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中的七大指標是哪些
(一)節地與室外環境
1、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規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
2、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3、場地內不應有排放超標的污染源。
4、建築規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准,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築的日照標准。
(二)節能與能源利用
1、建築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建築節能設計標准中強制性條文的規定。
3、冷熱源、輸配系統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應進行獨立分項計量。
4、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於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50034中的現行值規定。
(三)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1、應制定水資源利用方案,統籌利用各種水資源。
2、給排水系統設置應合理、完善、安全。
3、應採用節水器具。
(四)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不得採用國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築材料及製品。
2、混凝土結構中梁、柱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應採用不低於4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
3、建築造型要素應簡約,且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五)室內環境質量
1、主要功能房間的室內雜訊級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主要功能房間的外牆、隔牆、樓板和門窗的隔聲性能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3、建築照明數量和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50034的規定。
4、採用集中供暖空調系統的建築,房間內的溫度、濕度、新風量等設計參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的規定。
5、在室內設計溫、濕度條件下,建築圍護結構內表面不得結露。
6、屋頂和東西外牆隔熱性能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要求。
7、室內空氣中的氨、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污染物濃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室內空氣質量標准》GB/T18883的有關規定。
(六)施工管理
1、應建立綠色建築項目施工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並落實各級責任人。
2、施工項目部應制定施工全過程的環境保護計劃,並組織實施。
3、施工項目部應制定施工人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計劃,並組織實施。
4、施工前應進行設計文件中綠色建築重點內容的專項交底。
(七)運營管理
1、應制定並實施節能、節水、節材、綠化管理制度。
2、應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合理規劃垃圾物流,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垃圾容器設置規范。
3、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水等污染物應達標排放。
4、節能、節水設施應工作正常,且符合設計要求。
5、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等設備的自動監控系統應工作正常,且運行記錄完整。
⑵ 綠色建築的評價指標體系是什麼
綠色建築的評價標准不是個人說的是由國家的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具有權威性。最新的《綠色建築評價標准》比之前的更加嚴格,所涉及的內容也更加廣泛。
此次更新的評價標準是在總結了近年來我們自己國家評價的實踐經驗和所研究的成果的基礎之上,經過領導的多次組織專題研究和測評,當然其中也借鑒了很多國外比較先進的評價標准經驗,也是徵求了和此方面有關人事的意見。此次的評價標准比之前的更加廣泛,評價對象范圍比之前更加廣泛,評價的各個階段也是更加的清楚明確,評價的方法比之前的也更加合理科學。
有需求的話請咨詢朗綠科技,朗綠1+1健康空調系統,秉承朗綠科技改善人居環境的初心,通過理念創新和跨界技術融合,全球首創將溫濕分控理念用於設備館,滿足舒適、健康、節能、智慧居住環境的綠色生態系統,並獲多項發明專利。是朗綠科技綠色建築解決方案的又一全新力作。
⑶ 綠色施工評價四個等級
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准
1 總 則
1.0.1 為推進綠色施工,規范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方法,制定本標准。
1.0.2 本標准適應於新建、擴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築工程綠色施工的評價。
1.0.3 建築工程以外的其他土木工程綠色施工評價可參照本標准執行。
1.0.4 建築工程綠色施工的評價除符合本標准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 術 語
2.0.1 綠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工程施工活動。
2.0.2 控制項 prerequisite item
綠色施工過程中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條款。
2.0.3 一般項 general item
綠色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價,難度和要求適中的條款。
2.0.4 優選項 extra item
綠色施工過程中實施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的條款。
2.0.5 建築垃圾 construction trash
新建、改建、擴建、拆除、加固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管網等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料。
2.0.6 建築廢棄物 building waste
建築垃圾分類後,喪失再利用價值的部分。
2.0.7 回收利用率 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
可再利用的建築垃圾占所有建築垃圾的比重。
2.0.8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並永續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
