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下列屬於銀行管理規模指標

下列屬於銀行管理規模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05 12:35:03

1.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哪幾類構成

盈利性指標:

①資產收益率

②銀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凈收入率

④銀行利潤率

⑤權益報酬率

贏利性指標是衡量商業銀行運用資金賺取收益同時控製成本費用支出的能力。

贏利性指標的核心是資產收益率和股本回報率,利用這兩個財務指標及其他派生財務比率指標可較准確地認識銀行的獲利能力。

基本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魚骨圖分析法和九宮圖分析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抓住主要問題,解決主要矛盾。

魚骨圖分析的主要步驟:

① 確定個人/部門業務重點。確定哪些因素與公司業務相互影響。

② 確定業務標准。定義成功的關鍵要素,滿足業務重點所需的策略手段。

③ 確定關鍵業績指標,判斷一項業績標準是否達到的實際因素。

(1)下列屬於銀行管理規模指標擴展閱讀


考核銀行盈利的傳統指標包括股權收益率和資產收益率,這種指標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將風險考慮在內。

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基礎的考核盈利指標——根據風險調整的收益(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該方法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由信孚銀行集團(Banker』s Trust Group)首創,最初目的是為了度量銀行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和在特定損失率下為限制風險敞口必需的股權數量。

此後,許多大銀行都紛紛開發RAROC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確定銀行進行經營所需要的股權資本數量。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考核其盈利能力的傳統指標主要為ROE(股權收益率)和ROA(資產回報率),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ROE=凈收益/所有者權益

ROA=凈收益/平均資產價值

或ROA=凈收益/期末資產價值賬面價值。



2. 什麼屬於存量指標

存量(stock)是指某一指定的時點上,過去生產與積累起來的產品、貨物、儲備、資產負債的結存數量。如某年某月某日銀行的金庫中存有500美元,則銀行的存量為500美元。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時刻全球的人口數有60億,則此時全球人口的存量為60億等。存量與流量有區別。流量是指一段時間(period)內發生的某種經濟變數變動的數值,它是在一定的時期內測度的,其大小有時間維度;而存量則是在某一時點上測度的,其大小沒有時間維度。

3. 銀行有哪些考核指標

銀行考核指標有:

4. 下列各項中,屬於商業銀行基本管理原則的有( )。

【答案】A、C、E
【答案解析】考查第18章第1節。通過本題掌握商業銀行的原則及各原則的含義。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原則包括以下3個。(1)盈利性原則:商業銀行在經營資產業務中,必須獲得盡可能高的收益,注重資產業務的盈並性,是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首要原則。(2)流動性原則:商業銀行必須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資產或其他容易變現的資產;商業銀行取得現款的能力。(3)安全性原則:商業銀行在放款和投資等業務經營過程中要能夠按期收回本息,特別是要避免本金受損。商業銀行的資產盈利性與流動性呈負相關關系。商業銀行的資產盈利性和安全性也呈負相關關系。商業銀行的資產安全性與流動性呈正相關關系。

5.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常用指標包括哪些

1、盈利性指標。

①資產收益率;

②銀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凈收入率;

④銀行利潤率;

⑤權益報酬率;

2、流動性指標。

①現金資產比例;

②短期國庫券持有比例;

③持有證券比例;

貸款資產比例;

⑤易變負債比例;

⑥短期資產;

⑦預計現金流量比

3、風險指標。

①利率風險

②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核心是資產收益率和股本回報率,利用這兩個財務指標及其他派生財務比率指標可較准確地認識銀行的獲利能力。

(5)下列屬於銀行管理規模指標擴展閱讀:

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中,風險被定義為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這種收入的不確定性會降低企業價值。商業銀行面臨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收益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風險指標將這些因素做了分類,並定量反映了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和抗壓能力。

流動性在任何企業經營中都是營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杠桿。商業銀行由於自身特殊的資產負債結構,更容易受到流動性危機的威脅,這也是銀行將流動性指標從一般風險指標中分離出來的原因。流動性指標反映了銀行的流動性供給和各種實際的或潛在的流動性需求之間的關系。

流動性供給在資產和負債方均可存在,如銀行拆入資金或出售資產都可以獲得一定的流動性。流動性需求也可通過申請貸款和提存的形式作用於資產負債兩個方面。

6.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屬於什麼指標

對銀行帳戶來說是應付款,銀行存款(現金類)

7. 反映商業銀行經營狀況的指標有

這是一道股票習題么?

