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播學中的選擇性接觸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這是寫了一本很好的書,但因為需要的一些章節重疊的敘述,也有一些接觸理論分散在不同的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整體把握,有時寫意畫的聯系圖。
本章第七章應重點掌握以下幾個問題:大眾傳播的定義,概念的四大功能,各種媒體的特點,是國家的環境
第一部111大眾傳播的定義非常明確的定義,一定要記住大眾傳播的特點,也很容易記住,前三個點的擴展中定義,定義記憶想了解,然後注意的主要三個字:兩個屬性,一個方式,制度化。再次,大概了解了基本PASS上的內容。
113表面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的重點是第一,拉斯韋爾的功能,要記住,這是最基本的功能。其次,賴特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娛樂,其實拉姆斯菲爾德在剩下的三個說的重復和對應的。同樣,施拉姆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經濟功能」,其餘的重復和相應的拉姆斯菲爾德說,,拉扎斯菲爾德功能捕撈,當然是把重點放在其麻醉作用。這也需要將事件作為一個大問題,我們必須抓住重點,不要重復相同的內容開始,繁瑣,復雜的和浪費時間。
第二節說話,比較隨意,只是在中間的119面的受力特點的電視,要記住,報紙,廣播,網路的特點,要求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優點和缺點,我相信了解到的消息傳開,人們應該知道,不知道,我寫出來。即使在書中沒有明確,但也必須掌握的東西。
第三節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有兩種觀點看就行了,如樂觀的看法,主要是輿論和新聞媒體之間的關系,犯罪嫌疑人一個負面看法從大眾傳播的主要輿論的工具和「麻醉作用」考慮??。本節的重點主要是126面李普曼「擬態環境的現象,它的定義和影響,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理論,許多理論有聯系,所以約束力的把握,這將在後面提到的幾個問題:極權主義
第八章
本章應著眼於,主媒介規范理論,規范場論的自由媒體,社會責任理論,民主參與理論
BR />一般情況下節我沒有做重點掌握的社會制度,傳播系統可能掌握什麼都可以。
第二節是本章的重點,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四種媒體規范理論,我們必須重點把握。特別要強調的是,它們形成的背景!
知道的134面,135面的極權主義的理論形成的背景,如第一款的定義。知道在適當的內容。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范理論:自由主義 - 企業社會責任(1940) - (17和18世紀)的民主參與(在20世紀70年代)。修訂的三個內容聯系關系聯系的把握,注意背景。
*開放的制度,除了掌握關鍵字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但也指出,137方的最後一段第一句話自身的優勢,有138面的第一段中提到的它的缺點。
* 138面背景的社會責任理論要記住!要補充的一點是形成的原因其媒體壟斷是導致世界戰爭,媒體和電子媒體有限的資源。139面第三段的背景,理論的目的,只是希望,最後一個字的傳媒自律「反映了它的不足之處。
*理論民主參與類似的背景,重點掌握它的主要點:從右到知道,正確的溝通,媒體的權利界定清楚地記得,(178),最後一句第一款140表面的核心價值觀?要記住,最後一段知道它的缺點。
掌握就可以了。 146面5標題是一個整體把握的題目,所以的線索應該清楚。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這個想法的?在發展中國家的媒體系統,並重點了解,個人覺得做的。本章似乎難以把握,但認真看還是很清楚的,不認真看清晰地記住歷史。
章
本章主要有幾個問題: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把握好把關
