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金轉換時系統提示風險等級不匹配如何解決
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1、請下載最新版本網上交易軟體;
2、請重新做風險測評,如果風險測評結果符合要轉換的基金風險級別,重新操作基金轉換也可以成功下單。
3、請攜帶身份證在交易時間到開戶營業部辦理。
Ⅱ 對沖交易的基本含義
對沖交易,是一種理念。作為一種交易方式,它遵循「市場中性」原則,它是把一個具體的頭寸視為金融向量,向量的方向為敞口,對沖交易就是通過不同方向的金融工具來做敞口的管理,通常是通過配對頭寸來擬合敞口(套利)來實現風險敞口管理下的絕對收益。以尋找市場或商品間效率落差而形成的套利空間為主,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交易,利用對沖機制規避風險,使市場風險最小化。比如環球金匯以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對沖交易為例,在風險普遍偏高的情況下,交易者買入現貨,做空股指期貨,使其在高風險時不賠不賺,有效地化解了風險。
當市場風險逐漸減弱、股票走勢明確時,迅速加大股指期貨持倉,拋出現貨,獲得收益(至少不會承擔損失)。所以對沖交易是一種低風險、中高收益的交易方式。作為一種理念,對沖交易中的「對沖」本身就包含化解風險的思想,基於這種思想而進行的化解風險的操作都可以稱為對沖交易。
Ⅲ 分級基金的折溢價交易風險是指
基金的「交易價格」不等於「基金凈值」。對分級基金而言,分級基金的優先份額和進取份額上市交易後,由於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基金份額的交易價格與基金份額凈值可能出現偏離,產生折溢價。如果投資者基於市場好轉的預期,有可能買入進取份額以博取市場反彈之後的收益,使進取份額的交易價格上升,進而產生溢價;反之亦然。盡管開放式分級基金的份額配對轉換機制的設計已將分級基金整體折溢價降至較低水平,但是單級份額仍有可能出現較大折溢價。
Ⅳ 交易風險的管理方法
交易風險的管理方法可以分為三類: ①可供簽訂合同時選擇的防範措施,包括選擇好合同貨幣、加列合同條款、調整價格或利率。
1)選擇好合同貨幣。在有關對外貿易和借貸等經濟交易中,選擇何種貨幣簽訂合同作為計價結算的貨幣或計值清償的貨幣,直接關繫到交易主體是否將承擔匯率風險。在選擇合同貨幣時可以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第一,爭取使用本國貨幣作為合同貨幣。第二,出口、借貸資本輸出爭取使用硬幣,即在外匯市場上匯率呈現升值趨勢的貨幣。
2)在合同中加列貨幣保值條款。貨幣保值是指選擇某種與合同貨幣不一致的、價值穩定的貨幣,將合同金額轉換用所選貨幣來表示在結算或清償時,按所選貨幣表示的金額以合同貨幣來完成收付。目前,各國所使用的貨幣保值條款主要是「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就是選擇多種貨幣對合同貨幣保值,即在簽訂合同時,確定好所選擇多種貨幣與合同貨幣之間的匯率、並規定每種所選貨幣的權數,如果匯率發生變動,則在結算或清償時,根據當時匯率變動幅度和每種所選貨幣的權數,對收付的合同貨幣金額作相應調整。
3)調整價格或利率。在一筆交易中,交易雙方都爭取到對已有利的合同貨幣是不可能的,當一方不得不接受對己不利的貨幣作為合同貨幣時,可以爭取對談判中的價格或利率作適當調整:如要求適當提高以軟幣計價結算的出口價格,或以軟幣計值清償的貸款利率;要求適當降低以硬幣計價結算的進口價格,或以硬幣計值清償的借款利率。 交易合同簽訂後,涉外經濟實體可以利用外匯市場和貨幣市場來消除外匯風險。主要方法有,現匯交易、期匯交易、期貨交易、期權交易、借款與投資、借款——現匯交易——投資、外幣票據貼現、利率和貨幣互換等。
1)現匯交易。這里主要是指外匯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利用即期交易對自己每日的外匯頭寸進行平衡性外匯買賣。
2)借款與投資。是指通過創造與未來外匯收入或支出相同幣種、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的債務或債權,以達到消除外匯風險的目的。
3)外幣票據貼現。這種方法既有利於加速出口商的資金周轉,又能達到消除外匯風險的目的。出口商在向進口商提供資金融通,而擁有遠期外匯票據的情形下,可以拿遠期外匯票據到銀行要求貼現,提前獲取外匯,並將其出售,取得本幣現款。 除上述簽訂合同的方法、藉助金融操作的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主要是:提前或錯後、配對、保險。
1)提前或錯後收付外匯。是指涉外經濟實體根據對計價貨幣匯率的走勢預測,將收付外匯的結算日或清償日提前或錯後,以達到防範外匯風險或獲取匯率變動收益的目的。
2)配對。是指涉外主體在一筆交易發生時或發生後,再進行一筆與該筆交易在幣種、金額、收付日上完全相同,但資金流向正好相反的交易,使兩筆交易所面臨匯率變動的影響相互抵消的一種做法。
3)保險。指涉外主體向有關保險公司投保匯率變動險,一旦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便由保險公司給予合理的賠償。匯率風險的保險一般由國家承擔。
Ⅳ 什麼叫配對成交
證券市場 配對成交規則是:價格優先,在價格相同時再按照時間優先原則。
1、「價版格優先原則」 舉例說權明 :賣1的價格是10元,買1的價格是9.99元,買2的價格是9.98元,根據價格優先原則,買1價格9.99元先成交,然後才是9.98元成交
2、「時間優先原則」舉例說明:賣1價格10元,買方價格都是9.99元,買方價格都相同,就看誰掛單時間早,誰先成交。
賣1:10.00元 1000股
買1: 9.99元 200股 9:35分
9.99元 300股 9:36分
根據價格相同,時間優先者先成交,那 9:35分的 200股先成交,然後才是9:36分的300股
Ⅵ 買入股票時提示客戶風險評估校驗不匹配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買入的股票是創業板或者是權證等高風險的品種,需要到交易所進行風險評估,一般需要較高的評級(如個人收入、進入股市的時間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如果你在填寫風險評估時所評價的承受能力較弱,則不能買入一些高風險的品種,謝謝
Ⅶ 「新開通創業板股票交易協議的風險等級需達到穩健性(C3,強匹配)及以上。」這是什麼意思謝謝!
就是客戶能夠承受的風險是中風險以上
Ⅷ 「新開通創業板股票交易協議的風險等級需達到穩健性(C3,強匹配)及以上。」是什麼意思謝謝!
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創業板的股票價格波動比較大,所以存在大幅虧損的可能性。在交易創業板時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備。風險等級穩健性就是說投資者能承受一定虧損。
Ⅸ 光大銀行基金業務中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風險的匹配原則是什麼
光大銀行基金業務中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風險的匹配原則如下:
激進型客戶:匹配所有等級基金產品;
進取型客戶:匹配中高風險及以下級別的基金產品;
平衡型客戶:匹配中風險等級及以下基金產品;
穩健型客戶:匹配中低風險等級及以下基金產品;
謹慎型客戶:匹配低風險等級產品。
如果客戶投資的基金產品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在提交購買(認購、申購)、定投(開通)、轉換交易申請時,系統將自動作出提示。 客戶可選擇繼續交易或終止交易,若客戶選擇繼續交易,則光大銀行系統在客戶交易完成後將在基金業務表單中列印相應提升「您的風險等級與基金風險等級不匹配,自願承擔風險」,並交由客戶確認,表單光大銀行與客戶各留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