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金在貨幣中的地位。黃金在經濟中有多重要
在過去金本位的情況下,黃金就是國家經濟的一切。沒有黃金,就沒有貨幣,沒有貨幣,國家的經濟根本無法長期發展。
但是現在的貨幣都是這樣的,美元和一籃子商品掛鉤,而世界其它貨幣和美元掛鉤。所以現在黃金在經濟中的地位已經不如之前了。除去工業的黃金需求,現在的黃金主要就是一般投資品。
而國家儲備黃金的主要作用,也是起到一個戰略投資的作用。當然,誰的黃金儲備多,誰在金本位體制下的發言權也大。現在不是,誰能保證將來不是?
② 黃金在世界經濟中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黃金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隨著今年我國第一個黃金交易市場在上海掛牌成立,黃金的貨幣作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以前民間人士持有黃金還神秘兮兮,也不知道到哪裡兌換成貨幣,隨著黃金市場的開放,黃金的神秘面紗將不復存在。
敬告:本文版權歸中山網所有,轉載時請注名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我社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http://www.zsnews.cn 黃金在世界貿易中仍然可以充當支付手段,各國中央銀行的儲備中還有黃金,各國政府還把大量的黃金儲備存放在紐約金庫中,以便清算支付,各國把如何持有和經營黃金,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實現保值增值作為中央銀行的重要職能。那麼,黃金的貨幣作用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貨幣源於交換,最初的交換是物物交換,由於物物交換方式使商品交換的范圍受到很大限制,交換的效率也非常低下,隨著交換頻率不斷增加、交換規模不斷擴大,人們發現,有些東西往往更容易被人接受,於是他們轉而直接生產這種東西,或者把自己生產的東西換成市場上最容易脫手的東西,於是這種物品就被分離出來,充當交換媒介,成為原始的貨幣。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一些金屬用品進入流通,這些金屬物品具有原始貨幣缺乏的許多優良特性,如質地差異比原始實物貨幣小,堅固耐用,不易變質腐爛,可按任何需要製成形狀,容易分割和稱量,所以貨幣形態進入金屬貨幣階段。
再發展下去,金屬貨幣逐漸落到少數幾種貴金屬如金銀身上。由於黃金具有質軟易加工、純凈而不易摻假、美觀而不易變質褪色、稀少而十分昂貴等特性,在原始社會末期,黃金被用來當作部落首領尊嚴顯貴的象徵,自然也成為平民百姓所追求的東西,並在交換中介中取得獨立地位,成為唯一的貨幣。人們擁有了黃金就擁有一切,於是黃金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直到1973年美元最終脫離黃金為標志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前的相當長時期內,無論是國際貨幣體系還是各國的貨幣制度,黃金實際上還起著支撐紙幣流通的作用。
③ 黃金在金融,國家經濟上起什麼作用
首先,黃金是一種資產。黃金是一種世界公認的國際性貨幣,在十九世紀時出現的「金本位」時期。「金本位制」即黃金可以作為國內支付手段,用於流通結算;可以作為外貿結算的國際硬通貨。雖然早在1717年英國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但直到1816年才正式在制度上給予確定。之後德國、瑞典、挪威、荷蘭、美國、法國、俄國、日本等國先後宣布施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黃金貨幣屬性表現的高峰。世界各國實行金本位制長者二百餘年,短者數十年,而中國一直沒有施行過金本位制。之後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紛紛進行黃金管制,金本位制難以維持。二次大戰結束前夕,在美國主導下,召開了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相關決議,決定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但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承諾擔負起以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的國際義務。
但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相繼發生了數次黃金搶購風潮,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先是放棄了黃金固定官價,後又宣布不再承擔兌換黃金義務,因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瓦解,於是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改革。這一改革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到1978年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獲得批准,可以說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進程已經完成。 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金銀天然是貨幣。」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誕生的歐元貨幣體系,明確黃金占該體系貨幣儲備的15%。這是黃金貨幣化的回歸。 ——黃金仍是可以被國際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磅、日元之後的第五大國際結算貨幣。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揭示了貨幣黃金的秘密,他指出:「黃金在我們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它。」現在黃金可視為一種准貨幣。
