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都有哪些板塊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② 復旦復華10轉3派0.31我買了1600百股為什麼沒給我分紅
600624復旦復華送配方案你好好看看:以總股本40516萬股為基數,每10股派0.31元( 含稅,稅後0.2945元)轉增3股 預案公告日:2015-04-18; 股權登記日:2015-07-22; 除權除息日:2015-07-23; 紅股上市日:2015-07-24; 紅利發放日:2015-07-23; 應該是紅利已經到賬,紅股沒有到賬,希望能幫到你。
③ 碩士研究生普遍月薪多少本科生呢!
薪水競爭力不是光看文憑的,能力和工作經驗等也是非常關鍵的。
面對招聘單位時,研究生的薪酬期望要比本科生高一大截。中國海洋大學一名外語學院的研究生告訴記者,畢業後她首選的就業去向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如果進企業的話,每月的工資不能低於2500元。而同樣是該學校外語學院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對工資要求並不高,「現在的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剛開始收入不會計較太多,能維持基本生活就可以了。」這名家是濰坊的本科畢業生告訴記者,畢業後她需要在青島租房子,這是支出的大頭,還要生活費、交通費、通訊費以及水電費,每月最好要1500元。
青島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杜方科長告訴記者,從就業去向看,研究生的就業層次確實比本科生要高一些,由於知識儲備比本科生多,研究生在公務員考試時能略占優勢。2009年理工大共有近70名畢業生考取公務員,其中研究生有13人,但本科畢業生與研究生畢業生的比例為4000:200。杜方告訴記者,在一些大型企業提供的招聘條件看,研究生每月的收入普遍比本科生要高一檔,平均要高出300元至500元。
第一,碩士大多數都是比較優秀的本科生考上來的。可以看做是一個優秀的篩選過程。就好像,專科生和本科生究竟差在哪裡?一樣,並不排除很多本科生能力也很強,但是用人單位只是省了選擇的力氣了。
第二,碩士的學習和本科不同,他們更多的重視實踐,因為所跟的導師都是有項目的,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有了實踐的經驗。這個經驗除了讓他們更快的跟上企業的步伐外,還讓他們知道了,工作的基本情況,很少會覺得大材小用,或者是干幾天就跳槽。
第三,多學的兩年真的不是白學的,本科畢業的和高中畢業的時候各種能力真的強了很多,所以,多學習還是有好處的。因此,企業在定錢定崗的時候肯定不一樣,就像招聘高中生和本科生肯定給的待遇不同一樣。
④ 劉紅忠的《投資學》如何自學難度也太大了,在復旦每年的考研入學中佔多少比重
? ?? ?投資學是431金融綜合的必考科目,恐怕也是考金融專碩的童鞋們最頭疼的一門,因為指定參考教材是劉紅忠教授編寫的《投資學》。這門書對於出血者來說真的是晦澀難懂,不僅充斥大量的數學模型,而且只是覆蓋面極廣,從市場交易機制到市場間傳到模型,從現金流貼現到資產組合,從理性人假設到有限理性,從有效市場到行為金融。
? ?? ?最令人無奈的是去年的考卷上出現了兩道正反饋交易的題目(行為金融),一個大宗交易(金融市場)的名詞解釋,和互換(國際金融實務,或者金融工程吧)的設計。分析一下考點,傳統意義上的考試重點是金融市場,CAPM,有效市場,衍生物定價,核心思想是DCF(現金流貼現)和資產組合。復旦的卷子對金融專業的同學來說,總體還是中規中矩,因為行為金融、金融工程,證券投資都是金融專業的必修課,但對於很多理工科或者商院其他專業的同學來說有些困難,因為復旦的卷子整體來說難度不大,但知識面覆蓋的特別廣,對基本功的要求極高。
? ?? ?相比於出現大量CFA題目的清華專碩,和大量CAPM計算的交大的考卷(其他學校的基本不涉及投資學題目,上財和華師主攻的都是公司理財,北大、人大就更遠了),復旦的卷子更偏重於投資學的前沿與熱點的概念。
? ?? ?最後對於報考復旦金融專碩的同學們提點復習參考建議。首先要扎扎實實打好基本功,就算像清華的考卷一樣冷不丁的冒出一個求夏普比率,這咱必須得會呀。其次是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要有足夠的關注,復旦經院經世濟民的傳統別忽視了。再次,對行為金融要有足夠的重視,畢竟國際最新的潮流和劉紅忠的研究重點就在這兒啊。
? ?? ?公司理財和國際金融部門也有上述類似的特點。所以建議跨專業的同學們還是應該在數學、貨幣銀行上多下功夫,這才是真正的得分點
⑤ 什麼是國際經濟貿易
貿易:
商品的交易,一般指大宗的交易。
凡列入海關統計的進出口貨物,其貿易方式以海關的監管方式為基礎進行分組,分為以下幾種:
1. 一般貿易
2. 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
3. 其他境外捐贈物資
4. 補償貿易
5. 來料加工裝配貿易
6. 進料加工貿易
7. 寄售、代銷貿易
8. 邊境小額貿易