第I部分麥氏理論的理論非常的焦點明確,主要有三點,三個意義,三個限制。 「媒介即訊息」出現在這本書中敘述??的「地球村」理論是比較簡單的,施一豳「一維」,更詳細的敘述來把握,三個主要觀點段最後一句評論這一理論,當然,要記住。
電視的人,知道貨櫃人的概念,認識到127的表面模仿環境解釋是La Zhasi菲爾和默頓麻醉作用也可以結合在一起考慮。關於新媒體的問題個人不認為這是什麼的焦點,但想了解「電子烏托邦」的概念,,如果成大問題,我們必須知道錯誤的原因,它的概念,歷史淵源,和一個正確的認識媒體的第二節
看作為一個傳播者,大眾傳播的特點和優勢,充分,我知道,157側底線158飛機的互聯網不會??取代一段大眾媒體的敘述看,是一個很好的材料,需要擴大發散性思維的主題,了解組織的目標和約束的一個很好的參考。
檢查,除了發書說,盧因白看門人模式和它的意義,它是最好的了解了下Maikeneili的理論,後的各種看門人驚醒各種檢查前通模式的小麥每一個看門人的角色是同樣錯誤的最重要的把關環節從媒體到公眾,以及雙模式行動浴。補充兩點,這本書是剛剛全面165面本質上說,李濱書,這是非常流行的。看門人標準的價值就行了清晰的思路,最後的實質性評價必須熟悉的東西。
章
本章重點掌握的幾個問題:幾個觀眾的前景,觀眾,受眾研究和滿足的基本權利
第一部分應不過於專注的事情上,尤其是第二部分的「大眾社會理論和變更」個人認為對系統的理解來看看它是相當困難的。參考作業的形成。
/>第II書的觀眾其實和內容之前和之後的幾個主要的概念是聯系在一起的,作為社會團體的成員,如「觀眾流研究的195面和重復的傳播」作為一個市場的觀眾158表面傳媒機構的目標和約束的聯系,了解觀眾,市場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作為一門學科的觀眾的權利「三,而這又與社會責任的理論和139面的權利。注意詞彙。
第三節使用與滿足理論課程的重點是羅,從五個部分,三個部分的研究的基本模式的定義,使用和滿足的過程,重要的限制掌握
*定義的「使用與滿足理論」,「食堂」為什麼也說,這是這本書的圖像理解中沒有提到的深刻理解。
*赫卓哥,印刷三個主要的電視媒體,廣播貝雷爾森麥圭爾你可以
*事實上,很好理解,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基本模式,定義了三個限制,圖書一目瞭然。請記住,這是觀眾研究的一部分,是第一個研究的理論的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大眾傳播。
第十一章
本章的一個重點傳播的結果!分眾掌握的效果研究的三個階段是非常理論的幾個問題: (子彈理論,質量流量和理論的影響有限,耶魯大學的研究各種理論)
第一節是不是重點,按課的練習後要弄清楚就行了。
第二節亮點!最有可能的第二個段落的三個階段的傳播結果的線索,了解在此基礎測試的193個面。
記得它的兩個核心思想,20世紀20世紀30年代的子彈理論,其次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行的194表面形成媒體的發展和社會效益。其判斷「CD-意識的顏色」,密切的關系本能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注意,到結束195側的頂端部分的至少總體評價必須是明確的。
* 40的傳輸流。
「通信流三部曲」:「人民的選擇」,「個人影響」, 「創新和傳播! !三個內容,探索的時間,代表,理論意義! !
(1)「人民的選擇」:4理論,一目瞭然。要否定子彈理論,調查伊利之前也提到了受眾研究的176面。
(2)「個人影響」:這是一個問題「中介因素」!
(3)「創新與普遍的:也是一個問題極傳播→多層次的溝通」!
其實,這本書通讀這很好理解,沒有死記硬背還是很有趣的。
198面評價的「三部曲」,如果你想記住的。無力大眾傳播的概念「
克拉伯大眾傳播效果的影響有限理論,可以說是一個總結的通信流的研究。,五個一般定理」當然是必背羅。
*有說服力的傳播學研究在耶魯大學學習,然後明確闡述的第三季度,其意義在第一款的262面是明確的。
還需要注意的效果「使用與滿足研究指出,在180面已經描述過,觀眾調查了解的基礎上,要知道如何向前和向後的聯系。 BR />
* 70的宏觀效果理論在第十二章,約200面第一款規定的「有限效果論」三個缺陷(注意對比度217的表面議程設置功能意義),和三個特點第二段的宏觀效果理論!
