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鑒別黃金真假
辨別黃金真假及其技巧如下:
1、肉眼觀察法
尋找官方標志。標志上會註明黃金的純度(1-999或者0.1-0.999)或克拉數(10K、14K,、18K、 22K或24K),你可以藉助放大鏡更好地觀察,年代久遠的金器上的標志可能會磨損掉,假金也可能有標記,因為需要進一步驗證。
2、看金器是否有褪色。
檢查金器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邊緣)是否有褪色現象,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金器上有褪色現象,且褪色部分顯露出其他金屬的顏色,那麼你的這件金器可能只是鍍金的。
3、看金器上是否有咬痕
理論上來說,真金被咬以後是會留下咬痕的,咬痕越深,黃金純度也越高,不過我們並不推薦這種方法,因為這可能會傷害到牙齒。另外,由於鉛比黃金還軟,所以鍍金鉛上也會留下咬痕。
4、稱重
如果你自己沒有天平的話,可以請珠寶上幫你稱,一般是免費的。重量要精確到克,在一個小瓶里裝滿水,小瓶瓶壁上如果有毫米刻度的話最好,這會助你更方便地完成檢測,水的多少無所謂,只要金器放進去後水不溢出就行,所以不要裝得滿滿當當,在放入金器前和放入金器後,都要仔細記下水位高度。
『貳』 怎麼鑒定黃金的真假
鑒定黃金及其製品的要求有兩個,一是通過鑒定搞清楚被鑒定的物品是不是黃金;而是搞清楚黃金的成色,也就是含金的百分比.鑒定黃金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觀察、試驗、對比、分析和計算5種。觀察主要是察看被鑒定物品的顏色、光澤、形狀、產地、字型大小和有無成色數或K等數等。通過觀察有一初步認識,便於進一步試驗。實驗可分初步試驗、磨對試驗和葯物試驗。初步試驗是指利用掂試輕重、彎折硬度、檢查音韻和彈力等來檢驗。黃金製品必然具備比重大,硬度小,音韻低沉,有韌性等特點。磨對試驗又叫對牌鑒定,就是拿鑒定物品與金對牌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比較確定成色和真假。金對牌也叫金比子,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統一配製的,每根上面均標有金成色,它是確定金成色的依據。葯物試驗就是用硝酸、王水、吃銀虎等葯物,進行簡單的化驗,看其化學反應情況,從而確定被鑒定黃金製品的真偽及成色。吃銀虎又叫銀葯,用高成色銀粉加水銀調和而成,利用黃金、白銀吸水銀,其他金屬在常溫下大多不吸水銀的特點來區分真假。對比就是將待鑒定物品與金對牌比較,或與已確定成色的金比較。通過比較確定真假和成色。分析是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對照金和其他有關金屬性質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肯定所試驗物品的真假,並確定其含金的百分比。黃金的定量鑒定還需要通過計算。有的金製品上有焊葯或銅塊等雜物,有的金製品各部分成色不一樣,要確定整個製品金的成色,就必須進行合理的計算。我國市場上的金飾品不光品種繁多,而且做工精細,不少還鑲有寶石。在我國市場上出售的金飾品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金質飾品,另一類是鍍金或仿鍍金飾品。用純金(即24K金)製作的金質飾品不多,常見的戒指、耳環、項鏈等首飾廣泛採用22K、18K等。其它一些裝飾品也有用12K或10K合金製作的非金屬包皮。鍍金或仿鍍金的飾品多用銀、銅、鋁或幾種金屬元素的合成材料製作,表面用鍍金或仿鍍金工藝處理。一般不用純金做鑲嵌首飾,因為抱爪軟,鑲嵌的寶石容易脫落。從造型上講,K金特別是22K金首飾的裝飾效果比純金的好。純金顏色過深,影響其光澤的發揮。當滲入少許銀時,是其色調變淡,更有利於光澤的顯露。為克服純金過軟的不足,往往滲入一定量的銅,使其硬度略有提高。非純金首飾可分為鍍金首飾和仿金首飾。常用P表示鍍金,如14KP表示鍍14K金的首飾。常用F表示仿金,如14KF表示仿製成14K金的飾品。還有一種是亞金也是人造K金,是由銅、鋁、鎳、稀土及其它元素製成的。具有18K金的光澤和顏色,強度高於24K金,耐磨,耐腐蝕,在紫外線,紅外線的照射下,不易變色,能長期保持華麗的金黃色。在目前世界經濟對黃金的需求越來越大,人們開始將黃金作為一種投資方式。如何選擇真正的黃金產品,成為人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選擇一種保值增值的方式,就必須首先認識黃金,辯別清楚。提高對黃金的認識。
『叄』 怎麼辨別黃金真假有什麼小技巧
辨別黃金真假及其技巧如下:
1、肉眼觀察法
尋找官方標志。標志上會註明黃金的純度(回1-999或者0.1-0.999)或克拉答數(10K、14K,、18K、 22K或24K),你可以藉助放大鏡更好地觀察,年代久遠的金器上的標志可能會磨損掉,假金也可能有標記,因為需要進一步驗證。
4、稱重
如果你自己沒有天平的話,可以請珠寶上幫你稱,一般是免費的。重量要精確到克,在一個小瓶里裝滿水,小瓶瓶壁上如果有毫米刻度的話最好,這會助你更方便地完成檢測,水的多少無所謂,只要金器放進去後水不溢出就行,所以不要裝得滿滿當當,在放入金器前和放入金器後,都要仔細記下水位高度。