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劍網3的PFS多少才算正常
是的,越低越卡。
理論上FPS穩定在50以上(數字標示為綠色)就可以了。
其實也要看你電腦的,有時候,FPS是綠色,也會出現頓卡的現象,自己用著不卡就行了,呵呵~
② pfs是什麼意思
PFS(密碼系統)
全稱:perfect forward secrecy。
對於一種密碼系統,如果一個密鑰被竊取,那麼只有被這個密鑰加密的數據會被竊取。
有一些加密系統的密鑰都是從最開始的一個密鑰導出的,所以如果第一個密鑰被竊取,攻擊者將可能收集到足夠的信息來導出其它的密鑰。
在使用PFS之前,PFS使得IPSEC第二階段的密鑰是從第一階段的密鑰導出的,使用PFS,使IPSEC的兩個階段的密鑰是獨立的。所以採用PFS來提高安全性。
要求一個密鑰只能訪問由它所保護的數據;用來產生密鑰的元素一次一換,不能再產生其他的密鑰;一個密鑰被破解,並不影響其他密鑰的安全性;PFS 特性是由DH演算法保障的。
原文:
A cryptosystem in which, if one encryption key is compromised, only the data encrypted by that specific key is compromised. Some cryptosystems allow keys to be derived from previous keys, so that if the first key is compromised, an attacker might have enough information to figure out other keys and/or decrypt data encrypted using those keys. RFC 2409 describes PFS in detail.
PFS enhances security by using different security key for the IPSec Phase 1 and Phase 2 SAs. Without PFS, the same security key is used to establish SAs in both phases. PFS ensures that a given IPSec SA key was not derived from any other secret (like some other keys). In other words, if someone were to break a key, PFS ensures that the attacker would not be able to derive any other key. If PFS were not enabled, someone could hypothetically break the IKE SA secret key, all the IPSec protected data, and then use knowledge of the IKE SA secret to compromise the IPSec SA setup by this IKE SA. With PFS, breaking IKE would not give an attacker immediate access to IPSec. The attacker would have to break each IPSec SA indivially.
PFS(聚合硫酸鐵)
PFS 聚合硫酸鐵
聚合硫酸鐵形態性狀是淡黃色無定型粉狀固體,極易溶於水,10%(重量)的水溶液為紅棕色透明溶液,吸濕性。聚合硫酸鐵廣泛應用於飲用水、工業用水、各種工業廢水、城市污水、污泥脫水等的凈化處理。
名稱:固體聚合硫酸鐵 (簡稱固體聚鐵或SPFS)
分子式: [Fe2(OH)n(SO4)3-n/2]m
性能指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凈水劑聚合硫酸鐵》(GB14591-93)
項 目 指 標
GB14591-93(Ⅱ) 本產品
全鐵含量 , % , ≥ 18.5 19.1
還原性物質(以 Fe2+計)含量 % , ≤ 0.15 0.01
鹽基度 , % 9.0-14.0 14.0
PH (1% 水溶液) 2.0-3.0 2.4
砷(As)含量 , % , ≤ 0.0008 0.0001
鉛(Pb) 含量 , % , ≤ 0.0015 0.0001
不溶物含量 , % , ≤ 0.5 0.4