第三節了很多的內容,更多的實驗,很有趣,是很清晰的概念,如212表面Q5這些概念很清楚。感覺在這里解釋這些條款,無論是在大量的發散性思維的題目。的第12章
本章不用說,一大重點,四四個章節,所有主。很多事情,不喜歡的期末考試投機取巧,說得好聽一點都了解,說臟話當然是邊後衛。這是專門在第11章中的宏觀效果理論的支持者們的每一個理論的第二個。洛書時間段(200)是最基礎的東西。
第一個議程設置功能:定義,三個特點,三個理論,兩方面的含義,兩個缺點。(A大問題,首先要做的五個入口分)
* 213的底部表面的臉:「議程設置功能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解釋:......」這是要記住的一個概述。
*定義:214的倒數第四個段落的最後一句「議程設置理論的定義,但當然,要理解這段話,現在有一個問題,呼籲喜愛的理論實驗過程中的歧視標題給你,問你什麼理論和評價這一理論,如果我不知道的背景和可能出現的錯誤做答。
三個特點:一本書,是明確的,注意最後一段215面,127面掛溝的擬態環境。
三個理論研究的作用機制,問題,媒體分析。這也很清楚。
*兩方面的含義:我在書中描述分為兩點:第一點是第一款217表面修訂粗體影響有限。第二點是第二段的「管理問題」,「其背後有復雜的政治和經濟意識形態的力學關系,特別是218表面傳播之間的關系在第二段的解釋主要的控制問題媒體和信息的主要來源。「最後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這一理論的意義。
兩個不足之處:218面對的最後一段:形成問題和反映問題的矛盾,其作用不能是絕對的。
第二節沉默螺旋理論的背景下,三個組成命題,兩個特點(意見查看和效果圖),2個用不到,有兩個重要意義。
*背景資料:219面第二段,「當我們把輿論作為一種社會控制機制必須將它作為一種個人和團體具有較強的約束力」,以探討其形成的社會作用和目標的過程中,法律。 「這是角度的理論探討,形成的背景下,要記住。*人,時間,這本書的過程中,注意歧視的三個命題構成的假設是非常清楚的,當然,她仍然出來的三個點的假設是221面對輿論的形成過程。事實上,沉默的螺旋的理論認識還是不錯的,但人發現在這里寫的很復雜,所以它看起來是一個有點耐心,找到記憶點,例如,三個組成命題,進步的第二,第三是大眾媒體上的應用程序的第一個兩分。
兩個特點:輿論概念和效果的概念。「沉默螺旋理論是看到大眾傳播與輿論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方式。」記住
輿論鑒於兩個要素:第一點,222面線7「沉默的螺旋。 .. 「民意」......公眾的意見,可以成為輿論的「第二點,13號線」,強調社會控制功能的輿論導向,「輿論 - 我們的社會皮膚」的雙重含義。
效應概念:建立社會現實的巨大力量。
兩個不足之處:一個223面的第二段說理論「的局限的社會隔離」和「意見」對環境的恐懼的內容,這本書是分為三個小點就說明了這限制性行為。
漠視民意,在224面的第二段說少數人的第二個進程中的作用。
*兩個非常明確的重要性,注意! !一節的倒數第二句闡述它們之間的關系和「選擇性接觸」,小細節,容易接觸的話題。
第三季度栽培理論:一個概念的文化指標的研究
* 224的表情告訴我們這個理論和127表面生成擬態環境「理論的關系哦。廣泛看看「擬態環境」的應用來理解的基礎上的擬態環境來發展理論的概念理解的概念。清除「客觀現實」象徵性現實「主觀現實」非常三者關系。
開發時間的起源的理論,提出了字元,背景實驗,如聚焦,和前兩個理論老生常談,但這樣的事情是與硬體相關的,問這個理論,除了背景實驗可能會要你分析材料的形式,其餘的都是詞彙啊簡短的回答討論的要點的答案。
我明白了文化概念的理論解釋,首先在226表面第二段的「文化分析「,我覺得這是第一點文化的理論概念 - 主觀環境和真實環境中的偏差是一個長期的文化。此頁倒數第二段中的」共識「中提到的這一概念的第二個重要的點,再在227面第二段談到文化理論之間的關系,前兩個點的重要目的是第三個元素。另外要注意的細節:文化理論的批判學派是美國本土!要知道,270的表面下段的批判學派的主要是歐洲學者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校哦,什麼是奇跡啊!
