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金分為哪幾種
黃金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足金,和千足金。
足金和千足金代表的是黃金的純度。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
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黃金的化學符號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碼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稱來自一個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 )的一個故事,意為閃耀的黎明。
拓展資料
黃金的歷史: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由於19世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段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2013年,全世界黃金總產量約2,770噸。
㈡ 黃金都分哪幾種,有什麼區別,詳細點的
一、黃金有四種,分比為赤金、色金、混色金、k金。
二、主要的區別就是不同;
1、赤金成色達到99.6%;
2、色金是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3、混色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
4、k金是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
三、用"k金"表示黃金的純度
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每開(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所以,各開 金含金量分別為(括弧內為國家標准):
8k=8*4.166%=33.328%(333‰)
9k=9*4.166%=37.494%(375‰)
10k=10*4.166%=41.660%(417‰)
12k=12*4.166%=49.992%(500‰)
14k=14*4.166%=58.324%(583‰)
18k=18*4.166%=74.998%(750‰)
20k=20*4.166%=83.320%(833‰)
21k=21*4.166%=87.486%(875‰)
22k=22*4.166%=91.652%(916‰)
24k=24*4.166%=99.984%(999‰)
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成為"1000‰",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折為23.988k。
(2)黃金都有幾種類型擴展閱讀
清洗方法
1、保護黃金飾品的光澤,可以在上面薄薄地塗上一層指甲油。
2、如果表面已有黑色銀膜,可用食鹽2克,小蘇打7克,漂白粉8克,清水60毫升,配製成"金器清洗劑",把金首飾放在一隻碗中,倒入清洗劑,2小時後,將金首飾取出,用清水(最好不是硬水)漂洗後,埋在木屑中乾燥,然後用軟布擦拭即可。
3、鑲寶石的戒指用冰棍或火柴棒卷一塊棉花,在花露水和甘油的混液中沾濕後,擦洗寶石及其框架,然後用絨布擦亮戒指。切忌用刀片一類銳物去刮。
4、鹽和醋混合成清洗劑,用它來擦拭純金首飾,可使歷久常新。
5、牙膏擦拭或用滾熱的濃米湯擦洗,也可恢復光澤。
6、可用氨水擦洗
㈢ 黃金的種類有那些
黃金大致有以下六種:
1、【足金】、【千足金】
足金和千足金都是純金!符號:Au國家對於商家銷售的每件黃金飾品有很明確的規定,黃金飾品必須掛牌標明其含金量和重量。含金量不少於99%叫做足金,那千足金就是含金量不少於99.9%,足金為深黃色,俗稱二個9,千足金就是三個9了,但是純金因為硬度不高,所以一般不鑲嵌寶石。
2、【鉑金】
嚴格的說鉑金和金子沒有關系,鉑金是一種極其稀有的金屬,白色,質地堅硬,永不褪色,具有恆久保值價值,一般與鑽石搭配。又稱白金符號:Pt國家規定只有鉑金含量在85%及以上的首飾才能被稱為鉑金首飾,並必須帶有Pt標志。
3、【3D硬金】
3D硬金或者硬金是指經過工藝改進對純金在加工過程中進行了改良(通過對電鑄液中的黃金含量、PH值、工作溫度、有機光劑含量和攪動速度等進行改良,大大提升了黃金的硬度及耐磨性)使其具備硬度大,成品色澤好,易於打磨成各種形狀,克服了純金硬度不足的缺點因為加工工藝的復雜所以會貴一點。
4、【K金】、【白色K金】
【K金】是對金子含量不同的黃金飾品的一種標識。1K的黃金含量比例大約是4.166%,所以24K、22K、20K、18K的黃金含量分別是:99.99%(純金)、91.65%、83.32%、74.98%。其餘的可以用4.166%乘以K數,就能得出黃金含量。【白色K金】白色K金不是黃金中加入了鉑金。
