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用財務指標有哪些
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工業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或凈值)提供的利潤等。
⑵ 流動資金。分全部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和結算資金,每百元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
⑶ 成本。分全部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等。
⑷ 利潤。分產品銷售利潤、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1)財務各項指標擴展閱讀
財務指標優缺點: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
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Ⅱ 企業主要財務指標有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的包括四方面內容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比較常用的回指標有:
凈資產收益答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總資產
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凈額
以上三個指標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2、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該指標應大於1,否則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有問題,最佳值為2以上。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該指標大於1較好。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可與行業平均值比較。
3、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總資產,相似可以計算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凈資產周轉率等。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其中賒銷凈額常用主營業務收入代替。
周轉率指標越大,說明資產周轉越快,利用效率越高,營運能力越強。
4、成長能力分析
總資產增長率=本年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
營業收入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增長額/上期營業收入
註:以上指標公式中,有「平均」二字的,都是用期初數與期末數平均計算而來的。
Ⅲ 看哪些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的觀察,必須基於對於企業的觀察,要結合企業的經營來理解。如果脫離了這些東西,財務指標就成了天馬行空的教條了。
譬如,輕資產型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往往會比較高,但這樣的企業債務也必然多,你就要關注他的還債能力,從流動比例,速動比例,到未來現金流對於長期負債的覆蓋能力情況;
重資產型的企業,你必須關注他的折舊,企業必須預留足夠的資金在生產設備折舊完報廢的時候來做資產的更新。
連鎖類的企業你要關注他的單店利潤率,尤其是新開店的利潤率水平變化情況;關注企業的資本開支速度,能否跟他的現金流匹配。很多開連鎖的,不斷地開新店,資本開支很大,而單店平均收入卻快速下降,成本快速上升,很多店子出現虧損,一旦規模大到某個程度時,企業會出現現金流無法支撐正常運營的情況。
又譬如資源類等周期性行業的企業,你可能要從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很多年的毛利率變化狀況,看看企業在經濟周期低潮的時候的盈利能力,以防自己在行業景氣的時候介入,然後行業的景氣度開始下滑。要關注企業的成本,假如在經濟低潮期,還能否盈利,也要重點關注企業的財務安排能力,能否有足夠的過冬准備。
再譬如製造型的企業,你必須非常關注企業的成本構成,根據宏觀經濟狀況來分析其成本可能出現的變化情況。企業的優勢到底在哪裡,是人力成本優勢,還是原材料成本優勢,還是技術優勢還是品牌優勢等等。製造型企業你還必須考慮規模的擴大和利潤率的變化。大量的製造型企業往往是在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不斷增加的時候,但實際上單位資產的利潤確實在不斷下降的。製造型企業還必須關注可產品的替代行。有些行業,新的產品的出現,意味著宣布老的產品的消亡。譬如當年的傳呼機。。。當然這個可能看似跟財務報表沒有關系,不過產品的被替代往往有一個過程,在企業的盈利能力、市場規模(收入)的變化可以得到一些線索。要結合產業的實際變化來看財務報表。
消費類的企業你可能要很關注凈利潤和經營現金流之間的差額,看看企業的凈利潤的組成,看看應收帳款佔了凈利潤的比例,應收帳款的周轉率、存貨的周轉率,現金中間還有多少應付帳款需要支付,多少資本開支需要開支等等。
又如金融性企業,企業規模(譬如總資產)的擴張速度變化,自有資金和桿杠資金之間的比例,業務結構、壞賬率、撥備率、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融資成本、投資能力,還有一些專項指標等等都很重要。
等等等等。。。不一而囑,上面很多財務指標有些是某個行業的特性,也有很多是絕大部分行業和商業企業的共性,大千世界,說不完的,我所懂的也非常有限。
指標的高低固然重要,但經驗的積累或許更重要,而運用之道,存乎一心,同樣的一堆數據,能夠看多深,就看你在財務和行業企業理解的功力了。
Ⅳ 財務報表的分析指標有哪些
(1)現金股利保障倍數,即:每股營業現金凈流入
每股現金股利。該指標表明企業用年度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來支付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現金越充足,企業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強。該指標還體現支付股利的現金來源及其可靠程度,是對傳統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補充。由於股利發放與管理當局的股利政策有關,因此,該指標對財務分析只起參考作用。由於我國很多公司(尤其是ST公司)根本不支付現金股利,導致這一指標的分母為零,所以在預測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時該指標可不作考慮。
(2)資本購置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資本支出。其中,「資本支出」是指公司為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發生的支出。該指標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支付資本麥出的能力越強,資金自給率越高,當比率達到1時,說明企業可以靠自身經營來滿足擴充所需的資金:若比率小於1,則說明企業是靠外部融資來補充擴充所需的資金。
(3)全部現金流量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籌資現金流出+投資現金流出)。其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主要是償還債務、分配殷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投資現金流出包括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以及進行其他投資所需支付的現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金流指標,可以衡量由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滿足投資和籌資現金需求的程度。
(4)再投資現金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固定資產+長期證券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其中,長期證券投資包括長期債券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營運資金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該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用於重量資產和維持經營的能力,體現了企業的再投資能力。國外學者認為,該指標的理想水平為7%-11%較為合理。
Ⅳ 財務分析指標有哪幾種內容
財務分析指標有經營指標分析、盈虧指標分析、資金指標分析、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分析。
