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買賣,一般都是委託經紀商代辦,所有的交易活動都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如上市費、場內交易費和傭金等。以上海證券交易 所股票上市費用為例,各種費用包括:
1.上市費
上市費是股票上市公司在其股票上市後按一定時間和標准繳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上市費包括:
(1)上市初費。上市初費由發行者最遲在其股票上市的三天前向證券交易所繳納。上市初費的費用為發行面額總額的0.3‰,交納 起點為3,000元,最高不超過10,000元。暫停上市的股票在經批准後重新上市時,其發行者應按上市初費標準的20%重新交納上市 初費。
(2)上市月費。上市月費由發行者自上市日的第二個月起至終止上市的當月止,於每月五日前交納,也可按季度或按年一次交納。 上市月費的費用一般為發行面額總額的0.01‰,起點為100元,上限為500元。凡終止上市的股票,其發行者已交納的上市月費不予 退還。對逾期交納的上市月費,按逾期的天數處以應交金額每日3‰的滯納金,起點為1元。
2.場內交易費
場內交易費是准許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場內交易活動的證券商按一定時間、一定收費標准交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場內交易費包 括:
(1)年費。年費是證券商按年付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自證券商加入證券交易所的當年起,兼營經紀和自營業務的證券商每年需向 證券交易所交納年費5萬元,證券經紀商或自營商每年需向證券交易所交納年費1萬元。
(2)經手費。經手費是證券商在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交易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以市價計算)的一定比例向證券交易所交納的交 易經手費。成交各方均需交納交易經手費,費用為成交金額的0.03‰。
3.傭金
傭金是指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數的一定比例向承辦委託的證券商交納的費用。傭金也就是證券商代理委託買賣 成交後的經營收入,或者說手續費收入。委託買賣股票的收費標準是5‰,最底起點為5元。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應在向承辦委 托的證券商辦理交割時,按實際成交金額的5‰向證券商交納委託買賣傭金。證券商不得任意或變相提高或降低傭金的收費標准,受 托買賣未成時,證券商也不得向委託者收取傭金。 [財庫股票caikuu]
Ⅱ 上市公司需不需按照每日成交量付錢給交易所
肯定沒有每天根據成交量給錢的規定
年費應該是也沒有的,只有在上市的時候需要支付一些費用的
交易所的收入主要是靠上市的費用、證券公司的年費、還有交易手續費里的一小部分,當然了,像上交所這樣,把交易信息當作商品來賣,也是一個收入渠道
Ⅲ 股票上市交易的費用大約有哪些
股票上市交易的費用
股票的買賣,一般都是委託經紀商代辦,所有的交易活動都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如上市費、場內交易費和傭金等。以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費用為例,各種費用包括:
1.上市費
上市費是股票上市公司在其股票上市後按一定時間和標准繳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上市費包括:
(1)上市初費。上市初費由發行者最遲在其股票上市的三天前向證券交易所繳納。上市初費的費用為發行面額總額的0.3‰,交納起點為3,000元,最高不超過10,000元。暫停上市的股票在經批准後重新上市時,其發行者應按上市初費標準的20%重新交納上市初費。
(2)上市月費。上市月費由發行者自上市日的第二個月起至終止上市的當月止,於每月五日前交納,也可按季度或按年一次交納。上市月費的費用一般為發行面額總額的0.01‰,起點為100元,上限為500元。凡終止上市的股票,其發行者已交納的上市月費不予退還。對逾期交納的上市月費,按逾期的天數處以應交金額每日3‰的滯納金,起點為1元。
2.場內交易費
場內交易費是准許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場內交易活動的證券商按一定時間、一定收費標准交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場內交易費包括:
(1)年費。年費是證券商按年付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自證券商加入證券交易所的當年起,兼營經紀和自營業務的證券商每年需向證券交易所交納年費5萬元,證券經紀商或自營商每年需向證券交易所交納年費1萬元。
(2)經手費。經手費是證券商在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交易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以市價計算)的一定比例向證券交易所交納的交易經手費。成交各方均需交納交易經手費,費用為成交金額的0.03‰。
3.傭金
傭金是指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數的一定比例向承辦委託的證券商交納的費用。傭金也就是證券商代理委託買賣成交後的經營收入,或者說手續費收入。委託買賣股票的收費標準是5‰,最底起點為5元。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應在向承辦委託的證券商辦理交割時,按實際成交金額的5‰向證券商交納委託買賣傭金。證券商不得任意或變相提高或降低傭金的收費標准,受託買賣未成時,證券商也不得向委託者收取傭金。
回答者:sanxiang - 秀才 三級 9-16 14:43
Ⅳ 公司股票上市費用一般多少
股票上市交易的費用
股票上市交易的費用
股票的買賣,一般都是委託經紀商代辦,所有的交易活動都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如上市費、場內交易費和傭金等。以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費用為例,各種費用包括:
1.上市費
上市費是股票上市公司在其股票上市後按一定時間和標准繳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上市費包括:
