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場外交易的第三市場

場外交易的第三市場

發布時間:2021-05-14 09:40:52

『壹』 在證券二級市場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市場分別是指什麼

1、一級市場

一級市場,也稱發行市場或初級市場,是資本需求者將證券首次出售給公眾時形成的市場。

它是新證券和票據等金融工具的買賣市場。該市場的主要經營者是投資銀行、經紀人和證券自營商。它們承擔政府、公司新發行的證券以及承購或分銷股票。投資銀行通常採用承購包銷的方式承銷證券,承銷期結束後剩餘發行人可以獲得預定的全部資金

在金融市場方面的一級市場是籌集資金的公司或政府機構將其新發行的股票和債券等證券銷售給最初購買者的金融市場。

2、二級市場

二級市場是指在證券發行後各種證券在不同的投資者之間買賣流通所形成的市場,又稱流通市場或次級市場。比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屬於二級市場。在二級市場上銷售證券的收入屬於出售證券的投資者,而不屬於發行該證券的公司。

3、三級市場

部分的證券三級市場的交易是由機構投資者和證券商進行的,但個人也正在逐漸進入。這種市場產生的原因在於,有大量的社會福利基金投資者要買賣大宗的股票,而股票交易所難以及時過戶,就由非交易所會員在場外充當這些大宗股票交易的中間商,直接與買賣雙方聯系,股價協商決定。

另外,還可以節省大宗交易的傭金。上市證券也可由那些非交易所會員的經紀人和證券商不受限制地在場外進行交易。

4、四級市場

四級市場指的是機構投資者之間交易場外進行的大宗交易。這些大宗交易主要是由計算機完成的。既可以節省傭金費用,又可以節約時間,還不佔用交易所的「跑道」以免製造「交通堵塞」。

(1)場外交易的第三市場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徵:

第一,證券市場是價值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是價值的直接代表,其本質上只是價值的一種直接表現形式。雖然證券交易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有價證券,但由於它們是價值的直接表現形式,所以證券市場本質上是價值的直接交換場所。

第二,證券市場是財產權利直接交換的場所。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是作為經濟權益憑證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券等有價證券,它們本身僅是一定量財產權利的代表,所以,代表著對一定數額財產的所有權或債權以及相關的收益權。證券市場實際上是財產權利的直接交換場所。

第三,證券市場是風險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既是一定收益權利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定風險的代表。有價證券的交換在轉讓出一定收益權的同時,也把該有價證券所特有的風險轉讓出去。所以,從風險的角度分析,證券市場也是風險的直接交換場所。

『貳』 第三市場的產生原因

由於證券交易日益發達,世界各地的證券市場結構也在不斷分化,先後出現了「第三市場」和「第四市場」。其中三級市場產生於60年代的美國,由於當時最低傭金的限制,大筆的股票交易費用很高,為減輕大額交易費用的負擔,為獲得較低的傭金服務,那些買賣上市股票的投資者便尋找在場外市場經營的、非交易所會員的交易商。便產生掛牌上市股票卻由非交易所成員經紀人在場外交易的渠道,即第三市場。
第三市場並無固定交易場所,場外交易商收取的傭金是通過磋商來確定的,因而使同樣的股票在第三市場交易比在股票交易所的傭金要便宜一半,所以它一度發展很迅速。直到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取消固定傭金比率,交易所會員自行決定傭金,投資者可選擇傭金低的證券公司來進行交易,第三市場的發展才有所減緩。
產生與發展 美國的第三市場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其背景是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到來時,美國證券市場發生了全面崩潰。危機過後,美國國會制定了《證券法》、《證券交易法》等一系列有關證券市場的法規,並於1934年成立證券交易委員會,作為政府的管理機構,開始對證券市場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其中證券交易委員會還規定,只有屬於證券交易所會員的經紀人、證券商才能進場代理客戶買賣或者自己買賣經批准掛牌上市的股票;同時買賣這些股票還有最低傭金的限制,不允許隨意降低傭金的標准。這樣就使大額股票交易成本變得相對昂貴。為了降低交易傭金,減輕大額交易的費用負擔,就出現了掛牌上市的股票由非交易所會員的經紀人在場外交易的市場。 1、機構投資家買賣證券的數量往往以千萬計,如果將這些證券的買賣由交易所的經紀人代理,這些機構投資家就必須按交易所的規定支付相當數量的標准傭金。機構投資家為了減低投資的費用,於是便把目光逐漸轉向了交易所以外的櫃台市場。
2、一些非交易所會員的證券商為了招攬業務,賺取較大利潤,常以較低廉的費用吸引機構投資家,在櫃台市場大量買賣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證券。正是由於這兩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才使第三市場得到充分的發展。第三市場的交易價格,原則上是以交易所的收盤價為准。

『叄』 第三市場的定義

第三市場是非交易所會員在交易所以外從事大筆的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而形成的市場。換言之,是已上市卻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交易的股票買賣市場。它是一種店外市場。
應當指出,第三市場交易屬於場外市場交易,但與其它場外市場的區別,主要是第三市場的交易對象是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而其他場外交易市場則是從事未上市的股票在交易所以外交易。

『肆』 第三市場 和 場外交易市場 有何區別

首先說下抄場外市場:除了交易襲所外,剩下的其他交易市場沒有集中的統一交易制度和場所,因而把它們統稱為場外交易市場,又稱櫃台交易或店頭交易市場,指在交易所外由證券買賣雙方當面議價成交的市場。它沒有固定的場所,其交易主要利用電話進行,交易的證券以不在交易所上市的證券為主。