黃金也是一種商品。做黃金飾品(包括首飾、佛像裝飾、建築裝飾等)和黃金器具,是黃金最基本的用途。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金飾日益從宮廷、廟宇走向了民間,由達官貴人們的特權變成了大眾消費。
現在每年世界黃金供應量的80%以上是由首飾業所吸納的。 由於黃金價格昂貴和資源的相對稀少,限制了黃金在工業上的使用,工業用金佔世界總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但是有專家認為,今後首飾用金將會趨向平穩,工業用金的增長將是帶動黃金供需結構變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黃金的商品用途還需從多方面去開拓。
④ 為什麼說黃金在當代經濟生活中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黃金作為一種貴重金屬,目前在經濟中仍然起到一個衡量標準的作用
⑤ 黃金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中世紀的時候黃金是一國經濟實力的代表,黃金越多表明購買力越強,實力越強,所以會出現歐洲殖民主義者到處搶奪黃金到自己國內.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的產量不能與世界經濟總量一起增長,不能代表財富的增長,這時黃金不再有以前那麼重要的作用.但它作為最好的保值品種,受到各國央行儲備的重視.一國有足夠的黃金儲備可以保證央行儲備結構的合理.但他對一國經濟的增長沒有太大的影響.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易是用黃金來進行的,當然現在美金也可以
⑥ 黃金在國家經濟中為何如此重要
黃金的稀有性使黃金十分珍貴,而黃金的穩定性使黃金便於保存,所以黃金不僅成為人類的物質財富,而且成為人類儲藏財富的重要手段,故黃金得到了人類的格外青睞。
黃金史學家格林就指出:「古埃及和古羅馬的文明是由黃金培植起來的。」掠取佔有更多的黃金是古埃及、古羅馬統治者黷武的動力。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49年,古埃及統治者先後對努比亞(尼羅河上游一個小國,有豐富的黃金資源)進行了四次掠奪性戰爭,佔領了努比亞全部金礦。公元前1525年至公元前1465年埃及第十八王朝法王又先後發動了兩次戰爭,從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掠奪了大量金銀。大量金銀流入埃及,使埃及財富大增,使他們有能力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發展農業,興建豪華宮殿和陵園,為人類留下了巨大的阿蒙神廟遺跡和金字塔。僅圖坦哈蒙陵墓中的金棺就重達110公斤。
公元前47年古埃及被羅馬帝國佔領,羅馬大帝愷撒凱旋羅馬時,展示了從埃及掠奪的2822個金冠,每個金冠重8公斤,共計22.58噸;還展示了白銀 1815噸。抬著遊行的金銀重達65000塔蘭特,約1950噸。金銀的積累使羅馬帝國的國力大增,使他們有能力建起一批宏偉的建築。這些建築現在雖大多已是殘垣斷壁,但至今仍在文學、史學、法學、哲學諸方面給人類以深刻的影響。
黃金也是近代工業文明的物質基礎。
十六世紀新航線的開辟與新大陸的發現,對歐洲經濟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美洲、非洲的黃金及白銀流入歐洲,使歐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增加。在16世紀葡萄牙從非洲掠奪黃金達276噸;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金銀更多,16世紀末西班牙控制了世界黃金開采量的83%。金銀的大量流入,造成了歐洲物價的上漲,出現了第一次價格革命,對歐洲封建主義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7世紀葡萄牙為了對抗西班牙,而與英國結盟,並向英國的工業品開放了市場。此時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黃金開發高潮興起,巴西黃金完全有可能轉化為資本,而使葡萄牙完成工業革命,但由於統治者的封建專制,葡萄牙成了黃金漏斗,大部分黃金流向了英國。僅流入英國國庫的黃金就有600噸,再加上其他國家的流入,使英國迅速地積累了巨額的貨幣資本,率先於1717年施行了金本位制,為英國的金融體制提供了可靠的經濟擔保。所以此時發生的第二次價格革命,不僅沒有影響英國的金融業,反而為英國商品的出口創造了條件,英國產品出口量佔了全世界總量的1/4。工業革命終於在英國發生了。
當代黃金所扮演的角色雖已有所改變,但是各國仍然儲備了約3.1萬噸的黃金財富,以備不測之需;還有2萬多噸黃金是私人擁有的投資財富。所以有人認為現在人類數千年生產的約14萬噸黃金中有4成左右作為金融資產,存在於金融領域,6成左右是一般性商品,主要的功能是用於消費。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出土的古羅馬亞歷山大金幣 距今已有2300 多年,波斯金幣已有2500多年歷史。現存中國最早的金幣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鑄造的「郢愛」,距今也己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是這些金幣只是在一定范圍內、區域內流通使用的輔幣。黃金成為一種世界公認的國際性貨幣是在十九世紀出現的「金本位」時期。「金本位制」即黃金可以作為國內支付手段,用於流通結算;可以作為外貿結算的國際硬通貨。雖然早在1717年英國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但直到1816年才正式在制度上給予確定。之後德國、瑞典、挪威、荷蘭、美國、法國、俄國、日本等國先後宣布施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黃金貨幣屬性表現的高峰。