周邊的文化理論「文化指標」三個非常明確的包括229面倒數第二段評價理論部分。
第四季度都知道溝理論的背景下,假設,天花板效應假說,即
除了「老生常談」,230名II上段的定義是知識差距。清除這部分的知識差距假說(示意圖解決方案,知識缺口形成的五大原因)了解的知識溝擴大??「病根」天花板效應假說(1,2次,3的內涵:大眾媒體信息的活動的結果沒有帶來社會的知識差距的擴大,但其狹窄的三個基礎,④,⑤疑問)<BR
* / *應用程序的知識差距是極其重要的意義個人覺得是不是問題的關鍵,但還是要注意下的「信息鴻溝」的理論卡茨曼點。
總體而言,第十二章四節的重點,而不是比較前兩部分是最重要的。無事故絕對的考試。
第十四章
本章重點介紹的4個創始人的合成。在學校和批判學派的經驗。
第一部分257面倒數第一款「通信成立於20世紀初至20世紀40年代,」記住,作為傳播學和傳播科學在美國的因素理解一樣的直接原因。形式下的第一個副標題通信早期的學術思想的起源不是很注重,但像李普曼,一看就是一個經典的人物,當然,是要弄清楚
第二副標題。 「通信的創始人和學科的先驅」,是指在20世紀20年代,通信和合成的四位創始人,其實,這本書之前已經提到過他們的貢獻,只是一個總結。
提到德國的貢獻時,拉扎瓦塞費利克斯,有必要考慮兩件事情:促進和傳播研究??成果的宣傳分為兩個:一個是刺激的戰爭宣傳的研究,宣傳定義。傳播學的是要記住兩件事情:首先,它的功能是說,兩個5W模式是極顯著。
盧因 - 看門人(161面);霍夫蘭 - 耶魯大學研究(199面);拉扎斯菲爾德 - IRI調查(175面,195面)知道施拉姆他是大師「喜歡。」
並不多集中在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貢獻的個人傳播學。像功課掌握。
第二節傳播學院的發言,使一個更抽象的理解,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
要宏觀的了解,經驗學派「,是沒有什麼多的研究目的:定義,命題,缺陷,和社會面貌,意思大概是五個方面來考慮。
* 266表面的倒數第二段中的描述定義,並強調美國學者為代表的主流傳播學批判學派的代表區分歐洲學者。
主張主要談一下什麼是「經驗方法」,但也指出,267面的第三段的「反對派」,「強調」,「理念」。
第四段是很清楚的談到了學校的4個缺陷關鍵詞:有限的經驗材料測量控制實驗缺乏嚴謹性,微觀和宏觀的矛盾,純客觀性缺點。
*用於研究目的,務實,268面的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後一句總結的定義,並指出,「它使傳播效果的核心的關切和經驗學派的焦點。
鑒於社會的多元化第四段第一,第二句闡述的定義,269面對的第一句話會導致社會
* 270面的標題最後一段的概念一個清晰的闡述其意義。
應該是宏觀的了解「批判學派」的形成,研究目的的社會觀念,有四個條款。
描述在這本書中更經常地批判學派與經驗學派的方式。
法蘭克福學派批判學派談論這本書的形成從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科學,因此,應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我知道,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了解他們的代表,要知道美國傳播實用主義和實證主義的態度,有一種批判的態度。
最後,第271面,拉姆斯菲爾德的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的目的是做一個比較。
* 272表面的第二段的社會價值?兩個做一個比較關鍵的學校的社會價值?用一句話概括,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作為變革的對象。 「
* 276表面上的批判學派的三個特點:批判的態度,與社會理論相結合的方法,批判性思維的一個非常明確的闡述。
這是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其方法,社會的看法,傳播的概念的對比,這本書只能是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批判學派談論的主要流派,也是「文化研究」一點點的敘述詳細點系統點外,其餘均為過於簡略,這也難怪,大部隊要「一維」一書,以補充批判學派
在前面的少數人,我覺得少看看
2. 怎樣才能做一個自律的交易者
自律,是一種約束,就如軍人的紀律一樣,自律,是對人性弱點的剋制,是讓交易更加客觀,理智,果斷,清晰,有序,冷靜。自律,是一種自我管束,是讓交易心態更加良好。
每個股民,真正首先要做的,不是學習什麼分析方法,蠟燭圖,你買一本書,花一個禮拜,學不會嗎?重要的不是這些,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自律,約束自己,管控自己的內心,而不是讓情緒亂跳動,每個成功的交易者都是真正認識到自己是誰的人。
分析理論,難學嗎?我不敢說自己精通了所有的分析方法,但我可以說自己精通了絕大部分,但,這對於我來說,只是盡量讓自己接近技術的30分而已。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思考,不是思考技術,而是思考內心,找到內心的力量源泉,這樣會沉靜下來,沉靜下來,你就淡然了,找到自己是誰,很重要。
交易的真諦是什麼?
