟現象在不同時間上的一系列統計指標值按時間先後順序加以排列後形成的數列,又稱時間數列。動態數列是計算動態分析指標;考察現象發展變化方向和速度;預測現象發展趨勢的基礎。動態分析指標有兩大類,一類是用以分析現象發展的水平,包括發展水平和平均發展水平兩個指標;另一類是分析現象發展的速度,包括發展速度;增長量;平均增長量;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等指標。

『叄』 「動態分析指標」是什麼意思

包括:
一、發展水平和增長量
(一)發展水平
發展水平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各個時期達到的實際水平。如本例各年工業總產值就是發展水平。它說明該廠工業總產值各年達到的水平。
(二)增長量
增長量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一定時期增長或減少的絕對量。它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基期發展水平之差。這個差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加,負數表示減少。計算增長量,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逐期增長量和累積增長量。
1.逐期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前一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前一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2.累積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固定基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固定基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逐期增長量之和等於累積增長量。
二、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
(一)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是說明事物發展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等於報告期水平對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發展速度大於100%(或1)表示上升;小於100%(或1)表示下降。
由於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發展速度有兩種,即: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
1.環比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與前一期發展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為前一期發展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水平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水平為固定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二)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是說明事物增長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是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增長速度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長,負數表示降低。增長速度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環比增長速度和定基增長速度。
1.環比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前一期的增長量與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比前一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固定基期的增長量,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水平比固定基期水平增長了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環比增長速度與定基增長速度無直接關系,即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不等於定基增長速度。但增長速度與發展速度卻有一定關系,即發展速度減1或100%等於增長速度
年距增長速度與年距發展速度,亦存在同樣的關系,因此
年距增長速度=年距發展速度-1(或100%)
三、序時平均數和平均發展速度、平均增長速度、翻番速度
(一)序時平均數
序時平均數是將動態數列中各時期或時點上的指標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數。這種平均數是將某種事物在時間上變動的差異平均化,用以說明一段時期內的一般水平。
序時平均數(又稱動態平均數)是與一般平均數(又稱靜態平均數)不相同的又一種類型的平均數。兩者的差別如下:
(1)一般平均數是根據同一時期的標志總量與總體總量計算的; 而序時平均數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總量指標計算的。
(2)一般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內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差別; 而序時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的某一總量指標在時間上的變動差別。
(3)一般平均數通常是由變數數列計算的而序時平均數是由動態數列計算的。
可見序時平均數不論從性質上或計算上都與一般平均數不相同。
下面說明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序時平均數可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也可根據相對數動態數列或平均數動態數列計算。但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是最基本的方法。後兩者動態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的計算,可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然後以之對比,即可求得。
下面主要說明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由於絕對數動態數列有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之分,其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也不一樣,故分別加以說明:
(1)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只需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以時期項數除時期數列中各個指標數值之和即可
(2)由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時點數是瞬間數, 一般是期初數或期末數, 在間隔相等的情況下,假定研究現象在時點間隔間變動是均勻的,因而先將兩個相鄰時點數相加後除以2, 即得這兩個時點間的序時平均數,然後再用簡單平均法,求出整個時間的序時平均數。
(二)平均發展速度
平均發展速度是動態數列中各期環比發展速度或各期定基發展速度中的環比發展速度的序時平均數。它說明在一定時期內發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據這一定義,那麼平均發展速度的計算方法有幾何法和方程法。現從理論動態數列和實際動態數列的關系,說明這兩種計算方法。1.幾何法平均發展速度
實際動態數列各期環比發展速度連乘積等於理論動態數列中各期平均發展速度的連乘積2.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 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的特點是實際動態數列各項之和等於理論動態數列各項之和,所以稱為「累計法」
(三)平均增長速度
因平均增長速度不等於全期各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故它不能根據各環比增長速度進行直接計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長速度等於平均發展速度減1(或百分之百)進行間接計算。
(四)「翻番」速度指標及其計算
五)運用速度指標的幾個問題

