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通用類指標定義

通用類指標定義

發布時間:2021-04-28 20:13:29

① (統計學)指標,標志,變數的定義和關系

一、指標是反映統計總體的數量特徵,標志反映的是總體單位的特徵。變數是可變的數量標志。

指標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1、數量指標,反映總體總規模或總水平,如人口數,產量,耕地面積。

2、質量指標,反映總體內在質量,如產品合格率,勞動生產率等。

二、標志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

1、品質標志,如人的性別,籍貫等。(只能用文字表示)

2、數量標志,人的年齡,身高,職工工資等。(用數量表示)

關系:

1、指標反映的是總體,標志反映的是單位;

2、表示方法不同(文字還是數字);

3、標志是構成指標的基礎,指標是標志的匯總,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互相轉化。

(1)通用類指標定義擴展閱讀

指標與標志兩者的區別有以下四點:

第一,指標說明總體的特徵,而標志則說明總體單位的特徵。

第二,指標只反映總體的數量特徵,所有指標能用數值來表示,;而標志則既有反映總體單位數量特徵的品數量指標,也有反映總體單位的品質特徵的品質指標,只有數量標志才用數值表示,品質標志則用屬性來表示的。

第三,指標數值是經過一定的匯總取得的,而標志中的數量標志不一定經過匯總,也可直接取得。

第四,標志一般不具備時間、地點等條件,但作為一個完整的統計指標,一定要講時間、地點、范圍。

② 統計學中對指標和標志的定義分別是什麼

統計指標簡稱指標,是反映同類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綜合數量特徵的范疇及其具體數值。是說明總體的綜合數量特徵的。
統計標志簡稱標志,是指統計總體各單位所具有的共同特徵的名稱。是用來說明總體單位特徵的名稱。
區別有以下四點:
1)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徵的,而指標是說明總體特徵的;
2)指標都能用數值表示,而標志中的品質標志不能用數值表示,而用屬性表示;
3)指標數值是經過一定的匯總取得的,而標志中的數值不一定經過匯總,可直接取得;
4)標志一般不具備時間、地點等條件,而一個完整的統計指標一定要講究時間、地點、范圍。
聯系有以下兩點:
1)有許多統計指標的數值是從總體單位的數量標志值匯總而來的。既可值總體單位數量標志量的總和,也可指總體單位數的總和。
2)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變換關系。這主要是指標和數量標志之間存在著變換關系,由於研究的目的不同,原來的統計總體如果變成總體單位,則相應的統計指標也就變成數量標志了,如在研究某集團公司職工情況時,該集團公司的全部職工是總體,相應的工資總額為指標,而在研究該集團公司所屬的某企業職工工資情況是,具體的工資總額數值變為標志值,該集團的工資總額由指標變為數量標志了。

③ 指標的含義與分級

(一)盆地評價指標

盆地評價即適宜CO2地質封存的沉積盆地篩選。此階段應最大限度地搜集盆地地質資料(包括盆地類型、構造、沉積、地熱等)、盆地煤層氣地質資料(包括含氣量、煤層氣豐度、煤炭儲量等)、煤礦開采、鑽井情況和基礎設施等方面資料。在此基礎上,對盆地煤層氣資源量和CO2的封存潛力進行評估。盆地評價的主要指標有不可開採煤層中的煤層氣資源潛力和CO2地質封存潛力,以及與盆地地質構造相關的安全風險因素。

表5-1 煤層CO2地質封存選址指標體系一覽表

1.潛力指標

(1)煤層氣資源潛力:盆地煤層氣資源潛力用煤層氣資源豐度表示。煤層氣資源豐度以108m3/km2作為測量單位,它是煤含氣量和凈煤厚度的函數。具體評價指標分為I(好,下同)、Ⅱ(中,下同)、Ⅲ(差,下同)類。對於煤層CO2地質封存過程中的煤層氣潛力,採用不可開採煤層中煤層氣資源豐度大於等於2的盆地為I類;大於等於1、小於2的盆地為Ⅱ類;小於等於1的盆地為Ⅲ類。據此確定全國或區域范圍內含煤沉積盆地是否適宜CO2地質封存。

