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爾街操盤手日記>的電子版
日內交易(day-trading)成長之道-摘自《華爾街操盤手日記》
傳統交易員培訓方案一上來就讓交易員試著去抓大的行情,比如說,持有幾天或更長時間。這樣固然助於交易員樹立長遠的眼光,但是訓練的強度不夠,以至於效率不高,成才率低。新的培養思路則是讓交易員去試著去抓很小的波動開始,然後再逐步過渡到去抓大的行情。這樣的好處是訓練強度很高,有助於盡快養成「堅決止損」和「順勢操作」等好習慣,並且在積累了足夠的盤感和經驗之後,交易員能更好的把握大的行情,更好的控制風險。
所以,學做交易最好從超短線交易(scalping)入手。所謂超短線,就是每次只賺兩三分錢就走人陪兩三分錢也走人,每天做幾百次的交易,想辦法讓賺錢的次數多於賠錢的次數。因為每次的盈利都是美股兩三分錢,所以每次的損失也必須嚴格的控制在每股三分錢以內。這就要求交易員堅決止損,毫不猶豫,並且還要做到靈活果斷,反應敏捷——機會來時迅速出擊,情況不妙就平進平出或賠一分錢走人,不一定死等到三分錢的止損位才止損。
假設一個交易員一天做了300次交易,其中60%的交易賺錢,平均每次每股賺2分,另外的40%的交易賠錢,平均每次每股賠2分。如果他每次的倉位都是2000股,那麼,他的盈利的交易共賺進7200美元(2000*0.02美元*300*60%=7200美元),而虧損的交易共賠出4800美元(2000*0.02美元*300*40%=4800美元),剩下的2400美元的毛利。交易成本大概是1000股雙邊2美元,300次交易共計1200美元,最後當天的利潤為1200美元。
超短線交易的盈利模式有三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第一,堅決止損,把損失控制在既定的范圍之內,否則,及時賺錢的交易次數遠大於賠錢的次數,也還是有可能賺不到錢:第二,有一定的正確率,60%~70%的交易賺錢即可,不要奢望太高;第三,每天的交易次數夠多,只有次數多,才能保證概率的有效性;只有次數夠多,才能充分發揮低成本高速度的優勢;只有次數夠多,才能盡快鍛造出過硬的交易員——而這也正是為什麼說「學做交易,最好是從超短線交易入手」的原因。
對於一個穩定盈利的超短線交易員來說,每天交易三百多筆,其中有兩百筆左右掙錢,有一百多筆是虧損的。面對這一百多筆虧損的交易,他每一次都要堅決止損,不可心存僥幸。如果止損不堅決,惡果馬上會體現出來。散戶如果止損不堅決,或許在短期之內並不會受到懲罰,反而還能嘗到甜頭,可能要等到一兩年之後市場大反轉的時候才能導致重大損失。超短線交易迫使交易員每天一百多次的堅決止損,所以,能幫助他盡快養成堅決止損的好習慣。
同時,面對每天一百多次虧損的交易,交易員必須做到坦然接受損失,否則他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就天性而言,絕大多數人都不能坦然接受損失。大的損失,比如失去親人或意外傷殘,小的損失,比如考試失利或財務失竊等等,都不那麼容易接受,都會使我們經歷或長或短的痛苦。有人甚至深陷痛苦,無力自拔而選擇輕生。
交易之所以那麼難,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損失是交易中必然的一部分,而絕大多數人卻不能坦然接受損失。他們或逃避損失,所以不能堅決止損;或害怕損失,所以不能大膽建倉;或被損失激怒,所以不能保持冷靜;或對損失耿耿於懷,所以不能專注於當前的交易。超短線交易迫使交易員每天一百多次直面損失,所以,能幫助他更快地成為「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面淋漓的鮮血。交易不是風花雪月,不是請客吃飯,是「刀尖添血,快意恩仇」的活,想砍人就得坦然接受賠錢。經過幾個月數萬次交易的洗禮,超短線交易員能更快地做到坦然接受損失,把損失看成交易的成本——成本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控制,並且也必須控制。
控制好損失——堅決止損並且坦然接受損失,是交易成功的基石,但是在這個基石之上還必須達到一定的正確率才可能賺錢。為了保證正確率,超短線交易員必須堅持順勢交易。對他來說,抓反轉是絕對錯誤,而且毫無意義。為了在下跌過程中買在最低點,一個交易員可能要選錯好幾次才能最終抓住最低點,因為最低點只有一個,而在下跌過程中「長得像」最低點的確有很多。
就算真的買在最低點了,對於超短線交易員來說也不過是賺兩三分錢走人——他不能因為覺得自己買在了今天的最低點,就拋棄既定的交易策略,開始長時間持有。即使持有,也未必能賺更多,比如說,股價從最低點僅僅上漲了五分錢就進入了一個區間為兩分錢的盤整,並且一直盤整到收市。與其持有到收市,還不如及早了解,並在那兩分錢的區間來回交易獲利。總之,對於超短線交易員來說,逆勢操作會使正確率大大下降,即使抓住反轉也得不償失。因此,必須堅持順勢操作——在上升趨勢中不斷地做多,而不去找最高點。相應地,在下降通道中不斷做空,而不去找最低點。這樣,超短線交易員能盡快地養成順勢操作的好習慣。
要想達到一定的正確率,超短線交易員還必須能夠把握好進倉的好時機(timing)。時機如果把握不好,即使是順勢操作也可能連續賠錢。交易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制定數學上合理的交易策略,堅決止損,順勢操作,利用大數定律等等都體現出交易中科學的一面。而對於建倉時機的把握則更多地體現出交易中藝術的一面——他要求交易員充分發揮他的洞察力、預判力、創造力和執行力,並且敢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也正是這些方面體現出交易員的個人價值,因為交易中所有科學的東西現在都可以變成程序得以完美地實線。如果交易中沒有那些藝術的成分,那也就不再需要交易員了,靠計算機程序自動交易就可以了。
