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市公司期權的窗口期能賣嗎還是非窗口期才能賣
您問的主題是 獲得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變現條件嗎? 獲得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一般會設定一專定的條件, 在生效期屬之後的窗口期內 才可以行權,在窗口期內 公司不受理行權申請 。 在海外的上市公司內部激勵中 比較常見
⑵ 何為證券買賣的窗口期和敏感期
根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
「窗口期」是版指:
1.定期報告公權告前30日內,因特殊原因推遲公告日期的,自原預約公告日前三十日起至最終公告日
2.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
3.可能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或進入決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
4.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期間
⑶ 窗口期是多久
多數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後有3至12周「窗口期」,在此期間,人體仍在產生艾滋病毒抗體,但這些抗體尚無法測出,只能通過核酸檢測檢出病毒感染,但這一最初感染期感染性最強,但在各感染期都可能會傳播艾滋病毒。3個月後,即在感染者體內有足夠時間產生抗體後,應進行復檢,以證實初檢結果。
⑷ 美國股票stockoption窗口期
那 stock 和
stock option 中文叫「來認股權"源,又叫做 employee stock
option,通常是指企業允許公司內部的高級主管(總經理、董事等)在特定期間內,以特別優惠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或債券的權力。
其原意是鼓勵高級主管辦好公司業務,其持有之股票自然更值錢。
很多美國公司所付給高級主管的認股權,佔了他們薪水結構的90%。許多人拿到的股數超過25萬股,稱為
mega-options。
自1990年至1993年間,拿到mega-options的人數增長了300%。在1991年,高級主管在認股權上的獲利達21億美元,而在1992年,幾乎增長了一倍到40億美元。
在美國,90%的公司都發給資深主管認股權,但也有一些公司(例如百事可樂公司 Pepsi Co.,硅圖公司 Silicon
Graphics)是全公司職員一視同仁,統統有獎。
⑸ 三個月窗口期多久規定的
三個月不是國家規定,也不是WHO的規定。是所有研究人員及臨床工作人員比較認同的結果。由於自上世紀90年後頻繁的出現在各類內部研究文獻上,在1992年以後下發的一些文件都以2--12周為基準。從而形成了三個月的規定之說!
⑹ 國家規定的HIV窗口期是多長
目前我國規定HIV窗口期是兩周以內。
三個月後的抗艾滋病抗體檢測為陰性的,就完全可以排除了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了。
窗口期是跟檢測的敏感度有關系,以前是六個月,因敏感度不夠,隨著檢測的手段敏感度越來越高,窗口期在縮短。
(6)窗口期交易規定擴展閱讀: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長王辰在7日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艾滋病毒檢測窗口期已由之前的3至4周縮短至2周以內,這將有效減少在沒有抗體產生的窗口期造成艾滋病傳播的可能性。
王辰表示,目前,我國通過對艾滋病感染者實施早期抗病毒治療可使新發感染率降低67%;聯合治療研究使艾滋病實現功能性治癒目標成為可能。部分艾滋病二線治療葯物防治創新進展順利,一批創新葯物已進入臨床研究。
同時,在其他重大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方面,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病原體組織篩查技術體系,部分國家級機構已具備在80小時內初步辨別出3000種病原體的能力。
此外,我國醫學科技創新研發能力持續增強:國家化合物樣本庫存總量達到173萬個,規模居亞洲首位,國家流感中心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唯一的WHO流感參比實驗室。
談到可供檢測的HIV相關物質,自然離不開HIV檢測技術和各種相關的HIV檢測試劑。
目前常見的HIV的檢測技術不僅有HIV抗體檢測,還包括HIVP24抗原檢測和HIV核酸檢測;
檢測試劑更是多樣,不僅有可用於血液(血清或血漿)的檢測試劑,還有可用於唾液和尿液的HIV快速自檢試劑(由於濃度較低,出現時間要晚於血液)。主流的HIV抗體檢測試劑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即HIV抗體/P24抗原聯合檢測試劑。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在HIV感染3周~12周後,應用第三代HIV抗體檢測試劑時會出現陽性反應,即窗口期一般為3周左右。
隨著第四代試劑的出現和不斷改進,實現了HIV抗體和HIVP24抗原的聯合檢測,窗口期可縮短至2周左右(2周~6周);
而如果應用HIV核酸檢測,窗口期可縮短至1周左右(1周~4周)。
但HIV核酸檢測成本較高,需要特殊的實驗設備和環境,一般不作為篩查實驗。
由於機體內抗體的產生是需要時間的,而每一個人產生這些抗體的時間長短是因人而異的。這主要與老祖宗遺傳下來的免疫系統的屬性直接相關。
為此,醫學界用統計學的方法,計算出大量被檢測者出現抗體的時間的標准差,再根據統計學原理,標准差乘以三,這樣就得出了一個被感染者出現抗體的時間的最大值——三個月。
也就是說,感染了艾滋病毒的絕大多數人(99.999%)是不會超過三個月而機體內卻沒有產生相應的抗體的。
因此如果超過了三個月,機體內檢查不出有艾滋病毒的相關抗體就可以有99.999%的可能性排除感染了艾滋病毒。
統計學關注的是事件未來發展的概率也就是可能性大小的。大家都知道隨機扔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將會是50%,如果真得扔十次或者成千上萬次,將會發現,這個50%並不是確指的。因為現實當中將會出現49%或者51%的可能性的。
上面統計按標准差的原理也是統計原理,由於標准差的計算數值將會是無限不循環小數,而且由於做統計的區域不同,樣本的數量不同,年齡不同等等原因,這個標准差數值將會分布於25天至35天之間。
由於不循環小數使用與記憶起來並不方便,所以一般會取整處理為30天,相當於是一個月。
根據統計學正態曲線模型,在一個標准差與二個標准差之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個月與兩個月之間)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出現相關抗體的人數將佔67%,在兩個月至三個月之間佔95%,而超出三個月則佔99.999%。
因此可以這樣來理解,如果超過90天後的感染者仍然不出現相關抗體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千個感染者中將會有一個人的可能性超出了90天後仍然沒有產生抗體。
