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買港股股票和美股
目前從國內購買,港股和美股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
通過國內券商開通,滬港通,深港通,這一正規渠道,購買港股。
開通條件:
1.你需要先開通國內券商賬戶
這種方式只能購買,開通港股,並且購買股票標的是有限制的,股票名稱會標示"滬港通"的公司可以兩地購買。
第二種
通過國內美國券商網路平台,開通美股賬戶,港股賬戶,相應要開通國外的銀行賬戶。
這種形式一樣受限於目前政策,資金條件門檻極高。
第三種
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方式,通過國內代理商平台開通美股港股購買渠道。
目前比較熱門的有雪盈代理的盈透,老虎,美豹。
這幾個平台開通基本無限制(資產調查比較松),資金體量也比較小(基本首次入金3000美元起),手續費相對第二種也會比較低。
補充一種方式:資金量小的用戶可以購買QD2,全球配置基金。有很多基金都有買入阿里巴巴、蘋果、亞馬遜等等公司的股票。
(1)港股交易股票擴展閱讀
開戶攻略
首先,選擇適合的美股券商開戶。選擇合適的美股券商大致需要考慮一下幾點:該券商的規模實力、可交易的品種、傭金費用以及優惠活動,如果你需要中文服務,那麼就還需要看看該券商是否提供中文服務。
接著,網上開戶。多數美股券商都提供網上開戶的服務。中國享有美國政府所得稅減免互惠條件,因此中國人開通美股國際賬戶炒美股可以享受免扣繳所得稅的優惠。
開戶有三個步驟:網上申請——郵寄材料——注入資金。
第一步:網上申請。
第二步:郵寄材料。
網上申請最後一步會告知你需要列印材料並郵寄(也會發郵寄告知)。需要郵寄的材料包括:1. 電子交易合約書(Online Service Agreement)範本; 2. W-8BEN 簡易表格範本; 3. 身份證件即您的有效護照掃描件(第一頁和最後頁,共兩頁),護照最後頁的簽名處須有您的簽名方為有效。其中1和2是填完網上申請後就可以列印出來的。
郵寄材料的注意事項:
1. 如果你在網上在線申請的時候選擇了「融資」或者「期權」,那麼你還需要填寫並郵寄「融資申請表」和「期權交易及合約」。
2. 帳戶必備文件必須於開戶後三十天內寄達券商,逾期未收到應有文件,您的帳戶將受到暫停一切交易活動的限制;但收到您的文件後,此限制將立即解除。
第三步:注入資金:
將資金匯入券商的上級證券交割公司的銀清算行賬戶。大多數用戶採用銀行匯款的方式注入資金,比較安全快速。
② 買了點港股,知道大陸股市和香港股市的區別了
香港證券市場與內地市場存在不少分別,當中包括
1. 香港證券市場較國際化,有較多機構投資者,海外及本地機構投資者成交額約占總成交額的65%(分別為39%及26%),海外投資者的成交額更占總成交額逾40%。由於各地的投資者對證券估值和市場前景可能會作出不同的判斷,內地投資者在參與香港證券市場時宜加倍審慎。
2. 在產品種類方面,香港證券市場提供不同類別的產品,包括股本證券、股本認股權證、衍生權證、期貨、期權、牛熊證、交易所買賣基金、單位信託/互惠基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債務證券,以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在不同市況下有所選擇。
在交易安排上兩地市場亦有不少差異,例如:
1. 內地市場有漲跌停板制度,即漲跌波幅如超過某一百分比,有關股份即會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時間;香港市場並沒有此制度。此外,根據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證監會在咨詢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後指令,否則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所不得停市。
2. 在香港證券市場,股份上漲時,股份報價屏幕上顯示的顏色為綠色,下跌時則為紅色;內地則相反。
3.香港證券市場主要以港元為交易貨幣;內地股市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
4. 在香港,證券商可替投資者安排賣出當日較早前已購入的證券,俗稱「即日鮮」買賣。內地則要求證券撥入戶口後始可賣出。投資者宜與證券商商議是否容許「即日鮮」買賣。
5.香港證券市場准許進行受監管的賣空交易。
6.香港的證券結算所在T+2日與證券商交收證券及清算款項。證券商與其客戶之間的所有清算安排,則屬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商業協議。因此,投資者應該在交易前先向證券商查詢有關款項清算安排,例如在購入證券時是否需要實時付款,或出售證券後何時才能取回款項。
③ 什麼是港股和a股有什麼區別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港股和A股交易時間的區別如下:
一、漲跌停板制度的區別
在內地A股市場,設有漲跌停板制度,也就是如果某隻股票的價格漲跌幅度超過了規定的百分比。那麼該股票就會停止交易一段時間,因此,在某一個交易日內,某隻股價的漲跌幅波動是有限的。
在聯交所市場,則不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因而股價波動可能相對而言更加劇烈,投資者應當充分注意到港股在價格劇烈波動時可能面臨大量損失的風險。
一、股票交收制度的區別
在內地A股市場,結算周期一般為T+1日,也就是當天賣出的股票,投資者在第2天就可以收到款項。與此不同,香港市場證券結算與經紀商之間的結算周期為T+2日,即投資者賣出股票後,至少需要2天才能收到此款項。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前應預先全數付款,在賣出股票前也必須有足額股份託管於有關股票經紀商。對於此項差異,投資者在參與港股投資前應當先向證券公司了解有關港股股票收付和資金結算安排的相關事宜,做好流動資金管理。