事實上,在美國股市上確實就有許多計算機自動交易程序,優秀的超短線交易員不僅在速度上和技巧上可以超過那些自動交易程序,而且還可以利用那些程序來賺錢。總之,通過大量的高強度的操盤實踐,超短線交易員能更快地提高對建倉時機的把握能力。對於出倉時機的把握,在超短線交易員不構成大的問題,因為超短線交易員可以在出倉之後馬上再殺進去,而對於散戶來說,出的太早或是太晚都會導致利潤大幅度流失。
超短線交易,除了能幫助交易員盡快養成堅決止損,坦然接受損失和順勢操作的習慣,並迅速提高對建倉時機的把握能力之外,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鍛煉交易員的心裡素質。超短線交易頗有一點像拳擊比賽,只不過你的對手更為可怕——你永遠都不能他它擊倒,而它隨時都可以把你打翻在地。所以,時刻要注意自我保護,但又不能過於小心。為了最終靠點數戰勝這個可怕的對手,你要有旺盛的鬥志,強烈的求勝願望,充滿自信和必勝的決心;你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勇敢果斷地出擊,在不利的時候迅速擺脫困境;你要非常堅韌,經得起一連串的沉重打擊,愈挫愈勇,而又能保持冷靜;你還要十分靈活,不斷地調整戰術,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保持高度的自律,用強大的意志力來克制軟弱、恐懼、貪婪、憤怒和沖動,強迫自己堅持做正確的事。所有這些對於任何一種交易方法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這些要求都很不容易做到。只有那些經過高強度嚴格訓練,心理素質極好的人才能夠做到。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在交易上取得成功,而與此同時,不少退役的職業軍人和職業運動員卻成為優秀的交易員。超短線交易這種特殊的交易方法要求交易員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所以,也就好像把交易員放在一個大熔爐中經歷千錘百煉,可以更快地鍛造出鋼鐵意志和過硬的心理素質。
總之,通過超短線交易所特有的高強度大訓練量的強化,一個新手可以在短短的三四個月之內打下極為堅實的基礎。他不僅深刻立即並認同重要的交易原則,而且有可能把某些原則變成近乎本能的習慣。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對於很多採用其他交易方式的交易員來說,恐怕要經過兩三年的反復掙扎。
當然,超短線交易員並非輕輕鬆鬆就能獲得那樣的收獲。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歷了極強的陣痛,所以,他完成蛻變的時間相對短一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想在交易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應該接受三四個月的超短線交易訓練。
在超短線交易的基礎之上,交易員可以嘗試日內動量交易(intra-day momentum trading)。這類交易法與超短線交易相比,次數有所減少,每筆交易的盈利目標有所放大,同時,對於進倉和出倉的時機也有更高的要求。
優秀的動量交易員(momengtum trader)沉著冷靜且眼疾手快。在股價無序波動時,他會耐心等待;而股價一旦啟動,他會立即殺入;在股價運動開始失速或出現反轉跡象時,他會立即平倉,鎖定利潤。
日內動量交易可以繼續發揮職業交易員所擁有的優勢——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也就是說,低成本和高速度使交易員在出倉之後可以隨時再殺入。因此,日內動量交易的出倉原則是寧早勿晚,不允許賬面利潤的流失。
日內動量交易員會在股價出現回調之初就已出倉,而不會在回調過程中繼續持有。這樣他就避開了一個極大的難題;當前的運動只是一個小回調呢,還是一個徹底的反轉的開始。這個問題對於散戶來說,構成了極大的困擾。散戶交易成本高,不可能頻繁進出,因此必須經常在回調中持有,忍受賬面利潤的流失,想在小幅回調之後繼續先前的運動。但是,很多時候「回調」持續擴大,最終演變成「徹底反轉」,是本來賺錢的交易變成賠錢。日內動量交易從原則上避免了這種困擾,因此更容易成功。
它的另外一個好處則在於,通過高強度的日內動量交易的訓練,交易員將可以更好的把握趨勢、反轉和突破。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之上,交易員又可以更進一步地來嘗試日內波段交易(intra-day swing trading)。
日內波段交易與日內動量交易相比,次數又要少得多,盈利目標則在於盡可能地利用趨勢,止損位的設計既要考慮資金和風險管理,又要結合技術分析;建倉、管理倉位和出倉過程更為復雜,更有挑戰性;另外,還要求交易員在盤前盤後做更多、更細致的研究和准備工作。
優秀的日內波段交易員需要在交易前一天的晚上認真地研究市場,設計交易方案,為第二天可能出現的行情和機會做准備。他必須從幾千隻股票中挑出10到20隻股票作為重點追蹤對象。交易員的這種能力和准備工作的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第二天的盈利水平。
美國股市開盤前,交易員必須了解一系列的信息,其中包括亞洲和歐洲各大市場的表現,全球重大政治經濟新聞,已經公布和即將公布 的美國經濟數據,美國股指期貨走勢,個股盤前交易情況等等。基於這些新的信息,他可能會調整自己的方案,進一步修正和確定他當天要關注的目標股票。