流動比率,資本風險比率,固定資產比率三項指標是財務報表中體現的重要內容,問題是出在營業利潤率和資本金利率這兩項的表達方式不對。

況且,從理解的層面來說,商業銀行的營業利潤,主要表現在利差,全中國銀行的利差都是一樣的,資本金利率也是同理,全中國銀行的利率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兩項內容,是無法反映出經營狀況的。

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8. 銀行業競爭力分析標准,指標,方法有哪些

衡量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銀行規模。這一指標是通過統計位居資產排名世界前1000家之內的銀行的數目,來對一 國的銀行規模進行評價。在追求規模效益的銀行界,大的規模意味著大的市場份額,這一指 標充分反映了各家銀行的規模和實力。每年世界前1000家大銀行的評定結果於7月號的英國 《銀行家》雜志公布,這被世界各國視為最具權威的實力評估。

  2. 經營能力與服務質量。同國際大的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和服務手段 比較落後,金融產品單一。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大都以一般存款、貸款和結匯業務等傳統銀行 業務為主,外資銀行大部分已從傳統銀行業務轉為現代銀行業務階段,特別是風險小、成本 低、利潤高的國際結算、投資咨詢、家庭理財等中間業務發展已成為國外銀行利潤的主要來 源。如果在華外資銀行從目前只辦理進出口結算,擴展到與中資銀行相同的其他本外幣結算 業務,其技術先進、迅速快捷,能吸引走更多的結算業務。可見,中國銀行獲利能力如何從 傳統金融服務走向現代金融服務,這是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新的壓力。此外,我國銀行業, 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業務范圍較窄、資金調撥不夠靈活、技術設備比較落後、金融創新尚處 於初級階段,不能很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盡管如此,在國內,我國商業銀行較外資銀行仍 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通過運用計算機和遠程網 絡技術,將各分支機構連成一體,使其在資金的地區間調劑、信息收集、國內結算的質量等 方面有外資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2)我國商業銀行相對於外資銀行而言,規模大,對我國 經 濟影響力大,已基本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客戶,國內居民也對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 行的安全性有足夠的信心。在長期的合作中,他們之間已形成相互依賴、相互支持、密切關 聯的關系。(3)我國商業銀行比較了解中國國情,知道怎樣結合中國實際來滿足經濟發展的 需要。在服務質量上,中國銀行業也取得了巨大進展,據某調查機構的一次樣本上萬份的問卷 調查,中國本地銀行業服務已得到相當多的客戶承認。在被調查的20個服務性行業中,銀行 以高達44%的得票率被評為服務最好的行業。

  3.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銀行一定量的資本獲得相應比例利潤的能力,是銀行營運價 值的核心指標,體現銀行的核心競爭力。而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最普遍的指標莫過於平均資 產收益率及資本利潤率。(1)平均資產收益率。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銀行運用 較少的資本來推動較大資產的 運轉,正是基於這一特點使銀行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由於金融業的特殊性,銀行的資產收 益率非常低,平均在3%以下,這一指標反映銀行資產獲利能力。1999—2002年,美國幾家銀 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1.54%,歐洲幾家銀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82%,日本幾家銀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14%,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18%。美國銀行四年的平均資產 收益率最高,其次是歐洲,日本銀行的資產收益率波動較大,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平 均資產收益率只有0.2%左右,只有美國銀行的ljl4到lj7,即營運同樣一份資產,美國銀行可以產生7~14元的收入,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只能產生1元的收人。由此可見,國有商業銀 行盡管具有龐大的資產總額,但質量差,獲利能力低。(2)資本收益率。這一指標反映資本 獲利能力的大小,即每百元的資本金能獲得多少利潤, 實現的利潤越多,資本的獲利能力越強,資本利潤率就越高。1999—2002年,美國幾家銀行資本收益率平均為26.2%,歐洲幾家銀行資本收益率平均為22.2%,日本幾家銀行這4年資本 收益率平均為-4.9%,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則為4.4%。

  4. 不良貸款比率。銀行不良資產指銀行資產中比正常資產有較大損失可能性的資產。銀 行不良資產與正常資產的比例,就是銀行的不良資產率。1999—2002年,美國不良貸款比率 平均為1.44%,歐洲平均為3.49%,日本平均為5.40%,中國平均為18.19%。不良資產對銀行 發展具有嚴重影響:一是不良資產比例越高,回本收息就越少 ,資產流動性就越差,收支就會失衡,嚴重的會導致支付危機;二是不良資產比例越高,占 用資金就越多,貸款可用資金就會越少,生息和利潤來源就越少,甚至出現虧損,導致銀行 危機,降低銀行競爭能力。與國際上大型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較大 ,競爭能力較弱,因此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5. 人力資源。在現代競爭中,經濟組織內的人才優勢和激勵強度至關重要。高素質的金融 人才已成為商業銀行提高競爭力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中國銀行業嚴重缺乏懂得金融工程 學、熟悉各種資產定價模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高層次人才的比重上,國有商業 銀行中研究生比重還不到1%,比較而言我國新興商業銀行的情況較好,但同外國銀行相比中 國銀行業尚存在不小的差距。進入我國的外資銀行非常注重人才的選用,為開展業務,他們 往往以十分優厚的工資、福利、待遇來吸引最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職員,這些人 才的綜合素質所產生的經營管理效率是難以估量的。而國有商業銀行現有的龐大職工隊伍, 產生了巨大的工資福利成本總量壓力,使其只可能以較低的平均待遇來平衡各方利益,其結 果必然是優秀人才流失。


    以上幾點就基本能分析銀行的競爭力如何。

閱讀全文

與下列屬於銀行管理規模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北京92號汽油價格 瀏覽:717
2017年12月份長江鋁錠價格 瀏覽:518
什麼樣的人做期貨夜盤 瀏覽:123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