(3)港股交易股票擴展閱讀:
港股交易規則
一、交易系統AMS/3
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和交易所未來國際化發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10月推出了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AMS/3將投資者、交易所參與者、其他參與者及中央市場連接起來,使交易過程變得更有效率。
二、交易所交易規則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規定。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1、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
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2、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三、結算與交收
香港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序,分別由香港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三個結算所辦理。其中,香港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1、持續凈額交收系統
香港結算實行持續凈額交收制度。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隻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准。
2、T+2交收制度
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T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交收制度。
④ 怎麼交易港股
少於一來個完整買賣單位(即完整1手)的證源券,香港市場稱之為「碎股」(內地稱「零股」)。聯交所的交易系統不會為碎股進行自動對盤交易,但是系統內設有「碎股/特別買賣單位市場」供投資者進行碎股交易。交易所參與者可在交易系統的指定版頁掛出碎股買賣盤,供參與者自行掛盤配對。通常,碎股市場股份價格會略差於完整買賣單位市場中同一股份的價格。參與深港通業務的內地投資者只能在碎股市場賣出碎股,不能買入。
價格低於港幣0.01元的證券即使屬於完整的1手,但是因為價格已低於完整買賣單位市場中的交易最低價,也可在「碎股/特別買賣單位市場」交易。舉個例子,如果一隻股票的按盤價已低至港幣0.01元,那麼在碎股市場輸入的買賣價仍然可以低至系統設定的最低輸入價的港幣0.001元。不過,當一隻股票的按盤價已低至港幣0.01元,那麼有關證券的輸入價同樣不得偏離按盤價9倍或以上。
為提高市場透明度,聯交所會同時發布碎股/特別買賣單位市場的實時資料予資訊供應商。
⑤ 香港股市交易規則和交易時間
一、香港股市交易規則
1、港股買賣可做T+0回轉交易,當天買入、當天可以賣出。
2、實際交收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2個工作日(T+2);在T+2以前,客戶不能提取現金、實物股票及進行買入股份的轉託管。港股不設當日漲跌幅限制。
3、港股可以賣空。但根據香港聯交所規定,只有被列為「可進行賣空的指定證券」,投資者才可進行沽空。認股權證及債券,不被列入沽空名單之內。
二、香港股市交易時間
在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進行交易,交易時間如下:
1、開市前時段 :上午9:00至上午9:30
上午9:00至上午9:15(競價買賣盤時段)
上午9:15至上午9:20(對盤前時段)
上午9:20(對盤時段)
上午9:20至上午9:30(暫停時段)
2、持續交易時段:
早市:上午9:30至中午12:00(註:若因節假日產生半日市將在12:08-12:10隨機收市)
午市:下午13:00至下午16:08-16:10(隨機收市)
在聖誕前夕、新年前夕或農歷新年前夕,將沒有午市交易。
香港聯合交易所每年編制一份休市日歷,可於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查閱。
香港股市每個交易日在早上10:00開盤交易,中午12:30收市休息;下午14:30開盤,交易直到16:00結束。這與A股的交易時段有明顯差異。此外,指數期貨的交易時段要比股票市場多出30分鍾,具體為早上9:45開盤,下午16:15結束。
香港股市是香港股票市場的簡稱。一般指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原有4家證券交易所,即遠東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交易所。1986年,4家證券交易所合並成立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也稱為香港證券交易所。香港股市的管理機構是證券監理處,它是根據《1973年證券條例》而成立的法定監管機構。《1973年證券條例》還規定設立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負責有關證券的決策工作。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銀行業、地產業和加工業十分發達,近年來股市發展非常迅速。
重要指數
恆指服務有限公司:
(恆指服務有限公司)乃(恆生銀行全資附屬機構),負責編制及管理恆生指數及一系列其他股市指數:
選取范疇:
成份股以在聯交所主板作第一上市的公司為選取目標.