開盤之後,如果某隻股票果然走出了預期行情,交易員會果斷地按照計劃建倉。剛開始,他會進一部分倉位,入股股價繼續按照預期方向發展,交易員會追加倉位,直至完成建倉過程。然後,只要股票的主體趨勢沒有被破壞,交易員就會持有並管理自己的倉位。所以,他需要判斷股價當前的逆勢運動到底只是「回調」呢,還是「徹底反轉」的開始。他既要盡可鞥不讓「回調」把自己「震」出來,以便讓利潤繼續擴大;又要盡早識別「徹底反轉」,以免利潤過分流失。
因此,他要判斷大盤當前的運動將如何影響他的倉位,觀察股價在關鍵點位的走勢,分析技術指標和成交量的變化,感受股價運動的「瘋狂」程度等等。所有這些,都有可能促使交易員啟動他的出倉計劃,比如,先出掉一半,或者1/3.
出倉出的好不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利潤。有的時候剛進的第一個倉位,還沒來得及加倉呢,就得趕緊止損出來。而偶爾在行情極好的情況下,交易員則可以一直持有到收盤時才獲利出來。
整個交易過程頗為復雜,再加上市場瞬息萬變,因此對交易員的交易技巧和心理素質有很高的要求——他必須迅速地識別趨勢;同時盡可能避開「假突破」等陷阱;耐心而又果斷地選好初始入場時機;大膽而又巧妙地追加倉位;隨時准備堅決止損或鎖定利潤,同時又盡可能避免過早出倉,力爭最大限度地利用趨勢。此外,交易員還要善於對目標股票進行選擇和取捨,把注意力和資金集中到最好的機會上去。而最重要的是,交易員要有堅韌的意志,充滿自信,嚴格自律,勇敢果斷,專注靈活,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和良好的心態。
顯而易見,這是一種難度相當大的交易方法,比超短線交易和日內動量交易都更有挑戰性。並且,在日內波段交易中,職業交易員所擁有的低成本和高速度的優勢並不能得以充分發揮。超短線和日內動量交易都具有交易次數多的特點,所以都更大限度地利用了低成本高速度的優勢。而相比之下,日內波段交易的交易次數少,因此對於交易成本和速度的要求略低。所以,散戶通過折扣券商也可以在家操盤。這些人被成為日內交易者(day trader)。
但是真正賺錢的day trader少之又少,而穩定掙錢的職業日內波段交易員卻大有人在,為什麼呢?交易成本和速度固然起了一部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散戶由於交易成本高,不得不一開始就做這種高難度的交易,相當於還沒學會走,就必須跑。
日內波段交易涉及環節頗多,必須把每個環節都把握好,才能賺到錢。進得太早或是太晚,該加倉的時候沒有加倉,或不該加倉的時候卻加倉,出的太早或太晚,都會使本該大賺的交易變成只是小賺甚至賠錢。而散戶更嚴重更根本性的問題在於止損不堅決,逆勢操作,心態容易扭曲,缺乏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而這些問題都會使本來可以小賠的交易變成大賠。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日內交易者會在半年之內賠光所有本錢。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職業交易員先經過高強度的超短線交易和日內動量交易的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之後,才逐步過渡到日內波段交易,他們在超短線和日內動量交易過程中,逐漸養成了堅決止損,坦然接受損失和順勢操作的好習慣,並鍛煉出良好的交易心態,再加上公司強制執行的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方法,使他們不會放任小額虧損越變越大,而能有效地控制住損失。同時,他們通過數萬次交易所積累的實踐經驗和盤感,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進倉,加倉和出倉的時機,盡可能充分地利用趨勢,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由此可見,從超短線交易入門,逐漸過渡到日內動量交易,再上升至日內波段交易更是合理,更有可能成功的交易員成長之道。
有些聰明的人先到證券公司(現在國內有些招聘美股交易員的公司,其中以加拿大swift trade的分公司對於新人的培訓較完善但利潤分成較低,國內有些期貨公司為了提高市場活躍度雇有專職炒單員)做職業交易員,兩三年後,交易技術和心理素質都練好了,可以靠日內波段交易穩定掙錢了,然後,才用自己的錢在家裡做交易。當然,許多優秀的交易員會留下來,繼續利用證券公司的種種優勢去嘗試隔日交易——從持有三五天,慢慢過渡到持有三五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即常規意義上的短線和中線交易。他們也可能拓展到其他交易品種,比如外匯、期貨、債券、期權等等。其中那些既有天分又十分氣氛的交易員會最終成為優秀的對沖基金經理,而他們的最終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超越索羅斯,成為叱詫風雲的金融大師。
也有一些成功的交易員會走上經營管理崗位,最終成為金融機構的總裁、副總裁。而大金融機構的總裁、副總裁中則誕生出不少財長、央行行長、甚至總理。
-----------
沒有電子版的,因為是今年才出的,建議網上購買吧,比如當當網,卓越網都有賣的。
㈡ 華爾街紀錄片1資本無眠觀後感
華爾街——資本無眠觀後感
央視財經頻道於改版一周年之際推出年度力作——10集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為08年金融危機2周年之後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現代金融體制,展現他的過去,評述他的現在,展望他的未來。