5、【鍍金】
鍍金就是其它金屬表面噴塗了一層黃金。
6、【彩金】
彩金又叫彩色金,是在金子中加入了多種彩色金屬熔煉而成,價錢會隨著顏色的稀有奇特而更貴區別於硬金,可以回收。
(3)黃金都有幾種類型擴展閱讀:
黃金辨別摻假:
1、黃金是否有白色亮點
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
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㈣ 黃金價格有幾種類型
目前世抄界上黃金價格主要有三種類型:市場價格、生產價格和准官方價格。其他各類黃金價格均由此派生。
1、市場價格包括現貨和期貨價格。
這兩種價格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兩種價格都受供需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干擾,變化大,而且價格確定機制十分復雜。一般來說,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所受的影響因素類似,因此兩者的變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
2、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根據生產成本建立的一個固定在市場價格上面的明顯穩定的價格基礎。
以現在的匯價估算,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每盎司260美元(1986年,南非黃金生產成本約為每盎司258美元)。
3、准官方價格是被中央銀行用作與官方黃金進行有關活動而採用的價格。
在准官方價格中,又分為抵押價格和記賬價格。世界各國中央銀行官方總儲備量(各國中央銀行往往是各國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98年大約為34000噸。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並且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137400噸的24.7%,這是確定準官方金價的一個重要因素。
㈤ 黃金有幾種
混金是指黃金中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及其他金屬成份.混金又分為小混金、大混金和K金三種.5、小混金.小混金是指黃金中除有白銀成份外,並含有少量的銅,一般含銅量占銀銅總含量的10%以內.由於鋼呈紫紅色,所以容易誤認為成色高的黃金,所謂"一混抬三色"即指此.6、大混金.大混金的含銅量比小混金高,表面呈紫紅色,火燒後變成黑色,體質堅硬發脆,敲打有韻音,手摺有彈性。7、K金。K金是按銀、銅一定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而成的。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呈紫紅。我國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標准計算,1982年以後,已與國際標准統一起來,以每K4.1666%作為標准。(緣)
㈥ 黃金的分類有哪些
一、黃金可以分為足金,和千足金
足金和千足金代表的是黃金的純度
千足金是純度最高的了(一般都會有印記的 如999 9999)
鉑金的標記是PT,但是PD是鈀金,要比鉑金便宜
比如PT950,前邊的PT就說明它是鉑金材質,後面的950是代表其含金的純度
現在的鉑金都是990的了,提高了純度
二、以下更詳細!
人類早在6 000年以前已經知道有黃金,並用黃金作裝飾品。當今國際及國內市場上流行的黃金首飾主要有純金、K金、鍍金、包金、仿金和變色金等製品。
純金首飾是由純金製成的。俗話說「金無足赤」,就是說純金的含量也達不到100%,實際上金含量達到99%、99.9%的都稱為純金製品。這種純金首飾質地柔軟,色澤赤黃,永不泛色。但容易變形,容易磨損,不能鑲嵌各種精美的寶石。
K金是在黃金中添加少量銀、銅、鋅等金屬,以增強黃金的強度和韌性。為了表示K金中的黃金含量,常用K值來表示。1K的含金量約為4.166%。24K的含金量約為99.99%所以就是純金。用作金首飾的材料一般為22K(含金量約為91.65%),20K(含金量約為83.32%)、18K(含金量約為74.98%)和14K(含金量約為58.2%)等幾種。K金首飾款式易翻新,能夠鑲嵌各種鑽、翠、珠、寶和雕鋸鑿摟出各種精美的圖案。鑲嵌鑽石的鑽戒,多用18K金的。金筆的筆尖上寫著「14K」或「14開」,是指這種金筆筆尖是14K金的。
鍍金首飾是在銅、銀或合金製成的首飾表面上鍍一層24K金,其外表和純金首飾一樣。但鍍的金屬不耐久,佩戴時間長了就會被磨損。
