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式黃金交易(Asian gold trading)
亞式黃金交易是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和新加坡黃金交易所為代表,這類黃金交易所一般有專門的黃金交易場地,同時進行黃金的現貨和期貨交易。只有達到一定要求的公司和銀行才可以成為會員,並對會員的數量配額有極為嚴格的控制。雖然進入交易場內的會員數量較少,但是信譽極高。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為例:其場內會員交易採用公開叫價,口頭拍板的形式來交易。由於場內的金商嚴守信用,鮮有違規之事發生。交易方式採用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兩種。
美式黃金交易(American gold trading)
以美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為代表這類黃金市場實際上建立在典型的期貨市場基礎上,其交易類似於在該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其它種商品。期貨交易所作為一個非盈利機構,本身不參加交易,只是為交易提供場地、設備,同時制定有關法規,確保交易公平、公正地進行,對交易進行嚴格監控。
歐式黃金交易
② 黃金期貨交割的方式和結算價是怎樣的
(一)交割方式
1、集中性"交割:即所有到抄期合約在交割月份最後交易日過後一次性集中交割的交割方式。
2、分散性"交割:即除了在交割月份的最後交易日過後所有到期合約全部配對交割外,在交割月第一交易日至最後交易日之間的規定時間也可進行交割的交割方式。
(二)交割結算價
我國期貨合約的交割結算價通常為該合約交割配對日的結算價或為該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交割商品計價以交割結算價為基礎,再加上不同等級商品質量升貼水以及異地交割倉庫與基準交割倉庫的升貼水。
③ 現貨黃金交易的交易方式
現貨黃金交易有幾種交易方式:1.保證金交易;2,非保證金交易(杠桿式)。目前市場上最流行且最具收益性的是第2種交易杠桿式現貨黃金交易,它是利用杠桿原理的合約式現貨黃金交易簡單說就是保證金交易,根據國際黃金市場實時行情,通過互聯網進行雙向交易的杠桿式投資方式雙向交易,投資靈活雙向交易就是指投資人即可買黃金上漲,也可買黃金下跌,這樣無論金價如何走勢,投資人始終有獲利的機會。網路交易平台,方便、快捷、准確。
採用T+0交易方式. 了解這個的概念之後,大家可能最關心的是它的收益性和風險性了。 第一,收益性! 既然是杠桿式原理,就是說把投資的資金進行放大。比如黃金價格為600美元/盎司,你買一手(一手就是100盎司)就需要60000美元,如果利用保證金交易,就只需要交1000美元的保證金就可以了,即1000美元的保證金實際操作60000美元的交易權。此時利潤也就放大了。相當於放大了60倍。 更重要的是不管金價是漲還是跌你都可以賺大錢 如果你做多(買漲),當600美元/盎司漲到605美元/盎司,你一手的利潤就是(605-600)*100=500美元。並且當你平倉的時候1000美元保證金會返回到你的帳戶上。 如果你做空(買跌),當605美元/盎司跌到600美元/盎司,你一手的利潤也是(605-600)*100=500美元。同樣當你平倉的時候1000美元保證金會返回到你的帳戶上。 有人會說「利潤放大了風險不就放大了?」事實上不是。 第二, 風險性! 是投資就當然存在著風險,但是這個風險控制權掌握在投資人自己的手上,即根據投資 人自己的意願來控制風險。這也是現貨黃金交易重要的特點。 止損點:投資人可以根據網路交易平台設置自己所能承受的虧損額,當判斷失誤的時候,系統會在你所設置的金額自動平倉,嚴格控制風險!