第一集《資本無眠》從一個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股票交易員斯科特的一天入手,講述了華爾街運作的內幕。片中的那位交易員供職於T3公司,他每天早上5點坐第一班輪船從家到華爾街上班。除了交易股票,斯科特還負責錄制當天的市場分析。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已經將全球的資本市場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他錄制的節目也以直播形式通過互聯網和電視迅速傳遞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說,現在的華爾街的鍾聲牽動的不止是華爾街,他牽動的是整個世界,資本進入無眠時代。
誕生於400年前的華爾街,本質上講,是荷蘭人對外擴張的產物,是貪婪的產物,這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華爾街的性格。現在在華爾街不到一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2000多家金融機構,40萬金融從業人員,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這里競爭異常殘酷,你的對手大都是哈佛、耶魯等全球名校的精英,或者擊敗他們活下去,或者被他們擊敗失去工作。在華爾街成長的過程,就是把自己從綿羊變成豺狼的過程。當然這份工作的回報也非常豐厚——華爾街金融從業者的薪水約為其他常春藤名校畢業生薪水的3倍。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里競爭如此殘酷,因為勝者為王。在華爾街生存下去意味著榮華富貴。資本無眠,資本無眠,不睡覺做什麼,當然是逐利,當然是賺錢。
當然,從400多年的金融歷史看來,也正是這種赤裸裸的對金錢的無休止的貪婪的追逐的慾望推動了人類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華爾街創造的財富遠遠大於他帶來的損失。正如馬克思所說,交易所是豺狼,但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現在也許還沒有鐵路。
然而,當人類乘坐資本列車飛速前行的同時,也在品嘗著金融危機的摧殘。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為標志,美國多家銀行破產,通用汽車破產、加拿大北電網路破產、冰島政府瀕臨破產,全球大量人員失業,全球經濟開始衰退。
人們開始反思,也許現在的金融體系存在問題。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被歸結於金融衍生品的濫用和政府監管不力,當然,交易不透明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那麼,金融危機之後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秩序,T3公司的員工在這方面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通過視頻直播將自己的交易透明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內幕交易和暗箱操作。這也許會成為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至於如何在保證金融監管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金融創新的活力,則依然是一道難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集金融常識:
金融市場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高效籌集資金和分散風險。華爾街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本國的退休金和外國的資金管理公司。這些資金需要保值增值,所以就需要股票市場。而把這兩者聯系起來的就是投資銀行。
㈢ 華爾街紀錄片觀後感
十集的片子,資本這個詞在片名出現的次數最多。
WALL STREET 意為牆街,因為這條街是以一道推到的牆作為自己的棲息地。今天正如走在良心與貪婪的中間線上,正如電影《華爾街》上所說的中間路線。
華爾街的資本家,體內流著資本的血,資本的嗅覺如水般滲入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群里。財富是從古至今無數人的追逐的夢想。當然在紀錄片里,華爾街推動了人類的進步,從地鐵的擴張、運河的開鑿、電燈的推廣、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很多決定人類進步的技術和發明因為它的推動而得以提前實現。
可是他的貪婪也導致了很多人的貧困,內幕交易,非法操縱,都成了它被人中傷的理由,而沒一次危機,也都是他們作為推手,把很多貪婪的人推向了深淵。
華爾街可以看做一個人,人又向上的希望和獲得名利的慾望,而人的慾望得到滿足後就想得到更多的慾望,最終導致貪婪,導致危機,蕭條。而人很難有自我約束和自我管制的品性,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是中國人的修身處世法,如華爾街能學到嚴於律己,必不會到教堂懺悔自己的罪過了。可基督教的天性卻只能讓政府去來管住這群危險的人們。滄海浮沉,歷史就這樣以不同的面目重演。
華爾街作為全球金融的大腦,要做到絕對的清醒,並非易事,而我們不被次大腦所傷卻是當務之急!