60分心態,30分技術,10分運氣 ,心態包含的什麼?耐心,自信,沉穩,冷靜,執著,坦然,平和,果斷,剋制,剛毅等。市場交易,自然有不合適的環境出現,大部分時間多是垃圾時間,這就要求你是否具備空倉的耐心和等待機會的耐心,還牽扯到你是否夠自律,管住自己的手。自信是對自己的系統的表現充滿信心,當然,這個系統必然也是經歷過市場檢驗的。沉穩和冷靜,包含了整個交易流程的始終,執著就是一種堅持不懈,有把系統一直執行下去的決心。果斷就是不猶豫,還是執行力的問題。因為人性是無法被消滅的,只能被壓抑。所以心態再好,也永遠無法60分滿分,只不過達到了一種可以讓交易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的分數。一個人,如果能做到空倉等待,股不動,心不動,能做到持股的耐心,不幻想。能做到持之以恆的耐心,不急躁。相信聚沙成塔的道理,一步一步來。按部就班的長期堅持自己的系統,基本心態就可以達到60分的80%,也就是48分左右,剩下的分數,靠自己更高的悟性和對自己素質的修行,當然,這個心態就跟上學時候學的語文一樣,永遠無法得60分。
一個人如果技術非常高,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也最多隻能得20多分,當然滿分30分是不可能得到的。因為技術水平再高,也永遠只是提高了成功率,而不可能是百分百的成功率,因為我們不是主力,不是莊家,不是機構,不是游資,我們所參與的交易,主體都不是我們。
技術包含了什麼?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組合投資,心理分析等,市盈率,業績,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周轉率,行業動向,前景,經濟環境等一系列因素,都屬於基本分析的范疇。技術分析的方法,包含了波浪理論,道氏理論(演變的進步就是形態學),江恩理論(江恩螺旋,江恩正方,江恩角度線,江恩波動法,江恩時間周期等),斐波那契數列,麥氏支撐壓力,威廉短線法則(威廉指標,威廉多空力度線,日內波動法則等),瀑布線,格蘭維爾移動平均法則(買賣8法),日本蠟燭圖技術(折線圖,新值排列,多空組合),蒂娜波利點位交易法,混沌理論,程序交易模型,海龜交易理論,成交量理論(放,縮,天,地),缺口理論(K線稱為窗口),復合均線理論,三重濾網系統,一系列的指標。國內的有漲停板的規律性方法,量比的方法,分時盤口的方法,成交量溫度計法則,關於成交量的麥氏理論,某某雙龍戰法,某某的過頂擒龍戰術等等等等,組合投資就是通過持倉組合的配對,或不同板塊的組合,或跨期組合,或跨市場組合等方式,來分散風險的一種投資方式。心理分析就是通過把握市場心理層面的因素去交易或投資的方法
技術方法包羅萬象,有幾百甚至幾千種,即便全部掌握了,也只能得25分以上,30分以下,我們就假設一個人可以做到25分吧,加上心態的48分,就是73分,這里還沒有談論運氣因素,那麼對於一個100分的交易試卷來說,73分已經超過了及格,但還達不到優秀。因為優秀都知道,85分以上
最後談談運氣,運氣滿分是10分,假設一個人前邊的心態和技術達到了70分以上,那麼必然是能夠一直在市場生存下去,那麼運氣因素就可以說能得10分,因素從長期來講,大家運氣都會好,前提是很多人能不能生存到運氣好的時候。所以,一個人非常努力,能做到83分左右,最後要達到優秀,運氣和技術基本沒有了上升空間,唯一可提升的空間就是修煉心態,修煉境界。
轉自天涯論壇,纏論高手文章。
3. 麥氏理論的十大戰法
一、 絕對多頭--依據量與價的絕對多頭條件操作;
二、 五子送財--只要量與價形成的五條線都上揚才做多;
三、 短兵相接--應用有效的短期條件進行積極的操作;
四、 三量交叉--應用區域運行量潮形成壓縮以後形成的三叉形態;
五、 簡易指標--應用KDJ及MACD指標的設定在日與分線上操作;
六、 預測頂部--波動的應用高點的掌握非常重要,逃頂的應用;
七、 掌握抄底--把握低位的操作是贏錢的關鍵,抄底的掌握;
八、 不當老大--第一波發動錯過,請等第二波再承接;
九、 分時定價--從分時走勢中的大小量與價格關系的應用;
十、 攻擊漲停--符合那些條件的個股可以沖擊漲停呢?
