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第三方交易平台監管

第三方交易平台監管

發布時間:2021-06-05 22:42:30

❶ 目前我國針對網購平台的監管措施有哪些

訂閱
去年網上零售額逾9萬億元,網購投訴同比增長126.2%

網上買買買 安全第一條(大數據觀察)

核心閱讀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大促、「雙12」購物節銷售火爆,拉近供需對接,凸顯市場強大活力。在網路消費快速發展的同時,產品虛假宣傳、泄露用戶隱私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針對這些新問題如何實現有效監管?未來還需採取哪些措施減少消費者煩惱、進一步釋放網路消費潛力?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較2018年底增長2871萬,占網民整體的74.8%。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網上零售額90065億元,比上年增長23.9%。網路消費發展至今,出現了哪些新現象?針對網購中的新問題,監管跟上了嗎?

790多萬條

「雙11」期間中消協收集消費維權類信息

「退貨早已寄出,但退款遲遲不到賬。」楊先生在某網店購入一台顯示器,收貨後發現功能達不到預期,便提交退貨處理。在完成退貨3天後,楊先生還沒收到退款,便咨詢電商平台客服,得知平台已將1930元退回網店。

楊先生聯系網店要求退款,但是網店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託。楊先生無奈之下向「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台」投訴,終於拿到了退款。

楊先生的經歷並不是個案。2018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網路購物投訴168.20萬件,同比增長126.2%。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退款、退換貨等問題是全國網路消費投訴的熱點。特別是在6月、11月、12月,受電商平台「6·18」「雙11」「雙12」營銷活動影響,消費者退款難、退換貨難等投訴明顯增多。

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主要電子商務平台的數據,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網路零售額超過8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7%。與此同時,今年「雙11」期間,中國消費者協會共收集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790多萬條,主要涉及產品質量問題、預售、退貨霸王條款、價格套路和促銷陷阱、信息騷擾等方面。

「社群電商、小程序、網紅直播銷售等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發生消費糾紛的概率相對較高,各種電商平台的規范化管理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新業態、新模式給網路消費維權工作帶來新挑戰。特別是今年,直播帶貨在「雙11」全面爆發,成為各大電商重點營銷板塊。但同時,網紅帶貨「翻車」,引發了對直播虛假宣傳、質量問題、售後服務跟不上、數據造假等問題的質疑。

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設立了「電子商務爭議解決」專章,正在制定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擬對網路購物無理由退貨制度進行細化。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表示:「未來應制定電子商務法的實施細則,進一步提高操作性。同時,還要發揮中消協等社會組織的作用,加強網路交易服務商的治理等。」

❷ 請問:哪家正規性交易平台有多重監管保障安全

山海證券平台有多重監管保障安全的,比如說是由英國FCA監管的,資金方面實行第三方銀行存管、資金分離的模式,並且有大資金的話,可以簽署資金安全以及盈利資金保障協議的。

❸ 做一個可以賣產品,線上交易的網站平台,需要做第三方監管嗎第三方監管具體是什麼怎麼收費的

這個看具體交易的啥商品,如果像阿里那麼大的話肯定是要監管的,至少也要有工信部的備案等相關證件,至於費用不一定根據每個地方的劃分不一樣所以費用也不一樣,但是監管是不收費的.

❹ 電子商務的第三方監管平台有哪些

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也可以稱為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泛指獨立於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和需求者,通過網路服務平台,按照特定的交易與服務規范,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供求信息發布與搜索、交易的確立、支付、物流」。
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特點:
1,獨立性。不是買家也不是賣家,而是作為交易的平台,像實體買賣中的交易市場;
2,依託網路。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出現的,和電子商務一樣,它必須依託於網路才能發揮其作用;
3,專業化。作為服務平台,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需要更加專業的技術,包括對訂單管理、支付安全、物流管理等能夠為買賣雙方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❺ 第三方支付平台歸誰管。

歸中國人民銀行管,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頒發牌照。

第三方支付是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資金「中間平台」,是在銀行監管下保障交易雙方利益的獨立機構。

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後,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達、進行發貨;買方檢驗物品後,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



(5)第三方交易平台監管擴展閱讀:

優勢

1、第三方支付平台作為中介方,可以促成商家和銀行的合作。對於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對於銀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務系統提供服務,幫助銀行節省網關開發成本。

2、第三方支付服務系統有助於打破銀行卡壁壘。由於中國實現在線支付的銀行卡」各自為陣「,每個銀行都有自己的銀行卡,這些自成體系的銀行卡紛紛與網站聯盟推出在線支付業務,客觀上造成消費者要自由地完成網上購物,手裡面必須有十幾張卡。

同時商家網站也必須裝有各個銀行的認證軟體, 這樣就會制約網上支付業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服務系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3、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夠提供增值服務,幫助商家網站解決實時交易查詢和交易系統分析,提供方便及時的退款和止付服務。


互聯網金融對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監管措施

1.國內第三方支付的有關監管政策
從國務院107號文、央行5號文,到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及虛擬信用卡、79號文暫停新增銀行卡收單業務,再到近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的10號文,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第三方支付首次被如此逐漸加碼的監管,下面將重新梳理監管部門的各種文件和監管措施,以便理解監管措施、理清框架和順序。
2014年1月13日,國辦107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跨市場理財業務和第三方支付業務由人民銀行負責監管協調。明確了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主體和職責。
3月13日,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出《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業務意見的函》。
3月14日,原本還處於內部小范圍討論的《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版本流出,對支付轉賬限額的管理引起熱議。
3月22日,建設銀行便迅速下調了快捷支付限額,至此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四大行均收緊了快捷支付限額,其中,工行還統一了快捷支付介面。
4月10日,銀監會和央行聯手發出《關於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監發〔2014〕10號),從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發,對有針對性的問題細化了規范,涉及客戶身份認證、信息安全、交易限額、交易通知、賠付責任、第三方支付機構資質和行為、銀行的相關風險管控等。
2.國外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模式
美國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主要從三個角度來進行:
一是從業機構監管的角度,將第三方支付公司是為貨幣服務機構,不需獲得銀行業務許可證,而是以發放牌照的方式管理和規范,明確規定初始資本金、自由流動資金、投資范圍限制等方面內容。
二是從功能監管的角度,將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滯留的資金視為負債,通過提供存款延伸保險服務實現對其監管。
三是對於監管范圍和職責分工,規定所有貨幣服務機構都必須在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行網路上注冊,開業前要通過認定。
歐盟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監管主要通過對電子貨幣的監管實現。規定第三方支付媒介職能是商業銀行貨幣或電子貨幣,必須取得銀行業執照或電子貨幣公司的執照才能開展業務。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所從事的金融業務監管要求如同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一樣,從資本監管、投資范圍、業務風險、信息披露四個角度進行監管。

❼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監管機構是哪個部門

騰訊的總部深圳消保局可以

❽ 是不是所有的外匯交易平台都是有第三方監管的有知道CCC這個的嗎,他們是否有第三方監管的

據我了解並不是所有的都會存在第三方監管,ccc這個從網上能夠查到的信息來看 是接受英國FCA監管。

閱讀全文

與第三方交易平台監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