剛剛一口氣看完了十集的央視紀錄片《華爾街》,現在腦袋裡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詞就是」人類本性「(human nature)。
片中好多被采訪到的人物,在不同角度談論華爾街(這個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代名詞)的時候,都在用這個詞。在談到資本市場從荷蘭起源的時候用到過,在談到資本市場飛速發展的時候用到過,尤其是在談論這個市場的缺陷的時候用的更多,但是更有趣的是這個詞同樣會在每一次資本市場危機之後的糾錯時候用到。由此,HUMAN NATURE是華爾街也就是金融市場、資本市場起源、成長、發展、壯大、繁榮、蕭條的本質驅動力。
沒有追求金錢慾望的驅使,就不會產生資本市場這樣一套創造和分配財富的機制;沒有追求金錢慾望的驅使,就不會產生推動現代科技發展助推器;沒有追求金錢慾望的驅使,甚至可以說美國這個國家都難以建立。
當然,沒有追求金錢慾望的驅使,也就不會產生一次又一次的社會崩潰;但是,沒有追求金錢慾望的驅使,也就更不會產生一次又一次的社會繁榮。人類的本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天然驅動力,在200多年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尤其如此。
人的貪婪和恐懼所代表的自然慾望恰恰成為推動社會的力量,這一點在過去已經被歷史所證實,在將來仍然會繼續。
下載了CCTV2的紀錄片華爾街,零零碎碎的看了一些,今天在看CFA的corporate finance的間隙,看了一集。這部紀錄片梳理了現代金融的來龍去脈,資本市場的興衰和經濟起伏的規律,對全面理解現代金融和一個國家崛起的關系提供了很有益的幫助。100年前,華爾街塑造了美國的崛起,到今天華爾街形成了巨大的籠罩全球的資本之網,影響和牽動著全球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
創新+創業+創投,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引擎。如果有一個經濟的良性系統,能夠把新的科學技術推廣普及應用起來,藉助金融的力量來配置資源,從而形成一個個欣欣向榮的實業,在這個系統里,創新和科技得到了利用,個人的潛能和能力得到了發揮,投資找到了機會,整體就形成了一個繁榮的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局面,所有的這一切加起來能讓社會產出增加,財富增加。效果就像三一的廣告所描述的一樣,通過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達到文明生活的普及,改變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
金融的主要作用是高效融資和分散風險。華爾街這張資本之網輻射到全球各個領域,無論是農業、還是能源業、交通運輸業,他們藉助華爾街的力量完成了他們的強大之路,一個個小公司成長為跨國公司並支撐著美國經濟的強大。比如華爾街的資本為好萊塢鋪設的星光大道,通過這條大道,好萊塢把他們優美的音樂之聲,奇幻的太空戰爭,經典的泰坦尼克愛情故事,以及美麗的潘多拉星球呈現給了整個世界。
雖然最終是通過實業的方式來創造財富,但是金融能助人完成一己之力不能完成的東西,能引導資源和資本的分配。靠一己之力也無法做成大事,必須依靠圈子和network的力量,依靠團隊的力量。在這個星球上,金融文盲的失敗概率會比較高。
我要去華爾街。不光是實現自己的成功,更是參與到驅動社會的引擎中來,以後參與到中國的崛起的關鍵環節中來,進而利用好中國的大趨勢,抓住發展的大背景和時代的潮流。當然華爾街是一個叢林法則盛行的地方,是一個廝殺的地方。用不輸於誰的智商,不輸於誰的努力也還不夠,能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動向做出全面准確的分析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有眼光識別好的項目和機會,有能力把好像項目推銷給資本、把資本推銷給好的項目,同時要了解和駕馭資本市場的各種工具。MBA是一個通道,CFA是一個武器,它不是一把劍,也許只是一把匕首,但是匕首也要磨歷了。讓結果來證明一切。
華爾街對於美國的意義
華爾街誕生的兩百多年裡,從《梧桐樹協議》,美國的南北戰爭,美國的重工業化,一戰中資本的迅速擴展,19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到《聯邦證券法》,《證券交易法》頒布實施,再到20世紀美國的經濟轉型,引領新一輪的經濟浪潮,可以說華爾街是美國經濟的象徵和縮影。
華爾街依託於美國經濟,服務於美國經濟。從一條非常普通的小街成長為美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代名詞。紐約從美國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城市,成長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美國從一個不毛之地,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華爾街給我們的啟示
通過《華爾街》這部紀錄片,通過央視解讀的資本市場。我想能從中獲得以下啟示。
首先華爾街在美國經濟崛起,甚至大國競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美國的經濟發展中,從運河的興起,鐵路的興起,到重工業化,再到最後的科技產業的興起。甚至它的南北戰爭,無論是從何平還是到戰爭。它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虛擬經濟的發展,並規范化。
