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為什麼怕銀保監會投訴
其實銀保監會就是隸屬於國務院的監管部門,就相當於是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的上級,所以銀行以及各個保險公司肯定會有所忌憚的。
B. 銀行拉存款,手段驚動銀保監會,會被叫停嗎
近期銀行們「拉存款」的熱情太過高漲,部分銀行存款利率甚至上浮了50%。以光大銀行某網點為例,20萬定存三年,利率為4.18%,較基準利率上浮52%。
各銀行網點的都不同程度上浮,多在30%-40%之間。
眾多理財小白因此歡騰起來!
然而,銀行之間的存款拉鋸戰太過激烈,驚動了銀保監會。6月8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48號文」)
內容很多,就不展示了。
其實,「48號文」核心明確要求銀行不得採取七種手段違規吸收和虛增存款。
C. 銀保監會針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管理新規
銀保監會針對銀行里還產品肯定要有一個新的規定,或如果你要是說的超過50萬,他肯定要是一個擋線體的,還要看保監會對這個銀行產品的這個規范要求
D. 符合銀保監會有關銀行業從業人員有關要求是什麼意思
符合全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的要求。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或銀監會;英文: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英文縮寫:CBRC)成立於2003年4月25日,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中國銀監會系統在全國有四級組織機構,其中:銀監會機關在北京市金融街,內設27個部門。
除會機關外,銀監會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會城市以及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等5個計劃單列市設有36家銀監局,在全國306個地區(地級市、自治州、盟)設有銀監分局,在全國1730個縣(縣級市、自治縣、旗、自治旗)設有監管辦事處,基本覆蓋了全國各層級行政區域,全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E. 銀保監會和國務院銀行監督管理機構一樣嗎
銀保監會,就是原來的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起來的,就是國務院授權的銀行業和保險業的監管機構。原來的三會成了兩會。
F. 多起涉房違規案被查,為何銀行會連坐
進入2021年以來,銀保監會及各地監管局密集發布罰單。從處罰事由來看,信貸管控不審慎成為銀行受罰的「重災區」。
個人經營性貸款被挪用於購房,浙江稠州銀行領年內首罰
1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嘉興監管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浙江稠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分行因信貸管理不審慎,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被處罰款人民幣30萬元。
從各家銀行違規事由看,信貸業務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仍是重災區。
除上述涉信貸業務的處罰外,汝州玉川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向關聯企業發放信用貸款,平頂山銀保監分局依據《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對其罰款20萬元。
2021年「強監管」高壓態勢將延續
對於2021年銀行業監管趨勢,王紅英直言,「2020年這些罰單無疑對整個銀行業是非常重要的警示。2021年,銀行首先應從制度上建立健全防範信貸風險的綜合性措施。一方面在合規合法的基礎上,進行規章制度層面的創新,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復雜的經營環境當中,進一步提高相關業務人員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水平,從業務專業層面進一步去防範風險。
市場預計,2021年金融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以保證金融市場風險可控,隨著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進一步健全,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將成為金融監管機構重點關注的領域。
G. 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的區別與聯系
前期的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早期的金融框架比較簡單,即中國人民銀行主導下各大國有銀行。直到1983年,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即不再兼辦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以加強信貸資金的集中管理和綜合平衡,更好地為宏觀經濟決策服務。當時制定了10條職能,其中包含金融風險防範與化解、統計數據、銀行卡、金融規章、反假貨幣工作、公告欄等。
一行三會,央行成央媽媽
隨著國家金融改革和創新力度的不斷加大,中國的金融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了適應國家金融業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權被逐步分離:1992年,證券市場監管權轉到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1995年,證券公司監管權交給證監會;1998年,保險業監管權交給新成立的保監會;2003年,銀行業監管權又移交給新成立的銀監會。從而形成了現在的一行三會(即證監會、保監會和銀監會),一行三會構成了中國金融業分業監管的格局,且一行三會均實行垂直管理。現在知道央行(全稱中國人民銀行)為什麼叫做央媽了吧~
不過,央行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三會是正部級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看得出它們身份還是有差異。
銀監會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監督管理,它的主要業務可以非為兩種:監管業務和非監管業務。簡單說,就是管銀行的。
通俗來講,銀監會的主要業務分為兩種,監管業務和非監管業務。
監管業務方面,設大型銀行部、政策銀行部、城市銀行部等分別對五大行、政策性銀行、城商行等進行監管,此外還有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辦公室(處非辦),對非法集資方面進行監管。
非監管業務方面,主要設有法規部,政策研究局,消保局,審慎規制局等部門,負責制定銀行業審慎監管規則等。
銀監會還掌握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准入權利,比如銀行董事高管的任職、銀行設立新的銀行網點等,都需要銀監會的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的宏觀調控部門。簡單說,就是管錢的。舉個栗子,央行增降准備金利率,直接影響銀行的信貸等業務,信貸業務是銀行的重要收入。當然,央行不會亂用職能,一切都為了國家金融業的穩定發展。
銀行為什麼怕銀監會和央行?一個管打,一個管錢,就像爸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