針對90天這個數值,相差幾天對於99.999%這個概率值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一千分之一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統計學上,可認為是小概率事件。
一般來說,用測相關抗體的方法來測試有沒有感染艾滋病毒屬於篩查法。
因此不會再有所謂的窗口期。可是這種方法更加容易產生假陽性結果,所以一定要連續做兩遍,並且兩次結果都是陽性才能出化驗報告單。
⑺ 持股5%以上股東買賣本公司股票的敏感期是哪些時候,並請給出法律條文規定
以下同樣適用5%以上股東。
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高管轉讓股份作出規定 高管每年專可轉讓股份屬的數量不得超過上年末持股的25%;對於高管多次買賣的,以最後買賣日計算交易禁止期 。
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對上市公司高管每年可轉讓的股份數量計算方法、短線交易禁止期、禁止交易窗口期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規則》明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因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股份、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因上市公司高管在二級市場購買、可轉債轉股、行權、協議受讓等各種年內新增股份,新增無限售條件股份當年可轉讓25%,新增有限售條件的股份計入次年可轉讓股份的計算基數。
《規則》明確,上市公司高管可轉讓股份的數量,以上年末其所持有本公司發行的股份為基數。當年可轉讓但未轉讓的本公司股份,應當計入當年末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總數,該總數作為次年可轉讓股份的計算基數。高管所持股份不超過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轉讓,不受25%的比例限制。
⑻ 上市公司董監高買賣股份規范,比如什麼時間段不能買賣,窗口期具體是什麼,年報前30日是30個工作日,等。
以下回答希望能幫到復你:制
1.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又買入,有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證券公司因包銷購入售後剩餘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賣出該股票不受六個月時間限制。
2.公司董事會不按照上面規定執行的,股東有權要求董事會在三十日內執行。公司董事會未在上述期限內執行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想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公司董事會不按第一條規定執行的,負有責任的董事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⑼ 上市公司股東都有哪些窗口期
不需要。
年度報告需披露持股5%以上的股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含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季度報告需披露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季度報告不需要披露。
上市公司根據有關法規於規定時間編制並公布的反映公司業績的報告稱為定期報告。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年度報告是公司會計年度經營狀況的全面總結。
中期總結是公司半年度經營狀況的總結。上市公司根據有關法規對某些可能給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事件予以披露的報告稱為臨時報告。臨時報告包括重大事件公告和公司收購公告。
(9)窗口期交易規定擴展閱讀:
「股東代表訴訟」,是指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執行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公司又怠於行使起訴權時,符合條件的股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訴訟。
(1)機理: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代理性,具有公益性目的。有別於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以及集團訴訟。
(2)原告資格:有限公司的任何一名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訴訟。
(3)被告范圍:一類是《公司法》第151條規定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另一類是第151條第三款規定的「他人」,即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符合條件的股東也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
⑽ 年報及一季報披露窗口期不得減持 是哪個法律規定的
年報來及一季報披露窗源口期不得減持是根據《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來規定的,主要是為了實現監管政策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市場自我調節作用,為維護證券市場穩定。
由於年報及一季報披露窗口期(季報前30日,預報和快報前10日)不得減持,而3月末和4月末分別是年報及一季報的密集披露期。再結合春節前夕企業和股東現金需求的提升。這些因素將使得1、2月份的集中減持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10)窗口期交易規定擴展閱讀:
《減持規定》重點就大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這一特定途徑減持股份作出細化要求,且受限范圍不包括其通過二級市場購入的股份。董監高減持股份,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嚴格執行。
《減持規定》出台後將不會出現「減持潮」;引發市場大幅下跌的說法沒有根據,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審慎甄別。出台《減持規定》,並不意味著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等「國家隊」即將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也不會發生改變。今後,我會將繼續把穩定市場、穩定人心、防範系統性風險作為目標,全力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