(1)平均發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指標, 也是屬於統計平均數的范疇。前面在談統計平均數的計算時,曾強調計算平均數時,要注意平均數的同質性,否則所計算的平均數便是虛構的,沒有什麼意義的數字游戲。那麼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同樣遵循同質性的原則。不過這里指的同質性是另一種意義的同質性,即發展方向的同一性。如果被研究對象在一定時期內發展方向不一致,那就缺乏計算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的基本條件了,所計算出來的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就缺乏代表性了。
(2)如果事物在發展過程中, 出現劇烈波動、大起大落現象,從平均的觀點看,這種現象的離散程度很大,所計算的平均速度指標,代表性也就很低。 在具體運用速度指標時, 必須結合劇烈波動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3)平均發展速度是根據基期和計算期的水平指標計算的。 所以選擇基期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注意選擇正常的時間,亦即未受影響的時間和有意義的時間作為基期。
(4)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 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指的是兩方面的結合,一方面是速度指標要與增長百分之一的水平值相結合。有時對比兩個事物的發展速度,如果只看速度指標,就說一個快了,一個慢了,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必須結合增長百分之一水平值,具體分析現象的發展情況。另一方面是定基增長量與定基增長速度、環比增長量與環比增長速度相結合,互相補充。
(5)總平均速度指標要與分期速度、分段速度指標相結合。 總平均發展速度,一般反映一段長時間事物發展的情況,但往往掩蓋各期發展的情況,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既反映事物發展的情況又能發現事物發展的實現過程。
有時事物發展呈階段性,各階段發展不是很平衡,需要分階段計算平均發展速度,這時就要將總平均發展速度與分階段平均發展速度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具體發展狀況。
(6)將有聯系的幾個不同事物的發展速度進行觀察, 更能分析事物的發展規律。例如,將產量、職工人數和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三者之間發展速度的關系。若產量的速度雖然快,但主要是由職工人數發展更快造成的,那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反而受到影響,不符合產量正常發展的規律。
(7)若發展水平出現負的基數時, 則不能計算速度指標。例如,某企業由於改善了經營管理,由虧轉盈。負債和盈利是兩個性質相反的指標,用符號表示為一負一正。在統計界曾就此問題進行過探索,提出過不少的計算方法,但都很難成立,以致不了了之。
(8)若將速度與圖形結合起來, 將生動地描述發展的情況,觀察鮮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肆』 經濟動態指標和財務動態指標計算時對選用參數有什麼不同