包金首飾是用金箔包在由鋁、鋅、鉛的合金製成的首飾表面,然後加溫,用工具把金箔牢牢地壓在產品上製得的。包金首飾的質地比純金首飾要硬,不易變形,耐磨性強。從表面上看能與24K金的首飾相媲美。
仿金首飾是選用特殊的鍍層工藝,製成的近似K金的首飾。這種首飾是以銅,鋅或鋁等金屬為原料,製成半成品,然後放入一種特殊鍍液中,經過處理,在表面鍍上一層象黃金一樣赤黃光亮的鍍層。雖然這種首飾不含一點黃金,但卻酷似純金製品。目前在國內外已有許多精緻的仿金首飾代替純金首飾做裝飾品。
變色金首飾是用一種新穎的、經過特殊加工後的K金材料製成的首飾。如在K金錶面注入鑽原子,可呈現出一層美麗的藍色;把一種很細的金屬微粒電鍍在K金錶面,可顯示出黑色。日本還研製出含金量為78%、含鋁量為22%的光采奪目的紫色合金首飾。現在,紅、黃、白、紫等色彩都進入了K金家族。目前,這種神奇變幻的變色金首沛已經在國內外流行,並且頗受青
三、黃金辨別真假方法:
1.鑒別方法是用火燒(最好是用打金師傅常用的工具---火槍),1---2秒鍾就可見結果.燒後仍是金黃色者就是真金,如果變色(變為黑色)者則肯定是假金.
俗話說"真金不怕苦怕火煉",其本意就是這個變色與否.
2.方法是看印記,在戒指指圈內.如果印記為足金、千足金、24K等均為純金飾品,如果印記為18K、G18K、750即為18K金(1K=4.166,18K就是含75%黃金)。
㈦ 黃金都分為哪幾類
1、黃金分類
以黃金為材料製成的首飾,主要有純金首飾和K金首飾兩大類。
純金首飾,又稱足金首飾。金無足赤,最純的黃金也只能達到99.9999%,是專門用做標准試劑的「試劑金」。首飾店裡出售的純金首飾,其含量實際為99%、99 99%兩種。前者稱為 「二九金」,後者稱為「四九金」。
K金是指在黃金中加一定比例的銀、銅、鋅等金屬,以增加其強度與韌性。K金(Karatgold) 的「K」是「Karat」的縮寫。K金的計算方法是把含量最高的純金分成24K,每K的含金量為4.166%(建國初期每K為4.15%)
K金有24K、22K、20K、18K、14K、12K、9K,常見的是18K(含金量75%)和14K(含金量58.33%)兩種
2、24k黃金常被人們認為是純金,但實際含金量為 99.99%(實為99.998%)。
3、24K鉑金就是含鉑金量為99.99%
4、pt999是指含有百分之九十九鉑金的飾品
5、PT700黃金就是黃金含量為70%
(7)黃金都有幾種類型擴展閱讀:
選購指南
首先要選擇有信譽的品牌企業,絕不要貪圖便宜選擇無品牌商販,而且黃金價格比較透明,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要提防;
其次,購買黃金製品時,切記要發票,這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核心;
第三,如有疑問可以及時檢測,國家技監部門下屬的黃金珠寶檢測機構在各大城市都有分布 ,檢測黃金珠寶飾品成分比較容易;
第四,選擇投資金條、金塊等黃金製品,要選擇承諾回購的正規商家,質量可以保證。
㈧ 金子有哪幾種
黃金的種類按照質地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赤金、色金、混色金、k金。
經過提純後達到相當高的純度的金稱為純金,黃金一般指達到99.6%以上成色的純金。
1、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8)黃金都有幾種類型擴展閱讀:
一、辨別摻假
1、黃金是否有白色亮點
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由於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
2、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裡面有空氣。
3、真金不怕火煉。
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觀察其變化。由於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生氧化反應,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而純金經過火烤後顏色會紅得發亮。不過,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
㈨ 黃金的種類有哪些
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離狀態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按其來源的不同和提煉後含量的不同分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對象,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採的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為礦金和沙金兩種。