世界各國實行金本位制長者二百餘年,短者數十年,而中國一直沒有施行過金本位制。之後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紛紛進行黃金管制,金本位制難以維持。二次大戰結束前夕,在美國主導下,召開了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相關決議,決定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但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承諾擔負起以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的國際義務。但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相繼發生了數次黃金搶購風潮,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先是放棄了黃金固定官價,後又宣布不再承擔兌換黃金義務,因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瓦解,於是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改革。這一改革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到1978年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獲得批准,可以說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進程已經完成。
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正如在金本位制之前,黃金就發揮著貨幣職能一樣,在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並不等於黃金已完全失去了貨幣職能:
——外貿結算不再使用黃金,但最後平衡收支時,黃金仍是一種貿易雙方可以接受的結算方式。
——黃金非貨幣化並未規定各國龐大的黃金儲備的去向,就連高舉黃金非貨幣化大旗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僅規定處理掉1/6黃金儲備,而保留了大部分黃金儲備,顯然為自己留了一根貨幣黃金的尾巴。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誕生的歐元貨幣體系,明確黃金占該體系貨幣儲備的15%。這是黃金貨幣化的回歸。
——黃金仍是可以被國際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五大國際結算貨幣。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揭示了貨幣黃金的秘密,他指出:「黃金在我們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它。」現在黃金可視為一種准貨幣。
做黃金飾品(包括首飾、佛像裝飾、建築裝飾等)和黃金器具,是黃金最基本的用途。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金飾日益從宮廷、廟宇走向了民間,由達官貴人們的特權變成了大眾消費。現在每年世界黃金供應量的80%以上是由首飾業所吸納的。
由於黃金價格昂貴和資源的相對稀少,限制了黃金在工業上的使用,工業用金佔世界總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但是有專家認為,今後首飾用金將會趨向平穩,工業用金的增長將是帶動黃金供需結構變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黃金的商品用途還需從多方面去開拓。
當前黃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飾業、電子工業、牙醫、金章及其他工業用金。應該承認,目前黃金的商品用途仍是十分狹小的,這也是黃金長期作為貨幣金屬而受到國家嚴格控制的結果。今後隨著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金融黃金的商品屬性的回歸趨勢加強,黃金商品需求的拓展對黃金業的發展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價值變化)價值變化微小
(流動性/變賣性)高
(贏利性)買賣實金盈利低,但風險也低,炒作紙黃金(標准合約)相對盈利高,但風險較大
(維護成本)實金的維護成本高,而紙黃金,如標准合約的維護成本低
除上述比較外,投資者還可以比照上述方式將黃金與其他投資對象進行比較分析,如白銀、古玩、珠寶、名表之類,從中可以獲得一些有益啟發。可以看出,黃金具有價值穩定、流動性高的優點,是對付通貨膨脹的有效手段。如果對期貨市場以及黃金價格變化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分析能力,還可參與黃金期貨投資獲利。
一般來說,無論黃金價格如何變化,由於其內在的價值比較高而具有一定的保值和較強的變現能力。從長期看,具有抵禦通貨膨脹的作用;房產從長期看,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如果購買時機、價格和地區比較合理,也有升值潛力;而儲蓄對應對各種即時需求最為方便;股票贏利性與風險性共存。這些投資的優勢和作用,要根據各種目的、財力和投資知識而決定。
⑦ 黃金在金融上有什麼作用
黃金在金融歷史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有很多可以講的咧.
說黃金就不得不說金本位制度.時間是1880到1914年左右
黃金作為亘古不變的硬通貨.當各個國家發行紙幣的時候,人們憑什麼認為你的紙幣值那麼多錢呢?會不會因為你耍賴我的紙幣就變廢紙了?
所謂當時的國家就用法律規定,我的貨幣里的含金量是多少.我有多少黃金,我的貨幣就值多少錢.
也就是說,當時的紙幣不僅僅有國家信用,而且有足夠的黃金在後面支撐.黃金多的國家貨幣就值錢,少的國家貨幣就不值錢..