三、應用特點:與其他無機絮凝劑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 新型、優質、高效鐵鹽類無機高分子絮凝劑;
2. 混凝性能優良,礬花密實,沉降速度快;
3. 凈水效果優良,水質好,不含鋁、氯及重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亦無鐵離子的水相轉移,無毒,
無害,安全可靠;
4. 除濁、脫色、脫油、脫水、除菌、除臭、除藻、去除水中COD、BOD及重金屬離子等功效顯著;
5. 適應水體PH值范圍寬為4-11,最佳PH值范圍為6-9,凈化後原水的PH值與總鹼度變化幅度小,
對處理設備腐蝕性小;
6. 對微污染、含藻類、低溫低濁原水凈化處理效果顯著,對高濁度原水凈化效果尤佳;
7. 投葯量少,成本低廉,處理費用可節省20%-50%。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因原水性質各異,應根據不同情況,現場調試或作燒杯試驗,取得最佳使用條件和最佳投葯量以達到最好的處理效果。
1、使用前,將本產品按一定濃度(10-30%)投入溶礬池,注入自來水攪拌使之充分水解,靜置至呈
紅棕色液體,再兌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投加混凝。水廠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業廢水處理直接配
成5-10%投加。
2、投加量的確定,根據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調試或燒杯實驗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制水廠可以原用的
其它葯劑量作為參考,在同等條件下本產品與固體聚合氯化鋁用量大體相當,是固體硫酸鋁用量的
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體產品,可根據相應葯劑濃度計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使用時,將上述配製好的葯液,泵入計量槽,通過計量投加葯液與原水混凝。
4、一般情況下當日配製當日使用,配葯需要自來水,稍有沉澱物屬正常現象。
5、注意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1)凝聚階段:是葯液注入混凝池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
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分)攪拌
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2)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的湍流程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10-15min),至
後期可觀察到大量 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 燒杯實驗先以150轉/分攪拌約
6分鍾,再以60轉/分攪拌約4分鍾至呈懸浮態。
(3)沉降階段: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高效率一般採用斜管
(板式)沉降池(最好採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
於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相互碰撞結
大,至後期余濁基本不變。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分慢攪5分鍾,再靜沉10分鍾,測余濁。
6、強化過濾,主要是合理選用濾層結構和助濾劑,以提高濾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質的重要措施。
7、本產品應用於環保、工業廢水的處理,使用方法與制水廠大體相同,對高色度、高COD、BOD的
原水處理,輔以助劑作用效果甚佳。
8、採用化學混凝法的企業,原用的設備無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設溶礬池即可使用本產品。