(2)CO2地質封存潛力:煤層CO2封存潛力是封存場地選址的最基本指標,它與煤層氣資源量有密切的關系。目前,廣泛採用的煤層CO2封存潛力評價方法是美國能源部(DOE)和碳封存領導人論壇(CSLF)推薦的計算方法。

DOE推薦的方法中(Goodman et al.,2011),煤層CO2封存潛力由式(5-1)計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式中:GCO為煤層中封存CO2的質量;A為煤田盆地的面積;hg為煤層的累積厚度;Cs,max為原地條件下單位體積煤岩對CO2的標准狀態吸附量;ρCo為標准狀態CO2密度;Ecoal為CO2封存效率(反映起封存作用的煤占總煤體積的比值)。碳封存領導人論壇(CSLF,2007)推薦的煤層CO2封存潛力可由式(5-2)計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其中: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考慮到CO2煤層封存過程一部分煤層中的部分氣體會被置換,CO2封存過程中的有效封存量可由式(5-4)計算。

中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選址指南研究

式(5-1)至(5-4)中各參數的意義見表5-2。

表5-2 CSLF煤層CO2封存潛力評價方法各參數的意義

註:L代表長度;M代表質量;S代表時間。

採用美國能源部(DOE)或者碳封存領導人論壇(CSLF)提出的煤層CO2地質封存潛力評價方法可以對煤層CO2封存潛力進行預測。

為了能更好地反應每個沉積盆地的CO2地質封存潛力,可把單位面積的CO2封存潛力作為評價指標,以108m3/km2作為單位,把具體評價指標分為Ⅰ、Ⅱ、Ⅲ類。採用單位面積CO2封存量大於等於4的沉積盆地為Ⅰ類;大於等於2、小於4的沉積盆地為Ⅱ類;小於等於2的沉積盆地為Ⅲ類(表5-3)。

表5-3 盆地煤層氣資源/CO2封存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2.安全性指標

CO2地質封存要求能夠大量、長久、安全地將CO2封存在地層中。影響沉積盆地CO2地質封存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煤層上覆蓋層的厚度及封閉性、斷層發育的復雜程度與斷層封堵性,以及地震發生的概率等。

(1)蓋層的封閉性:由於在CO2灌注過程中,灌注壓力都大於煤層的原始壓力,而煤層上覆蓋層的封閉性對CO2地質封存安全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控制CO2灌注壓力低於煤層上覆蓋層的破裂壓力。

一般認為,泥岩或頁岩作為蓋層的封閉性最好,其次是緻密砂岩,最後是裂縫發育的灰岩(目前灰岩的封閉性尚存爭論)。蓋層的厚度越大,封閉能力越好。

根據油氣圈閉的實驗研究結果,當泥岩厚度大於50m時,蓋層的封閉性較好;厚度50~10m的泥岩封閉性一般;小於10m的泥岩作為蓋層的封閉性較差。一般認為砂岩沒有封閉性,而多作為常規儲層。

(2)斷層的發育:斷層的發育將影響CO2地質封存的安全性。在封存區有大的斷層發育,並且斷層是開啟狀態,那麼CO2將有可能沿著斷層裂縫系統運移到其他的地層,甚至運移到地面。據此,初步認為CO2灌注井10km范圍內沒有大的斷層,認為斷層不發育;灌注井5km沒有大的斷層,認為斷層較為發育,灌注井2km范圍內沒有發現大的斷層,認為該區塊斷層發育一般。

(3)地震發生的概率:將CO2封存到地下的安全時間尺度目前尚未明確。一般認為至少在100年以上,即發生礦物捕獲(作用的時間尺度為100~10 000年)才能達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因此,應該掌握灌注地區地震發生的概率。據此初步確定,10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地區被認為是地震多發區;5級地震以上的地區為地震較多發區;5級地震以下的地區為地震發生較少的區域。

盆地評價的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4。

表5-4 盆地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二)區塊評價指標

區塊評價是在盆地評價的基礎上,對單個沉積盆地內適宜CO2地質封存的同一構造帶的諸多局部區塊做進一步評價和分析預測的過程。區塊評價時,應依據煤岩特徵參數(包括工業分析、元素分析和鏡質組反射率等)、井下岩心的分析測試等,確定煤層含氣量、等溫吸附特徵、含氣飽和度和滲透率等參數,進一步評價煤層氣資源量和CO2封存潛力,獲得更為准確的評價數據,還需根據不同區塊煤層滲透率重點評價煤層的CO2可灌注性。