2.09 基坑封閉降水 ob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⑷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GB-T50378-2014已經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新版《標准》的評價指標,在原《綠色建築評價標准》GB/T50378-2006中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6大類指標的基礎上,《綠色建築評價標准》GB/T50378-2014增加了"施工管理",更好地實現對建築全生命期的覆蓋。
(一)節地與室外環境
1、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規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
2、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3、場地內不應有排放超標的污染源。
4、建築規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准,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築的日照標准。
(二)節能與能源利用
1、建築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建築節能設計標准中強制性條文的規定。
3、冷熱源、輸配系統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應進行獨立分項計量。
4、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於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50034中的現行值規定。
(三)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1、應制定水資源利用方案,統籌利用各種水資源。
2、給排水系統設置應合理、完善、安全。
3、應採用節水器具。
(四)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不得採用國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築材料及製品。
2、混凝土結構中梁、柱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應採用不低於400MPa級的熱軋帶肋鋼筋。
3、建築造型要素應簡約,且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五)室內環境質量
1、主要功能房間的室內雜訊級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主要功能房間的外牆、隔牆、樓板和門窗的隔聲性能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3、建築照明數量和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50034的規定。
4、採用集中供暖空調系統的建築,房間內的溫度、濕度、新風量等設計參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的規定。
5、在室內設計溫、濕度條件下,建築圍護結構內表面不得結露。
6、屋頂和東西外牆隔熱性能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要求。
7、室內空氣中的氨、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污染物濃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室內空氣質量標准》GB/T18883的有關規定。
(六)施工管理
1、應建立綠色建築項目施工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並落實各級責任人。
2、施工項目部應制定施工全過程的環境保護計劃,並組織實施。
3、施工項目部應制定施工人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計劃,並組織實施。
4、施工前應進行設計文件中綠色建築重點內容的專項交底。
(七)運營管理
1、應制定並實施節能、節水、節材、綠化管理制度。
2、應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合理規劃垃圾物流,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垃圾容器設置規范。
3、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水等污染物應達標排放。
4、節能、節水設施應工作正常,且符合設計要求。
5、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等設備的自動監控系統應工作正常,且運行記錄完整。
⑸ 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要素包括哪些指標
4.02、建築工程綠色施工應依據環境保護、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與節地與土地資源保護五個要素進行評價。
4.03、評價要素由控制項、一般項、優選項三個評價指標組成。
4.04、評價等級應分為不合格、合格、優良。
⑹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裡面的控制項、一般項、優選項各是什麼
各大指標中的具體指標分為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其中,控制項為評為綠色建築的必備條款;優選項主要指實現難度較大、指標要求較高的項目。對同一對象,可根據需要和可能分別提出對應於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的指標要求。
你應該是剛接觸綠色建築吧,推薦一個綠色建築標准指南的學習網站:綠色建築評價標准網
⑺ 綠城管理項目的綠星認證分了哪幾個等級
綠城管理項目綠星認證分為三星、四星、五星三個等級,涵蓋「產品」、「運營」、「服務」、「供應商」4大評價體系,18個類別,73項技術指標,通過星級選定、星級認證、星級復評,為項目建立全生命周期品質認證與維護系統。
⑻ 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准》中,綠色建築評價指標體系由哪6部分組成
主要由下以幾部分構成:
節地與室外環境;
節能與能源利用;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室內環境質量;
運營治理(住宅建築)、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
⑼ 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准有哪些
基本規定
綠色施工評價應以建築工程施工過程為對象進行評價。
綠色施工項目應符合以下規定:
1、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實施目標管理。
2、根據綠色施工要求進行圖紙會審和深化設計。
3、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應有專門的綠色施工章節,綠色施工目標明確,內容應涵蓋「四節一環保」要求。
4、工程技術交底應包含綠色施工內容。
5、採用符合綠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機具進行施工。
6、建立綠色施工培訓制度,並有實施記錄。
7、根據檢查情況,制定持續改進措施。
8、採集和保存過程管理資料、見證資料和自檢評價記錄等綠色施工資料。
9、在評價過程中,應採集反映綠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圖片或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