9、本產品須保存在乾燥、防潮、避熱的地方(< 80oC,切勿損壞包裝,產品可長期儲存)。
10、本產品必須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設備和加葯設施應採用耐腐蝕材料。
③ FPS指的是什麼
FPS是圖像領域中的定義: FPS (Frames Per Second):每秒傳輸幀數。 Frames Per Second更確切的解釋是「每秒鍾填充圖像的幀數(幀/秒)」。 FPS 是測量用於保存、顯示動態視頻的信息數量。通俗來講就是指動畫或視頻的畫面數。例如在電影視頻及數字視頻上,每一幀都是靜止的圖象;快速連續地顯示幀便形成了運動的假象。每秒鍾幀數 ( FPS ) 愈多,所顯示的動作就會愈流暢。通常,要避免動作不流暢的最低 FPS 是30。某些計算機視頻格式,每秒只能提供15幀。 這里的「 FPS 」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刷新率(單位為Hz)」,例如我們常在CS游戲里說的「 FPS 值」。我們在裝機選購顯卡和顯示器的時候,都會注意到「刷新率」。一般我們設置預設刷新率都在75Hz(即75幀/秒)以上。例如:75Hz的刷新率刷也就是指屏幕一秒內只掃描75次,即75幀/秒。而當刷新率太低時我們肉眼都能感覺到屏幕的閃爍,不連貫,對圖像顯示效果和視覺感觀產生不好的影響。 電影以每秒24張畫面的速度播放,也就是一秒鍾內在屏幕上連續投射出24張靜止畫面。有關動畫播放速度的單位是fps,其中的f就是英文單詞Frame(畫面、幀),p就是Per(每),s就是Second(秒)。用中文表達就是多少幀每秒,或每秒多少幀。電影是24fps,通常簡稱為24幀。
④ TTP和PFS的終點判定有區別嗎
但當多數的死亡事件與腫瘤無關時,TTP則是一個可被接受的終點指標。PFS可反映腫瘤生長,並能在得出生存期受益結果之前被評價,且不會受到後續治療的干擾,但將其正式批准為多個不同惡性腫瘤的生存期替代指標有一定困難。無論PFS的改善是直接還是間接地代表臨床獲益,都取決於新治療與現有有效治療比較的效應和風險-獲益大小。在PFS試驗設計中需注意詳細規定對PFS的評估、觀察和分析方法,並仔細確定好腫瘤進展的標准,盲法在其整個試驗執行過程中非常重要,最好應有一個由影像學家和臨床專家組成的獨立評估小組進行。缺失值可使得PFS分析變得復雜,因此方案應就每名受試者確定好足夠的評價訪視,統計分析計劃應詳細說明主要分析(Primary Analysis)和一個或更多的敏感分析(Sensitivity Aanalysises)來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⑤ 什麼叫FPS值啊FPS越高顯卡的性能就絕對越好嗎
-- 解釋什麼是FPS
(1)什麼是刷新率
一般用「FPS(frame per second,每秒鍾畫面更新的數量)」來表示該項指標。在欣賞電視、電影畫面時,只要畫面的刷新率達到24幀/秒,就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樣的,在玩普通的游戲時,如果刷新率達到24幀/秒即可,但在一些高速游戲中(例如射擊游戲),如果畫面的刷新率還是只有24幀/秒,那麼就會感覺到畫面比較遲鈍,不夠流暢。
雖然理論上畫面的刷新率越快越好,但過高的刷新率並沒有實際意義——當畫面的FPS達到60幀/秒時,已經能滿足絕大部分應用需求。一般情況下,如果能夠保證游戲畫面的平均FPS能夠達到30幀/秒,那麼畫面已經基本流暢;能夠達到50幀/秒,就基本可以體會到行雲流水的感覺了。一般人很難分辨出60幀/秒與100幀/秒有什麼不同。
(2)是什麼影響了FPS
既然刷新率越快越好,為什麼還要強調沒必要追求太高的刷新率呢?其中原因是在顯示解析度不變的情況下,FPS越高,則對顯卡的處理能力要求越高。
電腦中所顯示的畫面,都是由顯卡來進行輸出的,因此屏幕上每個像素的填充都得由顯卡來進行計算、輸出。當畫面的解析度是1024×768時,畫面的刷新率要達到24幀/秒,那麼顯卡在一秒鍾內需要處理的像素量就達到了「1024×768×24=18874368」。如果要求畫面的刷新率達到50幀/秒,則數據量一下子提升到了「1024×768×50=39321600」。
FPS與解析度、顯卡處理能力的關系如下:處理能力=解析度×刷新率。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玩游戲時,解析度設置得越大,畫面就越不流暢的原因了。
⑥ pfs醫學是什麼意思
PFS(無進展生存時間)指腫瘤疾病患者從接受治療開始,到觀察到疾病進展或者發生因為任何原因的死亡之間的這段時間。