一、所謂「絕對多頭組合」的戰法說明的是理論中很重要的一個多頭排列組合,即形成一個多頭趨勢形態以後的個股,其方向確定以後,你的操作已經很簡單,只要選擇在「任何回調時買入」即可,如果要主動出擊及把握放大量的那一刻馬上跟進,然後繼續持股,直到該股的換手量達到一定的比率,或是爆出滾動比率的大量以後再設定回調變化的周期模式,如此反復使用,就可以掌握這個波動的股價走勢。
二、五子送財是價格的五子送財及成交量的五子送財,或是兩個相結合的形態,不過當兩個相結合以後就正如第一個模式了,所以一般針對其中一個狀況說明,在市場人氣或是氣勢的高度為導向時掌握價格優勢,進入必須力度導向時就依據成交量研判。
三、短兵相接是針對每個波段的強勢股操作,屬於主動出擊的應用,這個部分是本欄講述最多的部分,因為它常常出現立即有效的操作效益,實用性非常高的一個戰術使用,所以本欄幾乎常常依據這個戰法掌握到行情的優勢。
四、三量交叉是針對量潮的應用,反應在價格上也就是三差價,在重要的階段中產生的一個趨勢模式,對多與空的應用非常重要。它本身就是屬於「三線鼎立」模型的應用,因為會交叉,所以在「未交叉」、「正交叉」及「已交叉」的三個階段就是如何使用與把握的關鍵。
五、簡易指標的使用是讓很多初步學習者使用的一個簡易模式,因為要學習量與價的趨勢必須花時間,假如還沒有花時間學習前如何使用?簡易指標戰法就是一個讓學習者立即可以使用的一個模式。
六、預測頂部的應用不是天天都要談論,是在一個重要又關鍵的反轉時應用即可,所以一般都比較少談論,只是因為常常出現很多所謂「逃頂操作」,其實《麥氏理論》的量潮見頂模式本身就已經俱備,所以可以談也可以不談。
七、掌握抄底是對稱預測頂部的對比應用,不過因為設定的條件不同,所以使用的狀況也有差異。
八、不當老大就是老二戰法,即錯過第一次的大漲,或是不想在爆發的初期投入,可以等待第二個階段壓回時操作。
九、分時定價是從分時走勢圖形中找尋買賣中的買盤支撐或是賣盤的壓力來源,從中探尋最佳的買入點及最佳的賣出點,這個部分可以輕易感受到主力介入的成本關鍵點,用在基金法人機構的股票操作會更加有利、好用。
十、攻擊漲停模式的應用是在短線的基礎里頭去判斷,坦白說,這個戰法是所有戰法中最沒有把握的,因為不可能知道會漲停,很多時候必須抱持漲停是「可遇不可求」,因為從來就沒有人可以預知漲停,往往漲停都會是「碰巧」而已,但是一般散戶不理解,以為一定有這樣的戰法,其實是大錯特錯,編出這個戰法只要還是讓散戶知道,如何應用一個可靠的方法模式應用,往往就會沖擊漲停。
4. 麥氏理論扣減指數怎麼回事 麥氏理論扣減指數怎麼回事
一、下面將從數學的角度來建立「扣減法」的數學模式。
1、量價趨勢的數學表達式:ma(當前量,周期)。這里的量價趨勢指的是均價線或均量線。
2、增量的數學表達式:當前量-ref(當前量,周期),即:當前量減前去某周期前一天的量得到的一個差值。也可說,增量就是「當前量減去前面某一天的對比量」。而ref(當前量,周期)就是當前量的當日對比量的數學表達,當前量的下一日的對比量的數學表達式為:ref(當前量,周期-1);對比量=扣減量,當前的扣減量就是前期的「周期+1」位置的量,下一日的扣減量就是前期「周期」位置的量,第三天的扣減量就是前期「周期-1」位置的量。如周期為20,即:當前扣減量等於前21天的量,第二天的扣減量就是前20天的量,第三天的扣減量就是前19天的量。
3、增量正負對趨勢的影響:某個周期的趨勢要持續上行,必須要得到正增量的持續遞加;如向下走,必定得到負增量的持續遞加。
正增量的數學表達式:(當前量-ref(當前量,周期))>0;增量大於零又有用三種狀態:一種是當前量在趨勢之上的增量大於零,即:當前量>ma(當前量,周期)and (當前量-ref(當前量,周期)>0,這種狀態屬於強勢下的狀態;第二種是當前量在趨勢線之下的增量大於零,這種狀態,如當前量不能在「短時間」內拉上趨勢線之上,趨勢就會走弱,這個「短時間」就是《麥氏理論》中的關系系數的時間天數,即:趨勢周期的2次方根;第三種狀態是當前量等於趨勢,數學表達式為:當前量=ma(當前量,周期)and (當前量-ref(當前量,周期)>0,這種狀態介於前兩種之間,如果股價受趨勢支撐向上走,就進入第一種狀態,如果股價擊穿趨勢向下走,那就進入第二種狀態。
相反,負增量持續遞加於趨勢,必將促使趨勢走向下跌。
