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辨別真假黃金
辨別黃金真假及其技巧如下:
1、肉眼觀察法
尋找官方標志。標志上會註明黃金的純度(1-999或者0.1-0.999)或克拉數(10K、14K,、18K、 22K或24K),你可以藉助放大鏡更好地觀察,年代久遠的金器上的標志可能會磨損掉,假金也可能有標記,因為需要進一步驗證。
2、看金器是否有褪色。
檢查金器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邊緣)是否有褪色現象,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金器上有褪色現象,且褪色部分顯露出其他金屬的顏色,那麼你的這件金器可能只是鍍金的。
3、看金器上是否有咬痕
理論上來說,真金被咬以後是會留下咬痕的,咬痕越深,黃金純度也越高,不過我們並不推薦這種方法,因為這可能會傷害到牙齒。另外,由於鉛比黃金還軟,所以鍍金鉛上也會留下咬痕。
4、稱重
如果你自己沒有天平的話,可以請珠寶上幫你稱,一般是免費的。重量要精確到克,在一個小瓶里裝滿水,小瓶瓶壁上如果有毫米刻度的話最好,這會助你更方便地完成檢測,水的多少無所謂,只要金器放進去後水不溢出就行,所以不要裝得滿滿當當,在放入金器前和放入金器後,都要仔細記下水位高度。
⑵ 怎樣識別真假黃金樟陰沉木
黃金樟樹的硬度比較高,不易磨損,同時,它還含有極重的油質和鐵質,這種油質和鐵質使之保持不變型、防酸鹼,而且特別防潮耐腐。黃金樟有樟腦的刺激性香味,可做小型傢具,如木墩、木桌板、條案、畫案等。由於其木料的形狀更不規則,想要製作形狀規整的木製品較難,所以大部分隨形而制。在歐洲,緬甸黃金樟用來製造最豪華的遊艇、住宅;TITANIC(泰坦尼克)的甲板就是緬甸黃金樟輔設的,雖受海水百年腐蝕,至今仍然很好;上百年的大教堂和古建築亦都是緬甸黃金樟做地板。上海灘那久遠漂亮的建築物(如匯豐銀行、海關大樓、和平飯店等)幾乎都是用緬甸黃金樟做柱、扶手、地板,雖經歷百年滄桑,卻依然完好如初、亮麗如新,從上世紀開始,世界緬甸黃金樟資源日漸稀少,因此它具備恆久的保值收藏價值。
比較容易混淆的金絲楠細膩通透,黃金樟干澀粗糙
從外觀上看,金絲楠比黃金樟要顯得細膩通透,金屬質感更強。金絲楠只要打磨到位,都能顯現出金絲閃爍的效果,陰沉料金絲楠還另有一種青銅般的金屬質感。而黃金樟不管怎麼打磨,如果不上油或打蠟,料子都顯得略干澀而且暗淡無光還有一種金絲楠烏木也稱為金絲楠陰沉木,是指金絲楠經長時間在土裡或泥里形成的木材,是烏木里的一種。它是指樟科,楠木屬里的紫楠、楨楠、潤楠等木料經過上千年歷史而形成的,有的進埋在土裡,而有的則是沉在水裡。三種木材相比的話,上乘的千年陰沉木最珍貴,說是稀世珍寶也不為過,因為它不是可再生的;金絲楠木雖然木材珍貴,但是並不珍稀,價值居中;黃金樟的價值在三者中是最低的。
⑶ 真假黃金怎麼分出來
檢查官方標志
一般正規渠道的黃金或者黃金飾品,都是有官方標志的,比如10K黃金、24K黃金等。通過檢查官方的標志,可以辨別一部分黃金的真假,因為正規商家一般都是不敢造假的。
用牙齒咬黃金
用自己的牙齒去咬黃金,看看黃金被咬的齒痕,齒痕的深度越深,代表著黃金的純度越高。但是,這種鑒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矇混過關。
用磁鐵測試黃金
用磁鐵測試黃金的真假,就是利用磁鐵去吸引黃金,黃金被磁鐵吸起,則說明黃金是假的,因為真的黃金是不含磁金屬,正常是無法被吸起的。
測量黃金重量
黃金的密度和其他的金屬都有所差異,所以造成黃金的重量也與其他的不同。可以通過測量同樣條件下的黃金質量來比對差異,從而鑒定出黃金的真假。
5
用火燒黃金
黃金也可以通過火燒來辨別真假。黃金即使被火燒到發紅狀態,冷卻下來以後還是金光色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真金不怕火煉」的緣由。
6
化學方法鑒定
通過化學反應來檢查黃金的真假。首先准備好酒精溶液,然後把黃金放在裡面輕微搖晃,並把溶液滴在濾紙上面,濾紙會變成灰紫色,接著再把溴滴到濾紙上,如果濾紙變成了白色,則黃金就是真的,否則即為假的。
⑷ 鑒別黃金真偽的簡單方法有哪些