④ 黃金T+D交割制度是怎樣的
交易者將其持有的合約通過實物交割來了結的過程叫交割。 交易者可以選擇當日交割,也可以無限期的延期交割。
⑤ 黃金的交割方式是什麼意思
像紙黃金是一紙協議,交割的話就是協議交割
現貨黃金內盤的話,交割是實物交割,就是用實物黃金交割
⑥ 黃金遠期交易形式到底是怎樣的
1、遠期交易主要方式
第一、遠期定期銷售。黃金生產企業承諾在今後某一具體日期交售黃金。
第二、現貨遞延銷售。黃金生產企業簽訂合同後,只需提前一定時間(例如兩天)通知,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交割,企業沒有在特定到期日立即交割的義務。
黃金銀行允許交售遞延的期限取決於礦床的有效開采期和企業的生產作業表現。但在遞延期內要按合同到期當日的黃金租借利率繼續計息。這種合同對生產企業來說,交割承諾比較靈活,特別是礦山投產的最初幾個月對產出沒有把握時,企業比較偏向於簽訂此種合同。
第三、遠期平價銷售。黃金生產企業按固定的價格於將來分批向黃金銀行交售黃金。
2、遠期交易價格
黃金遠期價格表示為即期價格加遠期溢價。計算公式為:黃金遠期價格=即期價格+即期價格×GOFO×天數/360。例如,1999年11月22日,黃金市價294.9美元/盎司,黃金6個月遠期年利率(ForwardRates&GOFO=美元利率-黃金利率)4.35%,則6個月的黃金遠期價格為301.31美元/盎司。
3、遠期交易流程
黃金生產企業和黃金銀行達成遠期黃金銷售合同的同時,黃金銀行向中央銀行租借合同規定數量的黃金或用庫存黃金在現貨市場上售出,並將獲得的現金投放到資金市場。
遠期交易到期日,企業交售黃金,黃金銀行從資金市場收回本息,支付企業黃金交割現款,歸還從中央銀行租借的黃金並支付利息。可見,黃金遠期交易和其他一般商品遠期交易有著顯著的區別。
參與一般商品遠期交易的雙方主要是為了鎖定未來交易價格,銷售者通過遠期交易避免未來價格下跌風險,而商品購買者通過遠期交易避免價格上漲之風險。到期交割時,除非遠期價格等於交割當日的市場實際價格,否則,參加遠期交易者中總有一方沒有達到預期的規避價格風險的目標。
黃金生產企業遠期銷售和一般商品遠期交易者的目的一樣,也是為了規避未來價格下跌的風險,但交割當日市場金價高於遠期價格時,也有不能以高於遠期價格的市場價銷售的機會成本。
參與黃金遠期交易的另一方黃金銀行在交割當日市場金價低於遠期價格時,不會因生產企業履行合同發生實際交割,而不能以市場價購買黃金的機會成本損失。因為,黃金銀行從資本市場收回的本息足以支付黃金交割現款和央行利息。
另一方面,黃金銀行參與黃金遠期交易的目的不是為了以既定的價格在未來購買黃金(事實上,黃金銀行收購的黃金歸還了央行的貸款),而是為了獲得一筆現金流量,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獲得可能超過黃金遠期升水和利息的額外收益,同時還可獲得企業為遠期交易支付的交易費。
4、遠期交易的風險
第一、交易對象風險。交易的對象停止交易或不履行合同的風險。這種風險只能通過與信用可靠的黃金銀行進行交易控制。
第二、交割風險。黃金生產企業在到期日因某種原因無法按合同規定的交易數量向黃金銀行交售黃金,黃金銀行將不得不在現貨市場購買黃金歸還中央銀行的黃金貸款。因此,黃金銀行通常只對企業年產量的60%以內的黃金做遠期交易。
第三、金價上漲風險。如果金價上漲的幅度超過了遠期交易溢價,企業將會產生不能以較高的市場價銷售的機會成本。
⑦ 黃金投資有幾種交易方式
一般而言就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時代發展,金融衍生品增加,投資工具也增加。目前黃金投資就在低買高賣之外多出了高賣低買的平倉方式。
目前黃金投資主要渠道是黃金現貨電子交易,金條實物買賣,黃金期貨合約,紙黃金交易,黃金投資基金等。黃金交易因為是貴重金融,交割比較麻煩,通常都是合約式交易。
⑧ 國際黃金市場有哪些交易方式
1、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歷史悠久。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倫敦黃金市場主要經營黃金現貨交易。l982年4月,倫敦期貨黃金市場開業。目前,倫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的特點之一是交易制度比較特別,因為倫敦沒有實際的交易場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各大金商的銷售聯絡網完成的。交易所會員由具有權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一些公認為有資格向五大金商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商店所組成,然後再由各個加工製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等連鎖組成。交易時由金商根據各自的買盤和賣盤,報出買價和賣價。
倫敦金市交易的特點之二是靈活性強。黃金的純度、重量等都可以選擇,若客戶要求在較遠的地區交售,金商也會報出運費及保費等,也可按客戶要求報出期貨價格。最通行的買賣倫敦金的方式是客戶可無須交收現金,即可買入黃金現貨,到期只需按約定利率支付即可,但此時客戶不能獲取實物黃金。這種黃金買賣方式,只是在會計賬上進行數字游戲,直到客戶進行了相反的操作平倉為止。
倫敦黃金市場交收的標准金成色為99.5%,重量為400盎司。
倫敦黃金市場特殊的交易體系也有若干不足。
首先,由於各個金商報的價格都是實價,有時市場黃金價格比較混亂,連金商也不知道哪個價位的金價是合理的,只好停止報價,倫敦金的買賣便會停止;
其二,倫敦市場的客戶絕對保密,因此缺乏有效的黃金交易頭寸的統計。
2、蘇黎世黃金市場
