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衡量公債規模的指標

衡量公債規模的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04 17:51:52

1. 國債規模的衡量指標

國債償債率(10%以內)
國債依存度(警戒線20%)
國債負擔率(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發達國家不超過60%)
國債債務率
3%的赤字率,60%的債務率
借債率(國際以10%控制上限,我國按照西方的經驗3%-5%)

2. 影響一國公債規模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衡量公債的規模

影響因素

經濟發展
發展水平是影響公債規模的主要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債務規模大小的決定因素。

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國家,其舉借公債的規模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區別。由於資本主義公債主要用於彌補財政赤子,是將生產經營資本轉用於非生產性方面,這樣相對於其經濟規模來說,資本主義赤字公債的舉借就應小一些。社會主義公債則不同,它主要用於籌集建設資金,而且社會主義公債的發行對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運行的危害性可能相對小一些。這樣,社會主義公債的發行規模可以相對大些。當然,社會主義公債的發行也有其客觀限制,並不是因為公債收入被用於經濟建設而例外。

政治背景
同樣經濟發展水平和同樣生產關系情況下,不同的政治背景決定著不同的公債發行量限量。

職能范圍
職能范圍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國財政赤字的規模,而對財政赤字的存在則是公債產生的最初動因。

財政政策
國家在特定時期實行何種財政政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債的規模。財政政策通常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如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財政赤字規模就小,公債規模也會相對減小;但若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拉動總需求必然以擴大公債發行為條件。我國近幾年來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就是靠發行公債來支撐的。

金融市場
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重要工具,主要是通過公開市場業務來操作的,而公開市場業務能否順利進行要看金融市場的發育狀況。

衡量方法
來說,判斷公債適度規模的標准有五個方面:
1、從應債能力方面看,社會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承受債務的規模。
2、從償債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在今後償還逐漸累積的債務。
3、從政府債務對中央銀行貨幣供應的影響來看,政府債務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價格總水平。
4、從政府債務對私人部門投資的影響來看,政府債務有多大的所謂「擠出效應」。
5、從政府債務工具是證券市場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來看,證券市場需要和能夠容納多少政府債券。
五個標准中,最重要的是前兩個,圍繞這兩個標准具體又分為四個衡量公債適度規模的指數。下面從兩個方面分析公債適度規模的衡量:
1、國民應債能力。國內公債的資金來源是儲蓄,這里的儲蓄包括國內儲蓄和國外儲蓄。銀行存款、股票和各種債券都是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形式。一個國家籌集資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該國的儲蓄水平。
2、社會資金應債能力。社會資金主要包括社會保險基金、企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
從國民的應債能力和社會資金的應的應債能力看,我國公債規模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3. 什麼是衡量一定時期公債累積額與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公債負擔率用以衡量一定時期公債累積額與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情況。

公債負擔率是指當年的公債累積余額與當年經濟總規模的比例。

計算公式

這一指標從國民經濟整體角度考察政府累積的債務總量。國債負擔率成為發達國家和IMF衡量一國經濟狀況的主要觀測和控制指標。如,Maastricht 條約規定,加入歐元體系的國家必須將政府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控制在60%以內。還有一個標準是,一國的當年的國債發行額最高現額是當期的財政收入。

4. 衡量國債負擔的主要有哪些指標

衡量國債規模(限度)的指標主要有:國債負擔率、國債依存度、還本付息率(國債償債率)
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又稱國民經濟承受能力,是指國債累計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這一指標著眼於國債存量,反映了整個國民經濟對國債的承受能力。國際公認的國債負擔率的警戒線為發達國家不超過60%,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
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當國債發行規模過大、債務依存度過高時,表明財政支出過多依賴債務收入,財政狀況脆弱。國際上關於國債依存度公認的警戒線是20%。國債依存度,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
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某年的國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即當年財政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部分所佔的份額,該比率衡量的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中央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低,說明中央政府的償債能力越強。公式:國債償債率=(當年還本付息支出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100%。

5. 一個國家可以無限度地發行國債嗎影響一國國債規模的因素有哪些衡量

你好,國家不可能無限制發行國債。
國債作為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已成為各國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觀調控工具。
國債規模通常包括三層含義:國債余額、當年國債發行額、當年國債的還本付息 額。
衡量一國的國債規模是否合理,國際上常用的指標有四個,即國債負擔率、 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和居民應債力。