鑒定這些黃金真偽的一般方法是用硝酸眯之,如無反應則大都是黃金,但也有如白金(鉑)和少數貴稀金屬也不怕硝酸的,但人們不常接角這類金屬。 砂金中的摻假手段很多,主要有: (1) 黃銅鍍金類、摻銅末和摻黃鐵礦的砂金; (2) 銀鍍金類的摻銀末的砂金; (3) 摻爐缸末的砂金。 ●一般第一類摻假的砂金,只要用急火燒之就可初步判定是否造假,如有許多黑色物出現則必摻假無疑,如被驗砂金全然不變,則是真砂金;或用砂酸點其磨道 ,如磨道變化或消失,則是假砂金。 ●第二類假砂金中由於銀不易被火燒變色,所以可用剪切開砂金團,在放大鏡下看截面有無白點,如有則是假砂金;或再用硝酸點之磨道,如有白點生成則是摻銀類砂金。 ●第三類砂金最具欺騙性,因為爐缸灰之類不怕燒,也不怕酸,這時最好用王水(鹽酸與硝酸3:1的混合劑),點其磨首,如磨道消失則是真砂金,如仍有明顯痕跡則是摻缸末之類的假砂金了。 ●人們常見的熟金中的清色金鑒別有口訣,就是:掂重量,看色澤,審音韻、折軟硬、用酸點。由於黃金密度要明顯大於銅、銀、鉛、鋅等常見金屬,它和同體積的銀銅相比,大約重其2倍。如果物品是黃金的話,有沉甸甸的感覺,這就是人們部的「金墜手」,反之則輕飄飄的。 ●黃金是有它獨特的金黃色光澤(低成色例外),純金置於強烈光線下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這是其它金屬包括銅在內所不具備的。 ●成色高的黃金,擲於地時的聲音無韻無彈力,而成色低的黃金音質稍亮,而銅製品擲於地時,聲音響亮。因此,根據敲擊物的聲音可幫助我們將常見金屬和黃金區別出來。 ●黃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點,純金折而柔軟,銅條折之費力。或用大頭針(指甲也行)劃之,用力不大而痕跡明顯則是黃金,而銅類用力稍大而痕跡稍差。折軟硬只適用戒指、金絲之類,對於金條、金幣、金磚之類,則較困難。用磨首判斷金的真偽也很有效,只是要用被檢物不同的方位磨之,如幾條磨道顏色明顯不同,則摻假無疑。 ●對於上述幾種熟金的鑒別方法都不相信時,則只能用硝酸點了,即用硝酸點其磨道來判定其真假。 ◆黃金首飾鑒別 1.真品用手摺彎時質軟,易彎不斷,用手一拉易直,用較硬的東西劃一下會有痕跡. 2.黃金飾品拋在地板上發出"噗嗒"之聲,假的聲音尖亮,且比真金跳得高. 3.真的色深黃,過分紅為偽金,淺色為銀質,鋁質等混合金. 4.真的較重,假的較輕. 5.真的火不變色,假的不耐火,變成黑紫色,不光亮. 6.真的燒紅後即淬入水中,色澤不變. ◆金玉首飾的鑒別 ●首先注意含金量,我國以足赤,足金,八成,七成,九成和十成等字樣標明,國際上用"K"表含金量,24K為足金,含量99.6%左右, 22K為91.3%,20K為83%, 18K為75%,14K為58.3%, 12K為50%。 ●鑒別玉石首飾:真的玉石非常堅硬耐磨,玉石內部有裂紋則品質低劣, 凡假玉石,表面有皺紋,內部有氣泡,重量輕,硬度小,互敲時聲音清脆. ◆稀金首飾的鑒別 稀金飾品以銅為主要原料,適當添加微量元素而成的合金,不含金,外觀呈14--24K黃金色澤,耐磨性比黃金好,比重比黃金輕.C20K,C18K,C14K等字樣表示相當於20K,18K,14K黃金色澤之意,色似而質不是. ◆阿基米德判斷黃金真假 敘古拉國王艾希羅交給金匠一塊黃金,讓他做一頂王冠。王冠做成後,國王拿在手裡覺得有點輕。他懷疑金匠摻了假,可是金匠以腦袋擔保說沒有,並當面拿秤來稱,結果與原來的金塊一樣重。國王還是有些懷疑,可他又拿不出證據,於是把阿基米德叫來,要他來解決這個難題。 回家後,阿基米德閉門謝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當他跳入池中時,水從池中溢了出來。阿基米德聽到那嘩嘩嘩的流水聲,靈感一下子冒了出來。他從池中跳出來,連衣服都沒穿,就沖到街上,高喊著:"優勒加!優勒加!(意為發現了)"。夫人這回可真著急了,嘴裡嘟囔著"真瘋了,真瘋了",便隨後追了出去。街上的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也都跟在後面追著看。 原來,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找到了解決王冠問題的辦法:相同質量的相同物質泡在水裡,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相同。如果把王冠放到水了,溢出的水的體積應該與相同質量的金塊的體積相同,否則王冠里肯定摻有假。 阿基為德跑到王宮後立即找來一盆水,又找來同樣重量的一塊黃金,一塊白銀,分兩次泡進盆里,白銀溢出的水比黃金溢出的幾乎要多一倍,然後他又把王冠和金塊分別泡進水盆里,王冠溢出的水比金塊多,顯然王冠的質量不等於金塊的質量,王冠里肯定摻了假。在鐵的事實面前,金匠不得不低頭承認,王冠里確實摻了白銀。煩人的王冠之謎終於解開了。