而第三市場是非交易所會員在交易所以外從事大筆的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而形成的市場。換言之,是已上市卻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交易的股票買賣市場。它是一種店外市場。第三市場交易屬於場外市場交易,但與其它場外市場的區別,主要是第三市場的交易對象是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而其他場外交易市場則是從事未上市的股票在交易所以外交易。

『伍』 1.股票的場外交易的主要形式有( )。 a、第二市場交易 b、第三市場交易 c、第四市場交易 d、櫃台交易

a和d,我以前做過,應該是這個,但不確定

『陸』 在證券交易市場發展的早期,什麼是場外交易市場的主要形式 A交易所市場 B櫃台市場 C第三

是櫃台交易市場。
它是通過證券公司、證券經紀人的櫃台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該市場在證券產生之時就已存在,在交易所產生並迅速發展後,櫃台市場之所以能夠存在並達到發展,其原因有:
(1)交易所的容量有限,且有嚴格的上市條件,客觀上需要櫃台市場的存在。
(2)櫃台交易比較簡便、靈活,滿足了投資者的需要。
(3)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櫃台交易也在不斷地改進,其效率已和場內交易不相上下。
場外交易市場(over-the-counter market)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外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它主要由櫃台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組成。場外交易市場的組織方式採取做市商制。投資者直接與證券商進行交易。證券交易通常在證券經營機構之間或是證券經營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直接進行,不需要中介人。
場外交易市場即業界所稱的otc市場,又稱櫃台交易市場或店頭市場,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外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它主要由櫃台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組成。
從交易的組織形式看,資本市場可以分為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是相對於交易所市場而言的,是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傳統的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在物理概念上的區分為:交易所市場的交易是集中在交易大廳內進行的;場外市場,又被稱為"櫃台市場"或"店頭市場",是分散在各個證券商櫃台的市場,無集中交易場所和統一的交易制度。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證券交易的方式逐漸演變為通過網路系統將訂單匯集起來,再由電子交易系統處理,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的物理界限逐漸模糊。
目前,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的概念演變為風險分層管理的概念,即不同層次市場按照上市品種的風險大小,通過對上市或掛牌條件、信息披露制度、交易結算制度、證券產品設計以及投資者約束條件等作出差異化安排,實現了資本市場交易產品的風險縱向分層。

『柒』 金融上,第一市場指什麼啊還有第二、第三、第四市場啊。謝謝!

一、第一市場(指的是一級市場):也稱發行市場或初級市場,是資本需求者將證券首次出售給公眾時形成的市場。它是新證券和票據等金融工具的買賣市場。

二、第二市場(指的是二級市場):指在證券發行後各種證券在不同的投資者之間買賣流通所形成的市場,又稱流通市場或次級市場。比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屬於二級市場。

三、第三市場(指的是三級市場):三級市場,相對於一二級市場而言。不同行業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有所側重,但主要還是依據市場先後優先次序或者重要性的差別劃分的。

四:第四市場(指的是司機市場):指的是機構投資者之間交易場外進行的大宗交易。這些大宗交易主要是由計算機完成的。既可以節省傭金費用,又可以節約時間,還不佔用交易所的「跑道」以免製造「交通堵塞」。

(7)場外交易的第三市場擴展閱讀:

一級市場的主要功能:

1、促進短期閑散資金轉化為長期建設資金。

2、調節資金供求,引導資金流向,溝通儲蓄與投資的融通渠道。

3、二級市場的股價變動能反映出整個社會的經濟情況,有助於抽調勞動生產率和新興產業的興起。

4、維持股票的合理價格,交易自由、信息靈通、管理縝密,保證買賣雙方的利益都受到嚴密的保護。已發行的股票一經上市,就進入二級市場。投資人根據自己的判斷和需要買進和賣出股票,其交易價格由買賣雙方來決定,投資人在同一天中買入股票的價格是不同的。

『捌』 場外交易市場包含什麼內容啊

1、場外交易市場包含櫃台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
2、場外交易市場是指在證回券交易所外答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它主要由櫃台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組成。
(1)櫃台交易市場:通過證券公司、證券經紀人的櫃台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
(2)第三市場:是指己上市證券的場外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產生於1960年的美國,原屬於櫃台交易市場的組成部分,但其發展迅速,市場地位提高,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類型對待。第三市場的交易主體多為實力雄厚的機構投資者。第三市場的產生與美國的交易所採用固定傭金制密切相關,它使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變得非常昂貴,場外市場不受交易所的固定傭金制約束,因而導致大量上市證券在場外進行交易,遂形成第三市場。第三市場的出現,成為交易所的有力競爭,最終促使美國SEC於 1975年取消固定傭金制,同時也促使交易所改善交易條件,使第三市場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3)第四市場:是投資者繞過傳統經紀服務,彼此之間利用計算機網路直接進行大宗證券交易所形成的市場。

『玖』 證券交易的第三市場最早出現在哪裡

第三市場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移到場外進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場。

第三市場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在美國,長期以來,證券交易所都實行固定傭金制,而且對於大宗交易也沒有折扣傭金,導致買賣大宗上市證券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通過場外市場交易上市證券以降低其交易費用。

但在1975年,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取消固定傭金制,由交易所會員自行決定傭金,從而使第三市場的吸引力降低了。

閱讀全文

與場外交易的第三市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興業銀行貴金屬交易客戶端 瀏覽:251
菲拉格慕股票 瀏覽:637
基金660010今日 瀏覽:261
農業銀行惠農貸款如何還貸 瀏覽:154
星期六可外匯轉帳 瀏覽:55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