(1)上市初費。上市初費由發行者最遲在其股票上市的三天前向證券交易所繳納。上市初費的費用為發行面額總額的0.3‰,交納起點為3,000元,最高不超過10,000元。暫停上市的股票在經批准後重新上市時,其發行者應按上市初費標準的20%重新交納上市初費。
(2)上市月費。上市月費由發行者自上市日的第二個月起至終止上市的當月止,於每月五日前交納,也可按季度或按年一次交納。上市月費的費用一般為發行面額總額的0.01‰,起點為100元,上限為500元。凡終止上市的股票,其發行者已交納的上市月費不予退還。對逾期交納的上市月費,按逾期的天數處以應交金額每日3‰的滯納金,起點為1元。
2.場內交易費
場內交易費是准許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場內交易活動的證券商按一定時間、一定收費標准交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場內交易費包括:
(1)年費。年費是證券商按年付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自證券商加入證券交易所的當年起,兼營經紀和自營業務的證券商每年需向證券交易所交納年費5萬元,證券經紀商或自營商每年需向證券交易所交納年費1萬元。
(2)經手費。經手費是證券商在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交易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以市價計算)的一定比例向證券交易所交納的交易經手費。成交各方均需交納交易經手費,費用為成交金額的0.03‰。
3.傭金
傭金是指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數的一定比例向承辦委託的證券商交納的費用。傭金也就是證券商代理委託買賣成交後的經營收入,或者說手續費收入。委託買賣股票的收費標準是5‰,最底起點為5元。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應在向承辦委託的證券商辦理交割時,按實際成交金額的5‰向證券商交納委託買賣傭金。證券商不得任意或變相提高或降低傭金的收費標准,受託買賣未成時,證券商也不得向委託者收取傭金。
Ⅳ 為什麼ipo還要費用,什麼叫ipo費用
我們從最多的往最少的數:
1、承銷費。IPO賣的是證券,按我國法律規定,公開銷售證券,需要承銷商銷售,那麼承銷商需要收取承銷費。IPO是首次公開發行,承銷費是所有承銷類型中最高的,目前的行情看,承銷費一般按百分比收取的,最快回答說的相比募集資金「九牛一毛」不免太大氣了,對於很多上市公司來說,要付1年的凈利潤出去的!
2、保薦費。按我國法律規定,公開發行股票或其他權益類證券,需要保薦機構保薦,保薦機構至少有2名保薦代表人簽字,保薦代表人工資是很昂貴的,原因是他們的資格形成保薦機構的業務通道。因此,承銷費也絕不是「九牛一毛」!
3、審計費。擬上市公司需要申報三年及一期財務數據,沒上市的公司沒有必要做多麼高級的審計報告,甚至除了稅審其他專項審計一概沒有。而上市不但需要專門審計,而且還要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因此3-4年的審計費用是不能少的。
4、律師費。擬上市公司需要申報律師意見書和律師工作報告,需要律師事務所出具。律師費也是必不可少的。
5、發行費用。發行費用可謂是可大可小,路演地點要在豪華而奢侈,慶功酒會要大氣而隆重,禮品要精美而實用。
6、掛牌費。其次掛牌期間,證券登記機構、交易所都要收取手續費,這部分確實可以說是「九牛一毛」,非上市公司也花得起,就是沒資格花……
以上費用均可視為發行費用,任何融資均有成本,IPO表面上,上市公司和原始股東大撈特撈的背後,隱藏了擬上市公司無數的心酸血淚和巨額成本,其實是投資者們看不到的……IPO的折戟很可能導致公司從地方財政支柱變成經營負債累累,IPO可謂是中國資本市場上最為血腥的融資方式。
個人觀點,敏感話題,不喜勿噴,噴了不回……
Ⅵ 上市公司每年需要支付證券交易所多少錢
關於這個問題
你可以直接咨詢一下
證券公司,不過,可能
不會告訴你
Ⅶ 股權證每年都要交費嗎
股權證每年都要交費嗎?不交。
能不能只辦上證不辦深證的?可以。
Ⅷ 股票上市交易的費用:股票上市需要上繳哪些費用
股票的買賣,一般都是委託經紀商代辦,所有的交易活動都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如上市費、場內交易費和傭金等。
股票上市各種費用包括:
1.上市費
上市費是股票上市公司在其股票上市後按一定時間和標准繳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
2.場內交易費
場內交易費是准許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場內交易活動的證券商按一定時間、一定收費標准交納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
3.傭金
傭金是指委託者委託買賣成交後,按實際成交金額數的一定比例向承辦委託的證券商交納的費用。
Ⅸ 新三板上市後企業需要每年付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費用嗎
新三板上市後企業需要每年付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費用。
持續了一年的「回三板熱答」,使得新三板掛牌的諸多好處漸被人熟知,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企業上新三板要付出哪些代價。
首先,掛牌費用。預計主辦券商的掛牌費用在80~90萬元之間,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費用合計達到30~50萬元。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籌謀在新三板掛牌,掛牌服務費也隨之越來越高。盡管地方政府對於掛牌新三板雖然有政策補貼(如河北對於上新三板企業補貼150萬元,深圳最高補貼100萬元等等),但是隨著費用增加,會出現補貼無法覆蓋掛牌成本的情況。
其次,維持費用。公司只要在新三板掛牌,就要按照股轉系統要求進行公司治理,做到人員、資產、財務、機構、業務五獨立,要聘用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等,管理成本增加了;同時還要考慮每年增加的券商持續督導費用、審計師費用、律師費等。這對於利潤並不高的中小企業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三,稅收支出。不少企業掛牌前存在偷稅漏稅、財務不規范的情況,掛牌新三板就必須要補交近兩年的稅款。掛牌後,企業基於規范化管理要求,在財務數據上進行調控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減少,稅務支出增加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