9. 加工貿易進口設備
10. 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
11. 租賃貿易
12. 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
13. 出料加工貿易
14. 易貨貿易
15. 免稅外匯商品
16. 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
17.出口加工區
18. 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
19.出口加工區進口設備
20. 其他
■貿易條件:
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的交換比率。又稱進出口商品比價,通常用指數表示,即進出口商品比價指數。計算公式是:貿易條件指數=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100。例如,以上年為基期,進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均為100,一年來進出口商品價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價格提高10%,進口商品價格提高5%,則貿易條件指數提高。貿易條件指數較基期高,意味著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於進口商品價格提高了,也即該國能以較少的出口商品換取較多的進口商品,這對該國說來是有利的,是外貿條件的改善。相反,如果進口商品價格指數提高快於出口商品,甚至出口商品價格指數不變或下降,則貿易條件指數較基期低,意味著一國要出口更多商品才能換回與原來相同的進口商品,顯然這對該國是不利的,是貿易條件的惡化。通常用這種變化來作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不等價交換的一種指標。
■國際貿易
國與國之間進行的商品和勞務交換。對貿易當事國來說是對外貿易。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世界貿易。由於現代國與國之間的貨幣信貸關系、科技合作關系等都以商品運動為基礎,故國際貿易是現代國際經濟聯系的基本形式。
簡史國際貿易是在國際分工和商品交換基礎上形成的。在奴隸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國際貿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隸和供奴隸主消費的奢侈品。在封建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也有所發展。這一時期,中國與歐亞各國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國際貿易活動,地中海、波羅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國之間也有貿易往來。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當時參與貿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費品和供封建主消費的奢侈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後,特別是產業革命以後,由於生產力迅速提高,商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迅速發展,並開始具有世界規模。從17世紀到1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額不斷上升。英國在國際貿易中長期處於壟斷地位。當時參與國際貿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費品、工業原料和機器設備。19世紀末進入帝國主義時期後,形成了統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此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沖擊和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遭到很大破壞,世界貿易額銳減並停滯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貿易進一步擴大和發展,美國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頭號大國。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空前活躍並帶有許多新的特點,貿易中的製成品已超過初級產品而占據主導地位,新產品不斷涌現,交易方式日趨靈活多樣。