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下哪個指標最能反映現貨的供求關系
庫存
B. 怎樣通過供求關系計算價格
商品價格的波動會受社會供求關系的影響,具體數值是算不出來的,是抽象的。
C. 股票軟體中的「出入線、支撐線、阻力線、生命線」的指標公式
支撐線和壓力線
畫法: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
用法:
1.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
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格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
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是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向一個方向繼續運動。同時,支撐線和壓力線又有徹底阻止股價按原方向變動的可能。
2.支撐線與壓力線相互轉化
一條支撐線如果被跌破,那麼這個支撐線將成為壓力線;同理,一條壓力線被突破,這個壓力線將成為支撐線。這說明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條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夠強大的股價變動突破。
3.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確認和印正
一般來說,一條支撐線或壓力線對當前影響的重要性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股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二是股價在這個區域伴隨的成交量大小;三是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
趨勢線
D. 什麼指標能反映股票的供求關系
我想,您這個問題最好就是編一個內外盤之差的指標,外盤反映的是求,內盤反映的是供,那麼,我的理解就是:
外盤-內盤=供求值
值為正是供大於求
值為負就是供過於求
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E. 有誰知道關於供求關系的經濟學原理,越多越好!!!
1.價格與供給量成正比,與需求量成反比關系。
2.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彈性越大,對價格就越敏感。
3.供給和需求相等時,決定了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需求量)。
F. 求通達信成交量指標公式以及選股公式
你設計的條件中,在日線下當日盤後這個條件只能當日用,並且條件是取的本地計算機時間.
你上面3個條件設計的都是技術指標條件,第四個條件是選股,選股條件是什麼,是上面條件的任意其中一個嗎,還是什麼選股條件
下面公式的選股是選上面條件中的任意一個成立符合選股條件.
技術指標公式
VOLUME:VOL,VOLSTICK;
MAVOL1:MA(VOLUME,5);
MAVOL2:MA(VOLUME,10);
STICKLINE((V>REF(V,1)*1.9) OR (MACHINETIME>113100 AND V>=REF(V,1)),V,0,2,0),COLORFF0080;
STICKLINE((V<REF(V,1)*0.45),V,0,2,0),COLORBLUE;
STICKLINE(COUNT(C>REF(C,1),3)=3 AND COUNT(V<REF(V,1),3)=3,V,0,2,0),COLOR400080;
選股公式
XG:((V>REF(V,1)*1.9) OR (MACHINETIME>113100 AND V>=REF(V,1))) OR (V<REF(V,1)*0.45) OR (COUNT(C>REF(C,1),3)=3 AND COUNT(V<REF(V,1),3)=3);
G. 什麼是供求關系
供求關系是指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同時也是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上的反映。
供求關系是一定時期內社會提供的全部產品、勞務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質的適應性和量的平衡。
社會再生產過程,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在價值上如何補償、在實物上如何替換的問題。
在再生產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既互相供給產品或勞務,又相互提出需求,構成了互為條件、互相制約的供求關系。保持良好的供求關系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之一。
(7)供求關系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供求關系的狀態
1、供不應求。
是指一定時間內,市場上生產部門生產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給人們消費的商品總額,小於(落後)人們在這段時間內滿足物質資料生活所需要產品的總額。在這種情況下,需求大於供給,這時候市場就成了賣方市場,賣方處於有利的低位。
2、供大於求。
說的是一定時間內,市場上生產部門生產出的商品,也就是提供給人們消費的商品總額,大於(超出)人們在這段時間內滿足物質資料生活所需要產品的總額。這使得供給大於需求,這時候市場成了買方市場,買方處於主動地位。
3、供求均衡。
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商品的供給與人們的需求達到了理想的對等狀態,即供給剛好滿足需求。這種平衡只是種趨勢,只能是相對的平衡,這需要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才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和賣方處於對等關系,雙方的關系是相對和諧、穩定的。
H. 供求關系的供求關系
在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占統治地位的私有制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通過價格與價值的偏離自發地調節供求關系,供大於求,價格就下落;求大於供,價格就上升。
廣義供需關系
廣義供需論
基本觀點:供需差動
(需求與供給產生差距,便有動力或動機尋求供給滿足需求,這樣的動力與供需差值有關)
實驗例子:牛頓慣性定律實驗
推動裝有不同量的內容物的容器,加速度不同
人的需求:判斷對錯的根據(高不高興, 要不要)
人的供給:人際關系的利用和被利用(送禮讓對方產生虧欠感)
邏輯需求:判斷邏輯供給對應與否的邏輯根據
邏輯供給:等等
供需開拓思維
看清偏見的原因
固定需求尋求對應供給。要考慮問題全面,必須得打破思維定勢,明白 是非 僅僅是由供給的對應程度決定,而不是絕對的。
I. 股票供求關系怎麼分析,,是有什麼指標嗎,還是
資金流入證明供應緊張,股票可能上漲,有利好消息也會提高需求,大量發行新股則會增加股票供應量、限售股解禁增加供應量、股票集中度高,證明供應緊張等等,這些數據都需要自己收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