礦金,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礦金產於不同的礦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屬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 50%-90%之間。
沙金,是產於河流底層或低窪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經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點是:顆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蠶豆,小的似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熟金是生金經過冶煉、提純後的黃金,一般純度較高,密度較細,有的可以直接用於工業生產。常見的有金條、金塊、金錠和各種不同的飾品、器皿、金幣以及工業用的金絲、金片、金板等。由於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沒有提純設備,而只熔化未提純,或提的純度不夠,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黃金。
人們習慣上根據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為純金、赤金、色金 3種。
黃金經過提純後達到相當高的純度的金稱為純金,一般指達到99.6%以上成色的黃金。
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 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色金,也稱 「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 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 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我國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標准計算,1982年以後,已與國際標准統一起來,以每k為4.1666%作為標准。
足金、K金系列的保養
黃金為美麗的金黃色金屬,具有密度大,硬度低,熔點、沸點高,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優良的導電、導熱等性能。金具有相當高的化學穩定性,在任何溫度下不與氧發生氧化作用,所以金在自然界中能夠以自然金存在。金不溶於鹽酸、硫酸、硝酸及其它單獨的酸中。在受到水分、空氣、酸類、鹼類、鹽類等物質的作用時不發生變化。但金在常溫下溶於王水(HCl:HNO3一3:l)和其它混合酸的溶液中,也溶於碘化鉀、氰化鉀溶液及飽和的溴水、氯水中。
金與許多元素很容易形成合金,如鉛、鎳、錫、鋅、鉍、銅、銀、鉑、鈀等。金與銅合金時顏色偏紅,與銀合金時顏色偏白,與鎳等其它金屬合金時,可以形成白色……,這就是K金首飾顏色有所差異的原因。足金首飾硬度低(摩氏硬度小於3),在佩戴足金首飾時切忌與硬物相撞、相擦。如果與硬物接觸,不但可使造型精美的首飾變形,而且還可以使首飾表面損傷,產生深痕,減弱了首飾表面對光的反射強度,降低了黃金的金屬光澤。這樣不僅使首飾失去了美感,還減少了首飾的使用價值。
汞對黃金有溶解作用,產生汞齊反應,形成黃白色的金汞齊。高級的化妝品中,常含有少量的鉛和汞。黃金首飾經常與化妝品接觸,時間久了,就會使首飾表面出現白斑。遇到這種情況,將純金首飾在火上烤一會兒,白斑就會失掉。有位消費者在一家大的國營商場的珠寶櫃台買了一枚足金天元女戒,一天她發現戒指表面有一塊較大的明顯的白斑,於是就懷疑該戒指是否為真金?找到我們檢測機構後,要求為其鑒定。經我們測試該戒指的成色沒有問題。經了解,她曾經收拾過一隻打碎的溫度計,戒指不慎與水銀接觸過,於是才出現了金汞齊白斑。因此,消費者在佩戴黃金首飾時,不要讓首飾受到汞的污染。
K金首飾都含有一定量的銀和銅。銀和銅的化學活動性不如金那麼穩定,它們遇酸、鹼等在不同的條件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化學反應。因此,不要在二氧化硫、氯化氫、硫化氫等含量高,化學污染較嚴重的地方戴首飾。要避免使K金首飾與酸性、鹼性物質及汗漬長時間的接觸。有鉛污染的地方如印刷廠等地也應忌戴金首飾。因為鋁對金有捕集作用(在高溫的情況下)。長期受鉛的污染,鉛微粒也可聚集於金首飾的表面。總之,金首飾受到這類化學物質的腐蝕後,表面會變色發暗。遇到這種情況時,要經常用牙刷加少量的牙膏輕輕把K金首飾刷 亮,並用清水沖洗。或到專業的廠家、商家拋光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