當代國際貿易以發達國家為主,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國的對外貿易有極大發展;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份額不大,但與自身相比,對外貿易也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國際貿易中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國際貿易在當代國際事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對各國自身的經濟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理論國際貿易的理論是研究國際間商品流通規律的理論。它要闡明一系列基本問題,例如,各國間為什麼會發生商品交換;各個歷史時期國際貿易的性質和特徵由什麼決定等等。廣義的國際貿易理論還應包括國際價值理論和國際收支理論。
實務國際貿易的實務指完成一筆進口或出口交易所進行的一系列業務活動。大體上可分3個階段:①交易前的准備工作。②交易的磋商和合同的訂立。③合同的履行。
對外貿易統計,各國不盡相同。有的國家以國境劃分進出口,凡進入國境的商品即列入進口,稱總進口;凡運出國境的商品即為出口,稱總出口,其中包括復出口即進口商品未經加工又再出口。總進口額加總出口額即一國總貿易額。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用這種方法統計對外貿易額。有的國家以關境為標准劃分進出口,雖進入國境但未進入關境的商品不算進口,只有進入關境的商品才列入進口,稱專門進口;國內產品運出關境和進口後未經加工又運出關境的商品列入出口,稱專門出口。專門進口額加專門出口額即專門貿易額。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用這種方法統計對外貿易額。上述兩種方法都不把過境商品列入外貿額。各國的進出口通常是不相等的,一定時期內進出口的差額稱為貿易差額。出口大於進口叫出超、貿易順差或貿易盈餘,出口小於進口叫入超、貿易逆差或貿易赤字;進出口相等稱為貿易平衡。
國際貿易規模用世界貿易額表示。為避免重復計算,只統計各國的出口或進口,以世界出口額或進口額作世界貿易額。由於各國的貿易額是進出口總額,故世界貿易額不等於各國貿易額的加總。由於各國一般都以離岸價格計算出口、到岸價格計算進口,故世界進口額總是大於世界出口額。世界貿易額通常以美元為貨幣單位計算。現實貿易額受價格變動影響,往往不能正確反映實際貿易額的變化,因此世界貿易額要以一定時期的不變價格來計算,這樣才能衡量出國際貿易量的變化情況。
國際貿易的方式有多種:①按貨物的運輸方式,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和郵購貿易。國際貿易中多數貨物是通過海路運輸的。②按貿易過程中是否有第三者介入,可分為直接貿易與間接貿易兩大類。前者即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直接貿易;後者則是在商品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有第三國中間商介入,具體形式又有多種。一種是商品雖由生產國直接運往消費國,但兩方不直接發生買賣關系,而是通過第三國中間商成交的;另一種是生產國先把產品運往第三國,由中間商再把產品銷往消費國。此外,一國由外貿廠商經營的外貿也屬間接貿易。③按參加交易過程的國家數量,可分為雙邊貿易與多邊貿易。雙邊貿易即生產國與消費國直接進行的交易。但一國的產品往往不全能適應對方的需要,這樣就會產生貿易差額,造成貿易不平衡和支付困難,這就需要其他國家的介入。多邊貿易即在多國之間、在較大范圍內進行的交易,它容易使各交易國各得所需並達到貿易平衡。④按清償方式,可分為現匯貿易和易貨貿易。現匯貿易即以貨幣直接支付進口貨款,現代國際貿易中主要的支付手段為美元、德國馬克、日元等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易貨貿易即雙方均以貨物計價進行清償,這樣做可以彌補外匯不足的困難,並能推動本國產品的出口。因直接換貨有一定難度,故往往採用一種形式更加靈活的廣義的易貨貿易,即規定在一定時期內用幾種貨物進行交換,分別結算、綜合平衡。⑤按交易中進口與出口的關系,可分為單邊進口、單邊出口和對等貿易。前兩種指一國對他國出口同從該國進口無關,是獨立進行的,後一種指要求兩國間的進出口交易要對等。現代國際貿易多採用前兩種形式。
■無形貿易
不是因商品的進出口而發生的收入和支出。又稱無形交易、無形進出口。包括:伴隨著商品和人的國際間移動而發生的勞務收支項目,如貨物運費、保險費、客運費、旅遊費用等;由資本的國際間移動而產生的投資收益項目,如利潤、利息、紅利、租金等;以及如駐外機構經費、僑民匯款、專利費等其他收支項目。屬於這些項目的支出構成無形進口;屬於這些項目的收入構成無形出口。有形貿易的收支(貿易收支)和無形貿易的收支(非貿易收支)構成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的主要部分。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