財務分析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譬如成本分析 , 涉及生產、技術、供應、質量、 財務、生產車間等部門 。又譬如項目專項分析 , 涉及到項目管理 。因此 , 筆者經常對財務人員講 , 做財務分析 , 不能就數字談數字 , 數字的背後是市場、是管 理、是技術、是機制等。你要分析得深 、分析得透 , 不深入一線 、沒有其他部門和分廠車間的配合 , 是不 行的。1 12 財務報告、可行性報告等信息資料必須真實、 及時、准確這些信息大部分來自於會計核算 , 因此 , 會計核 算必須真實 、及時、准確。這取決於管理人員特別是 財會人員的素質和企業管理基礎工作 (基礎數據錯 了 , 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也是錯的 ) 。企業管理基礎 工作 : ( 1 ) 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 包括安全、 健康、職業衛生、環保 、質量、工藝、勞動 、財務等 制度 ; ( 2 ) 信息工作 , 包括完整的原始記錄 , 統計 資料 , 核算工作和市場調研工作 。這是企業經營決策 和制定各項定額和編制各項計劃的基礎和依據 ; ( 3 ) 計量工作 , 它是控制企業各項消耗、控制產品質量、 安全和環保的基礎 ; ( 4 ) 定額工作 , 每個企業都應該 有許多必要的技術經濟定額。定額一般都有 , 關鍵要 有一套管定額的制度 ; ( 5 ) 預算工作 ; ( 6 ) 考核 工作。1 13 要注意財務指標的可比性財務分析所依據的財務報表的數據往往由於會計核算方法不同而有差異 。如 : 不同的折舊方法 , 不同的計價方法 , 不同的准備金 , 不同的財務利息等 , 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1 14 目的要明確 , 抓住主要矛盾 , 有針對性、實 效性財務分析不是目的 , 目的是通過分析為經營決 策、財務預算和過程式控制制提供廣泛的幫助 。因此 , 分 析要抓住主要矛盾 , 有針對性、實效性。1 15 實事求是 , 客觀反映 , 用數據和案例說話 , 要 分析透報喜不報憂和報憂不報喜都是不全面的 。經驗要 總結推廣 , 但更重要的是舉一反三吸取教訓 。企業中 往往有好多問題被效益好的光環所掩蓋。所謂 「一好 遮百丑 」。用數據和案例說話 , 要分析透 。你手中要有數據 和案例。這就要求平時收集有關方面的信息 , 並將它 們整理成自己可用的資料。1 16 要關心宏觀經濟 、行業動態和相關行業 (上、 下游 ) 的發展及國家政策的變化1 17 提出應對措施既要出題目 , 還要做題目。建議和措施要有可操 作性。1 18 財務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 財務會計記錄是以歷史成本為依據的 , 而 公司資產價格的變化一般不反映在公司財務報表中。 當公司資產價格發生很大變化時 , 依據公司現有的財 務報表上的財務數據所進行的財務分析就不可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最新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 從而可能產生公司資產不實 、利潤虛假的情況。 ( 2 ) 公司會計 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手段 , 而公司存在許多非貨幣 計量因素 。如公司大力開發研製新產品、開發新技 術、培訓員工、廣告宣傳、農葯企業的國內外產品登記 , 領證 、國際標准化管理系統認證等 , 對公司未來 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 而財務分析對這類因素的評價顯得力不從心。因此 , 在對公司進行財務分析時 , 要廣泛收集公 司生產、經營、管理 、開發、市場等相關信息 , 進行 綜合分析和評價 , 才能得出比較准確的結論 。2 財務分析的主要方法 (重點介紹五種 )2 11 比較法主要形式有 : ( 1 ) 將分析期的財務實際數據與 預算或可行性報告進行對比 , 以分析實際與計劃的差 異 , 比較預算的執行情況 ; ( 2 ) 將分析期的財務實 際數據與上年同期對比 , 以分析實際與同期的差異 , 揭示所比較的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 , 論文網,從而預測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 ; ( 3 ) 將分析期的財務實際數據與同 行業的平均水平或先進水平進行比較 , 從而確定公司 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與本行業平均或先進水平的差異。2 12 比率法在同一期財務報表的若干不同項目或類別之間 ,用相對數揭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 以分析和評價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 是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公司財務評價指標是由各種比率構成的 。在實際經營活動中 , 公司常用的比率有四類 : ( 1 ) 反映公司償債能力的比率 ;( 2 ) 反映公司資金營運能力和效率的比率 ; ( 3 )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比率 ;( 4 ) 反映公司價值的比率。

『伍』 在財務評價中,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的區別

在財務評價中,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靜態指標的概述:在某一時期內或時點上一定空間范圍內按統一口徑計算出來的統計指標。

2、動態指標的概述:一定空間范圍內的現象總體在不同的時間表現出來的數量特徵或將這些數量特徵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對比計算的統計指標。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靜態指標的作用:由於它判別項目或方案的標準是回收資金的速度越快越好,因此在對投資進行風險分析中有一定的作用,即能反映出投資風險的大小,特別是在資金缺乏和特別強調項目清償能力的情況下,投資回收期指標尤為重要 。

2、動態指標的作用:由於這個指標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投資回收以後的經濟效益,不考慮項目的服務年限等,因此不能全面地反映項目在整個壽命期內真實的經濟效益,只能做為項目評價中的輔助指標。

三、兩者的運用不同:

1、靜態指標的運用:適於評價短期投資項目和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項目。另外對方案進行概略評價時也常採用靜態評價指標。

2、動態指標的運用:動態比較指標通常有增長量、增長速度、發展速度等。說明工業總產值各年達到的水平等。

『陸』 求統計學動態分析指標計算過程

我已經講給你了。。。

『柒』 技術經濟學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的區別

市盈率是一個反映股票收益與風險的重要指標,也叫市價盈利率。它是用當前每股市場價格除以該公司的每股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每股市價/每股稅後利潤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每日行情表中,市盈率計算採用當日收盤價格,與上一年度每股稅後利潤的比值稱作市盈率Ⅰ,與當年每股稅後利潤預測值的比較稱作為市盈率Ⅱ。不過由於在香港上市公司不要求作盈利預測,故H股板塊的A股(如青島啤酒)只有市盈率Ⅰ這一項指標。所以說,一般意義上的市盈率是指市盈率Ⅰ。