1.潛力指標

煤層氣資源潛力和CO2地質封存潛力指標與盆地評價階段相同,只是各區塊的煤層氣資源潛力和CO2地質封存潛力評價擁有的數據應更為豐富,評價精度進一步提高,評價結果更加可靠。

2.安全性指標

該階段的安全性評價主要是評價各區塊的煤層和蓋層的埋深與厚度、已有煤田勘探井的完井和廢棄井處理好壞情況等。

(1)煤層埋深:受深部煤層開採的技術經濟等因素制約,目前國內煤炭開采深度大都在0~1000m的深度范圍內。據此,初步確定煤層深度大於等於1500m的區塊為Ⅰ類;深度在1200~1500m的區塊為Ⅱ類;深度在1000~1200m的區塊為Ⅲ類。

(2)蓋層封閉性:區塊評價階段的蓋層封閉性指標劃分與盆地評價階段的相同。

(3)廢棄井的處理:如果區塊內存在各類勘探井或廢棄井,需要對這些井的處理資料進行查閱。對於已使用水泥填充全部井筒者定義為處理好的廢棄井;部分井筒被填充者為處理差的廢棄井;如果全井未進行水泥填充處理,認為該井為泄漏井。同時對廢棄井的數量進行統計。

區塊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5。

表5-5 區塊安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3.灌注性指標

煤層滲透率是決定氣體在煤層中流動特性的重要指標,決定了煤層中CH4氣體的可采性,同時也影響著CO2地質封存過程中CO2的灌注性。

一般認為煤層初始滲透率大於10×10-3μm2時,煤層的可灌注性較好,為Ⅰ類區塊;煤層初始滲透率在(1~10)×10-3μm2時,煤層的灌注性一般,為Ⅱ類區塊;煤層初始滲透率小於1×10-3μm2時,煤層的可灌注性較差,為Ⅲ類區塊。煤層灌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6。

表5-6 煤層灌注性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通過上述區塊評價可對每一沉積盆地內的諸多局部區塊CO2地質封存的適宜性進行排序,從而優選出適宜CO2地質封存的區塊,進入下一階段場地評價。

(三)場地評價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諸多評價指標已包含在前述盆地評價和區塊評價兩個階段中。對CO2地質封存場地選址而言,在明確場地邊界條件後,需增加CO2地質封存工程實施方面的評價指標,如CO2供給能力、封存場地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和市場潛力等。場地評價指標體系構成見圖5-5。

圖5-5 CO2-ECBM項目場地評價指標構成示意圖

1.潛力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潛力評價指標與盆地評價和區塊評價階段的評價方法相同,只是在場地評價階段需要對場地進行煤層氣的資源潛力和CO2封存潛力做精確評價。評價標准與盆地階段的評價等級相同。採用不可開採煤層中煤層氣資源豐度大於等於2的場地為Ⅰ類;大於等於1小於2的場地為Ⅱ類;小於等於1的場地為Ⅲ類。單位面積CO2封存潛力大於4×108m3/km2的場地為Ⅰ類;大於2×108m3/km2,小於4×108m3/km2的場地為Ⅱ類;小於2×108m3/km2的場地為Ⅲ類.

2.安全性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封存安全性指標包括場地的煤層埋深、場地煤層上覆蓋層的封閉性和場地斷層發育情況,以及場地內及其周邊已有勘探井和廢棄井的完井及廢棄井處理情況。各指標的評價標准與盆地評價的標准相同。

3.灌注性指標

場地評價階段的灌注性指標與區塊評價階段的相同。

4.CO2供給潛力指標

CO2的供給潛力指標包括封存場地附近的CO2排放源的大小、類型、CO2濃度、捕集成本、離評價場地的距離、可採用的運輸方式和成本等。

(1)CO2源的供給能力:大量廉價的CO2供給是煤層CO2地質封存實施的必要條件。適合於封存的CO2主要來自於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一般認為,年排放在10×104t以下的排放源無法滿足大規模CO2地質封存的需求。目前CO2年排放量在10×104t以上的排放源主要包括火電、水泥、鋼鐵、合成氨、制氫、煉油、乙烯和環氧乙烷等行業(Li et al.,2009),但是這些排放源中大部分排放的CO2濃度較低,進行地質封存之前還需進行捕集、提純等工藝,而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講,從工業氣體中大規模捕集、提純CO2工藝的成本比較高。而其中一部分行業,如合成氨和制氫等,排出的氣體中CO2的濃度本身就很高,可以直接用於地質封存,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提純的成本,從而提高封存工程的經濟性。