PFS作為某些乳腺癌、宮頸癌等,臨床療效的判定指標。其原因為抗腫瘤治療的最終目的是延長患者的壽命,不過對於某些乳腺癌、宮頸癌等,患者的存活時間可以很長,選擇用OS作為主要終點指標來研究抗這類腫瘤葯物的療效會大大延長試驗的持續時間、增加試驗難度和不可控因素的干擾作用,從而使試驗結果不可靠。
鑒於這種情況,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允許一些腫瘤葯物試驗採用PFS作為OS的替代指標,進行臨床療效的判定。
(6)在PFS的多個指標擴展閱讀:
PFS作為終點的優點
PFS作為替代終點優點有以下幾條:
1、與採用OS作為終點相比,需要的試驗時間短、操作難度低、樣本量小。
2、不受交叉治療和後續治療的影響。
3、與至腫瘤進展時間(Time To Progress,簡稱TTP)相比,終點包含死亡,與OS有更好的相關性。
PFS作為終點的缺點
缺點主要有以下幾條:
1、對於很多腫瘤疾病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PFS和OS的相關性,即不是所有情況下都是有效的OS替代指標。
2、在開放性試驗中,容易出現評估上的偏差,屬於非精確測量指標。在有對照的試驗中,隨訪和影像學評價必須保證均衡。3.需要頻繁的進行影像學的評估。
PFS通常的刪失和時間定義
起點:開始治療時間。終點:疾病進展或死亡。刪失:無疾病進展和死亡發生的患者通常採用最後一次影像學檢查日期作為終點,並做為刪失值處理。
⑦ [求助] 關於遠期生存指標TTP和PFS的區別
有區別.無進展生存期(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指從隨機分組開始到腫瘤進展或死亡時間,該指標的優點是比OS觀察所需時間短且樣本量少,既反映腫瘤的生長,又可以在證實生存受益以前進行評價,不會使現有治療受到潛在的其他治療的混淆, 目前認為可以接受作為可能預測OS臨床獲益的替代指標。其缺點是,目前對無進展生存期存在不同的定義,不同研究者在判斷疾病進展時容易產生偏倚,因此,在試驗設計中對其進行明確的定義是非常重要的。疾病進展時間(TTP,Time To Progress):指從隨機分組開始到腫瘤客觀進展的時間。相對PFS而言,TTP在預測臨床受益方面更差。因其僅考慮抗腫瘤活性,在分析時較早時期的死亡情況被刪失,導致一些重要信息的丟失。在導致死亡的非腫瘤原因多於腫瘤原因的情況下,TTP也可以是一個合適的指標。同樣應對疾病進展進行明確的定義。可查閱<抗腫瘤葯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第二稿)>
⑧ OS,PFS,DFS 有什麼區別
OS 被認為是腫瘤臨床試驗中的療效終點,當患者的生存期能充分評估時,它是終點。
的優點是記錄方便,無論是院內還是院外,確定患者死亡的日期基本上沒有困難。如果研究結果顯示生存有小幅度提高,就可認為是有意義的直接臨床獲益證據。
缺點也是有的,大型試驗隨訪期較長。臨床試驗中常常會用到 5 年生存率,即——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比例。
腫瘤患者治療後,一部分復發轉移、一部分死亡,一部分生存。80% 復發轉移常發生在根治術後 3 年內,10% 左右發生在 5 年內,5 年後再次復發概率很低。所以以 5 年為節點,這是有一定科學性的。
當然,也有用三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表示療效的。
除了 OS 外,其餘的終點都是要基於腫瘤測量的。
不同的腫瘤試驗,腫瘤測量的性有較大差異,這就要求研究者充分評估獲益和偏倚。葯物上市申請時如果採用基於腫瘤測量的臨床試驗終點作為有效性的證據,那麼通常應提供來自第二個試驗得到的確鑿證據。
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
定義為:腫瘤體積縮小達到預先規定值並能維持時限要求的患者比例,為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比例之和。
緩解期通常是指從開始出現療效直至證實出現腫瘤進展的這段時間。ORR 是一種直接衡量葯物抗腫瘤活性的指標,在單臂試驗中進行評價。
ORR 的緩解標准應在試驗開始前的方案中提前定義,評估內容包括緩解程度、緩解持續時間以及完全緩解率(沒有可測量到的腫瘤),不包括疾病穩定——腫瘤縮小是直接療效,疾病穩定是疾病的自然進程。