蘇黎世黃金市場,在二戰後趁倫敦黃金市場兩次停業發展而起,蘇黎世市場的金價和倫敦市場的金價一樣受到國際市場的重視。
蘇黎世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而是由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三大銀行不僅為客戶代行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三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蘇黎世黃金總庫(ZurichGoldPool)建立在瑞士三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由於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加上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以及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於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中心。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蘇黎世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的任一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一價格為蘇黎世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波動而無漲停板限制。標准金為400盎司的99.5%純金。
3、美國黃金市場
紐約和芝加哥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投資增值獲利,使得黃金期貨迅速發展起來。
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不僅是美國黃金期貨交易的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兩大交易所對黃金現貨市場的金價影響很大。
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為例,該交易所本身並不參加期貨的買賣,僅僅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場所和設施,並制定一些法規,保證交易雙方在公平和合理的前提下交易。該所對進行現貨和期貨交易的黃金的重量、成色、形狀、價格波動的上下限、交易日期、交易時間等都有極為詳盡和復雜的描述。
而且,因為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紐約拍賣黃金,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其所簽訂的期貨合約可長達23個月,黃金市場每宗交易量為100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純金,報價是美元。
4、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已有90多年的歷史,其形成以香港金銀貿易場的成立為標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後香港金市發展極快。由於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擋,可以連貫亞、歐、美時間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引起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進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收的黃金買賣活動帶到香港,逐漸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當地「倫敦黃金市場」,促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黃金市場之一
目前香港有三個黃金市場:
其一是以華資金商占優勢,有固定買賣場所,黃金以港元/兩定價,交收標准金成色為99%,主要交易的黃金規格為5個司馬兩為一條的99標准金條,目前仍然採用公開叫價、手勢成交的傳統現貨交易方式,沒有電腦網路反映實時行情的金銀業貿易場;
其二是由外資金商組成在倫敦交收的黃金市場,同倫敦金市密切聯系,沒有固定交易場所,一般稱之為「本地倫敦金市場」;
其三是黃金期貨市場,是一個正規的市場。其性質與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性質是一樣的。交投方式正規,制度也比較健全,可彌補金銀貿易場的不足。
5、東京黃金市場
東京黃金市場於1982年成立,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一黃金期貨市場。會員絕大多數為日本的公司。黃金市場以每克日元叫價,交收標准金成色為99.99%,重量為1公斤,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
6、新加坡黃金所
新加坡黃金所成立於1978年11月,目前時常經營黃金現貨和2、4、6、8、10個月的5種期貨合約,標准金為100盎司的99.99%純金,設有停板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