(2)CO2的運輸距離:CO2排放源與封存場地的距離是決定封存工程成本的一個關鍵參數,直接影響著CO2運輸的成本。在此初步確定距離CO2源在50km以內的場地為Ⅰ類;50~150km的場地為Ⅱ類;大於150km的場地為Ⅲ類。根據中國主要含煤區分布圖(USGS,2000)和CO2排放源分布圖(Li et al.,2009)可以初步判斷各排放源屬於哪一類。

(3)CO2的運輸成本:CO2的運輸方式包括汽車運輸、管道運輸、火車運輸和船運。各種運輸方式適用於特定的條件。如在中國西部地區進行船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火車的運輸成本較低,但一般還需要轉為汽車運輸到封存場地。汽車的運輸成本最高,但對於灌注量較小的場地,仍不失為最方便和最經濟的運輸方式。而對於大規模、長距離的CO2運輸,管道則是最佳的選擇方案。

(4)CO2的捕獲成本:CO2的捕獲成本明顯決定著封存工程的經濟性。然而,CO2地質封存工程並不要求CO2的濃度必須為100%的純CO2,由此可降低CO2的提純成本。此外,在CO2地質封存工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降低CO2捕獲成本的潛力也相對最大。

綜上所述,CO2供給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見表5-7。

表5-7 場地CO2供給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圖5-6 煤層氣開采井不同生產階段灌注CO2的煤層氣生產曲線圖

5.工程式控制製程度指標

(1)現有井的數量:為了對煤層CO2地質封存場地選址進行正確評價,須獲得必要的地質和工程資料。數據資料不充足將增加選址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如果場地中已有煤層氣抽采鑽井,則該區的工程式控制製程度可以認為會比較高。據此將30km2范圍內有5口井的場地列為Ⅰ類;5~3口井的場地為Ⅱ類;小於3口井的場地為Ⅲ類。

(2)場地地球物理勘探程度:如果場地內已有地震或者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測線,可初步認為有三維地震測線的場地勘探程度高;有二維地震測線的場地地球物理勘探程度較高;只有其他地球物理方式勘探或沒有地球物理勘探的場地為地球物理勘探程度低。

(3)現有井的生產時間:基於已有研究成果,在煤層氣井達到高峰的時候灌注CO2能達到提高產量的最好效果,且能實現最大量的CO2封存。具體分析見圖5-6。

其中,圖5-6(a)表示沒有灌注CO2的情況下,煤層氣井的生產情況;圖5-6(b)表示從CO2減排角度看,灌注CO2越早,越能達到減排的目的。但是在生產初期就灌注CO2,可能導致灌注壓力過大,灌注總量減少,並且灌注CO2後,CO2在煤層氣井達到最高產量之前就突破了,最終導致煤層氣井生產出來的CH4含量降低,CO2含量很高,生產井也被迫廢棄。

圖5-6(c)表示在煤層氣井的產氣高峰後期灌注CO2,煤層氣井的產量將會迎來另一次高峰,並且CO2能夠在較低的灌注壓力下灌注。同時,CO2的突破時間將延後,煤層氣井的總產量增加。直到CO2突破後,灌注壓力仍然不是很高,可以繼續灌注一段時間,從而增加了灌注CO2的總量。一般情況鑽井抽采10年內會達到煤層氣產量峰值。

場地工程式控制製程度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見表5-8。

表5-8 場地工程式控制製程度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6.市場潛力指標

市場潛力是指在煤層CO2地質封存過程中開發的煤層氣資源,通過銷售獲取利益,抵消CO2封存成本或者形成附帶經濟效益的潛力。成熟的煤層氣銷售市場,是利益最大化的保障。煤層氣作為一種天然氣,需要通過管線運輸到集輸中心。一旦煤層氣被運輸到集輸中心,就需要分銷網路將煤層氣運輸到用戶。如果在候選場地附近事先存在這樣的管線基礎設施,那麼煤層CO2封存過程中開發的煤層氣資源的市場潛力就被極大地提高。市場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見表5-9。