天然的翡翠(俗稱A貨)顏色豐富,常見綠色、綠白、白色,也有棕紅、淺紫、淺黃等,顏色自然,多色不均。高檔翡翠仔細觀察質地潤澤,轉換方向還可見一些細小的反光,即為翡翠特有的翠性。
市場上還存在各種經人工處理的翡翠,一般有漂白充填處理、染色處理、漂白充填加染色處理,即俗稱翡翠B貨、C貨、B+C貨。
翡翠真偽的鑒別並非易事,一般消費者要確定是否為真正天然翡翠還須到權威的鑒定部門去鑒定。評價翡翠大約有6個標准:顏色、透明度、結構、瑕疵、裂紋、切工和雕工等。 目前,市場上一些出售寶玉的攤點,常常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玉賽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中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1)查硬度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2)看茬口
把銀飾品剪開或折開,看其茬口的顏色。如飾品柔軟,茬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約在95%左右;如用手彎折較硬,茬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約在90%左右;如硬度較大,茬口淡紅色、黃白或帶灰色,成色約在80%左右;如彎折堅硬,茬口呈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約在70%左右;如茬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在60%一下。
(3)銀葯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與試黃金相同),用銀葯(銀葯是用銀粉與水銀混合成軟體狀)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葯多的成色就高,掛銀葯少的成色就低,不掛銀葯的為假貨。
(4)辨色法
用眼力來識別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5)折彎法
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6)拋擲法
成色高的銀飾品重,拋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輕,拋在台板上彈起甚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7)硝酸鑒別法
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成色高的呈糙米色,隱綠或微綠;成色低的呈深綠色,甚至黑色。
此外,購買銀首飾時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質量挑選:
(1) 看焊接。有的銀飾品是經過焊接而成的,因此要看焊接是否干凈利落,有無假焊或開焊現象。
(2) 看光亮度。要求鍍色純正,光亮度強。
(3) 看鑲面。要牢固、周正。
(4) 看勾爪。要看勾爪有無毛刺,是否扎手、刮衣服,佩戴是否方便。
寶石鑒定工作,可分為三個方面: ①寶石定名,確定它是什麼 東西。 ②材料分類,明確材料屬性。 ③寶石質量分極。 (1)寶石定名。對於寶石鑒定,主要測定寶石的密度、折射率 數據,就可以定出名稱來。例如:在測的寶石密度為3.52(±0.01) g/cm^3,折射率為2.417,色散O.O44,再結合它有高的熱導率,就可 定名為金剛石(鑽石)。若還擁有寶石礦物化學成分、晶體結構方面 的數據,寶石定名就更加精確完善了。在寶石礦物種定名的基礎 上,再依顏色或特殊光性(貓眼、星光、變色和變彩)進行劃分變 種。例如:綠柱石寶石礦物依顏色劃分出的變種名稱為綠色綠柱石 (又稱祖母綠),藍色綠柱石稱海藍寶石,無色綠柱石稱透綠柱石。 特殊光性的綠柱石變種,有綠柱石貓眼、星光綠柱石等。剛玉寶石 礦物依顏色劃分變種名稱。具有特殊光性的剛玉,可劃出星光紅寶 石、星光藍寶石、藍寶石貓眼等。 (2)材料分類。材料分類鑒定是對寶石鑒定者提出的最困難的 任務之一。在寶石定名之前,必須先回答以下問題: ①該寶石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或人造的? ②該寶石是否經過染色、表面鍍膜?是否被注過油或化學處理 過? ③該寶石是否經過熱處理或顏色擴散處理? ④該寶石是否經過輻射著色處理? ⑤該寶石表面裂縫、孔洞是否被人工充填? 按材料屬性,我們將材料劃分為兩大類:寶石和人造品
