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認識gdp核算指標對宏觀經濟學的貢獻
第一:以GDP為核心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它通版過一系列科學的核算原則和方權法把描述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的基本指標有機地組織起來,為復雜的國民經濟運行過程勾畫出一幅簡明的圖像,大大提高了人們了解和把握經濟運行的能力。
第二:GDP核算資料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也影響到微觀主體企業和住戶對生產、消費和投資的決策。GDP核算系統地反映了國民經濟相關指標之間的內在關系,因而也是制定和檢驗國民經濟計劃的科學方法。以GDP為核心的國民經濟核算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承擔的國際義務和權利,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第三:GDP不包括住戶成員為本住戶提供情報的沒有報酬的家務勞動,不能完全正確反映社會的勞動的成果;不能反映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和資源消耗的代價。也就是說GDP無法衡量增長的代價,不能度量因環境變壞所付出的社會成本;計算的屬地原則不合理;GDP不能完全反映物質滿足人們需求的普遍性;人均GDP還掩蓋了收入差距的擴大,不能反映財富分配的公平性,不能綜合反映人均生活質量,不能衡量快樂、幸福等價值判斷。
2. GDP的核算范圍是什麼
核算范圍
生產范圍
GDP核算的生產范圍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生產者提供或准備提供給其他單位的貨物和服務的生產;
第二,生產者用於自身最終消費或資本形成的所有貨物的自給性生產;
第三,自有住房擁有者為自己最終消費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務,以及付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生產。
生產范圍不包括不支付報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沒有單位控制的自然活動(如野生的、未經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漿果的自然生長,公海中魚類數量的自然增長)等。
地域范圍
GDP核算范圍原則上包含了位於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單位的經濟活動。
(2)gdp核算指標擴展閱讀
GDP的計算過程
國家統計局每年公布GDP數據計算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初步估計過程、初步核實過程和最終核實過程。
初步估計過程一般在每年年終和次年年初進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數據只是一個初步數,這個數據有待於獲得較充分的資料後進行核實。
初步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進行。初步核實所獲得的GDP數據更准確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許多重要資料,因此相應的數據尚需要進一步核實。
最終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進行。這時,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種統計資料、會計決算資料和行政管理資料基本齊備。與前一個步驟相比,它運用了更全面、更細致的資料,所以這個GDP數據顯得就更准確些。
3. GDP核算指標的含義及相互關系是
GDP的核算有三種,分別是:收入法;支出法和部門產出法。
收入法的計算公式是:GDP=工資及酬金+租金+凈利息+企業稅前利潤及非公司企業收入+間接稅+資本損耗的補償(折舊)。
支出法的計算公式是:GDP=C+I+G+(X-M)。式中,C為居民個人消費支出;I 為政府消費支出;G為投資支出(期末資本增加額);X為出口總額;M為進口總額。總體說就是:消費+投資+進出口凈值。
從直觀上看,個人的收入(支出)與其它項目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但是,以凱恩斯的觀點分析,如果邊際消費傾向過低,或低端居民的消費能力不足,會導致社會消費傾向不足,整個社會經濟會滑落,以致會出現經濟衰退的危機。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1,社會經濟成果分配中的嚴重不公;2,社會就業水平的嚴重不足;3,嚴重官僚體制下的尋租、腐敗及其所造成的機會差異等等,使得整個社會無力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導致了社會的有效需求不足。
4. 監測GDP核算的22項基礎指標是哪些
缺點和不足分為以下幾點:
1,GDP指標對經濟活動反映不全面。GDP指標只對於有市場價格的產出進行統計,而對
於不用來交換的經濟活動不統計,因此,那些不經過市場交換的但卻十分有用的產品和
服務就無法被計入GDP指標之中。
2,GDP指標對於由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不進行統計。經濟增長勢必對環境造成損害,
使人民生活質量下降。但這一負面效應卻沒有被GDP指標統計進去。
3,GDP指標對產品和勞務的銷售、實現情況不能夠反映。
4,GDP指標對一個國家的財富變化不能准確反映。
5,GDP指標對居民經濟福利的反映不夠全面。
6,GDP指標對其增長部分是由國內民族拉動的還是由外資拉動的不加區分。
7,GDP指標的增長並不一定能帶來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
5. 涉及gdp核算的財政八項指標是什麼
以海口市為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節能環保支出、城鄉社區事務支出等財政八項支出。
財政八項支出納入GDP核算范圍,對市縣經濟社會績效考核規定,部分中部市縣不納入GDP考核范圍。要深切認識加快財政八項支出的緊迫性,深刻認識加快財政八項支出對於推動市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對於已批復的預算,各部門及各區要推進項目進展,加快支出進度;對於尚未分配的部門待分指標,預算單位要盡快提出分配方案,加快指標下達,滿足項目建設需求。
「八項支出」增速應與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體增幅大體一致,且一定程度上受制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速度。從近期各級各地區公布的財政收支數據來看,很多地區財政「八項支出」增幅明顯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體增幅,也遠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幅。
因此,地方政府紛紛將財政「八項支出」增幅作為財政支出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進行考核,為了完成GDP預期增長任務,一些地方甚至要求「八項支出」增幅必須達到既定的目標,以支撐GDP的增長。
6. GDP是如何計算的詳細點,謝謝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