其次,我們看到華爾街的興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美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它經歷了兩次非常重要的調整。一次是它意識到上市公司沒有真實的信息披露。市場是要崩潰的,不可能長期發展,於是進行革命,修正了這一點。後來它發現,一個缺乏政府監管的市場,也是非常不穩定的。隨後就進行了大量的金融改革。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所以,我們要善於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積極修正預防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錯誤。
我國作為一個還不成熟的發展經濟體,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但同時,正是因為我們起步和發展的晚,還有許多經驗教訓來吸取。可以少走許多彎路,不斷的吸收外國的先進經驗對我國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希望我國有一天也能發展出一條能影響全世界金融的中心。
華爾街——資本無眠觀後感
央視財經頻道於改版一周年之際推出年度力作——10集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為08年金融危機2周年之後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現代金融體制,展現他的過去,評述他的現在,展望他的未來。
第一集《資本無眠》從一個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股票交易員斯科特的一天入手,講述了華爾街運作的內幕。片中的那位交易員供職於T3公司,他每天早上5點坐第一班輪船從家到華爾街上班。除了交易股票,斯科特還負責錄制當天的市場分析。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已經將全球的資本市場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他錄制的節目也以直播形式通過互聯網和電視迅速傳遞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說,現在的華爾街的鍾聲牽動的不止是華爾街,他牽動的是整個世界,資本進入無眠時代。
誕生於400年前的華爾街,本質上講,是荷蘭人對外擴張的產物,是貪婪的產物,這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華爾街的性格。現在在華爾街不到一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2000多家金融機構,40萬金融從業人員,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這里競爭異常殘酷,你的對手大都是哈佛、耶魯等全球名校的精英,或者擊敗他們活下去,或者被他們擊敗失去工作。在華爾街成長的過程,就是把自己從綿羊變成豺狼的過程。當然這份工作的回報也非常豐厚——華爾街金融從業者的薪水約為其他常春藤名校畢業生薪水的3倍。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里競爭如此殘酷,因為勝者為王。在華爾街生存下去意味著榮華富貴。資本無眠,資本無眠,不睡覺做什麼,當然是逐利,當然是賺錢。
當然,從400多年的金融歷史看來,也正是這種赤裸裸的對金錢的無休止的貪婪的追逐的慾望推動了人類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華爾街創造的財富遠遠大於他帶來的損失。正如馬克思所說,交易所是豺狼,但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現在也許還沒有鐵路。
然而,當人類乘坐資本列車飛速前行的同時,也在品嘗著金融危機的摧殘。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為標志,美國多家銀行破產,通用汽車破產、加拿大北電網路破產、冰島政府瀕臨破產,全球大量人員失業,全球經濟開始衰退。
人們開始反思,也許現在的金融體系存在問題。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被歸結於金融衍生品的濫用和政府監管不力,當然,交易不透明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那麼,金融危機之後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秩序,T3公司的員工在這方面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通過視頻直播將自己的交易透明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內幕交易和暗箱操作。這也許會成為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至於如何在保證金融監管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金融創新的活力,則依然是一道難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集金融常識:
金融市場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高效籌集資金和分散風險。華爾街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本國的退休金和外國的資金管理公司。這些資金需要保值增值,所以就需要股票市場。而把這兩者聯系起來的就是投資銀行