以(H 股)形式於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如符合以下其中一種情況,將合資格獲考慮納入恆生指數.
該(H 股)公司的股本以全(H 股)形式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該( H 股 )公司已完成整個股權分置改革,且沒有非上市股本;或新上市的( H 股)公司沒有非上市股本.
挑選准則:
恆生指數成份股乃經廣泛向外諮詢,及嚴謹周詳的程序而挑選.
任何公司均須符合以下基本准則,才有機會獲選為成份股: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 H 股除外 )總市值首90% 之列(市值乃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 H 股除外 )成交額首90% 之列(成交額乃指將過去 24 個月的成交總額分為八個季度各自作出評估);或
須在聯交所上市滿 24 個月或符合有關上市少於 24 個月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之指引.
上市少於 24 個月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之指引:
新上市的大型股獲納入為恆生指數成份股候選名單須符合以下所列的市值排名及最少達到相關的上市時間:
於檢討指數時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
五或以上:最少上市時間三個月
六至十五:最少上市時間六個月
十六至二十:最少上市時間十二個月
二十一至二十五:最少上市時間十八個月
二十五以下:最少上市時間二十四個月
經甄選合資格後,再按以下准則接受最終評選:
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不同行業在恆生指數內所佔的比重能反映大市分布;及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挑選准則:
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中的(國企 H 股).
恆生中國(H 股)金融行業指數.
挑選准則:
根據恆生行業分類系統中被歸類為金融業的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數份股.
恆生(綜合)指數系列:
恆生綜合指數系列由十八隻指數組成,以不同方法來反映市場之表現.
除恆生綜合指數外,整個系列包括六隻地域指數及十一隻行業指數.
恆生(綜合)指數:
成份股:
恆生綜合指數以涵蓋聯交所主板上市之股票市值的百份之九十為目標,而現時的成份股數量為二百隻.
挑選准則:
除停牌的日子外,成份股不能在過去十二個月中,有超過二十天在市場欠缺成交;
以過去十二個月的平均市值計算,選取在通過(1)項後最大市值之二百間公司作為成份股.
恆生綜合指數 - (地域)指數
挑選准則:
公司的大部分營業銷售額須來自中國內地以外的地方,並為恆生綜合指數的成份股.
挑選准則: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中,市值最大的十五間公司.
挑選准則: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中,以市值計算名列第十六至五十的股份.
挑選准則: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中,以市值計算名列第五十一或以後的公司.
挑選准則:
公司最少 50% 之營業銷售額須來自中國內地,並為恆生綜合指數的成份股.
挑選准則:
恆生中國內地綜合指數成份股中的非國企 H 股;並至少百分之三十股權由下列股東直接擁有:
1.中國國營、省市單位所擁有的機構;或
2.由上述( 1 )項所述之上市或私營公司.
恆生綜合指數 - (行業)指數
恆生綜合行業指數包括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製品業)、(消費品製造業)、(服務業)、(電訊業)、(公用事業)、(金融業)、(地產建築業)、(資訊科技業),以及(綜合企業).
挑選准則:
二百隻成份股將會根據其業務而編制到所屬之行業.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另一組市場參考指數,在編算上顧及由策略性股東長期持有而不在市場上流通的股份.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在編算上,採用個別股份的流通市值,並將其占指數的比重調整至不超過百分之十五.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共有六隻指數:
流通指數:
三隻流通指數的成份股相對的恆生綜合指數內的「地域指數」組別相同.
流通指數相對指數.
恆生流通綜合指數.
恆生香港流通指數.
恆生中國內地流通指數.
恆生綜合指數.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
恆生中國內地綜合指數.
精選指數:
精選指數採用同樣方法編算,但包括較少數目的成份股,以促進指數衍生產品之發展.