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定義為:從隨機化開始到腫瘤發生(任何方面)進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間的時間
與 OS 相比,增加了「發生惡化」這一節點,而「發生惡化」往往早於死亡,所以 PFS 常常短於 OS,卻也能在 OS 之前被評價,因而隨訪時間短一些。PFS 的改善包括了「未惡化」和「未死亡」,即間接和直接地反映了臨床獲益,它取決於新治療與現治療的療效/風險。
而正因為增加了「發生惡化」這一節點,而不同腫瘤進展的定義不同,不同研究在判斷腫瘤進展時容易產生偏倚。因此,在臨床試驗設計中,「腫瘤進展」的標准必須要進行明確的定義,還包括 PFS 的評估、觀察、分析方法,隨訪和影像學評價必須是均衡的,有一個由影像學專家和臨床專家組成的處於盲態的獨立裁定小組進行。
PFS 包括死亡,更好地反映了葯物毒副作用,因此與 OS 有更好的相關性。然而,如果評估 PFS 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患者不是死於腫瘤,而是其他疾病,這時勢必 PFS 會有很大偏倚。此時就不得不說與 PFS 類似的另一個評估指標——TTP。
疾病進展時間time to progress,TTP
定義為:從隨機化開始到腫瘤發生(任何方面)進展或(進展前)死亡之間的時間
TTP 主要記錄疾病「惡化」,不包括「死亡」,考慮的是腫瘤活性,因而當多數死亡事件與腫瘤無關,TTP 是一個可被接受的終點。此外,如果多重治療,存在交叉療效——TTP 的差異不會被第二種治療所掩蓋。
TTP 與 PFS 一樣,評估所需樣本量小,隨訪時間短於 OS。
存在的問題就是,如果受試者在惡化前就已經死亡,那麼一定觀察不到他的 TTP,這時記錄的 TTP 是不完整的,統計學上叫做 censoring(刪失),這對於缺失數據的處理和數據的截止時間決定比較困難。
此外,由於多數臨床試驗不是雙盲設計,這就會將偏倚引入 TTP 的決策中。而患者的隨訪存在難度:需要確定所有部位的病變,隨訪時間和間隔不同,TTP 就會存在差異,而多大的差異才能決定臨床意義難以確定。
可見,TTP 在預測臨床獲益差於 PFS,存在多個問題,而且還也需要對「進展」進行明確的定義和評估。
無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
定義為:從隨機化開始至疾病復發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間的時間
DFS 常用於根治性手術或放療後的輔助治療的研究,目前作為是乳腺癌輔助性激素治療、結腸癌輔助治療、以及乳腺癌的輔助化療的主要審批基礎。
疾病復發就需要認真的隨訪,而記錄同樣比較困難,且腫瘤患者常有合並症容易干擾 DFS 的判斷。當患者死於院外時,沒有預先記錄腫瘤進展情況,此時又往往不能屍檢,無法確定復發情況。
治療失敗時間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TTF
定義為:由隨機化開始至「退出試驗」,退出原因可能是患者拒絕、疾病進展、患者死亡、不良事件等。
由於不單單展現葯物療效,因而不建議用於療效確認性試驗。
TTF 的本質是一具有綜合特性的指標,所以,可造成為了達到毒性的降低,而潛在影響了預期療效的產生。
⑨ TTP和PFS的終點判定有區別嗎拜託了各位 謝謝
CDE有一篇文章,我把相關內容復制過來:PFS與TTP不同之處在於PFS可包括有患者死亡時間,因而與OS有更好的相關性。但當多數的死亡事件與腫瘤無關時,TTP則是一個可被接受的終點指標。PFS可反映腫瘤生長,並能在得出生存期受益結果之前被評價,且不會受到後續治療的干擾,但將其正式批准為多個不同惡性腫瘤的生存期替代指標有一定困難。無論PFS的改善是直接還是間接地代表臨床獲益,都取決於新治療與現有有效治療比較的效應和風險-獲益大小。在PFS試驗設計中需注意詳細規定對PFS的評估、觀察和分析方法,並仔細確定好腫瘤進展的標准,盲法在其整個試驗執行過程中非常重要,最好應有一個由影像學家和臨床專家組成的獨立評估小組進行。缺失值可使得PFS分析變得復雜,因此方案應就每名受試者確定好足夠的評價訪視,統計分析計劃應詳細說明主要分析(Primary Analysis)和一個或更多的敏感分析(Sensitivity Aanalysises)來評價結果的可靠性。FDA建議如果之前沒有缺失評價且經審核末次影像學評價確定沒有腫瘤進展,那麼進展時間應確定為所觀察到出現任何方面進展的最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