㈣ 《華爾街操盤手日誌》讀後感二
[《華爾街操盤手日誌》讀後感二]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找到的這份工作是由美國"思必得"交易公司提供的,《華爾街操盤手日誌》讀後感二。公司對他提供培訓,培訓後,他就要在此工作2年以上。沒有底薪只有提成。工作范圍就是炒美國股票。由於美國股票可以做空又可以T+0,所以很類似我們的期貨市場。用美國公司的錢炒股票有很多優勢:第一,因為是替證券公司炒股票,所以沒有手續費,有些時候平進平出,還能賺到一些平台的返點。第二,因為是體證券公司炒股票,所以風險有控制。比如思必得公司有兩個風險控制機制:1、不持有倉位過夜。,每天收盤前平掉所有倉位,第二天從零開始。第二根據操盤手盈利能力設定每個操盤手一天最多可以賠多少錢。如果超過上限,當天就必須暫停交易。第三,美國市場可以多空雙向交易。能工作空,除了給操盤手提供另一種賺錢的方式之外,也使得操盤手更有可能用比較客觀的眼光看待市場。而在中國股市,只能單邊做多,這就會讓交易者本能的期望股價上漲。這種期望股價上漲的本能願望,即使在明顯的下跌通道也是如此。第四,因為是替證券公司炒股,所以會受到嚴格的培訓和管理。之所以"思必得"公司要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招收學員,是因為中國的人力成本相對便宜。在"思必得"公司培訓的第一節課,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節課"堅決止損"。想想我虧得20w,不管哪一筆,只要我當時能有堅決止損的概念,現在絕不可能手裡只剩這么點錢了。600084虧了1w多,600811也虧了將近1w多等等,還有其他的一些股票,讓我一直難忘。市場不認學歷,只認實力。實力除了包括資金實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操盤手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意志力、專注力、判斷力、行動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等軟實力。在交易生涯的前三到五年,把注意的焦點集中在磨礪自己的意志和提升自己的交易技能上,是一件十分明智的事情。而堅決止損正是提高自己軟實力的必要途徑。堅決止損有如下好處:1、主動控制風險,避免自己損失不斷擴大;2、節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便於捕捉下一個機會;3、增強自信心和勇敢果斷的精神,讀後感《《華爾街操盤手日誌》讀後感二》。4、可以防止小概率時間對我們造成致命的傷害。交易是一個冒險的游戲,對於操盤手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敢於冒險,並善於控制風險。止損不堅決使得許多操盤手不能有效的控制風險,也因此而不敢去冒險,這就大大降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有人說長期投資,比如可口可樂,可是要知道,和可口可樂同時代發行的股票,現在還剩多少呢?如果你選擇的是別的股票呢?所以不要相信公司。再好的股票,也要用止損作為保護傘。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堅決止損,那麼,他就永遠都不會被套,更不會在一隻股票上賠得傾家盪產。對於操盤手來說,有兩個重要的資本,一個是賬戶上的資金,另一個就是心理資本,包括自信心、希望、樂觀和韌性。心理資本可以是個正數,也可以是個負數。當心理資本是一個負數時,最終的交易業績也必然是一個負數。也就是說,一個操盤手的心態扭曲,缺乏自信心、希望、樂觀和韌性,那麼他最終肯定是要賠錢的。具體表現為:一、缺乏自信心--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自我懷疑、膽怯、不能採取行動;二、缺乏希望--喪失動力、沒有交易的願望和激情、缺乏創造性和想像力;三、缺乏樂觀--悲觀消極、軟弱消沉、缺乏鬥志、畏難退縮;四、缺乏韌性--脆弱、煩躁易怒、挫折感強、難以從挫折中復原。操盤手必須把交易當做是一種"人生修煉",做交易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為了通過"修煉"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充滿希望,樂觀積極,富有韌性。當一個操盤手"修煉"成功時,他不僅擁有金錢上的成功,而且也會擁有巨大的心理資本,擁有強大的心靈力量,去應對人生中各種的挑戰,進而獲得一個真正成功的人生。堅決止損這一行動本身就可以增加操盤手的心理資本。首先,因為操盤手可以堅決止損,所以在交易中,他不會感到失去控制,就不會感到緊張和焦慮,從而損耗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其次,堅決止損,會幫助操盤手樹立自信心,進而增加其他方面的心理資本。堅決止損後,我們應該這樣思考問題:1、做每一件正確的事情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2、到了止損位就要止損,而在止損的時候你沒辦法預知接下來的股價怎麼走,如果不止損,損失可能更大。所以不能有被洗出去的感覺;3、止損出來後,上一次交易已經結束,自己隨時可以在建倉,坐下一筆交易。從上起來看,能否做到堅決止損,不僅僅是悟性、決心和意志的問題,更取決於交易者本人對止損的感受如何。很多人對堅決止損後產生的損失感到痛苦,為了迴避痛苦,他就會迴避止損。而能夠做到堅決止損的人把"不能做到堅決止損作為一種痛苦",把"能夠做到堅決止損"當成一種快樂。這樣他在堅決止損時,就不會感到痛苦。
〔《華爾街操盤手日誌》讀後感二〕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㈤ 華爾街股票交易員學習什麼指標