恆生 50(更新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恆生香港 25(更新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恆生中國內地 25(更新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剔除停牌成份股之政策:
恆生指數系列之任何一隻指數成份股如連續停牌一個月,該成份股將會從有關指數中被剔除.
在非常特殊情況下,如該成份股被認為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復牌,始有可能獲保留在指數內.
網路_香港股市
⑥ 港股交易一手是多少股
港股交易跟國內的股票交易不一樣,不同的股票它的每手股數是不同的。有400股為一手、1000股為一手、2000股為一手、4000股為一手等。
⑦ 怎樣才能買港股的股票
能買港股的股票的方法:
1.買港股首先要開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賬戶,可以到券商哪裡內開戶即可。
2.個人容普通投資者還要達到資產50萬以上才能參與買賣港股。
3.自己可以配置一些參加港股投資的基金,達到間接投資港股的目的。
4.除了以上2點外,想參與買賣港股還需要完成證券公司和港交所的風險測評和考試,達到合格才能買賣港股。
5.另外港股的各種交易和內地A股市場有很大的不同,自己需要加強學習知識之後再去參與。
⑧ 港股通股票包括哪些
它的范圍是香來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源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A+H股公司股票。
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管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表示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人民幣(6.,-0.0013,-0.02%),每日額度為130億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人民幣,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准備時間。
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證180與上證380的成分股,以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恆生綜合大盤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滬港上市的A+H股。
(8)港股交易股票擴展閱讀:
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將分兩個階段延長股市交易時間。自2011年3月7日起,香港股市交易時段將為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
中午12時至下午1時30分為午間休市時段,由每日4小時延長至5小時;自2012年3月起,午間休市時段將縮減30分鍾,自中午12時至下午1時,休市1個小時,交易時段將延長至每日5個半小時。
⑨ 港股的交易規則
1、港股交易規則:港股交易時間與A股同步2011年的3月份,港交所已實施第一階段的延長交易時段,將港股的早盤開市時間提前至9點30分。
與內地股市同步;2012年的3月份啟動第二階段的「加時」計劃,港股交易時段再次延長,下午的開市時間由此前的13點30分提前至13點,從而實現港股交易時間對A股的全覆蓋。
2、港股交易規則:實時T+0交易
港股買賣可做T+0回轉交易,即可以當天買賣,且次數不受限制。對於列入可以沽空名單的股票(如大型藍籌股),更可以先賣後買。A股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不能賣出,需待第二個交易日方可賣出。
3、港股交易規則:實行T+2交收
港股實行T+2交收,實際交收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二個工作日(T+2);在T+2之前,客戶不能提取現金、實物股票及進行買入股份的轉託管。
4、港股交易規則:所有交易品種均不設漲跌板限制
港股一個交易日內股價波動幅度從制度上沒有限制。港股歷史上不止一次出現過大盤指數大幅波動過千點、幅度超過10%(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因公司突發消息引起的股價大漲大跌更是司空見慣,幾乎每天都有漲跌30%甚至更多的股票。
而A股漲跌幅制度為普通A股±10%,ST股±5%。新股上市首日及股改等特殊情況的首日無漲跌幅限制。
(9)港股交易股票擴展閱讀:
交易品種
股票
截止到當前,港股市場有1206家上市公司,港股有很多國際性的巨頭在此上市,不乏微軟,英特爾等著名公司,另外港股的一個特色是可以對某一個證券賣空。
權證
港股權證分為股本權證和衍生權證。股本權證沒有杠桿比率,而衍生權證有杠桿比率,股本權證的發行人是上市公司;而備兌權證的標的證券不僅可以是個股,也可以是股價指數等。
牛熊證
牛熊證是牛證和熊證的合稱,是一種反映相關資產表現的結構性產品,牛熊證它有強制贖回機制,強制贖回機制會在正股價等於贖回價、高於牛證的贖回價或低於熊證的贖回價時執行。
信託/基金
單位信託/互惠基金是指向投資者發行基金單位,把投資者的資金集合一起投資在不同類型證券的投資組合。
掛鉤票據(ELN)
若正股價格變動正如投資者所料,他便可賺取主要來自沽出期權所得期權金的預定回報。
⑩ 港股怎麼交易
香港股市交易規則和交易時間分別如下:
一、交易基本規則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專所交易的屬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結算與交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