寶石有: ①天然寶石:完全由自然形成的物質,專指未受人工 影響過的天然礦物晶體,與「純正」、「『天然」同義。包括各種天然材 料。 ②優化寶石(人工處理寶石):其石質為天然物質,通過化學的、 熱學的、光學的、高能射線輻射等各種新方法、新手段,對寶石品質 改善提高,以提高寶石的價值。對天然寶石與經過處理的優化寶石 之間的界限,由於處理的手段和處理的強度不同,往往很難劃出一 條界限。 人造品有: ①合成寶石:以某種人工方法,在人工控制的結晶 條件下,使之結晶而形成的產物,其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及晶體結 構與對應的天然寶石基本吻合。如合成鑽石、合成紅寶石、合成藍 寶石等。 ②人造石:指人工生長的各種晶體,其化學成分、物理性質 及晶體結構,無天然對照物。這種人造石是某種寶石的仿製品,如 仿鑽石的人工立方氧化鋁(ZrO2),其硬度較高(8.5),光學效果很 相似鑽石,但其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及晶體結構,均與天然鑽石不 同,也無天然對照物,只能稱其為人造石,而不稱它為「合成寶 石」。 ③拼合石(也稱組合石):拼合石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結 晶或非晶質,通過粘合劑或其他手段,以非自然方法組合成產品, 其組成部分可分為寶石、其他礦物、化學物質。進入市場的拼合石: 祖母綠拼合石、紅寶石拼合石等。 ④仿製品:採用各種材料:化學 的、塑料的、玻璃的、人工晶體等材料,模仿天然寶石、合成寶石的 效應,外觀或顏色,而不具它們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和晶體結 構。既有寶石仿製品,還有合成寶石仿製品。 ⑤再造品:將寶石原 料,通過熔化、粘合或熔合等方法,加工凝聚成整體的人工產品。 當前,各種人造品紛紛湧向市場,鑒別各種人造品,以保障獲 得真正的寶石,寶石礦物學工作者的任務相當繁重。>>>>教你清洗蘋果的四個竅門! (3)寶石的品質分級。寶石品質分級,按鑽石、有色寶石、玉石 三大類分別進行。目前分級的原則和方法,以鑽石的品質分級標准 比較完善,而有色寶石、玉石的質量分級標准,無論在國內或國外, 還沒有獲得像鑽石4C標准那樣普遍公認的統一的標准。鑽石的 品質分級,國際上普遍採用4C分級標准,即重量、顏色、凈度、切工。我國已制定了《鑽石分級》國家標准,原則上採用4C標准。但 要注意,對4C標准,人們的理解和掌握,不同時期有不同傾向,也 就是對4C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最初人們強調重量,認為愈大的 鑽石最值錢。後來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大鑽石品質就好,於是發展到 追求高色級,以至高凈度,晶瑩透徹,光彩奪目,愈顯得珍貴和富 有魁力。下一個側重點是什麼?人們拭目以待!現在有人提出,最 完美的鑽石,來自精湛的切工。切工的地位,有可能上升。
⑸ 如何辨別黃金的真假
咬黃金是辨別黃金真偽的方法之一!
我們日常用的辨別黃金真假的方法版大概有以下四種:
一、觀權色
黃金是七青八黃九紫十赤。意思是說青黃色的含金量為70%,黃色的含金為80%,紫黃色的含金為90%,赤黃色的幾乎含金為100%。
二、看比重
黃金是已知物質中比重最大的,其比重為19.37,相同重量的黃銅;赤銅體積要比相同重量的黃金,赤金大的多。有經驗的人,看看顏色,掂掂重量,便知一二。
三、比硬度
赤金硬度最小,用牙可以咬出痕,用大頭針可以劃出紋。
四、火燒
真金不怕火煉,在火焰中燒過,仍然金光閃閃,其他金屬一燒就氧化變色。
另外,真金還不溶於單一的酸(如,鹽酸,硫酸)中其它金屬都比不上金子。
⑹ 如何辨別黃金真假
最簡單的就是用火燒,但無法鑒別鍍金或包金。
當前作假技術高超,個人基本沒有實力鑒別。
只能依靠商家信譽。
所以,一定要選擇大品牌、開業幾十年以上的店家。
如果可能,盡量不要選擇大品牌的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