表5-9 場地市場潛力評價指標等級劃分表

④ 同業對標指標分幾類分別是什麼管理指標有幾項分別是什麼

同業對標就是用指標評價企業、用業績考核企業,

主要從以下五方面評價:回

  1. 安全管理、

  2. 2.資產經營、

  3. 3.營銷服答務、

  4. 4.電網運行、

  5. 5.人力資源等五類評價指標。


管理指標主要包括:

1、安全管理指標,

2、設備管理指標,

3、環保管理指標,

4、人員管理指標,

5、績效管理指標,

6、事故管理指標

⑤ 感測器的通用指標有哪些啊..例如輸出信號類型..解析度等等..

可以通過兩個基本特性即感測器的靜態特性和動態特性來表徵一個感測器性能的優劣。
1、感測器的靜態特性
感測器的靜態特性就是在靜態標准條件下,利用校準數據確立的指標。靜態標准條件是指沒有加速度、振動和沖擊(除非這些參數本身就是被測物理量),環境溫度一般為室溫20±5℃,相對濕度不大於85%,大氣壓力為0.1MPa的情況。在這樣的標准條件下,利用一定等級的校準設備,對感測器進行往復循環測試,得到的輸出——輸入曲線一般用表格列出或繪出曲線。
靜態特性通常由下面幾個指標來衡量:
(1)線性度
人們為了標定和數據處理的方便,總是希望感測器的輸出與輸入關系呈線性關系,並能准確無誤的反映被測量的真值,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2)重復性
重復性表示感測器在同一工作條件下,被測輸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程連續多次重復測量時,所得輸出值(所得校準曲線)的一致程度。它是反映感測器精密度的一個指標。
(3)遲滯
遲滯表明感測器在正(輸入量增大)、反(輸入量減小)行程期間,輸出—輸入曲線不重合的程度。也就是說,對應於同一大小的輸入信號,感測器正、反行程的輸出信號大小不相等。它反映了感測器的機械部分和結構材料方面不可避免的弱點,如軸承的摩擦、灰塵積塞、間隙不適當、元件磨蝕、碎裂等。
4)精度(精確度)
精度是反映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綜合誤差指標。一般用方和根法或代數和法計算精度。當一個感測器或感測器測量系統設計完成,並進行實際的定標之後,人們有時又以工業上儀表的精度的定義給出其精度。
(5)靈敏度
靈敏度是感測器輸出增量與被測輸入量之比,用k來表示。
(6)閾值、分辨力
當一個感測器的輸入從零開始極緩慢的增加時,只有在達到了某一最小值後才測的出輸出變化,這個最小值就稱為感測器的閾值。在規定閾值時,最先可測得的那個輸出變化往往難以確定。因此,為了改進閾值數據測定的重復性,最好給輸出變化規定一個確定的數值,在該輸出變化值下的相應輸入就稱為閾值。
分辨力是指當一個感測器的輸入從非零的任意值緩慢增加時,只有在超過某一輸入增量後輸出才顯示有變化,這個輸入增量稱為感測器的分辨力。有時用該值相對滿量程輸入值百分數表示,則稱為解析度。
閾值說明了感測器的最小可測出的輸入量。分辨力說明了感測器的最小可測出輸入變數。
(7)時間漂移、零點和靈敏度溫度漂移
漂移量的大小是表徵感測器穩定性的重要性能指標。感測器的漂移有時會致使整個測量或控制系統處於癱瘓。
2、動態特性
靜態特性不考慮時間的變化因素,而動態特性是反映感測器對於隨時間變化的輸入量的響應特性。實際被測量隨時間變化的形式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在研究動態特性時通常根據標准輸入特性來考慮感測器的響應特性。標准輸入有兩種:正弦變化和階躍變化的輸入。感測器的動態特性分析和動態標定都以這兩種標准輸入狀態為依據。對於任一感測器,只要輸入量是時間的函數,則其輸出量也應是時間的函數。

⑥ 通用技術定義是什麼

通用技術是指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技術
)並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