所有的交易員都懂得市場上常見的指標,但通常都不是作為交易的依據。對於交易者來版說,他們只是執權行分析師或者金融公司的決策而已。至於炒股的指標,沒有萬能的指標,只能根據自己的悟性和經驗找一到幾個指標來參考,不要迷信。
㈥ 如何從一位大學生成長為華爾街操盤手
首先你得有一來個平台,先自入門,嘗試過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可以到招美股/加股/澳股/日股操盤手的公司去應聘。一般來說門檻很低,只要缺人基本都能應聘上,這類公司的培訓是很正規的,做個一兩年的話,一些基本的東西和技巧基本都能掌握,我覺得比自己在家瞎琢磨效率高多了。
這類公司唯一的缺點是,美股和加股都是夜裡上班的,從21:00到第二天5:00左右,因為是和美國、加拿大同步的,所以需要倒時差。我在加股的公司里做過,做了一年就放棄了,夜裡上班,白天睡覺,太累了,實在吃不消。
當然,如果你能堅持下去,肯定會有收獲的。
㈦ 華爾街2觀後感
當華爾街的高樓大廈在銀幕上幻化成一條條K線圖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大時代》,莫非,這也是一個關於利用投資游戲去復仇的故事?套用大話西遊里的一句話,我猜中了這開頭,卻沒猜中這結局。
美國的華爾街與北京的金融街完全不同,他們與美國政府的關系就像杠桿。當股市崩盤時,幾乎沒有人會知道金錢都流向了哪裡,連美國政府都不知道。但在這部電影里,有兩個人似乎知道。第一個人是人格閃亮的白鬍子老頭,我非常欣賞他那寵辱不驚的處事方式,乃至於最後談判時的苦苦哀求讓我感到非常難過。後來,這個優秀的老頭子不玩了,真正的故事也開始了。
很久以來,我一直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世界上的錢都去哪了。在中國,這個問題似乎很容易解釋,錢都在領導手裡,可每天都熱衷於拿金錢做游戲的領導卻並不多見。而在美國,一個股票交易員如果想搞到十幾萬美金的月薪似乎也並非幻想,但這些只是小錢,那些被用來做游戲的大錢都去哪了?中學生都會說,錢在股市裡,錢在銀行里,錢是會流動的。但這部電影似乎更新了一些常識——錢在信息里,或者說,信息可以操控金錢流動的方向。
所以,傳媒業對金融業的走向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片中男主角的女友是一家新聞網站的負責人,這家新聞網站不已盈利為目的,因為網站的名字是「說真話」,他們做的事情也是說真話。電影里有段對話提到了這家網站,說他們做的很好,「每天大概有五萬的點擊」。這句話說完的同時,我聽見旁邊來自豆瓣的員工兄弟輕輕的發出了「切」的一聲來表示心中的不屑,其他幾位同事哈哈大笑。我也會心一笑,因為我突然想到了四天前剛剛倒閉的一家網站,倒閉的原因則是說了太多真話。
在金錢面前,善惡有報不再有效,成王敗寇才是終極真理。在道格拉斯飾演的投機皇帝戈登·蓋柯出獄時,我就隱約感覺到這個老傢伙會狡黠地笑到最後,不過他的再次欺騙確實讓我錯愕不已。男主角傑克的復仇失敗倒是在意料之中,不過一篇爆料就能搞垮一家公司的故事也實在太缺乏真實性了,盡管這看上去更像幾滴催化劑。女婿和老丈人居然就這樣在並不默契的情況下聯手打敗了老對手。
「金錢永不眠」這個副標題取的非常好,因為這部電影並非只從華爾街一個簡單的角度去詮釋的貨幣的流通性。傑克的母親是一位愛上炒房的退役老護士,在中國,這種個體有一個比較專業的名字,叫「房蟲」。他們與炒房團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非常容易因為一些自己並不知曉的原因而莫名陷入被動,在資金上往往受制於人,賺錢不多卻經常提心吊膽,不過一旦有了游資就會再次投入到房市,樂此不疲。這也正是2009年的中國人普遍的想法,一旦有了錢勢必要買房玩,而所有的買房者在某種角度看來幾乎都賺了不少錢,這一大筆利潤從何而來?似乎跟老百姓的剛性需求上漲過快並無太大關系,因為今年不再有人買房了。
別人都說錢很好賺,但我老是覺得錢不好賺。記得有天半夜打車回家,路上怕司機犯困就聊了起來,他說外企員工一個月拚死拼活賺那七八千塊錢多累啊,心裡壓力還大。當時我心裡還咯噔一聲,心說這筆錢還不算太少啊,莫非現在的計程車司機一個月能賺一萬多了?前天晚上睡不著,後半夜跑出去吃夜宵,和賣烤串的小販兒沒聊幾句就開始掏心窩子。人家告訴我,現在賣烤串賣的好的,一年後就能開輛奧迪回老家,當然前提是你得打通各路關系,還說現在賣早點賣的好一個月也有一萬五左右的凈利潤。——這兩個例子只是為了說明中國人賺錢的能力也不弱,坐在辦公室里的白領們賺得也未必有這種小本生意賺得多,而小本生意賺到的錢幾乎永遠不可能被用來投資房產或是操控股市。小錢畢竟都是用來過小日子的,那種電影里的世界,離我們還很遙遠。
由此可以引出關於幸福指數的一些話題,電影里的女主角(傑克的未婚妻同時也是戈登的女兒)的幸福指數就比較高,這與她在瑞士的那筆巨額存款似乎沒什麼關系。她最看重的是愛情,最不看重的反倒是金錢,不知道這跟她富二代的出身有沒有直接關系,但她與富一代爸爸的關系可真是讓人感慨不已。同時,這個幸福的角色也間接地告訴了男性觀眾一個道理,那就是富家小姐的錢很好騙,前提是自己得有兩把刷子。
很慚愧,寫到最後也沒能回答出題目里提出的問題,因為這種高深的問題實在非我輩所能解答。如果有人掌握了金錢的終極奧義,那一定件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惜這些信息很難從課本里得到,否則世界上就沒有經濟學教授這種職業了。引據大部分新聞評論下的一句話做結尾吧——看到這句話的人,年底發大財!
㈧ 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為華爾街操盤手
理論與基礎結合,想做好就親身體驗就可以了
㈨ 今天看到一資料說華爾街頂級交易員近十年的平均交易勝率為35%-50%,感覺很驚訝,是真的嗎
有可能吧!
㈩ 華爾街操盤手日記
不用的,我跟你說,我是讀法律的,但是我現在也在做美股操盤手,關鍵看你的決心,證書是不用的,充其量一個四級,不過前期是很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