一般來說,市盈率表示該公司需要累積多少年的盈利才能達到目前的市價水平,所以市盈率指標數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說明投資回收期越短,風險越小,投資價值一般就越高;倍數大則意味著翻本期長,風險大。美國從1891年到1991年的一百年間,市盈率一般在10~20倍,日本常在60~70倍之間,我國股市曾有過成千上萬倍的個股,但目前多在20~30倍左右。必須說明的是,觀察市盈率不能絕對化,僅憑一個指標下結論。因為市盈率中的上年稅後利潤並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現在的經營情況;當年的預測值又缺乏可靠性,比如今年就有許多上市公司在公開場合就公司當年盈利預測值過高一事向廣大股東道歉;加之處在不同市場發展階段的各國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所以說,市盈率指標和股票行情表一樣提供的都只是一手的真實數據,對於投資者而言,更需要的是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研究創新分析方法,將基礎分析與技術分析相結合,才能做出正確的、及時的決策。

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即以目前市場價格除以已知的最近公開的每股收益後的比值。但是,眾所周知,我國上市公司收益披露目前仍為半年報一次,而且年報集中公布在被披露經營時間期間結束的2至3個月後。這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

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是以靜態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態系數,該系數為1/(1+i)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即i=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態系數為1/(1+35%)5=22%。相應地,動態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態市盈率:20元/0.38元=52)×22%?。兩者相比,相差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恍然大悟。動態市盈率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於是,我們不難理解資產重組為什麼會成為市場永恆的主題,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

與當期市盈率作比較時,也有用這個公式:動態市盈率=股價/(當年中報每股凈利潤×去年年報凈利潤/去年中報凈利潤)

『捌』 動態相對指標的計算公式

答:
結構相對指標是反映總體內部結構狀況的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版示。其計算公式權為:結構相對指標=
,如:某門課程及格率為98%。
動態相對指標是兩個時期同一指標數值的對比,是反映現象發展變化程度的指標,通常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動態相對指標=
,如:今年產量為去年的95%。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有一定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的對比,是用來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強度相對指標=
,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0元/人。

『玖』 反映企業財務風險的動態指標

1.資產獲利能力
獲利是企業經營最終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獲利能力由以下兩個指標來衡量。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
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成本費用總額。
第一個公式表示每一元資本的獲利水平,反映企業運用資產的獲利水平。第二個公式反映每耗費一元所得利潤水平越高,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
2.償債能力
衡量償債能力的指標有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如果流動比率過高,會使流動資金喪失再投資機會,一般生產性企業最佳為2左右,資產負債率一般為40~60%,在投資報酬率大於借款利率時,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時財務風險越大。
3.經濟效率
高低又直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帳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產銷平衡率=產品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
4.企業發展潛力
衡量企業發展潛力的指標有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殖率。這里採用經改進的功效系數法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對選定的每個評價指標規定幾個數值,一個是滿意值,一個是不允許值,設計並計算各類指標單項功效系數,運用特爾菲法等確定各個指標權數,用加權算術平均或者加權幾何平均得到平均數即為綜合功效系數,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業財務狀況。
5.財務彈性
是指企業為適應未預料的需要和機會,應該具備採取有效措施,改變現金流的流量與時間的能力。主要與企業營業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有關。反映財務彈性的指標有:用於測定企業全部資產的流動性水平的營運資金與總資產比率,到期債務本金償付率,實有凈資產與有形長期資產比率,應收帳款及存貨周轉率,其中:到期債務本金償付率=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利息支出) 。(資產-負債-待處理資產損失-未禰補虧損-潛虧)/(固定資產凈值+在建工程+長期投資) 。
6.盈利能力
從長遠觀點看,一個企業能夠遠離財務危機,必須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企業對外籌資能力和清償債務能力才能越強。指標有:總資產凈現率=(經營活動所產生現金凈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現金+現金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平均總資產。銷售凈現率=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流量/銷售收入凈額。股東權益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7.舉債經營的財務風險
從根本上講,企業發生風險是由於舉債導致的,一個全部用自有資本從事經營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

閱讀全文

與動態指標計算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為什麼要每日做t 瀏覽:987
鋅價格西藏礦業 瀏覽:504
揚州股票開戶 瀏覽:437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
九泰基金中證基金 瀏覽:385
身份證掉了怎麼貸款啊 瀏覽:458
黃金分割外匯 瀏覽:603
申銀萬國期貨能化研究院 瀏覽:16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16
國際黃金漲跌幅度限制 瀏覽:217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