⑦ 油氣資源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指標經過取捨後得到油氣資源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如表5.4所示。

5.2.4.1基礎條件

(1) 管道與運輸

指標定義:東道國國內的天然氣、原油、油品管道總長度。

量化:截至2007年的天然氣、原油、油品管道的總長度之和。

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 (IEA) 等。

作用:該指標反映油氣運輸能力的指標,管道總長度越長,越利於油氣的運輸,越利於投資。

(2) 基礎設施

指標定義:此處特指東道國的通信和醫療等基礎保障設施。

表5.4 油氣資源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量化:採用專家打分。完善:5分;一般:3分;差:1分。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各國統計網站、中國貿促會。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為投資國工作人員的生活保障能力,基礎設施越完善,保障能力越高,工作人員的生活越便利,對其投資工作越好。

(3) 語言

指標定義:國家官方語言、通用語言、地方語言的種類。

量化:專家打分。官方語言為英語:5 分;官方語言不是英語,但通用英語:3 分;官方語言不是英語,也不通用英語:1分。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

作用:該指標反映投資國與東道國的溝通和交流的便利程度。語言通用,則交流起來方便,利於開展投資工作。

(4) 氣候條件

指標定義:影響油氣開採的極端氣候。

量化:近5年極端天氣發生次數。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網站、NOAA。

作用:該指標反映油氣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分值越高,氣候特徵越利於工作的開展。

5.2.4.2油氣資源現狀

(1) 油氣總儲量

指標定義:東道國的石油與天然氣的總體探明儲量。

量化:直接從BP中獲得當年的總體儲量的數據。

數據來源:BP、IEA、美國能源情報署、美國油氣雜志。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的油氣豐富程度,總儲量越多,油氣資源越豐富,越適合投資。

(2) 儲采比

指標定義:東道國國內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產出量之比。

量化: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資源消費量 (即當年油氣產出量) 之比。

數據來源:BP、IEA、美國能源情報署、美國油氣雜志。

作用:該指標反映的是儲量的儲備,標志著目前石油剩餘可采資源和可供消費的時間,是石油工業發展潛力的指標,越高越好。

(3) 油氣資源儲量潛力

指標定義:東道國國內未探明油氣儲量占該國油氣資源總量的比例。

量化:未探明石油儲量與該國石油資源總量之比;未探明天然氣儲量與該國的天然氣資源總量之比。

數據來源:BP、IEA、美國能源情報署、美國油氣雜志。

作用:該指標反映了儲量增加與儲量消耗之間的比例,儲量潛力越大,儲量增加越多,投資環境越佳。

(4) 勘探成功率

指標定義:東道國的油氣勘探成功的次數與勘探次數的比值。

量化:東道國的油氣發現數與勘探工作量之比。

數據來源:IHS能源公司。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國內的勘探難度,勘探成功率越大,勘探難度相對越小,越應考慮投資。

5.2.4.3政治經濟形勢

(1) 戰爭風險

指標定義:軍事政變、恐怖襲擊、城市暴力、走私毒品等事件的數量。

量化:近5年內,東道國軍事政變、恐怖襲擊、大型城市暴力、走私毒品等事件的總數量。

數據來源:各國官方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等。

作用:該指標反映油氣投資工作的安全性,戰爭風險越小,越安全,投資越佳。

(2) 政局穩定性與連續性

指標定義:反對黨與執政黨的爭奪,政府變動與換屆頻率,民族矛盾帶來的國家分裂事件等,影響到政局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量化:近5年內,政府換屆的次數 (表5.5 )。

表5.5 政府換屆次數與對應分值

數據來源:各國官方網站。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政治的形勢,政府換屆的次數越少,政局越穩定,越有利於長期投資和能源外交。

(3) 與中國合作關系

指標定義:包括當地人民對中國的政治態度,與中國邦交歷史,近5年國家領導人訪問情況等。

量化:近5年中國與各國的外交往來事件。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與中國的友好程度,與中國邦交歷史越長,訪問次數越多,則越友好,越利於開展投資工作。

(4) 經濟體制

指標定義:東道國的經濟體制,如市場經濟或計劃經濟。

量化:市場經濟:1,計劃經濟:0。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的市場開放程度,開放程度越大,越利於投資。