但是當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一切事情都變得不一樣了.
為什麼?因為紙幣真的有可能變成廢紙,並不是因為黃金減少.而是金融危機的沖擊.
我們知道貨幣在銀行里有放大的效應.當你的錢存在銀行里的時候,銀行不會真的把錢給你藏好好來,而是會把你的錢貸出去,這樣錢就會不斷被放大.只要銀行保證你來取錢的時候有足夠的錢供應給你就可以了.
但是當人們都想把錢從銀行裡面拿出來的時候,再多的錢都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因為銀行早把他們的錢借給別人了.當銀行無法讓存款人提出錢來的時候,銀行就倒閉了.這樣這家銀行所有的存款就都會因為倒閉而消失.並且影響到別的銀行.
當危機到來,甚至整個世界都被影響到的時候.為了保值,什麼是最有用的?沒錯,就是黃金.
所以當時很多國家開始購入黃金,因為金本位中黃金可以自由流動.
所以很多黃金持有大國就接受不了了.英國開始首先開始退出了金本位制度.隨後各個國家又相繼退出.
金本位制度告一段落.
隨後就是二戰以後黃金的作用.
我們知道美國在二戰是最大的受益者,實力強橫.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鉤
也就是一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
但是這樣的制度在60年代美國的不穩定經濟動盪中再次宣告破產.
現在呢.黃金一方面是作為社會上自然人保值的手段.有的人迫於通貨膨脹的壓力,為了保證自己的錢不貶值,就會購入黃金.
因為黃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值錢的.不會因為你紙幣貶值了,我黃金就跟著貶值.
另一方面,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黃金在期貨市場上的作用.黃金在期貨市場也作為一種產品被炒賣,並且因為其本身的稀有價值,被很多人青睞,
現在的黃金價格也就是在受這些市場的波動.
黃金大致在社會上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今後黃金在未來經濟中的作用是什麼
數千年來,價值形式發展的總趨勢就是逐漸抽象符號化。因此,從長遠來看,黃金作為貨幣的功能將逐漸趨於消失,成為一種純粹的工業生產資源。不過,短期內,黃金作為保值儲蓄和穩定貨幣的意義仍將存在。
⑨ 經濟與黃金的關系!
黃金多確實可以代表某個國家實力比較強,但富有不能只看黃金儲量啊,還有很多的指標,比如GDP之類的,
⑩ 關於黃金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黃金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隨著今年我國第一個黃金交易市場在上海掛牌成立,黃金的貨幣作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以前民間人士持有黃金還神秘兮兮,也不知道到哪裡兌換成貨幣,隨著黃金市場的開放,黃金的神秘面紗將不復存在。
黃金在世界貿易中仍然可以充當支付手段,各國中央銀行的儲備中還有黃金,各國政府還把大量的黃金儲備存放在紐約金庫中,以便清算支付,各國把如何持有和經營黃金,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實現保值增值作為中央銀行的重要職能。那麼,黃金的貨幣作用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貨幣源於交換,最初的交換是物物交換,由於物物交換方式使商品交換的范圍受到很大限制,交換的效率也非常低下,隨著交換頻率不斷增加、交換規模不斷擴大,人們發現,有些東西往往更容易被人接受,於是他們轉而直接生產這種東西,或者把自己生產的東西換成市場上最容易脫手的東西,於是這種物品就被分離出來,充當交換媒介,成為原始的貨幣。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一些金屬用品進入流通,這些金屬物品具有原始貨幣缺乏的許多優良特性,如質地差異比原始實物貨幣小,堅固耐用,不易變質腐爛,可按任何需要製成形狀,容易分割和稱量,所以貨幣形態進入金屬貨幣階段。
再發展下去,金屬貨幣逐漸落到少數幾種貴金屬如金銀身上。由於黃金具有質軟易加工、純凈而不易摻假、美觀而不易變質褪色、稀少而十分昂貴等特性,在原始社會末期,黃金被用來當作部落首領尊嚴顯貴的象徵,自然也成為平民百姓所追求的東西,並在交換中介中取得獨立地位,成為唯一的貨幣。人們擁有了黃金就擁有一切,於是黃金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直到1973年美元最終脫離黃金為標志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前的相當長時期內,無論是國際貨幣體系還是各國的貨幣制度,黃金實際上還起著支撐紙幣流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