二、下面介紹幾個可用編制指標公式的數學表達式:
設:n為趨勢的周期數;
設:當前量價為wc(量指成量:金額為amo或換手量為vol,價指指數或股價的收盤價c);
設:量價轉換參數為k,(k=1或k=2兩種狀態),當k=1時,就以價的形態表現;當k≠1,就進入量的形態表現;
那麼可得:
1、wc:if(k=1,c,vol);
{當k=1時, 那麼就取收盤價c,否則就取換手量vol}
或:wc:if(k=1,c,amo);
{當k=1時, 那麼就取收盤價c,否則就取成交量金額amo}
2、趨勢:ma(wc,n) colorliblue,linethick8;
{畫一條n周期的wc(量或價)的淡藍色平均線,並加粗為8}
3、趨勢上漲:if(趨勢>ref(趨勢,1),趨勢,drawnull)colorred,linethicg6;
{如果趨勢上漲,就在趨勢線上畫一加粗為6的紅線}
4、增量1:if((wc-ref(wc,n))>0 and wc>趨勢,趨勢*1.02,drawnull)colrmagenta;
{當當前量扣減n天前一天的對比量的增量大於零並且當前量>趨勢線時,在趨勢*1.02處畫一條黃線}
5、增量2:if((wc-ref(wc,n-1))>0 and wc>趨勢,趨勢*1.04,drawnull)colrmagenta;
{當當前量扣減(n-1)天前的對比量的增量大於零並且當前量>趨勢線時,在趨勢*1.04處畫一條黃線}
6、依次類推可畫出其於的增量線。
根據5例可繼續寫出增量3、增量4、……,寫出一個區域的正增量趨勢,即:連續5日或10日的正增量趨勢。各周期趨勢能保證有5日到10日都屬正增量助漲的趨勢,也就夠了,通過正增量趨勢選出的股也必定是「三線鼎立」的個股或是多頭趨勢的個股,並能保證在後面的5到10日內各趨勢都具有扣低走高的條件。
5. 炒股十大戰法
關注
股票理論之十大戰法:
一、絕對多頭——依據量與價的絕對多頭條件操作;
二、五子送財——只要量與價形成的五條線都上揚才做多;
三、短兵相接——應用有效的短期條件進行積極的操作;
四、三量交叉——應用區域運行量潮形成壓縮以後形成的三叉形態;
五、簡易指標——應用KD及MACD指標的設定在日與分線上操作;
六、預測頂部——波動的應用高點的掌握非常重要,逃頂的應用;
七、掌握抄底——把握低位的操作是贏錢的關鍵,抄底的掌握;
八、不當老大——第一波發動錯過,請等第二波再承接;
九、分時定價——從分時走勢中的大小量與價格關系的應用;
十、攻擊漲停——符合那些條件的個股可以沖擊漲停呢?
一、所謂「絕對多頭組合」的戰法說明的是理論中很重要的一個多 頭排列組合,即形成一個多頭趨勢形態以後的個股,其方向確定以後,你的操作已經很簡單,只要選擇在「任何回調時買入」即可,如果要主動出擊及把握放大量的那一刻馬上跟進,然後繼續持股,直到該股的換手量達到一定的比率,或是爆出滾動比率的大量以後再設定回調變化的周期模式,如此反復使用,就可以掌握這個波動的股價走勢。
二、五子送財是價格的五子送財及成交量的五子送財,或是兩個相結合的形態,不過當兩個相結合以後就正如第一個模式了,所以一般針對其中一個狀況說明,在市場人氣或是氣勢的高度為導向時掌握價格優勢,進入必須力度導向時就依據成交量研判。
三、短兵相接是針對每個波段的強勢股操作,屬於主動出擊的應用,這個部份是本欄講述最多的部份,因為它常常出現立即有效的操作效益,實用性非常高的一個戰術使用,所以本欄幾乎常常依據這個戰法掌握到行情的優勢。
四、三量交叉是針對量潮的應用,反應在價格上也就是三差價,在重要的階段中產生的一個趨勢模式,對多與空的應用非常重要。它本身就是屬於「三線鼎立」模型的應用,因為會交叉,所以在「未交叉」、「正交叉」及「已交叉」的三個階段就是如何使用與把握的關鍵。
五、簡易指標的使用是讓很多初步學習者使用的一個簡易模式,因為要學習量與價的趨勢必須花時間,假如還沒有花時間學習前如何使用?簡易指標戰法就是一個讓學習者立即可以使用的一個模式。
六、預測頂部的應用不是天天都要談論,是在一個重要又關鍵的反轉時應用即可,所以一般都比較少談論,只是因為常常出現很多所謂「逃頂操作」,其實《麥氏理論》的量潮見頂模式本身就已經俱備,所以可以談也可以不談。
七、掌握抄底是對稱預測頂部的對比應用,不過因為設定的條件不同,所以使用的狀況也有差異。