(5) 雙邊貿易

指標定義:東道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總額。

量化:中國對東道國的進口額+中國對東道國的出口額。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年鑒。

作用:該指標反映該國與中國的貿易頻繁程度,雙邊貿易額越大,貿易往來越多,越利於中國在東道國的投資。

(6) 國家經濟對油氣出口的依賴度

指標定義:東道國國家經濟對油氣出口的依賴程度。

量化:東道國油氣出口總額佔GDP的比例。

數據來源:各國統計網站。

作用:反映東道國的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對外依存度越高,越歡迎投資國進行投資。

5.2.4.4油氣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

(1) 是否允許國外合作

指標定義:東道國與國外合作相關法律規定。

量化:允許國外合作:1,不允許則:0。

數據來源:IEA、全球法律法規網、國際能源網、BP。

作用:對外開放程度越高,越利於油氣投資。

(2) 油氣法律法規的完備程度

指標定義:油氣相關法律是否完善 (是否有能源法、石油法、資源法等)。

量化:東道國能源法、石油法、資源法的數量總和。

數據來源:IEA、全球法律法規網、國際能源網、BP。

作用:油氣法律法規數量越多,說明法律法規完備程度越高,越利於油氣投資。

(3) 油氣投資促進政策

指標定義:吸引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如免稅、低的土地價格等。

量化:近5年內油氣投資促進政策條數有投資促進政策:1,無投資促進政策:0。

數據來源:IEA、全球法律法規網、國際能源網、BP。

作用:油氣投資促進政策條數越多,政府越重視,越利於投資。

5.2.4.5油氣管理體制

(1) 政府對國外投資者的服務水平

指標定義:東道國政府或組織為國外投資者提供的服務水準。

量化:服務於國外投資者的機構或商會的數量。

數據來源:各國統計網站、維基網路、貿促會。

作用:服務水平越高,越利於投資。

(2) 石油工業發展史

指標定義:東道國油氣工業的發展歷史年數。

量化:東道國第一個油田或氣田的歷史年數。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新華網、商橋網、各國官方網站。

作用:該指標反映東道國油氣工業的成熟程度,歷史越長,越利於投資。

(3) 油氣管理機構與能源組織

指標定義:東道國的主要油氣管理機構,以及油氣相關的行業協會或聯盟。

量化:油氣管理機構、相關行業協會或聯盟的數量。

數據來源:各國官方網站、指南。

作用:數量越多,油氣管理越完善,越利於投資。

5.2.4.6國際合作

(1) 與中國合作狀況

指標定義:從官方角度,中國在該國的工作開展投資情況、合作方式、歷史等。

量化:與中國有油氣合作:3,沒有油氣合作:1。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網站,中石油、中石化等網站。

作用:有油氣合作,利於中國在該國進行油氣投資。

(2) 對外商業合作類型

指標定義:包括允許外資進入的油氣領域,如勘探領域、開采領域、加工銷售領域等。

量化:所有領域都能進入:5分;只能進入勘探開采領域:3分;只能進入加工領域:1分。

數據來源:商業指南。

作用:分值越高,能進入的領域就越多,利潤機會就越大,就越值得投資。

(3) 外國油氣公司與國家油氣公司比率

指標定義:參與油氣勘探、開采、加工等的外國油氣公司在東道國油氣市場的地位。

量化:外國油氣公司數量與國家油氣公司之比。

數據來源:IEA、BP、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等。

作用:該指標反映外國公司在東道國國內油氣領域的地位和競爭情況,比例越大,越利於投資。

⑧ 市場類指標有哪些

市場指標是由各類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某一市場行市變動的指標。是對一國(或地區)整個產業狀況、生產成本、資源成本和市場需求,甚至國際貿易變化的綜合反映,不僅能夠對資源配置進行調節和引導,還影響市場體繫上下游、國內外的生產、經營、貿易、采購和消費的經濟內在聯系。[1]
重要的股票市場指標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准普爾500綜合指數、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等。通常,股票市場指數以相當近似的方式上升和下降,但並不總是嚴格按同樣的方法變動,這種差異反映了指數構造方法的不同。指數的構造包括三個因素:指數樣本所反映的股票整體范圍、對包含在指數中的股票設定的相對權重、對指數中的股票進行平均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通用類指標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