6. 試述影響公債規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因素
經濟發展
發展水平是影響公債規模的主要因素。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債務規模大小的決定因素。
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國家,其舉借公債的規模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區別。由於資本主義公債主要用於彌補財政赤子,是將生產經營資本轉用於非生產性方面,這樣相對於其經濟規模來說,資本主義赤字公債的舉借就應小一些。社會主義公債則不同,它主要用於籌集建設資金,而且社會主義公債的發行對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運行的危害性可能相對小一些。這樣,社會主義公債的發行規模可以相對大些。當然,社會主義公債的發行也有其客觀限制,並不是因為公債收入被用於經濟建設而例外。
政治背景
同樣經濟發展水平和同樣生產關系情況下,不同的政治背景決定著不同的公債發行量限量。
職能范圍
職能范圍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國財政赤字的規模,而對財政赤字的存在則是公債產生的最初動因。
財政政策
國家在特定時期實行何種財政政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債的規模。財政政策通常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如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財政赤字規模就小,公債規模也會相對減小;但若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拉動總需求必然以擴大公債發行為條件。我國近幾年來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就是靠發行公債來支撐的。
金融市場
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重要工具,主要是通過公開市場業務來操作的,而公開市場業務能否順利進行要看金融市場的發育狀況。
衡量方法
來說,判斷公債適度規模的標准有五個方面:
1、從應債能力方面看,社會上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承受債務的規模。
2、從償債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在今後償還逐漸累積的債務。
3、從政府債務對中央銀行貨幣供應的影響來看,政府債務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價格總水平。
4、從政府債務對私人部門投資的影響來看,政府債務有多大的所謂「擠出效應」。
5、從政府債務工具是證券市場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來看,證券市場需要和能夠容納多少政府債券。
五個標准中,最重要的是前兩個,圍繞這兩個標准具體又分為四個衡量公債適度規模的指數。下面從兩個方面分析公債適度規模的衡量:
1、國民應債能力。國內公債的資金來源是儲蓄,這里的儲蓄包括國內儲蓄和國外儲蓄。銀行存款、股票和各種債券都是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形式。一個國家籌集資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該國的儲蓄水平。
2、社會資金應債能力。社會資金主要包括社會保險基金、企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
從國民的應債能力和社會資金的應的應債能力看,我國公債規模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7. 衡量國債規模的相對指標及其意義

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變動能夠較好地表現未來經濟走勢預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變動只是市場預期的表現特徵之一,還有其它許多靈敏的指標,而且每個指標都可能失靈。經濟預測沒有萬靈葯。債券收益率變動之所以能反映經濟預期,是因為銀行作為國內債券的主要配置者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債券收益率變動能夠很好地反映銀行的風險偏好和經濟預期。國債在所有的債券品種中,集發行量大、發行頻率高、參與者廣、價格發現機制好、縱向歷史數據完備等諸多優點於一身。10年期是較長時間跨度中,中長端國債流動性最好的品種。跟蹤中長端國債收益率變動能夠盡量減少市場短期流動性沖擊對收益率變動帶來的巨幅擾動,更加純粹地表現機構的經濟預期。債券(Bond)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俏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侍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債券出售者的受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8. 簡述衡量國債規模的相對指標及意義

我國國債發行規模狀況我國國債發行始於1950年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1954年—1958年又相繼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其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終止了政府舉債融資,我國成為世界上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國家。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從1981年開始恢復發行國債,國債的發行主要用於籌集建設資金,彌補財政赤字。由於當時彌補財政赤字可以向銀行透支,因此,國債發行規模較小,增長較慢。從1994年起,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出台了《預演算法》,規定財政赤字不允許向銀行透支,使得國債發行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並在以後逐年增加發行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1998年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通過大量發行國債籌集建設資金以投入基礎設施等建設,為此,1998年國債規模達3310.09億元。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債發行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至2006年發行量達44556.4億元(詳見下表)。我國國債對支持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發展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發行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9. 公債規模可以通過哪幾類數量指標來衡量

1、公債負擔率。2、償債率3、債務依存度

閱讀全文

與衡量公債規模的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夥企業從事股權投資 瀏覽:177
一元人民幣等於多少捷克錢幣 瀏覽:66
貸款承諾函贖樓 瀏覽:764
32新加坡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9
新興籌管股票 瀏覽:267
一百塊錢人民幣可兌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
005449基金贖回有費用嗎 瀏覽:135
中國最可能上市的期貨公司 瀏覽:87
天圖資本投資騙局 瀏覽:487
外匯戶頭是 瀏覽:3
690捷克克朗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9
襄陽外匯控流出 瀏覽:542
指數基金一定拆分嗎 瀏覽:897
公募基金年度報告披露要求 瀏覽:805
熊貓幣福字幣投資 瀏覽:1000
2014年北京92號汽油價格 瀏覽:717
2017年12月份長江鋁錠價格 瀏覽:518
什麼樣的人做期貨夜盤 瀏覽:123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