八、不當老大就是老二戰法,即錯過第一次的大漲,或是不想在爆發的初期投入,可以等待第二個階段壓回時操作。
九、分時定價是從分時走勢圖形中找尋買賣中的買盤支撐或是賣盤的壓力來源,從中探尋最佳的買入點及最佳的賣出點,這個部份可以輕易感受到主力介入的成本關鍵點,用在基金法人機構的股票操作會更加有利、好用。
十、攻擊漲停模式的應用是在短線的基礎里頭去判斷,坦白說,這個戰法是所有戰法中最沒有把握的,因為不可能知道會漲停,很多時候必須抱持漲停是「可遇不可求」,因為從來就沒有人可以預知漲停,往往漲停都會是「碰巧」而已,但是一般散戶不理解,以為一定有這樣的戰法,其實是大錯特錯,編出這個戰法只要還是讓散戶知道,如何應用一個可靠的方法模式應用,往往就會沖擊漲停。
6. 為什麼說麥氏理論具有前瞻性
麥氏理論具有前瞻性的原因:
《麥氏理論》以成交量作為分析基礎,是技術分析理論中很少見的一個分析模式,過去少有針對量潮論書的分析方法,多數都是以價格為主導,所以價格是眾多技術分析使用者更為關注的問題。
即使有設定指標分析成交量,但大部份只是點綴而已,不是專注在量潮的波動推導或是計算研判等等,只是極其簡單的一個分析指標設定而已,實用性非常小,只是點到為止。
《麥氏理論》量潮分析中很多分析的論據都是我們自己創立的,因為是獨創,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一般的書籍大致上都不會介紹,所以必須要找到專門的論述才有,所以目前只有本欄如此談論而已。
要創立一套分析模式必須先建立分析的方法,因為有了方法論才訂定了理論的基礎。方法論的理論推導模式有別於其他技術分析的論述方式,是理論的特色。因為是新的,自建的分析模式,難免不容易體會理解,需要更長時間學習。
我們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大家,這是國人自己創立的分析模式,以方法論的推導模式已經足以跟其他分析理論媲美,絕對在波浪理論與道氏理論之上,也超越江恩理論,更優於K線的酒田戰法,因為每一次的細部規劃與論述都清晰可鑒,不會有模稜兩可的推導。
每一個個人應用理論的同一個方法,得出的結果都一樣,這個才叫科學性的分析模式,所以《麥氏理論》突破了技術分析無法定性,也無法形成標准化的分析模式與方法,這是技術分析最被人詬病的一個致命傷,這個成就可以傲視所有分析領域。
滿意就採納謝謝
7. 有誰懂股票中《麥氏理論》啊! 急求!
我們所說的「麥氏理論」,不過就是我們在股市中的一些統計與歸納模式而已,說它簡單,的確簡單;說它不好用,它就不好用;說它有參考價值,它就有參考價值,總之你用什麼角度、觀點來看它,它就是什麼?不過永遠要記得,只是一個統計與歸納而已,任何統計或歸納一定有它不足的地方,或是統計的死角。只要統計的資料缺少了一些重要元素,也許結果值就與事實有點出入;若刻意舍棄某些歸納,也許得出來的結果與事實不符,這些一定存在,就看你應用時的參考、對比的資料。
我們要說的是,即使波浪理論、江恩理論、K線理論、葛蘭維法則或是其他輔助指標等等,也都是一個統計與歸納,然後找尋可能發生的模式與結果,當中一定有一個或然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使用的過程,因為同樣一個波浪理論的分析模式與方法,往往會得出很多不一樣的結果,最後總有人說對,是不是就是該理論原來的推論呢?恐怕每個人說的都有理,最後就看誰最接近事實了,常常都是結果出來以後的反推才知道原來如此。
任何統計預測歸納模式一定是一個或然率問題,從來就沒有百分百保證正確的分析,而且只要引用與假設的條件改變,當然分析的結果就會不同,這個才是一個重要的科學觀,也是我們應用的基礎。
從我們應用的經驗比較,從2001年6月份到目前,「麥氏理論」的可信度是非常高,我們不會去對比其他分析模式,只看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自己相信,應用我們自己的分析模式與方法,最後都可以賺到錢。對我們而言,這個就是最好的辦法,假如你也應用了一個方法可以賺到錢,這個就是最好的方法或模式了,這樣大家不是都很開心,我們也祝福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