經營指標分析
主要說明企業基本情形、本期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形等,如產量、營業量、銷售量等實際完成額及同比增減值。
計算反映企業發展可以力狀況的財力評價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
將這些指標與標准指標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生產經營中取得的業績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一是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主要分析企業生產經營內、外部條件變化的影響;二是營業范疇調整及影響;三是需披露的其他業務情形和事項的影響等。從中找出主要影響因素,並說明企業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是啥呢,說明企業經營中出現問題與困難的原因是啥呢,使企業明確今後的發展方向。
盈虧指標分析
對盈利表所反映的本期實際盈利數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實際數進行對比,分析盈利實現情形及增減值。本期實現盈利(虧損)總額是多少,比計劃及上年同期數增減額及增減率;分析本期實際盈利總額構成情形,其中:主營業務盈利、其他業務盈利、營業外收支等情形與計劃數及上年同期數的增減額及增減率是多少。
計算凈資產收入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盈利率、成本花費盈利率等利潤可以力分析指標,並用標准值與上年同期值相比計算增減值。
根據分析與計算結果,分析評價企業利潤可以力的強弱,並從主營業務收益同比增減額的影響、成本花費同比增減額影響、其他業務盈利、營業收支凈額等因素分析其對本期盈利的影響程度,查找導致利潤可以力增強(減弱)的原因。
資金指標分析
通過資金結構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資產負債表、盈利表等報表中各項目的構成比例,以行業比例和上年同期項目比例相比較,將增長分析與結構分析結合起來,判斷各項目構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學性。
對企業資產的營運可以力進行分析,評價企業資產管理效率情形。其評價的指標主要包含: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如通過對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能得出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轉率高則表明:收賬速度快,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可以力強,能減少收賬花費及壞賬損失。同時藉助應收賬款周轉期與企業信用期限的比較,還能評價委託加工單位的信用程度,調整原訂的信用條件,制定出相應的收賬政策。對固定資產周轉情形的分析,能知道固定資產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資產結構是否恰當。
計算企業的償債可以力情形,其主要指標有:速動比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
指標變動差異分析,將本期各項指標計算結果與標准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較,找出變動較大或不正常的指標作為重點分析對象,揭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分析
衡量國有資體保值增值情形指標是國有資本增值率,通過對該指標進行分析,可以充分體現對國有資產的保護,可以及時、有效發現侵蝕國有資產的現象,反映國家投入資本的保全性和增長性。
一般認為資本的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保全越好。當保值增值率達到100%時為保值,超過100%時為增值,若小於100%則表明國有資本減值,說明國有資產受到了侵蝕、流失、損失等,沒有實現資本保全。
根據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實現的程度,分析其原因,特別是對沒有實現資本保值的要高度重視,查找漏洞,研究對策。
關注環球網校財務分析指標有哪幾種內容
Ⅵ 財務分析指標有哪些
天和網查到的:
(1)財務狀況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是用資金進行反映的生產經營成果。
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從不同方面反映企業的生產規模、資金周轉情況和企業經營的穩定程度。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包括:分析其資本結構,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使用效率等。其中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使用效率分析構成該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它是財務狀況分析的重點。常用指標: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等。
(2)獲利能力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是企業資金運動的直接目的與動力源泉,一般指企業從銷售收入中能獲取利潤多少的能力。
Ⅶ 財務指標有哪些
一、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二、營運能力指標
(一)人力資源營運能力指標
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指標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360÷主營業務成本
(3)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三、盈利能力指標
(一)企業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標
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3.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百者權益×100%
(二)社會貢獻能力的指標
1.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2.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四、發展能力指標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4.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五、財務指標分析的重要性
1.財務指標分析是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依據
通過觀察企業財務分析,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現金流量情況、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等,有利於企業管理者及相關人員評價經營者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業績。並將影響運營成果的各種微觀因素、宏觀因素、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等區分開來,及時發現對企業有害的因素並加以解決。還能客觀評價經營者的工作成果,促進其更好的完成任務。
2.財務指標分析是給投資者、債權人提供信息的手段
投資者和債權人如何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決定投資額度呢?財務報表便能給他們提供相關信息。投資者通過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並對比各個企業,從而作出收益較大的投資決策;同時,了解了企業的償債能力,便可以讓投資者正確預測投資的風險,決定投資額度。
3.財務指標分析為企業發展發展提供資料
企業管理人員通過觀察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當前的不足及生產中的薄弱環節,並採取應對措施,改善經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資本的最大化。
(7)財務各項指標擴展閱讀: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Ⅷ 四大主要財務指標是什麼
四大主要財務指標是指: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企業發展能力指標。
1、償債能力指標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管理指標,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